绿林网

关于记忆的作文征文比赛(通用10篇)

关于记忆的作文征文比赛(通用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记忆的作文征文比赛(通用10篇)。

第一篇

一、活动背景:

60年风雨兼程,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60年风华正茂,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渺小.60年中华扬威,展限我们在世界的一角.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记录与回顾我国成立60周年爱国主义的点滴进步。在这波澜壮阔的60年中,我们一起成长着,我们一起走着,我们一起笑着;有过感动,有过温暖,有过泪水。祖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祖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祖国在感动我们的生活;爱国主义精神就在我们的身边,飘落在社会生活中地每一个角落,每一层面。

二、主题

弘扬爱国精神,传承职教文明

三、活动目的

为弘扬爱国精神,传承职教文明,以及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为我们大学生活增加亮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与祖国同在,从校园文明做起!来吧朋友们,让一股清新的文学风弥漫在我们的菁菁校园!我们用笔写下自己的感觉,没有缜密的思考,却不会有人嘲笑我们的幼稚;没有精妙的文字,却会让你感动于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理想——因为我们的信念中青春激扬!

五、活动的宗旨:

用朴实的语言、动人的细节,记录您认为生活中那些感动他人、温暖社会的平凡而闪亮地弘扬爱爱国精神的人和事

六、征文对象:

安职院全体同学

七、活动时间:

2009年9月 21日起,截止2009年12月 30日

八、投搞方式: 食堂一楼天门湖思源投稿箱

九、活动思路:

1、前期工作

以宣传公关为主,工作重心在宣传上,宣传以学院团委的指示为方向,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宣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宣扬社团文化,宣传第六届“思源杯”的具体活动;公关方面主要是联系学校领导、合肥报社、学团联干部等,以及进行具体公关策划,联系赞助商。

以下是前期工作要点:

1.组建筹备委员会;

2.资金来源:商业赞助+院上拨款;

3.庆典赞助联系与洽谈;

4.联系各类新闻媒体、与校内广播电台联系、各种网络宣传联系(如:在校园网上发布消息等)及策划实物宣传方案(含海报、通知等实物宣传);

5.制作第六届“思源杯”纪念徽章;

2、征文活动:

下文将详细介绍活动流程,活动中工作重心以组织协调为主,各组各安其职,具体活动由具体专人负责,每位活动负责人及活动组长总结每天工作进度,每日由秘书组定时汇总并向总负责人汇报;每三天工作组全体组员进行一次短暂碰头会议,让各组了解其他小组工作进程进而了解第六届“思源杯”的进度,并针对将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

3、后期工作:

以完成本次活动的意义为主,与合肥报社、赞助商和兄弟社团保持长期友好联系,发行第六届“思源杯”期刊等。

六、活动组织结构:

2、征文小组

为了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并有条不紊地进行,[文章来源于 ]必须有一条较为完善的活动参与者的管理措施和组织结构,我们准备采用分组制,每组1—2名组长,组员若干。

⑴采编发行组:

主要任务:

1、活动的宣传文字;

2、收集社团内外征文动态信息;

3、组内组织人员对在校师生进行有关采访,主要是对社团举办第六届“思源杯”的看法及对第六届“思源杯”的动态跟踪采访;

4、体现期刊的重要性,为《思源文学》精华版筹稿;

5、联系校报、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站,制作思源文学社第六届“思源杯”征文专题报道;

6、与秘书组联系,搜集征文活动动态并制成简报,每三天开会时发放给各组成员以相互鼓励和督促;

7、将征文最新消息及时发布到安职学院论坛等网络媒体上

主要任务:

1、征收稿件,并整理

2、按评分细则进行改稿

第二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初秋,天气渐渐转凉,使我体会到了:“秋风飒爽。”

街上还无落叶,树还是像夏天一样绿。风儿大了,树上有鼓掌的声音,在欢送每一个同伴,属于树的同伴。也欢迎了我们。

它们在做最后的道别,再见一次,要明年了。然而,我何时才能再次遇见她呢?那个像母亲一样的人,陪伴我走过最后一段小学时光的人,我要用什么去纪念她,用什么报答她呢?

站在秋风里,感受着大自然的洗礼,我很荣幸,很骄傲,很自豪。曾经想过:“看,她多好!”却不知今天的分别,总觉得那一天是过去,可如今,已是将来了。回首想望一望,她在哪?望不到,只能听到声音罢了。看不到面孔。

才觉得,时间是那么飞快,三年前,她是我的师长,三年后,我是她放飞的希望,太久,太远。

不再是稚嫩的娃娃,不再哭着找妈妈,已是青春年华,已是腾飞的翅膀,可我怎能忘记她呢?

时间如流水,昔日的遇见,注定的今日分别;往日的盼望,注定今日的回首,为什么呢?问什么不能让我与这个温柔的人相见呢?朱自清说:“只是离别罢了,只是匆匆罢了。”是的,只是回首吧?

如冰雪一般,如告别一般,如秋风一般。

瞧,又一片叶子,落了。

第三篇

我是不喜欢冬天的,尤其是畏惧那凛冽的寒风。它宛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得你生疼。

在冬天,一切都显得十分萧条,似乎整个大地都丧失了原有的活力,令人心生忧愁,以至于到处都是沉沉的死气。

印象里,冰是冬天的特殊产物,比起北风,它也许把冬天表达的更为具体。它是晶莹的,是纯洁的象征,然而却神圣不可侵犯。它没有钻石、水晶那样奢华,却来得更为可贵。我曾在北城观赏过广场上的冰雕,如果你曾经在冰雕的世界里游览过,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那时你的心仿佛也会变得晶莹,变得纯洁。它所散发的艺术气息,不是“圣洁”两字能替代的。

我经常会想起南方家乡的冰锥,那是凝结在屋檐上的一条一条的艺术品。冬天,当你早晨醒来,走出门,便会不经意地抬头看见它们,像一盏盏琉璃灯,在太阳的映耀下,闪闪发光。

当然,池塘里也有它们的影子,只是太薄,易碎罢了。

小时候,我会偶尔去池塘提一桶水,然后放在角落里,等到第二天清晨,再来看时桶里的水早已变成一大块厚厚的圆饼状的冰块,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我儿时的笑脸……

雪,是冬的象征。有时,当你在窗前伏案工作时,累了,抬起头来,便会惊喜的发现它们,纷纷扬扬的飞舞在天际之间,使天地显得更为苍茫、开阔,这时,你一定会情不自禁走出屋外,张开双手,去迎接它们,一片片白色的花瓣,消融在手心,化作水珠,那时你便能真正的触摸冬天了。

幼时喜爱和伙伴们一起堆雪人。雪人,自然是雪的化身。至于堆雪人的乐趣,那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会明白。将雪人塑成后,那是比埃及人建成金字塔还要略感欣慰。我小时候自己塑过一个迷你的雪人,那是用两个拳头大的雪球组合而成的白色精灵,十分可爱,那可与获得什么毛绒娃娃的心情大为不同。

世界上总有一些美丽的事物,即使在冬天。

第四篇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四点十分,也就是龙年的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来到李石开发区的冰雪大世界,观赏蔚为壮观的冰雕展。

冰雕展在我们东北是一道独特的、最为亮丽的风景。每年从农历冬至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工匠们从封冻的湖里或河里取出巨大的冰块,运到现场堆砌起来,然后在上面间断的一层一层地浇水,浇一层冻一层,使整个巨大的冰块外表光滑明亮起来,然后雕刻成各种造型,再配上各种彩灯,就成了既有玲珑剔透的、又有大气磅礴的冰雕供人观赏。

从正门走进冰雪大世界,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孩子们的新衣五颜六色分外妖娆。华灯初放,扑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引人注目的冰雕。其中有巨龙腾空而起、有万里长城座卧崇山峻岭、有海岸线上的灯塔正在亮起灯火……巨龙身上的鳞片雕刻得清晰可辨,万里长城上的城砖历历可数,叫人看后叹为观止。最后面还有一个高四米多,宽三米多的一个巨大滑雪梯。

当我看到这个巨大的滑雪梯时,吵吵嚷嚷要去玩滑雪梯。我租了一个滑雪圈系好安全带,正准备滑的时候,看到了棋友赵梓策,他也是来冰雪大世界观赏冰雕玩滑雪梯的。刚开始,我有点害怕,总怕掉下来。过一会我下决心要玩一次。我先稳住心态,抓住安全绳一下子从滑梯顶部滑下来,好刺激啊!只几秒钟,像飞一样,就落到滑梯下面了。找到了感觉,我还要多玩几次,这样一玩就玩到六点多。

美丽的冰雕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给刚刚降下的夜空打扮得五彩纷呈,叫我看不够,叫人们流连忘返。

下一个冬天,我还会来冰雪大世界。

第五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的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然而,根据管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作为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这个规那个矩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作了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遵纪守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遵纪是守法的基础,青少年时代是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文明的新时代青少年。

第六篇

记忆如一个魔盒,收纳了你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与烦恼。蓦然回首,发现那些最美的记忆,都藏在角落,落满灰尘,却依旧倔强地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记忆中的美,很多。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你,感动着你。许多年后,或许我们在记忆中蹒跚而行,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但美会藏在角落,静静等你来寻找。

胡萝卜玉米糊

三岁的记忆至今已支离破碎,但那时的一样东西却依旧令我无法忘怀——奶奶煮的胡萝卜玉米糊。我的目光穿过岁月的迷雾,朦朦胧胧地看见在昏黄的灯光下,穿着纸尿裤的小屁孩摆弄着手里的积木,旁边的奶奶的手里是一碗热腾腾的胡萝卜玉米糊。真的好好吃啊。

长大后,很少能吃到那么好吃的胡萝卜玉米糊了。

幼儿时的记忆,很美。

我上小学了

六岁时我踏进了小学校园。也许是我天生聪慧,学校里教的知识我看一遍就懂了,考试门门优异,但用老师的话来说我:“去办公室的次数和上厕所持平”。为什么呢?幼年的我崇尚“大丈夫不拘小节”,课桌不整,如同垃圾堆,一放学把作业往书包一塞就往外跑,同学们戏称“垃圾回收”。老师见我这副样子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助我整书包;有时我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老师也先作罢,摇摇头先“随我去”。

童年时的记忆,很美。

电子百拼

大一些时,校园里流行起一种叫做“电子百拼”的玩意,十分有趣,而且如果参加了学校里的比赛获得第一名,可以得到一枚金星。这在我们学校可是了不得的荣耀哇!我从此一回家就开始努力钻研电子百拼。可能是质量问题,我的电子百拼每拼一次都会放电,没拼几次我的手就麻了。我可不管这些,为了荣誉,我豁出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那个学期的电子百拼大赛取得了第一名。

少年时的记忆,很美。

你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很快,很急,但是这都不要紧,当你有空闲将他们一一整理,你会发现:

最美的记忆,往往藏在角落里。

第七篇

不知是谁失手打翻了月亮的坛子,凉凉的月色一下子倾泻下来了。

轻轻摁亮台灯,灯光霎时铺满房间,牵引似水流年。往事如网,将我层层网入其中,我突然想起了你,灵儿。

在乡下老家,你是我的邻居,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夏天时,我俩总是来到荷塘游玩,嫩粉色的荷花铺天盖地,如同我们美好的童真年代。你拉着我,钻到荷花丛中,摘取那不知名的“财富”。那黑黑的、硬硬的外壳内,藏着洁白、清脆的芯儿。这便是我俩喜爱的菱角。你摘下菱角,用小剪刀剪下一片细长的芦苇叶,细细地缠绕在菱角上,缠成一个漂亮的蝴蝶,递给我。你那灵巧的动作,印入我心里,成为我记忆中那美好的画面。

有的时候,我们俩爱在村外的那片灌木丛中摘野果,你和我最爱的,都是刺泡儿,那红得发亮的小果子。你塞了一枚到我嘴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刺激了我的味蕾,我便爱上了它。我们总是把刺泡儿扔在对方的衣服上,汁水染出一片红色。嬉笑声如同银铃一般飘荡在原野,也烙印在你我心底。有你陪伴,真好!

你是一个厨艺能手,总是给我做好吃的小菜。一次,我生病发烧了,你知道后便找来我爱吃的地木耳和金樱子,打算给我做个小菜。你来到我家厨房,把地木耳清洗干净,把青椒切成细丝,放入蒜末,拌匀下锅翻炒,出锅。金樱子去籽,去刺,装饰到地木耳上。你把菜端到我面前,我却看到了你满脸的灰……我笑了,抱了你一下,喊道:“你真好!”

如今,我被妈妈带回县城读初中,临行前,你送给我一串风铃,上面刻了一句话“有你陪伴,便是晴天,祝你快乐”。我的知心好友,与你这一别,我们便少了见面的机会……

灵儿,童年成长的路上,一路有你相陪,真好!你我走过的那段纯真的日子,那些鲜亮质朴的画面,成了我心中最美的记忆。

第八篇

今天,心理课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印象中童年记忆是真的吗?这突然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记得我曾在一处看过,似乎有科学证明其实人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比较模糊,若大人讲了一件事情,你起初会很怀疑,但是过段时间你就会接受,到后来你还会觉得真实发生过,甚至还坚持记得那个场景。而事实是那件事情是大人编了来哄你的。

我觉得我不能以别人为例子,以自己为例子才会觉得自己讲的能够再更加真确一点。因为有些场景只有自己脑海里在不断回放。记得姐姐讲自己童年趣事,讲到自己小时候不认识胡萝卜,用脚踩,把它当玩具玩,到了饭桌上才认出了它,但是外婆烧胡萝卜的时候没有洗,于是她就只能吃着没有洗过并且被自己踩过的胡萝卜,有苦不能说。我一开始感觉很神奇,但是我在脑海中想像了这样的场景。后来姐姐再次讲到,之前想象的场景就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之后时间长了我就有了一种我身上也发生了这件事的感觉,甚至好几次用到自己初高中的作文里去,将当时的心理活动描绘的极为详细,但是我知道这并不是真的。

我脑海中模拟的场景很模糊,它和我本来就很模糊的童年的记忆仿佛融合起来了。这些残缺的,模糊的,记忆碎片好像更有说服力,就像是说谎也要有三分真七分假才有人信。这个时候就想起了曹雪芹的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很遗憾我不能记得我童年时代的一些趣事,或许它们真的有趣真的有意义,但是我忘记了,且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了。反而是这些虚构的记忆让我的童年记忆看上去丰富了一些。真真假假的其实也好像没什么必要了,自己感受吧,总归是自己脑海里的片段。只不过听一听别人的描述,脑海里多几遍演绎,就能丰富自己的回忆好像还不错。

所以,即使回忆出了差错我们依然会信它,就像我同学信誓旦旦地说小学学过《晏子使楚》,坚持是小学四年级学的,可是她即便如何信誓旦旦地说他们还排演过话剧,她的记忆还是出了错。可是她依然得要相信她的记忆,并且凭着记忆去考试。

我不知道我后面举的例子和之前的关系大不大,但我具体意思是童年记忆不一定是真的,推及到你平时的记忆其实也可能出错,但是你还是得要去相信你的记忆。

第九篇

初中三年的时光结束了,在我们离开考场的那一刻。蓦然回首,我们失去了自我,一昧在成绩泥沼中苦苦挣扎。再一次踏入校门,这次只携着轻松与释然,重新认识熟悉却又陌生的校园。宽大的道路直通教学楼,炽烈的阳光暴晒在沥青路面,散发出独属于炎热的气味,隔着鞋底都能感受到夏日的温度。

走着走着,入眼的便是那操场,我轻笑着顺着台阶,走下去。

哒哒哒,手表的指针不停转动,时间慢慢流逝,我也站在了教学楼前。冷冷清清,独自踏上阶梯前往教室,哐哐哐,从门卫借来的一大串钥匙被我攥在手中,随着身体的律动,左右敲打击响。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楼层间。

时间流走不停,记忆封锁永存。

第十篇

“老师,我要参加作文比赛!”当王老师在课堂上,询问要参加学校“作文竞赛”的人选时,我自告奋勇地说道。“作文比赛”一直是个令我觉得能测试自己的写作能力、挑战自我,又不必紧张的在众人面前开口演说的竞赛之一,所以我总是会把握机会参加。

隔天,老师给全班看了一个“名言佳句大全”的网站,那里不但有各种名言佳句,而且都帮你逐一分类好了呢!不论是励志的、智慧的、友情的、幸福的……,琳瑯满目,看都看不完。一回到家,我写完作业,一逮到时间,就迫不及待的上网去看。哇!果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全”啊!说是“宝库”,我觉得也不为过呢!我拿起笔记本和笔,开始一一写下我觉得既实用、又有深度的佳句,一边写,一边背,希望能够学以致用,好在星期五的比赛派上用场。

时间过得很快,轻松的学习刚结束,紧接着作文比赛的日子就到了。中午吃完饭后,我屏着呼吸来到了比赛场地,看着各个写作好手胸有成竹的样子,使我原来紧张的心情更加不安了!我对自己说:“加油!加油!全力以赴吧!”不过这次的题目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这确实是个很难发挥的题目,还好,我还是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了这篇文章。

虽然我没有把背起来的那一些名言佳句用在文章中,但它却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也算是这次参赛额外的收获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