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子监狱》的读后感大全

《女子监狱》的读后感大全

《女子监狱》是一本由[美] 帕波•克尔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子监狱》读后感(一):名为“女子监狱”的小型社会

《女子监狱》是帕波克尔曼根据自己的一段入狱经历写成的小说,故事中克尔曼因为多年前的一桩贩毒案而被判入狱十五个月,在联邦女子监狱内,她第一次领略什么是“监狱文化”,这里有敌意,有包容,有眼泪,有欢笑,也有爱。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美剧获评2014及2015年度十佳美剧。

如果读者是想看一些犹如畅销美剧《越狱》那样的惊险刺激场景,亦或是中国港剧中的那些黑社会情义,那本书很显然不太适合你。尤其是本书甚至并不像同名美剧那样,剧中还加入了例如智斗狱警、与黑人女囚犯斗智斗勇的情节。本书可以说非常的写实,给我们讲述的就是一群普通的女囚犯在女子监狱中的日常生活,但正是这种写实才感染了大批的读者,使其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作品,作者的真实经历让本书几乎还原了美国女子监狱中的日常,也带我们了解了这一我们几乎不能接触的社会角落的点滴故事。

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这些女囚徒尴尬的如何解决自己的私生活,可以了解她们如何度过一个个特殊的节日,也可以随她们一切仅仅因为观看一场球赛而感动。这些主角的狱友因为各式各样的不同原因而入狱,这些理由有些荒唐有些却令人感动。

而女主角克尔曼也在这十五个月的狱中生活中感受到了生活和亲情的可贵,故事中她感受着爱人与亲人对于她的关怀和照顾,这让她为此而坚定了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克尔曼也一直帮助着自己在狱中结识到的这些伙伴,通过教导她们以及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克尔曼懂得了友情的宝贵。可以说这段狱中经历,让克尔曼收获良多,也许正是这种不平常的环境下,才可以让人获得更多的感悟吧。

文中的美国监狱给了我们这些异国读者很多不同的理解,尤其是类比我们自己国家的相关情况,虽然这块领域我们自己也十分不熟悉,但却发现原来在美国的监狱其实拥有很多的培训制度,尤其是甚至可以在这里上学。而根据相关的新闻报道,似乎国内也开始注重了这方面的制度建设。

女子监狱里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故事让我们读起来会心一笑,也收获着很多感动。故事以监狱这一特定场景为背景,但正是这个看起来压抑的场所才将其中的很多平常小事表述起来,更加的具有冲击力,这正是本文获取成功的原因之一,这只是一个名为“女子监狱”的小型社会而已。

《女子监狱》读后感(二):在黑暗中细数过错

什么样的女人会沦落至入监服刑?某些类型我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得到,毒犯、惯偷、诈骗犯、可能还有一些少数的杀人犯。总之,在印象中就是一些社会底层的人群,与你我都没关系,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全部。来自中产阶级的白人女子帕波•克尔曼,就因为帮毒贩海外洗钱而获罪判刑。也拜她不幸命运之赐,《女子监狱》成书,我们得以透过一双充满哲思与诗意的文学家之眼,重新看见女子监狱里的一切,那些残酷而嘲讽,充满人性与无奈的一面。

但为何看似理智的帕波,是如何轻易的成为罪犯帮凶呢?原来当她从史密斯女子学院毕业后,认识了同性恋人诺拉,便疯狂坠入情网,对方为她提供豪华刺激的生活,到世界各地旅行,下榻高级宾馆。当然,其实大部分时候真正的目的是贩毒。许多次帕波被要求携带不属于自己的旅行箱过海关,虽然她心生怀疑,也曾试图拒绝,但都未成功。因为,她心里某部分还是觉得,只要假装不知道箱子里是什么,她就没有罪。

像她这样毫无前科的又受过高等教育白人女性,带着大笔金钱最易容通关。而帕波最后停止协助犯罪的理由,也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她跟恋人感情不睦分手了。数年后犯罪集团落网,一切东窗事发,帕波主动投案接受了法律制裁,获判15个月有期徒刑,实际服刑13个月后出狱,写下畅销回忆录《女子监狱》。

书中我们读到了真实的监狱风云。狱内的欺凌与支配、五花八门的入狱理由、有色人种间的权力消长、腐朽监狱体系、还有不时闪现的人性光芒。除了情节真实丰富,狱中每位人物亦令人印象深刻。环保激进分子的白人修女、非法收购粮票的拉丁美洲裔单亲妈妈、下游小毒贩、顺手牵羊的黑人女孩、被家庭舍弃的变性人、替黑帮担罪的俄罗斯大妈、被爱妄想症的贫穷乡下女子、抢劫了多家银行的女强盗。她们的形象与个性鲜明,族裔则经常决定了小团体的组成。

其实“女子监狱”这一概念,可以看作一种文学性的性别隐喻:男人窥伺、剥削、对失去权力的女性发泄己身人际挫折,居于劣势的女囚不得不组成一个苦中作乐的单性伊甸园。为了生存,女性囚犯用更加细微的方式夺权──管控仓库、主导厨房,过去历史上女性挟以自重的劳动工作,在监狱重新成为权力的来源。

从书中我们还看到了中产阶级的女性如何描绘失去自由的创伤经验,从哭哭啼啼情绪低落,到重新掌握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反省自己的罪恶,并且发现孤独与囚禁的事实最终只能一个人面对。总的来说,《女子监狱》是一部复杂、深刻、痛苦的纪实作品。

《女子监狱》读后感(三):《女子监狱》:论边缘女性群像的文本改编策略

“Orange Is the New Black(橙色是新的流行色)。”

帕波·克尔曼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当帕波·克尔曼在其回忆录中以此作为第四章的标题时,恐怕不会想到自己用温暖的、极具人文关怀的文字记录下的奇特经历,会一跃而成“近两年最前卫、最具革命性、最具有女性主义气质的电视剧”作品,并以此荣膺包括艾美奖、年度十佳美剧等大奖头衔。毫无疑问,由Netflix打造的《女子监狱》不论从剧作改编方式、制作放送手段、热度反响、现实推动等角度来看都是极其成功的,本文将以《女子监狱》的文本改编策略出发,从此探讨一个其在当下视听市场中的改编动能与要素。

一、独特的改编策略

剧如其名,《女子监狱》改编自帕波·克尔曼的同名回忆录,全剧将视点聚焦在社会最为边缘化的群体之一:女囚之上,以多异精彩的人物群像呈现,构建出如浮世绘般的众生相。与《权力的游戏》(改编自乔治·R·R·马丁的长篇小说《冰与火之歌》)等大热剧集文本不同的是,《女子监狱》的原著文本只有短短三百多页,全篇叙事以帕波·克尔曼的主观视角逐步开展,蜻蜓点水般地展现其与监狱中不同狱友之间相处过程,如同田野工作者的记录民族志或者是私人观察日记,其文本容量绝不足以支撑长达七季的剧作展开。

幸运的是,关于边缘者的题材从不缺乏现实素材和社会热点的跟进,作为社会边缘者的她们在一种具体的、特定的生存环境里,试图赢得生存的最基本的权利与向往,而在斗争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性别问题、种族问题、社会阶级问题、政策法规等问题便成为不断扩充原著文本的动能来源,一步又一步地展开原著中简单塑造的基础角色们,向观众告知她们各异的生存背景和命运走向。社会热点自然也是动能要素之一,从LGBT活动、退伍军人安置、种族歧视问题、福利政策、人权关怀到近年来不断高涨的Metoo运动,《女子监狱》的编剧团队无疑是依据热点对文本作出了充分的拓展。

原著作者,同时也是剧集前期发展中主要聚焦的角色帕波·克尔曼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WASP群体代表,自身入狱的奇特经历(毒骡)和特殊关系(女同性恋/双性恋)足以为文本在话题性上打下坚实基础,承担叙事视点的展开,但《女子监狱》的编剧团队并不止将文本停留在帕波·克尔曼的狱中经历上,反而将重要的笔墨投入在对周遭的各异人物群像的命运呈现中。这无疑与Netflix的网剧取缔传统电视剧边拍边播、集中制作播出的模式息息相关:不需随时承担舆论走向和话题热度,也不必害怕因收视率高低而随时需要面临的腰斩问题。受益于此,《女子监狱》在剧作的改编策略中,才有了更多可能性去引入不同的角色和多样的视点,用大胆的态度尝试不同角度的叙事的构建策略,独立且细致地刻画每一个人物而不是刻意设置悬念和套路来引诱观众,在不同的人物关系的推进中一步一步地扩充文本容量、保证质量。

与许多固定主要角色和视角的多季剧集必将遭遇的后期疲软阶段不同,《女子监狱》将解决策略放置在多角色、多视点中,其角色的身份也呈现出流动的状态:流动的性向、跨越种族的情感建立、虔诚信仰的真实与否、瘾君子家族的跨界母职实现等等,正是多重边缘角色的交融使叙事的发展充满了多样性与可能性,从而进一步突破各种关于LGBT/种族/阶层/宗教等群体刻板印象。以下重点以德盖特和索菲亚为例。

弃儿德盖特

德盖特在剧中承担了关于女性境遇(强奸、欺凌)和宗教问题的主要探讨。她充斥着毒品、性交易的半流浪的家庭背景使得“家”缺失根本意义,成为其生存悲剧性的显在表征和潜在根源,弃儿的性格让她借用身体交易和自我摧残——用最极端的私人化方式表达对社会、男权否定,这种企图颠覆环境的欲望和行为无疑是意志的体现。对护士的射杀让她一举成为反堕胎的宗教英雄,德盖特极具讽刺的角色经历突破了教徒、弱女性和瘾君子的传统塑造模式,并因此牵引出关于女性境遇和宗教道德悖论的种种思考。

跨性别者索菲亚

黑人、跨性别者、女囚、父职……索菲亚无疑是剧集里边缘元素呈现最为丰富的角色之一,其涉及层面之广对包容度较高的美剧观众来说冲击力也不容小觑。如同阿莫多瓦在《关于我母亲》中的塑造的洛拉一般,索菲亚所面临的不仅是种族歧视/LGBT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所完成的更多的是观众对奇观的偷窥和渴望和传统上的主观臆断,只有在多重复杂却又近乎合理的“女性”关系(将男性化作为“另一种身份的女性”)中淡化刻板印象,才能够超越的是将男权对立起来的所谓女性主义,重构“人”的关系的新的、具有普世的价值。“情感”并不存在于某一个人心中,而是存在于一个身体与其他身体的关系之中,影像信息传达中所达到的共情也是如此。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共情”可以构筑在一个潜在的公共场域中,实际上,影像文本是一个能够搅动感情、塑造体验的斡旋环境,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与潜意识和影像发生关联。监狱、跨性别者、黑人、毒品……种种符号看似是远离众人的边缘场域,但是只需将重心转移到平凡人共有的普世遭遇之上,共情便可孵化成功。因此,编剧团队仅仅将索菲亚的跨性别的心路历程完整展露,并悬置宣判结局,避免绝对意义上的道德评判,进而在后续的叙事发展中将其身份的独特性淡化,另辟蹊径地将话题拖回母职/父职的实现和怠政后的悲惨遭遇之下,完成与观众的共情衔接。

二、商业性与道德性的摇摆

诚然,再大胆的剧集也不免因商业性质陷入另一个窠臼中。

入狱必是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不断扩充的同性纠葛一度让《女子监狱》陷入另一程度上的疲软,现实表现度降低、刻意的戏剧化成分上升,剧作开始走偏,变成无数身体奇观的连缀体,过多的人物符号让文本主线臃肿不堪。

《后窗》剧照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曾具体阐述过《后窗》以及好莱坞电影中无形构建的父权力量,奇观与叙事分离,男性控制着电影的幻想,同时还进一步作为叙事的代表,作为观众的观看承担者,将观看转移到银幕,女人则置于被观赏的位置。原著中的回忆是去性化的,不刻意渲染女囚之间大胆毒辣的同性行为和身体描写,保留的只有不同女性之间温和的社会化关系呈现:所有她们都不是十恶不赦的女囚徒,而是充满情感的个体、身兼各异身份的母亲、姐妹,她们孤独而寂寞,只能坚强地在绝望和痛苦中游走在清醒和麻木的状态里,进行或许狂暴或许温柔的反抗,互相安慰互相扶持。

而受限于商业性和各种利益的纠葛,剧中不加掩饰的过度肉体呈现和不假思索的女同性行为(尤其体现在年轻的、充满性诱惑力的白人女性身上)让女性重新被置于“被观看”的他者地位,从而缺少了返回凝视的力量——“我们观看的人或感觉到被观看的人,反过来也在观看我们。”,始终无法逃脱男性目光的消费,这恐怕是大众作品难以跨越的高山。

人物发展情感和故事情节的扎实性依然是一部好的网络剧得以成立的根本,《女子监狱》以精彩纷呈、极具人文关怀的态度完成了关于边缘者的歌颂,尽管各有优劣,但依旧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可探究的、成功的文本。

剧集截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