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Sense of Style读后感100字

The Sense of Style读后感100字

《The Sense of Style》是一本由Steven Pinker著作,Viking 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7.95,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Sense of Style》读后感(一):Ch2 is appallingly bad

第二章完全没有说服我。 作者对academic writing的理解几乎为零(特别是如何写journal article),不理解学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算了,还要炮轰说这样写是不对的。这就有误导嫌疑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journal article 的signposting 都要写在一开始(一般必需包含在introduction里面)。这并不是要像作者说的‘给读者路标,帮助读者理解‘ (还在读introduction 当然没有办法理解)。但是这是要给其他的fellow researchers 一个信息,就是这篇文章就包含这些内容,你自己决定要不要花更多的时间读其他的内容,要不要把这篇加在你的reference里面,要详读还是略读,有没有引用的可能 etc。。Academics都是从一开始就被这样训练着读文章的(否则谁也不能一天读完一本学术书,或者5-10篇期刊论文,是不。。这就是所谓的技巧)。而signposting在学术论文中的作用就是用来帮助其他同行快速对文章分类的。 这和你去看随便的给大众写的科普文章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简单的否定signposting, 还说对读者完全没有帮助,还把语境定位为学术论文(作者举例大多是学术论文的,因为大多数学术论文都这样写,原因见上),这就很有问题了。

另外,对学术论文的建议不合理就算了。这一章还自相矛盾。比如前面说学者大多不认为读者有'common sense',喜欢低估读者的理解, 后面马上说学者喜欢用的passive句式给不了读者应有的紧迫感(传说中的common sense就这样不要了么? 大丈夫?)

总之,关键也许在于, 作者并没有搞清(或不愿去理解)学者写作是给其他学者看的,不是给其他人(甚者非本专业的人)看的。 这些建议也许更适合想给New York Times投稿的人吧。。。

Anyway, 虽然还没有看完,暂时觉得是这本的名声大过实际。(特别是对学术写作来说,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The Sense of Style》读后感(二):看完此书,你还是写不好,但你知道哪写得不好

第二章 望向世界的窗(让读者看到画面)

古典风格: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读者可以亲眼见到的画面(可采用读者熟悉且精确的类比)。古典风格写作不概括事实,而描绘事件,呈现出“谁干了什么”的画面(动词加名词)。实验表明,如果叙述可以让读者构筑起视觉图像,读者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大大改善。

少用后设语(关于文章本身的语言),如“本章第一节”、“最后回顾一下全文”。这些词对读者毫无意义。后设语的典型代表就是“一、二、三、四”这类标记语。可以用,但要使用时要克制,不要泛滥。

直接描述主题,不要写人们围绕这个主题的开展的研究工作。不要把文章主题和人们的工作混为一谈。比如博物馆展示柜里陶瓷碎片的文字说明应该介绍陶器的用途、年代(物品本身的特性),而不要解释工作人员为何将陶瓷碎片划归到现在的这一类(分类是现代研究人员的工作)。

要敢于承担。少用“几乎、相当、主要”等词,这种用法会软化语气,显得缺乏承担。小心“极其、非常、高度、极度”等词,它们会把黑白分明的二元对立变成高程度。黑白对立只有0分和100分,而高程度是80分、90分。

慎用成语。当读者被迫接触一个接一个的成语,他们不会将语言转化为画面,而是随口念念、不求甚解。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写成语,增加细节、描绘画面,揭示成语的原始意义。

小心后设概念。“层次、着眼点、背景、框架、模型、策略、趋势”等词就是后设概念——概念的概念。这些词就像一层包装纸,必须把这层纸撕掉,画面才会显现。后设概念里有一种危险的僵尸名词——被名词化的动词。一定要小心。一个句子用僵尸名词代替名词加动词的结构,读者就会搞不清楚谁做了什么。

慎用被动式。官方文章喜欢用被动式,因为被动式可以省略主语,这样便于隐藏信息或者推卸责任。比如“错误已经造成”省略了“某人造成了这个错误”。但有些场合需要交代清楚主语。

第三章 知识诅咒

有些知识作者认为读者知道,读者却不知道,这是知识诅咒的原因。

写作时要照顾到读者的知识盲点。但由于作者本人对文章中的知识都很熟悉,他很难意识到哪个知识点是读者的知识盲点。这是知识诅咒难以清除的原因。

构成文字传达困难的两点原因:知识团块(chucking)(比如量化宽松)和功能固定化(functional fixity)(程序员口中的节点、附件)

慎重使用专业术语。如果要用术语,请加上解释,再附两个例子。

等我们不再熟悉原稿之后,再阅读修改。

第五章 一致的圆弧(文字和思维的连贯)

要刻意寻找恰当的编排方式。如从一个鸟瞰视角逐步收缩,进入越来越细微的部分。

开门见山让读者知道主题。

不要让任何一个句子成为孤岛。为什么这句接着上一句,这个团块和上一个有什么关联?

一致关系包括相似和对比。一致关系中句式不变,只使用单一变量,这样变量本身就会成为重点。“鹭有一种有利的德性:它们是机会主义者…鹭有一种不利的德性:它们死守一个冰封的捕鱼洞…”

一致关系还包括补充说明(“进一步来说”)、举例(先概括后举例)、概括(先举例后概括)、结果(由因及果)、解释(由果及因)、转折(阻力及其有效后果)、让步(阻力及其无效后果)。

连词的使用要斟酌。连词用好了,可以帮助读者理清逻辑关系;连词用得过多,就容易带来学究气。

谨慎使用否定陈述。通常肯定比否定更有力,更容易使读者理解。如果读者心中本就存有错误观念,可以用否定去纠正。

注意比例均衡。叙述重要的点时多花笔墨,提到不重要的点时注意克制,不要写题外话。

主题一致。围绕主题铺开各种话题,会引入很多概念。这些概念要与主题有一致联系(比如论述战争这个主题,作者采用的概念都能让读者联想到“罪犯军队的缺陷”这一话题),作者还要讲清楚这个一致联系是什么。因为在读者巨大的内心之网中,任何概念和主题之间都可能有好几种联系。胡乱抛出概念,而不讲清其与主题之间的联系,这会让读者晕头转向。

一致的圆弧不仅是文字上句子、段落之间的自然衔接,更是思维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流畅推导。

《The Sense of Style》读后感(三):写作没有秘诀

假如你翻看任何一本学术期刊,你会发现,很多学者写的文章都是通篇充满了一些你看不懂的专业词汇,即使你想阅读下去,也有很大难度。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这些作者受到了「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

知识的诅咒说的是,一个人对于某个领域的知识了如指掌,于是他习惯了用一些行业术语来概括某些很复杂的概念。但问题是,一旦他在文章里采用了过多这样的术语而且不加解释,读者就会感觉到烧脑,然后迅速离开。

传统的写作书都告诉你,要以读者为中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可是,这样的原则难以付诸实践。认知语言学家史帝芬·平克在 The Sense of Style 这本书里也有专门谈及「知识的诅咒」,并且祭出了处方: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

假如说 The Sense of Style 跟其他的写作指导书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平克会抽丝剥茧一般对写作上常见的错误进行剖析,让你明白其背后的原理,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原理,从而让你可以避免在自己往后的写作的时候犯同样的错误。

----

我们不妨先看两个例子:

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差别,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A1. The set fell off the table.

A2. The ivory chess set fell off the table.

B1. The measuring gauge was covered with dust.

B2. The oil-pressure gauge was covered with dust.

以上两组例子,每一组讲的是一样的事情。但是你读过之后就会感觉 A2 和 B2 讲得更为细致,你读完之后马上能够想象得到那样的场景。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喜欢具体而非抽象的事物。史上那些厉害的作家都懂得这样的道理。而平克就把类似这样的源自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归纳,而写成了 The Sense of Style。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想起另外一本书,就是 E.B. White 和他的老师 William Strunk 合著的《风格的要素》,那本书被认为是英文写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可是,假如你真的读过《风格的要素》,你会发现它里面讲的那些原则几乎都是叫你不要干什么,却甚少告诉你,你该干什么。有人概括说,《风格的要素》,一言以概之,就是删繁就简,把不必要的枝叶通通砍掉,这样好文章自然会浮出水面。

问题是,这样的原则极其难以付诸实现。

平克在他的这本 The Sense of Style 里面则采取了一种新的思路。他剖析了任何一位写作者面临的根本困境,然后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个根本困境就是,假如你要把你的思想传递给读者,那么你必须理解读者的心态,以及读者大脑的运作原理,而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同时间只能记住非常有限(4个加减2)的东西,一个东西对于你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对于读者来讲可能是完全陌生的,这就要求作者花点时间精力去处理这样的矛盾。

### 平克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 写作是一个智力活动,而不只是文字堆砌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写作不过是把一些文字堆砌在一起的过程,可以无视逻辑,但平克认为,一位作者假如他忽视了逻辑,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很难看得懂。但假如你能够意识到写作是智力活,那么你会更享受这样一个过程,而且也会去想办法把文字的脉络整理清楚,以减轻读者的认知负担。

#### 传统的写作手册有诸多未经验证的假设

假如你翻看任何一本传统的英文写作手册(比如 Chicago's Manual of Style,以及前面提到的《风格的要素》),你都会发现,作者讲的不过是他自己认可的一套习惯用法,很多时候是随意的,都不一定符合逻辑。比如平克就举例说,美国的写作规范手册都说,要是引述完了一段话,而且刚好句子也结束了,那么此时引号应该放在句号外面。当初之所以有这一规则,纯粹是因为排版工人觉得那样子印刷出来的文章会更好看一些。

这不是很逆天吗?

所以平克在他这本书里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刻意违反了这条关于引号的使用规范,并且很自豪的邀请大家加入这一关于引号使用的公民抗命行动。

同样,即使是像《风格的要素》这样的经典当中的经典,也还是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毕竟那是写于19世纪的书,那时候都还没有电话呢,更不要说互联网了。那个年代人们觉得不可接受的东西,后来也慢慢被接受和认可了。所以平克的建议是,凡事最好多查字典,但永远要留意,字典本身也不过是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这个东西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 写出一手好文章,也是一种美德。

平克在这本书里大力推举了经典文风(classic prose)这种写作风格。他写的这本书本身也体现了这种文风,也就是通过和读者建立对话,然后毫不保留地传递真相这样一个过程。

经典文风是超越时代和国家的,在古希腊、在文艺复兴的法国、在二十世纪的美国,都有人在用这种手法去写作。经典文风的作品可以最大程度的减低读者的认知负荷,因为作者就是把他看到的东西全盘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看完之后马上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图像,而那个图像跟作者心中的那个图像必然极为相似。

只是现在经典文风不再那么受到重视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里甚至根本不会提到这样的流派)。而平克这本书也算是重新唤起大家对这个流派的关注吧。

平克还特别推荐了一本新书,是 Thomas & Turner 写的 Clear and simple as the truth,这本书可以和平克这本一起读,收获会更大。

### 好文章有没有秘诀?

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假如你懂得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以下是平克给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检查事实。人类都存在一个毛病,就是记忆很不可靠,但人们却常常对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过于自信。

第二,要确保你的论述是有理有据的。最好是从那些有编辑或同行审阅制度把关的刊物那里寻找和引用你所需要的证据。

第三,千万不要把某段小轶闻或者是你的个人经历当作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第四,要小心虚假的二元对立。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简化为两种口号或两个阵营或者两种思想的对立,这是有趣的事情,但这不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办法。

第五,我们提出的论述应当是基于推理,而不是个人品质。你和某人意见不同,然后你说对方是受到了金钱、声誉、政治或者懒散的影响,或者是给对方的论述套上“简单”“幼稚”“低俗”等词汇并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诚如语言学家安·凡墨(Ann Farmer)所说:“重点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重点是把事情说清楚。”

平克在书的最后总结道:

> 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好的文体风格:提升思想交流的速度,展示我们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

假如你也想通过写作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那就赶紧找这本书来读一读,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写作原来是这般奇妙。

原文链接:http://www.tonyyet.com/archives/1368

《The Sense of Style》读后感(四):十分钟读完《The Sense of Style》

一直想读这本比较新的写作指导,但一直没找到中文版,今年(2016.3.8)出了一本繁体中文版《寫作風格的意識》,也很难买到。所以十一放假期间就索性读了英文原版,发现了很多读原版书的乐趣。 这虽然是一本指导写作的书,但讲了很多写作技巧背后的认知原理,这些原理不仅可以用来理解写作,也可以用来理解任何关于认知(甚至自我认知)或交流(阅读、演讲等)的事。 一、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 很多优秀的作家说他们自然而然就开始写作了。写作能力从哪儿来的呢? 首先,成为一名好读者。写作能力来自对优秀文章的鉴赏,这个过程可以称为「逆向工程」。 作者选了4篇文章(分别是《Unweaving the Rainbow》的开头,《Betraying Spinoza》中的一段,《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几篇讣告,《The Warmth of Other Suns》中的一段),阐述了它们好在哪里: 坚持新鲜而具体的措辞,而不是抽象赘述; 关注读者的优势和视角; 明智地使用罕见的词和习语,而非只用简单的名词和动词; 使用排比; 偶尔设计一些惊喜; 描述事实,避免直率的论断; 使用押韵以引起共鸣。 另外,一名好作者的态度应该是:不隐藏对自己的热情和喜好,想要展示一些重要的东西。 二、一种写作风格(Classic Style) 写作和交谈很不同。交谈时我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脸、肢体语言,能根据对方的反应做出相应调整。而写作时,读者只存在于想象中,作者假装在对话、演讲或独白。 良好写作风格的关键是,对你假装在对话的世界(读者)有个清晰的概念,它有很多可能性。 Classic Style是一种被推崇的写作风格。作者只展示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而不表达想法或观点。Classic Style假设作者和读者完全是平等的,如果读者被赋予一个没有阻碍的视角,他/她完全能理解真相。 不同的写作风格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作者对于他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他怎么做。 contemplative/romantic style: 作者分享个人喜好、感情。 prophetic/oracular/oratorical style: 作者分享只有自己能看到的东西。 practical style(备忘录,指南,学术报告,实验报告): 作者和读者不平等,他们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老师与学生,技术人员和顾客等。作者的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要。 plain style: 作者提供一切,除了视角,也提供想法和观点,读者不需要太多思考。而Classic Style读者需要很努力。 …… 大多数文章混合了不同的风格,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必须是Classic Style,但了解不同的风格对写作有帮助。尤其是学术文章、公文、法律文件等的写作。 另外,关于Classic Style还有一些建议(避免self-conscious): 1.避免过度使用元话语。 元话语就是文章的路标,比如「在第一部分,我们将……」「我想讲三件事」。一篇文章应该更像一场旅行,而不是对目的地的介绍。 2.避免过度描述工作事务而不是主题。 工作事务,比如做了研究,发表了文章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讨论的主题。 3.避免过度表达这个主题难、复杂、有争议。 应该假设读者有能力自己去判断这个主题是否难、复杂、有争议。 4.避免过度使用模糊词,过度防御。 很多作者不想承担责任,所以他们会用「差不多almost」「似乎seemingly」「有点somewhat」「相当relatively」等词。 5.避免抽象名词和抽象概念。 比如:专注度、自由度、依赖度、安全性、易用性、自觉性…… …… 记得这些「要避免的」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记得Classic Style的本意:给读者提供一个视角。 尽管Classic Style不是唯一的写作风格,但它可以避开很多写作的坏习惯,让写作变得更像交谈和观看。 三、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 很多作者写出模糊沉闷、故作高深的文章,是为了掩盖自己其实无话可说。但为什么正在研究重要课题、真诚而实事求是、想要分享的学者也会写出枯燥高深的文章呢? 是因为作者受到了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一个人越精通一件事,他会越忘记学习它有多难。 为什么会有知识的诅咒? 原因一:思维组块(chunking) 人一次可以理解记忆的思维单元是3-4个,无论每个思维单元中有多少内容,它都会占一个位置。比如 M D P H D R S V P C E O I H O P是16个思维单元,而组合后MD PHD RSVP CEO IHOP就是5个思维单元。 chunking不仅是提高记忆力的机器,它是高智能的源泉。一个孩子看到A给了B一个饼干,会理解为「给予giving」;A给B一个饼干,换回了一个香蕉,会理解为「交易trading」;A给B一个饼干,换回一块金币,因为A知道一块金币能换一个香蕉,会理解为「市场market」;很多market组成「经济economy」;economy被央行影响,也就是「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学习的过程就是组织chunking的过程,但这有个弊端:和没有相应chunking的人交流会变得困难。一个小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经济economy」,一个高中生很难理解什么是「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写作时更应该假设读者和你一样聪明而有经验,但他们恰好不知道一些事情。 原因二:功能固化(functional fixity) 一个实验中,有一个蜡烛,一盒火柴,一箱图钉,怎样才能把蜡烛粘在墙上不让蜡滴在地板上呢? 正确答案是把图钉从箱子里拿出来,把箱子钉在墙上,把蜡烛钉在箱子里。但大多数人会忘记箱子的物理属性,只记得功能属性(装图钉)。 当我们越来越熟悉一件事,我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描述它,而不是它本来是什么,由什么组成。我们只记得一个词的功能(它在我们心中意味着什么),而忘记了它本来的意义。比如对web开发者来说,nodes、content type、attachment等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新手应该怎么理解它们呢?或者说它们为什么被这样命名?除了它们的功能,它们的本意是什么呢? 该怎么逃离知识的诅咒? 1.把文章先给别人看。了解与别人之间的chunking和functional fixty有哪些鸿沟,哪些事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而对他们来说不是。这和民意调查、焦点小组、A/B测试的目的是相同的。 2.先写好草稿,过一段时间当你对主题不那么熟悉时再回头看。 总的来说,避免知识的诅咒就是要抛开自己狭隘的观点,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四、连贯性(Arcs of Coherence ) 抛开这本书中只与英文写作相关的语法部分,这本书最值得读的是 Arcs of Coherence (连贯性)这章,也就是写作时如何保证文章的连贯性,如何保证读者能抓住主题,明白概念之间的联系。 很多时候,作为读者我们认识文章的每个字,读得懂每个句子,但就是不明白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这句话紧跟着那句话出现。 问题很可能出在文章的连贯性上。 阅读时,读者无时无刻不在寻求连贯性。 每当读懂一个句子,读者会试图把它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否则,一个孤悬在大脑中的片段和一本乱放在图书馆的书或一个没有链接可以访问它的网站没什么区别,都没任何意义。 文章的连贯性决定了读者能不能真正读懂它。 1.如何组织文章结构organization 结构清晰的文章对读者来说更容易理解,因为文章的每个粒度,从句子到章节,在读者的大脑中都是一个单一的chunking(思维单元,在上篇中有提过)。如果读者理解了chunking之间的联系,那么每次只需要理解少数几个chunking的内容,没有过多的思维负担。 那么如何组织文章结构? (1)可以先列提纲(outline)。 (2)一定要有顺序,比如时间上的顺序——从古到今或从今到古,地理上的顺序——从亚洲到欧洲到美洲,英雄获取成功的顺序——实现一个个目标,或像辩论一样的顺序——两方各抒己见。 (3)一定要有段落留白(paragraph break),让读者歇一歇。 (4)最好把文章的论题(topic)放在开头不远处。 5.不仅需要明确论题(topic),也需要明确观点(point)。 2.实体的连贯性 entity's coherence (1)第一次出现的实体应该用不定冠词;已经出现过的实体应该用定冠词。 如: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坐在诊室外,这个英国人说bla bla。 而不是: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坐在诊室外,一个英国人说bla bla。 定冠词的作用是告诉你:你已经见过这个人了。 (2)是否应该用多个同义词指代同一个实体。 如:一辆公共汽车缓缓驶来,这个交通工具很不方便。 或:一辆公共汽车缓缓驶来,这个公共汽车很不方便。 应该用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呢? 曾经有这样的写作建议:不要在同一页使用同样的词。因为重复不是一件好事,会显得冗余沉闷无趣。 然而,Pinker的建议是: 在「对比」时不要用多个同义词指代同一个实体,否则会让读者以为多个同义词指代的是不同事物; 没有在「对比」时,当一个实体短时间内出现很多次,应该用同义词替换,避免枯燥乏味。 3.逻辑关系 logical relationship 怎样理清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观点和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文章中常见的逻辑关系有: (1)相似(resemblance) 相似性和对比经常同时出现,表示两个陈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相似,但至少在一个方面不同。 连接词:and / similarly / but / in contrast / on the other hand (2)邻近(contiguity in time or place) 在时间或空间上邻近。 连接词:after / before / while / when (3)因果(cause or effect) 原因和结果,A导致B。 连接词:as result / therefore / so / because 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连接词(coherence connectives)的恰当使用,这也是写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好的思想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文章(好的思考者可能写出烂文章,好的作者也可能不擅长思考)。但逻辑关系不好、论证质量不高的文章,很可能是思想本身出了问题。 4.对整体的把握 grasp of the text as a whole (1)否定(negation) 心理学上,「肯定一件事」比「否定一件事」理解起来更容易。「肯定一件事」时读者只需要理解这件事,「否定一件事」时读者首先要理解这件事,还要给它打上「否定」的标签。 正如:在下一分钟,不要想一只白熊。首先读者需要先理解这件事——想一只白熊,然后才能理解——不要想一只白熊。因此这句话没有人能做到。 否定一件事情,不止读者会更疑惑,作者讲起来也会更绕。 否定一件本来大家就不认可的事,理解起来更难。 比如:鲸不是一种鱼。(理解起来很容易,因为鲸长得很像鱼,读者一看到这句话就明确了你的观点。) 然而:鲱鱼不是哺乳动物。(理解起来就很绕,因为读者首先会想:「谁说鲱鱼是哺乳动物了?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为什么特意这么说?然后才能试图理解鲱鱼不是哺乳动物这句话本身」。) 因此,当你要否定一件「读者本不肯定的事」,必须要先说清楚: a.在什么情况下读者可能会认为…… b.但是…… 综上所述,否定的立论很容易变得不明确,应该慎重。 (2)论述比例(proportion) 如果文章90%的篇幅在讲某些人赞同一个观点,10%的篇幅在讲反对这个观点,但结论却是反对这个观点。这是论述比例不平衡。 文章整体上应该保持平衡。 (3)主题连贯性(text-wide coherence) 文章应该在主题(theme)的尺度上保持一致性,正如在对比时不应该同义词替换,主题也不应该「同义词主题」替换。 否则读者会认为这是新观点,从而产生疑惑。 总之 有连贯性的文章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不是对学问的炫耀,不是记录思考片段的日记,不是随意的学习笔记。它有清晰的结构,主题、要点被恰当的连接词联系。它不是一个巧合,它有蓝图,有细节,有平衡的整体。 同时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凌凌西。欢迎关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