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100字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100字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本由王学泰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一):坎坷的经历,淡定的人生

王学泰先生回忆童年北京旧事,回忆高中母校,回忆被打成“反动学生”,回忆入狱经历,回忆个性迥异的狱友,回忆“平反路”。数十年后,回首自己坷坎的经历,不见忿忿不平之气,只见超然淡定的胸怀。文笔从容,旁征博引,感情淳厚,诙谐幽默。李银河称“书中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因为心里太满,冲动太强,所以不得不“流”出来的。相信读者会从作品的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写作时内心的快乐,这将是一位读者所能祈望得到的极致。”诚哉斯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二):道是无晴却有晴

今天终于读完了王学泰先生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文字写的朴素、平淡,但是在平淡的文字中却读出了许多况味。

作者出生于1942年,从自己幼年玩乐、少年懵懂写到青年遭际,一直到后来的平反出狱,这个过程真的很跌宕起伏,可以说他见证了共和国成长的一部分历史,并且将他真实的描绘了出来。

我看了觉得最怡然自得的一部分,就是作者的幼年时期,详细的描写了北京城过年时候的热闹景象,送灶王爷、买年货、扫房子、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琢磨,有些跟我童年时候相同,但也有些更老的习俗已经湮灭,但是看着都透着一股子熟悉与亲切,好像说的也是自己童年的一部分,仿佛自己和他同样经历着最快乐的过年时光。不管是处在哪个年代的孩子,不论是处在日伪统治,还是新中国解放,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记忆——关于年的记忆。

另外一段我最感兴趣的竟然王老先生写的《北京第一监狱生活散记》,说到进监狱,现在的人可能会大吃一惊,但是处在那个时期和年代,进入监狱的不一定是罪人,没有进入监狱的也不一定就是清白的,可能你进入监狱的原因微乎其微,一句话、一句玩笑、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被别人别有用心或者是漫不经心的升格成各种罪行,然后等待你的或许是监狱,或许是更严重的,看这本书最使我触目惊心的也是这一点,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啊!多少人无辜获罪,又有多少人因为直言仗义而失去了生命。看到了这篇监狱散记,反而让我看完感觉内心温暖,那些拥有各种技艺的人们凑在一起,可以吃到那个时代外面吃不到的伙食,可以享受到外面享受不到的内心的宁静,可以安静的看书、劳动,可以认识那么多的朋友,最后他们甚至可以在监狱里听《蓝色多瑙河》,这一段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安迪冒着危险为大家播放交响乐,而他们是私下里一起在监牢里偷偷听交响乐,安迪的监狱代表了失去自由,而这个监狱代表他们获得了某种自由,最终的意义却是一样的,人永远是为了让自己精神充实而美好去追求那些美丽的事物的,即使有艰难险阻也不会忘记,不会退却的。

王老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的,多次被戴帽子,做过反动学生,还进过监狱,生活不能说没有辛酸,但是老先生侃侃而谈,没有任何的怨尤与不满,那种无喜无悲、天高云淡的境界,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虽然才情不能望坡公项背,但对风雨的耐受,差可相拟。”读罢这本小书,我想对于得失之间、人生的领悟都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三):如此便是

“年轻人是最容易接受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因为它简单粗陋,又适合青年人知识水准和那种需要极度张扬的心态。”

该书被选入知识分子丛书,李银河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引用了法国大知识分子雷吉斯·德布雷的定义,“知识分子需要投入、表态、传播,这和作家不同,作家只是满足于写小说或诗歌;与艺术家也不同,艺术价值需要创造艺术作品;和学者也不同,学者寻求的是真理。而知识分子就是一种干预性的态度,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整本书更像一本自传,之所以用《一蓑烟雨任平生》大概也是因为对苏东坡医生的大起大落感同身受吧!作者从小时的城南旧事写到狱中点滴再写到平反后的生活,在那个多灾多难、不知何时就祸从天降的年代,在牢狱中更是体会到了时代的荒谬吧。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城南旧事,林海音的故事让人惊叹于恍惚,作者关于城南旧事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的。这其中写到过年,让人颇为唏嘘,才过去短短几十年,中华民族传统的年味已愈来愈淡。过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等着盼着,从前能代表“年”的东西无非是些新衣、新物件、解馋的美味,这些在如今都来得再容易不过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情关系愈渐淡薄,过年时例行的拜访像出差一样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只叫人身心俱疲。

作者从小就是调皮之人,遂有了之后顶撞“”中怪异之事的行为,因此受了十多年牢狱之灾,在作者写来却像是一次难得的读书清修之行。就作者笔下历数的狱中之人所犯的“罪过”,真是让今人读起来啼笑皆非,足可一件那混乱的年代若想自保要多么的谨言慎行啊。难怪如今大力宣扬法治国家,读了彼时才知混乱的法治下有多少人在狱中荒废青春,甚至丢掉性命。

作者平反后又因判决书中的语义问题上访,接待他的是一位面善的老妇人,她并不为自己的单位袒护,而是凛然表示:“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大家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谁敢说自己没说过错话呢!”她坦然承认在混乱年代中做过的荒唐事,并许诺在之后改正,这样的态度比强装硬气不只要好多少倍。近来也有法院翻出陈年冤案赔礼道歉,虽然逝者已去不能挽回,但这种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态度也总是好的。

只能默默庆幸自己躲过了战火连天的乱世,也避开了谨言慎行的怪诞岁月。

另,人生起起伏伏亦是常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怀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所有在当下极度悲伤的事情都会随风而逝,你我只是历史洪流中小小的一粒微尘,永远不要放大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不要放大悲伤。

乐观豁达,乐观豁达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