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表征》读后感1000字

《表征》读后感1000字

《表征》是一本由斯图尔特·霍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6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表征》读后感(一):经典教科书,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翻译

学文化研究的人可以说是必读书目,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结合别的教科书来看。但是最后两章真心是看不下去。前面还是很精彩的。真心建议再版时候最后2章重新翻译一下。

前面的例子和训练倒是非常好的

学文化研究的人可以说是必读书目,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结合别的教科书来看。但是最后两章真心是看不下去。前面还是很精彩的。真心建议再版时候最后2章重新翻译一下。

前面的例子和训练倒是非常好的

学文化研究的人可以说是必读书目,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结合别的教科书来看。但是最后两章真心是看不下去。前面还是很精彩的。真心建议再版时候最后2章重新翻译一下。

前面的例子和训练倒是非常好的

学文化研究的人可以说是必读书目,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结合别的教科书来看。但是最后两章真心是看不下去。前面还是很精彩的。真心建议再版时候最后2章重新翻译一下。

前面的例子和训练倒是非常好的

《表征》读后感(二):钥匙的注脚

在人类学术史上,从未有任何一段时期像20世纪中后页一般对语言的作用这般痴迷。在中国的漫长学术史上,“语言”不过是指月之指,最终的宿命不过是“得鱼忘筌”。因此,对语言的研究也不过就是扬雄所谓“壮夫不为”的“小学”罢了。

但当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一次被刊行于世时,人们才猛地发现原来语言不仅是我们传声表意的简单工具,还是整个人类社会构成的形式表达。换句话来讲,我们实际上生活在语言之中。无数本来只执迷于历史语言进程发展、语源考证的语言学家发然醒悟:自己研究的不过是皮相而已,真正促成这些涟漪的汹涌暗涛才是自己应该关注的。

这也启发了其他学科的学者:人类学家不再只把目光放之于异国他乡的奇闻异事上,转而对不同文明间的人类行为进行联系思考,才有了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者也开始深入细读各种民间故事文本,既是搜集采风,更是对故事的相同之处进行归纳,逐渐影响了叙事学的发展;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对整个社会机制的结构进行了迥异于马克思历时的研究,总结出结构主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奥秘跃然于之上……

而这一切都要归因于索绪尔基于语言学的研究:放弃了历时的语言研究,转向共时的语言;不拘泥于日常的言语生活,主攻规则式的语言。于是,这种共时、静态的规则,成为研究者解码某一现象的第一把钥匙。

当这把钥匙落入了文化研究者的手中时,很多问题顿时豁然开朗。阿佩尔曾经这样总结西方哲学发展: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体论,从近代开始,哲学注重认识论,20世纪,哲学注重的是语言。可以看作这样的主张:哲学归根结底是对语言的思考。

这种形而上的思考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一大批具有人文素养的文化研究者,他们于是也进入了“语言”这一阵地。正如维特根斯坦传讲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我们欲求研究世界,必要从语言的运行入手。正如霍尔在《表征》前言中讲的:“语言是具有特权的媒介,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共同进入语言才能共享意义。……意义就是赋予我们对我们的自我认同,即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的东西——所以,这就与文化任何在诸群体内标出和保持同一性及在诸群体间标出和保持差异的各种问题密切相关。”

《表征》一书是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中心的集大成之作,其后几章均是对基于某种研究方法论的演绎,也正是这些研究使得文化研究跳出了原先的藩篱。毕竟语言的结构主义只是一种在静态环境下的分析,所处理的也是某一个横面的问题,在面对动态的问题时难免显得捉襟见肘。这一点索绪尔也有提及,他在论述自己的研究时讲,如果把自己研究的语言类比为象棋规则,那么现实生活中动态的言语则是一盘盘棋局。但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则不仅仅是棋局,还有下棋者的一切因素,包括下棋者的阶级、性别、种族等等因素。这也正是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二者的差别之处。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还是基于语言这一把入门的钥匙。《表征》则是这把钥匙最好的注脚。

《表征》读后感(三):罗兰·巴特的符号学or福柯的权力话语

《表征》第三章“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阅读笔记

首先说一下阅读第三章的整体感受,这一章给我的最大的启发是,无论我们置身博物馆,或者是各种展览,都要学会思考起背后的表征策略与话语逻辑,不能“眼见为实”,相信它所展示的就是客观中性的知识,如果照单全收的话就落入他人的彀中。

第一部分“引言”应该算是作者对方法论的简单介绍,他所使用的是第一章中构成主义的表征观,一个是借鉴罗兰·巴特的符号学(semiotics),“用符号学的洞见与语言建构和传达意义的方式来分析各展览创造他种文化表象的方法上的差异。通过细审意义被建构和生产的方式,这种批评首先关注的是展览的符号学或诗学(poetics)”;一个是援引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说,它“最关心话语的和权力的各种问题,以质疑博物馆和收藏的历史本质”。(第222页)这一点可以参考第一章相关论述(92页)。

第二部分“创建定义,商讨意义,识别物品”通过分析“博物馆”(museum)、“人种学”(ethnography)、“物品”(object)、“文本”(text)、“语境”(context)五个“可替换的各种定义”,为后文将物品、展览、博物馆置于独特语境之中做了功能性的铺垫。在上述五个关键词中,最为核心的是“物品”,作者将“物品”作为“物质存在及其意义”视作辩证的关系,“物质存在”也就是物品的物质性具有某种稳定性和客观性,但这并不能为“物品”的意义层次上提供担保。此处,作者以一匹名为“科曼彻”的马的精彩例证,借用罗兰·巴特的“直接意指”(denotation)与“含蓄意指”(connotation),为我们展现了围绕着它所承载意义的各种建构方式及其矛盾。在此基础上,作者在围绕科曼彻的不同意义阐释,将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视为“文本”。而“文本”往往是某种“有选择性阅读”,这是一个“双重的过程”,即是解释意义的解码过程,又是意义的选择和创造的编码过程。(242页)在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作者的逻辑是将各种意义建构都视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解码或者编码的过程就是某种无意识,而这种无意识的运作过程可能比有目的地建构更复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乔纳森·卡勒批评说:“表征型解读忽略对象的特殊性,认为它只是别的什么东西的符号。因而,作为一种解读方法,它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第三部分标题是“塑造文化:展览的诗学”,作者选择以“天堂:新几内亚高地的变化与连续性”的个案研究——如果说科曼彻是美国文化的自我建构,而新几内亚高地的展览则是他者文化的“展示”——“深度‘解读’”作为“表征体系”的展览。这里的“诗学”就是第一部分所说明的,借用的是罗兰·巴特式的“符号学”,将展览分为实存(presence)、呈现(presentation)和表征(representation)(定义见254页),“考察在博物馆语境中各种形象和文本是如何被用于创造意义的”,进而“将展览当作人工制品,探讨了各种物品、语境、文本和视觉表象被配置以建构意义的不同方法”。如果仅仅止于分析意义的建构方式与技术或者说是策略显然不够,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各种建构方式背后的生产逻辑,也就是“建构的目的”,在作者看来,“建构的目的”在于“使被深入‘建构’的和‘有明确目的’的东西显得‘自然’(natural)和‘纯洁无瑕’(innocent),并使人相信这一点”。作者所试图论证的是,“所有的文化生产者——广告制作者、设计师、博物馆长、作者(包括本作者)——都卷入了巴尔特所界定方式创造‘神话’(myth)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些生产者不可避免地成了符号权力的掌握者。所谓的“符号权力”(symbolic power),作者解释为“它通过描绘而建构和说服人们相信一种理解意义的途径的方法”(267页)。在作者看来,“符号权力”和“机构权力”(institutional power)是共生的,剖析“符号权力”不可避免地触及“机构权力”。于是,作者从“从展览的诗学”过渡到“展览的政治学”,方法论借鉴的对象也由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转向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

接下来的第四部分是“俘获各种文化:展览的政治学”,不同于“展览的诗学”聚焦于“意义的内在表达和生产”,这一部分主要探索的是“展览/博物馆在社会知识生产中的作用”。在第一二小节扼要介绍了福柯的权力/知识(power/knowledge)理论后,在第三节“展出他者”(displaying others)中,通过比较特雷德斯坎特和皮特·里孚斯博物馆的不同表征形式,指出“各人类学物品是按照有助于其理解的各种知识体系来定义和分类的”,也就是其话语逻辑与其展出方式的内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摩擦和协商,作者提出了“话语构成体”(discursive formation)的术语。“话语构成体这个术语指对构成一种‘知识机体’(body of knowledge) 的几种话语或表述的系统操作,它们共同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致力于建构一种特殊的分析对象/话题(object/topic),并对建构对象/话题的其他方式加以限制。”(280页)作为以库姆斯对贝宁青铜器的分析,“知识无法摆脱与权力的干系,在这一个例中,是与机构权力的关系,因为正是博物馆和它内部的斗争方式构成了这些青铜器最终被感知的方式。”所谓被感知也就是“被看见”(being seen)与权力的运作有关,以图3.8为例,伊洛哥人被看见就是权力的运作,这种“被看见”不但不反应伊洛哥人的“真实”文化状态,而是将其嵌入某种既定的知识框架,从事实现这一知识框架合法性的自然化,这一过程充满了权力知识关系的色彩,所谓只是沦为了某种知识权力的产物。展示自我,加入西方话语主导的殖民逻辑,这个也许更为复杂。刘禾的《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中的第四章《博览会:文明/野蛮的视觉呈现》,也许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更为复杂,只有分享了这种知识才能分享某种权力,才有主导乃至于颠覆这种权力/话语的可能性。

最后一部分是“展览的前景”(devising New models: Museum and their future)。对照中英文会发现,翻译者明显是意译,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发明一种新模式:博物馆及其未来”。在开头部分,作者对前几节使用的两种分析类型利弊得失进行了自我反省,二者都有其局限性,并在在前几部分挑战了展览和博物馆权威的基础上展望其前景,博物馆已成为一个竞争场所,各种批评都将对物品的收集、储藏和展出政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论证方式:理论的拓展;讲道理而不是下定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举精彩而切题的例子,设置引而不发的问题,一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阅读材料,透过各种观点博弈深入思考;插图,生动准确;附录和参考文献,提供原始材料或出处。引言和小结。

《表征》读后感(四):Representation

一、导言

1、文化涉及的是共享的意义。我们通过语言媒介共享意义。意义是一种对话—永远只能部分地被理解,永远是不平等的交换。p-6

符号学途径关注表征如何运作,语言如何生产意义(诗学),话语途径关心表征的后果及影响(政治学)。

二、表征的动作(斯图亚特-霍尔)

1、表征、意义和语言。表征: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表征是某一文化的众成员间意义产生和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的、各种记号的及代表和表述事物的诸形象的使用。p-15 三种解释理论:反映论(语言反映事物的意义,意义本身存在于世)、意向性(与反映想法,意义是作者或说者通过语言将意义强加于世界的人,词语的意思是作者认为它们应当有的意思)和构成(结构)主义(被建构)(事物无意义,我们使用的表征系统和符号赋予其意义)。采用索绪尔的符号学方法和福柯的话语方法。表征通过语言生产意义。2、符号的任意性与共享信码。如果意义在本质上不是某个固定在那里的事物的结果,而是我们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惯例的结果,那么意义就永远不能最终固定下来。p-32 意义不存在于事物中,它是被建构产生的。

2、索绪尔的遗产。解释成了意义被给予和获得过程的一个根本方面。读者在生产意义这一点上与作者同样重要。p-47

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关注语言的形式结构本身,忽略了情景对意义的作用。语言持续变化,从定义上来看是无限的。(索绪尔的理论研究是共时的而非历时的)。

3、从语言到文化:从语言学到符号学。巴尔特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研究(关注意义生产的规则和符码)

4、话语、权力和主体。(福柯:知识和意义通过话语生产出来。更关注权力关系而非意义关系。话语概念、权力与知识,主体问题)。从语言到话语:意义和意义实践因而是在话语范围内被建构的。福柯关注话语背后的知识和意义的生产(意义从何而来)。p-65 福柯认为在话语之外,事物没有任何意义。福柯认为,由于我们只有在事物具有意义时才拥有事物的知识,所以只有话语(而非事物本身)才生产意义。p-67 话语的历史化:各种话语实践。在(精神疾病并非在所有历史时期和所有文化中都意味着同样的事与客观事实,只有在确定的话语构成体内,“疯癫”这一对象才能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观念完全地出现。p-68 书籍《诊所的诞生》。福柯后期关注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研究惩罚,就需要研究话语和权力,如何产生出犯罪和罪犯的特定概念,以及这些东西是如何在历史上各种特定的监狱系统中投入实践的。)注重谈论维持一种真理体系的话语构成体。p-73

福柯的权力观念:并非从上到下的单向性,权力是循环的,不被一个中心垄断。每个人都可能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权力并非消极,而是生产性的。

权力的微观物理学最先应用于肉体。

5、主体。索绪尔倾向于在表征问题中废除主体(索绪尔认为主体是个人言说行为的作者)。福柯持相同立场,认为是话语而非主体生产了知识。后期愈加关系主体问题。p-81福柯认为主体是在话语内生产出来的,它需要服从话语的规则和惯例,服从于其权力和知识的处置。是权力传递的客体。p-82

1⃣️话语自身产生主体。(话语产生的各种特定形式的知识个人化的人。如疯子、歇斯底里的女人、同性恋者,这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2⃣️话语产生了专为主体而设置的位置。(即读者和观者,其也被主宰于话语)

总的观点:话语自身建构了使它因此而有意义和有效的主体-位置。个人在阶级、种族各不相同,但只有认同话语所建构的位置,受制于规则,成为权力与知识的主体,才会取得意义。

6、结论:重审表征、意义和语言。表征是一个过程,通过它,一种文化中的众成员用语言(广义地定义为任何调配符号的系统,任何意指系统)生产意义(表征意为创造意义)。p-90事物本身无意义,人类文化赋予其意义,意义出于变化之中。

三、表征社会:战后平民主义摄影中的法国与法国性(彼得-汉密尔顿)

1、引言:法国平民主义摄影的范式。平民主义摄影聚焦于常人的日常生活。本章关注焦点:理解摄影作为一套视觉实践是如何被置于历史和文化的语境中的。1⃣️纪实表达与摄影,作为客观表象的纪实、作为主观解释的纪实(情感和信息的混合物,纪实根本是解释性的)。2⃣️图像分析的六个要素:普遍性(普遍行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史实性(形象的构成)、日常性(日常生活的关注,大众阶层)、移情性(表征的受体有情感移入或共谋)、平民性、单色性。p-158

巴黎是个剧院,你用消耗时间来支付座位的费用。罗贝尔-杜瓦诺 p-164

四、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亨里埃塔-利奇)

1、表征过程:意义通过语言和物品被建构和传达的方式。

博物馆并不简单地发表客观的描述或构成一套逻辑;它们产生出各种表象,并根据因历史时期不同而不同的各特定观念和分类框架来应用价值和

意义。它们与其说是通过物品反映世界,不如说是用物品调动各种表象。p-232

博物馆物品的特征:物质存在与意义。

2、塑造文化:展览(生产意义的实践)b的诗学。各种展览会是互不相干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使诸物品、文本、视觉表象、模型和声音连接起来以创造一个错综复杂的和受到限定的表征体系。p-245

隔绝将会影响我们的知觉,把我们引向物品而不是其组合。商店本身就一个表征体系,它从内部到外部都得到了叙述。每个物品都通过标签得到了解释。p-259

符号权力:通过描绘而建构和说服人们相信一种理解意义的途径的方法。p-267(作者与意义限定者)

3、俘获各种文化:展览的政治学。话语:在一种特殊语境中建构现实以使之符合于各种特定的权力关系。p-271

话语构成体:它们共同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致力于建构一个特殊的分析对象(话题),并对建构对象(话题)的其他方式加以限制。p-280

福柯认为“被看见”这一现象既不是自动的也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与权力或知识诱导人们去看的东西相关,它取决于人们“被规定去看”这一点。p-285

“书写”的表征过程:不是对文化“真相”的反映,而是其表象。

五、他者的景观(霍尔)

(使用黑人模特的广告、关于移民的新闻报道等)

1、照片的意义并不孤立地存在于形象中,而是存在于形象与文本的结合中。两种话语——书写语言的话语和相片话语——被要求产生和固定意义。p-338

2、每一个形象按照最广泛的文化归属性和差异的议题被“阅读”的。p-340

3、文本间性/互文性(克里斯蒂娃):文本的意义是在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

4、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意义不属于单个说话者,它在不同说话者之间的给予和获得中产生出来。p-348意义产生于对话中,“他者”是意义的根本。(局限:意义无法确定)

5、作为意指实践的定型化。在某种意义上,类型化是意义生产的根本(定型化是一种对差异的简化和提炼,使差异本质化和固定化;分裂,将正常与可接受与其对立面分开;封闭与排他、它用符号确定各种边界,并排斥不属于他的任何东西,维持社会和符号秩序的组成部分;在权力明显不平衡的地方出现,权力通常被用来对付次等和被排斥的群体)。p-381-382 根据某个标准区分人群并把排斥者作为“他者”构造出来。通过社会类型和定型来构建常态。

6、一种话语,通过不同的表征实践(学术、展览、文学、绘画等),生产出有关他者的(比如东方主义)的种族化知识的形式,它深深地卷入权力(帝国主义)的运作。p-385 葛兰西强调权力在阶级间的运作,福柯拒绝承认任何主体或主体集团是权力的来源。并非自上而下的单纯控制,而是循环。

7、想象的界限: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定见是有关世界的粗糙的意象。p-423

六、展示男人味(肖恩-尼克松)(男人味视觉编码)

1、权力在通过特定的视觉符码构成男人味,它标划出某些视觉快感和观看形式。标划出正常、不正常,健康和病态等界限。p-304

2、精神分析和主体性(认同、视淫和自恋)p-471

3、大百货公司,看上去像是文化、狂想、嬉游的场所,顾客访问它不是出于必须,而是为了找乐子。p-485

4、零售景观中的闲逛者与东张西望者,自我调控地观看。受制于城市环境的观看新形式p-499 越来越被差异化的空间塑造了特定的观看方式,这些观看方式隐含于一组性别化的权力关系中。p-500

5、规则和符码确立了界限,但它们并没有被永久地固定。p-535

6、意指的符号学原则决定了文类符号是通过相似性和差异性关系来产生意义的。p-536 意义只有通过符号之间的差异才能产生。

7、斯蒂夫-尼尔:文化逼真和文类逼真。p-360 逼真:对现实的规范性感知(普遍接受为如此的东西)。

8、新的社会运动——比如妇女运动、同性恋运动或黑人解放运动——的话语和造象术,通过请愿运动群体、议会和社会政策辩论、新的和流行的新闻手法和别的媒体表象,而传入公共意识,为通俗的文类提供了新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性重现的快感。p-54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