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春节过年的作文600300字

关于春节过年的作文6003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春节过年的作文600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春节。

据史料记载,春节早在舜帝时代就存在了,不过当时只是用来做祭祀的一个日子,还算不上什么节日。直到汉武帝的“太初改历”之后,春节才被真正定在了农历一月初一。总共算起来,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春节以前叫作“过年”。称为“春节”,则是近代的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后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其实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

春节的习俗很多很多,买年货、写春联、放鞭炮、做年糕等等,应有尽有。但最具有春节气氛的,还属放鞭炮了。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会拿各式各样的鞭炮出来燃放:二踢脚、窜天猴、摔炮……,各种各样的鞭炮声在除夕夜里回荡着,那漆黑的天空上顿时绽放出了好几朵“鞭炮花”,色彩艳丽,宛若天仙下凡。

宋朝时期,大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让处在现代的我也感同深受。春节的时候,除了放鞭炮外,第二件大事就是贴“福”字,挂对联。贴“福”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当然是寓意幸福安康!不过有人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干脆将“福”字倒了过来,象征“福气已到”,以图大吉大利。

在春节,吃团圆饭也是一种团聚的方式。除夕夜,家家的厨房酒菜飘香,不管是游子还是外地工作者,除夕夜那天必须回来吃这顿团圆饭,除非万不得已。所以,每家每户都显得很热闹非凡。

是啊!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历代族人的瑰宝,它像明珠般璀璨,像钻石般珍贵。可想而知,我们在之后的年岁里,无论如何都要将它传承下去!

第二篇

今年春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每天都会发生有趣的事。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到春节,都免不了许多习俗,如做饺子啊等等。今年春天,我就自己尝试了做饺子,煮饺子。

大年初一那天早上,我很早就起来啦,等在厨房里吃饺子。但妈妈说她有事,让我自己动手做饺子吃,哈哈,这下可太好了,因为每次的饺子馅我都吃得不合口,这次可以自己做馅料了。可妈妈说她已经做好馅料,哎,有事荠菜猪肉馅的,每次都是这口味,都吃腻了,这次我要改一下馅料。等妈妈走后,我又在馅料里加了一个鸡蛋,把火腿肠切成丁后,撒在馅料里,再搅拌均匀,呵呵,现在做出来的饺子应该会有更好的味道,妈妈也不会知道我在馅料中动了“手脚”。

开始包饺子喽,准备好一碗清水、一双筷子和馅料就行了,对了,还有饺子皮!我拿一张饺子皮平铺在我的左手心上,把馅料用筷子夹一点进去,用清水均匀的涂抹在饺子皮四周,好了,这样,就可以包了,饺子皮左右对折,捏紧就行了,一个饺子就从我手中“诞生”了。第一个包的那么好,第二个饺子就没那么顺利了,清水涂抹少了,饺子皮包不紧,这下我又用手蘸了许多水,涂抹了很多,这下总该包紧了吧,但水涂抹多了,又包不紧,滑滑的,我还把饺子皮也弄破了,肉馅也露了出来,悲剧啊!一个饺子毁在了我的手里。看来我包饺子技术真的不怎么样,一共包了23个,毁了3个。看来以后要多多练了!

包好了饺子,把水也煮沸了,下饺子的时刻来到了。我把饺子一个一个小心地放在了沸水中,生怕这白嫩嫩的“胖子”又在我的手中毁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终于饺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乘了个饺子吃,啊!真烫,不过味道真好吃!荠菜的清香,鸡蛋的……

做饺子,煮饺子真有趣,如果有机会下次再做。

第三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600字 奉化的春节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而在我们这儿,从除夕这一天起,才算春节的开端,前些日子,都是用来准备饭菜的。

我们大家准备过年,最大的事就是囤年货啦。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大人们在春节前夕需要预备的东西林林总总: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到了除夕这一天,比较近的亲戚们齐聚一堂,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匆匆赶回家中,与妻儿相聚。这一天,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菜的香味,弥漫在空中,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在门外贴上了喜庆的对联,在窗户上粘上了形状各异的窗花;这一天,夜里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觉。在这夜里除了很小的孩子,没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零点的到来。

正月初一的景象与除夕夜迥然不同,早上只看到昨夜燃放的爆竹残骸,一片清冷,仿佛昨夜的热闹只是幻觉。休整一番,便携带上礼品,到亲戚家去走走看看。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段时间里,最有看头的,还是逛庙会啦,为的就是有个机会到外面逛逛,撒个野。

春节的元宵,是它的最后一次高潮。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被火红而夺目。街上数不清的灯各形各色。有玻璃的,有塑料的,还有传统纱灯,场面气派又壮观。小孩子们买来灯,到时候就四处奔玩。而且这一天必须要吃元宵呀!这真是快乐的日子。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残灯末庙,春节结束了。元宵过后的第二天,我们又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又照常做事,春节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一切都回归了正轨……

第四篇

过年无疑是很热闹,在我家乡(汨罗)我认为则更是精彩一些。

且不说小年还没到就有人熬制腊八粥,小孩就及不可耐的想要提前把鞭炮放掉,就说那年画与对联,相信现在在这城里,贴对联的都有,贴年画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吧,更何况还是纯手工制作裁剪粘贴。我家的年画就完全是外婆自己买红纸自己拿剪刀自己一刀一刀裁剪的。原本红又薄又普通的纸在外婆手上不到十分钟就变成一张张精致好看富有趣味又有故事的剪纸年画。尤其是那一张张动物的剪纸年画,神态动作更是活灵活现又传神,因此我也每次要外婆多剪一点那些小猴小鸟什么的,拿在手里贴在墙上,倍儿好看。

而到了二十四过小年,那也是这整个春节的一个小小高潮。几乎只要是不到12岁的小孩在全都会三两围群的聚在一起,人手几根“冲天炮”对着田野乱射,有的甚至无聊一点对着阿猫阿狗阿鸡也随便来几下,冲的它们被吓的到处窜,以至于让得有些母鸡被吓得不下蛋,有些黑狗被吓得不归窝。而后,自然是被那些满脸严肃的大人看到将他们拖回家“教育”去了。

至于我,则是跟着外婆一起包饺子。外婆包的饺子一个个饱满又好看,而我则是走“奇”的路线风格,将我脑子中那些个性又古怪的想法给充分“发扬光大”——将饺子有的包的特别大像粽子,有的包的特别小像汤圆,有的放特别多肉像包子,有的根本不放肉像馒头。然后,我再得意洋洋的将我这些伟大的佳作展示给外婆看,外婆便是讪讪一笑直夸我可爱.......

再说我们这最有趣最具风味的习俗——玩龙猜球。

那可是最热闹的项目之一。先是二十八号那天村长带将近30个村名一起举三条“大龙”从村脚走到村上。(持续到除夕。)然后在在村上摆上超大的木桌与板凳,上面竖一根杆挂个大彩球。“三龙”相争必有一“龙”得头球。所有村名便在这时候开始下注猜是哪条“龙”赢。押注的金额也讲究,分别是6元6角,66元。当然,我是肯定每次都压6元6角并且每次都赢了的人中之一。外婆,妈妈看见我每次都赢,也是有些无奈我怎么这么爱财好玩,但也是欣慰只要我开心就好。

当真正到了除夕夜春节那一天,全天礼炮连天,永不间断。我必是第一个跑到门外放鞭炮,看礼花,且是全家最开心闹腾的一个人。

从昨夜睡到今天(除夕),懒懒散散的起来吃上第一口富贵五福长春挂面,懒得洗脸也不刷牙,一下子跑到院子里看爷爷在那杀鸡,外婆在那挂辣椒玉米将其风干。接着跟着外婆去收那早已泡好的豆腐与腊八蒜,去取那早已腌制好的榨菜与腌鱼腊肉,再好奇的看着外婆烤灶糖,我再时不时偷吃几个,那真叫一个甜。

待到下午,妈妈拿着抹布到处抹,拿着扫把到处扫。才知道这是“扫尘”。

晚上,正式吃年夜饭,那叫一个令人口水直流:饺子,寿星馒头,红豆银耳粥,桂花鱼,红烧肉,蒸腊肉,黄焖鸡........简直就是在超越极限挑战我的胃!还有我那最爱的可乐.......大人们一个个喝酒碰杯,而我将“醉死”在这鸡鸭鱼肉之中。

当然,对我来说最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美食与金钱!美食已经满足我了,大人喝酒我吃肉,然后就是要压岁钱。以前都是在要压岁钱时说上一两句祝福,而现在我则是在向他们敬酒时拿到了满满一荷包的红票子,那滋味,怎叫一个爽字了得?!.......

大年初一初二,所有人都出去走街串巷,各自拜年。而我则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偷偷摸摸一边数钱一边吃东西,再也不去管了。

因为基本上过完除夕吃完年饭收完压岁钱,我就对剩下的活动不感兴趣了。

什么初三的庙会初四的花戏,就外婆最喜欢看。再到后来,夜夜很晚入眠,听远处偶尔传来一阵阵礼花冲天的声音和劈啪作响的鞭炮,慢慢迎来元宵节。

吃完元宵,全村再放最后一次鞭炮礼花,以表示送年。村里村外,就此再一次闹腾。

而我,则在梦乡里回忆,那一块块灶糖,年肉,蒸鱼,饺子,元宵.......火红的孔明灯,大灯笼,新衣服,舞龙,鞭炮......看春晚,全家人欢歌笑语.......

春节,过年,就是这样。过年过年,不就是全家人“黏”在一起,团圆嘛!

第五篇

盼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把年给盼来了,我最喜欢过新年了,只要一想到过年,会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我就兴奋,当然也少不了好多好吃的。

新年快到了,街上热闹非凡,喜庆洋洋,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彩灯,在这个热闹非凡的时刻,令我兴奋的是,我可以到超市里选自己喜欢的零食,我选了我最爱吃的旺仔牛奶糖,棉花糖,喜之郎等,糖上面的包装也是喜庆喜庆的,红红的包装上面,还有可爱的卡通人物,有趣极了。我开心地和妈妈推着自己精心选来的零食。

不一会儿,妈妈开着车和我到了花市,花市里面的人,真多啊!在路的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商店,店里面卖的都不一样,有的卖漂亮的花,有的卖年桔,有的卖风车,还有的卖金鱼。妈妈选了几种漂亮的花之后经过鱼店,我看见各种各样的鱼,可爱极了,我不由自主的呆在那里,妈妈看见我喜欢鱼儿就说,今年我就允许你养鱼,自己选几条吧!在妈妈的许可下,我终于可以养我的鱼儿了,这个年,我过的真开心。陪妈妈买花,我就买到了鱼。

回到家,我看到自己今天买回来的年货,开心极了。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今天选回来的新衣服试了又试,妈妈说可好看了,我还戴上漂亮的帽子,满意地笑了。

过年可真开心啊!

第六篇

描写关于春节过年的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

忙忙碌碌 热热闹闹 回味无穷 亲意浓浓 年年有余

彻底清扫 一尘不染 繁文缛节 络绎不绝 噼噼啪啪

三五成群 赶集上市 熙熙攘攘 干干净净 里里外外

烟花爆竹 此起彼伏 大红灯笼 家家户户 老老少少

移风易俗 走亲访友 临近年关 大雪纷飞 有说有笑

美味年饭 新年钟声 无忧无虑 天真无邪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五色六色 礼花怒放

喜庆 繁忙 团聚 寒暄 幸福 乐呵呵

好句好段:

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愈来愈浓。

对于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悦、欣喜和久久的期待。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这几天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家人下楼点燃鞭炮,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

欢声笑语透着和谐和吉祥。在灯笼里、丰富多彩的庙会里、在声声的祝福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真的过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脚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声声问候的话语间,在震动山河的鞭炮声中,在济济一堂座无虚席的年夜饭的壮观场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庙会人群里。

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数不胜数,糖果瓜子不在话下,什么开心果、腰果,榛子……

一家人围在堂屋里看春晚。当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时,爸爸已经在院坝里点燃了接年的爆竹,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山野里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孩子们在院坝里放起了烟花,一朵朵美丽的礼花在天空中闪烁、爆炸,小孩在院坝里欢呼着,跳跃着,新年就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来到了。

第七篇

一年中这么多节日当中,我最喜欢过年了。

大年农历二十七,广州的花市开始张罗,一直开到除夕。父母总是会带我去逛花街。花市人山人海,人们都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花呢!爸爸总会扛回一大盆的桔子,说是“大吉大利”。我和妈妈就会去买一些水仙花、蝴蝶兰等盆栽放在阳台做摆设。只要经过一些买窗花、对联的店,我就会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店买,然后拿回家布置。

除夕晚上,我和家人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东西,看看电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只有这个晚上,爸爸妈妈才允许我通宵,说是要“守岁”。

我真盼望新的一年快快来到啊!

第八篇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家乡的春节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也各不相同。我的家乡德清,春节就有非凡的意义。

在除夕这一热闹的日子,家家赶做年夜菜,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男人们要一起大扫除,齐心协力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象征着辞旧迎新。门外得贴上红红的对联,代表着喜庆与吉祥。晚上,全家人还要围在圆桌旁,一起吃年夜饭。不管你身在何方,不论你有多忙,都必须回到家中,与亲人们团圆。在这一顿与众不同的晚饭中,家乡总会有一盘特殊的美食——糯米肉圆。一个个肉圆外,包着一层糯米,香气四溢,无比诱人。这亲手制作,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对常年不回家的游子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除夕这一天,夜晚是要守岁的。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人人都要吃上前一夜父母为自己准备在床头的一块糖,使这新的一年天天甜蜜。糖虽在口中溶化,但它带来的爱却一直留在心头。随后,便迎来了那响彻云霄的鞭炮声。“砰砰!砰砰!”源源不断的鞭炮声带给人们了异常的喜庆。

大年初一则与除夕不同。在这天,晚辈是要给大人们拜年去的,人人都喜气洋洋地走亲访友。小孩子那一声声的祝福,都让长辈们心里乐开了花儿,急忙把精心准备好的红包递了出去。接着,长辈们拉着小孩子的手,笑眯眯地和他们聊天,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赞许……

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合家上下都要一起猜灯谜,观花灯的。五彩缤纷的花灯掩映出了人们美好的心愿,春节便在这欢声笑语中落幕了。

家乡的春节看似平凡,却让人心中倍感温暧……

第九篇

在我们的淳化人的心目中,中秋节,端午节……等等什么的都算不上什么节日。因为它只是吃吃月饼,吃吃粽子就完了。而且它还只有一天,世界上还有哪个节日是可以过十几天的呢?它只有一件事,世界上还有哪个节日是一连可以干好多事的呢?当然是非春节莫属了。

腊月初三祭灶,所谓的祭灶就是拿三枝粉红色的的香拿在灶爷拜一拜,然后再把香插上去就完了。大人小孩都上街买东西,买年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挥汗如雨,把街差点都挤破了。

从初三到除夕那一天之前还要扫尘,扫尘的意思就是说大扫除,把过去一年的尘土都扫出去。说白了就是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家家户户忙里忙外,来来回回都是小跑。

三十贴春联和年画,还有日历、“福”字,窗花……等等各种各样的寓意是美满的东西。人们脸上都是乐呵呵的,尤其是男孩子们,可以放鞭炮。

最热闹的还要属于除夕夜了除夕夜家家赶做年菜,年菜就是年夜饭,酒肉的香味浓郁的萦绕鼻尖。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是鲜艳夺目的一片红。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不间断,鞭炮声是震耳欲聋,烟花把夜空都点亮了,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没有间断。吃饭时乐乐呵呵,守岁更是热闹,一家人盘腿坐在炕上看春晚,唠嗑,唠到半夜才睡。

从正月初一起已经是第二年了。家家户户都拜年,接待客人。瓜子花生“咔咔”,唠嗑声更为热闹。除此之外小朋友们还要领红包,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初二初三女人们要回娘家,这下唠嗑声更浓了,年味也更浓郁了几分。

正月初五接财神,晚上要为去世的亲人送灯笼,烧纸。吃元宵的时候小朋友们最开心了。

到了正月初六这个年才算是过完了,大家也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第十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700字 我的春节记忆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出了许多传统节日,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

除夕当天,我和爹妈回到乡下外婆家。一到外婆家,我便看到正在摆弄擦炮的表弟,只见他点燃一只擦炮用力往前扔,一扔扔到河里,我原以为擦炮会灭,探头张望河面,谁知,“嘭”的一声擦炮爆炸了,溅了我一身水,我成为了标准的落汤鸡。表弟在旁边抱着肚皮狂笑不止,而我却只能尴尬地苦笑。我掸下头上的水珠,水珠破成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十分美丽。表弟又用擦炮围成一个圈,做成连响炮。点燃,“嘭、嘭……”的连环爆炸,让我感觉好像我是指引鞭炮大军打败年兽的大将军一般,正当我幻想时,表弟却喊:“救命啊!”我立马上前问道:“是年兽欺负你吗?”只见表弟一脸惊悚地回答:“是擦炮在我脚边爆炸了!”太危险了!我们决定,“放下擦炮立地成佛”回家吃饭咯!

我和表弟放完炮回来,厨房已是飘香四溢。我流着口水在想象今晚的美味佳肴。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简直度秒如年,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后,外婆终于说道:“开饭啦!”一样样美味被端上桌子,我迫不及待夹起一块预示年年有余的鱼肉放入口中,软滑的口感,让人感觉十分好吃。我又夹起象征年年高的年糕放入口中,甜甜的味道,软糯的口感,使它美味无比。 饱餐一顿后,就是春节联欢晚会了。对于我弟这个财迷来说是有趣的莫过于“咻一咻”抢红包了。 只见我弟,盘腿坐在床上,把手机放在腿上,左右手各一根手指悬在手机屏幕上。只听见他数:“一、二、三,走你”,便立马舞起手指,点击屏幕,那速度犹如蜻蜓振翅一般快,我隐约听见手指撞击屏幕的声音,感觉手机都要被戳穿了。仿佛听见手机在哭诉,“太暴力了,好疼啊!”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手机就是一阵狂点,可速度过远不及弟弟。我这时就想如果我中了奖就能买好多书,买好多吃的。立马我的速度就跟上了。看来在金钱面前,任何一切都是浮云。 就这样我和弟点得手酸指痛,感觉都要抽筋了,而只抢到了8.88元,离终极大奖还差一个敬业福。

烟花鞭炮炸到耳鸣,春晚咻一咻点到手酸,这就是我的春节记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