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摘抄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摘抄

《哈佛新鲜人》是一本由史考特·杜罗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一):又爱又恨的法学院

这是一个在外界看来充满荣誉的地方,而里面的学生可能苦不堪言。

看过Paper Chase,看过这本书,还看过一些法学院学生写的博客。大家纷纷表示对1L的恐惧。目前看来,法学院对在校期间的成绩要求很高,因为这就是你将来找到实习,工作的敲门砖。而学校划分成绩必须总有个比例,那么你的同学就是你的对手,你有时不得不把他们看成敌人。

“我要得到竞争上的优势。别人死活我才不管,反正我要比他们强。”

这种竞争体现在课堂上,学习中,生活中。上课要发言才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可发言太多又会惹来同伴的敌意。学习中又经常组成学习小组,这里面也不免有些勾心斗角。

在这样的竞争下,作者失望过,崩溃过,之后也淡然处之过。

“12月的我,对HLS的功利追求建设出了一套免疫心理的防线,拒绝凡事追求卓越的理想标准;犯错就犯错,用不着觉得羞耻或没有价值。”

的确,卓越这个词太吸引人了,特别是对于进入HLS的那些天之骄子,可现实总是那么骨感,以至于“理想主义者,逐渐磨损为技术工;原本一心为社会做点善事的人,如今也只期盼把分内业务做好而已。”

看完之后,我想世界上,各处都有各处的烦恼,不要只去钦慕别人的好,他们的痛可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让你看不到。最后,未来还很长,脚踏实地慢慢来。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二):个人摘要及这本书让我笑抽的几个部分

首先本书看了一半,在看的时候这本书竟然有些地方让我笑抽了。

龌蹉的法律思维。

没有答案,永远不会有答案。

于是。倒数第二排的座位上,呈现出一幅有趣的画面:一名女生在看报纸,一个男生满嘴胡言乱语,而我则精神亢奋的动来动去。

对于法官的质疑,威利常常轻蔑的给与反击。比如他会对昆利法官说:“法官,那不过是你的个人意见罢了。”有一回当彼得提出了某种观点,他仅轻描淡写的说:“也许吧,不过我现在不想谈论他。”

但是吉姆和朱迪始终风度翩翩,从来不会显露出杀气腾腾的模样。他们只是尽力的做好分内的工作,安安静静的写状子,并充分准备今天的答辩。眼前标准的典范,让我突然了解到,这整个作业,原来也可以是非常积极正面的。

为了睡好觉,上床前就先吃了安眠药,但是心情还是没法放松,紧张的胡思乱想,于是又吞了些镇定剂。应该没问题了吧?午夜时分,还是醒着,只好爬起来寻求酒精的慰藉。半个小时后,仍然无效,就再倒几杯酒来喝。这回,安娜下床求我了,别再喝了。酒精混着药物是会出人命的。即使没病,隔天头脑也不可能清醒。我乖乖的回到床上,与安娜做爱。情况并没有好转。一点半时,沮丧夹杂着药效的刺激,我发疯似的拍打着床铺,口中狂啸:我怎么如此作践自己!我完蛋了!安娜安抚完我之后,还委屈地到客厅的沙发上睡,把整张床都留给了我。两点半时,我起身叫她回来睡。在她轻声抚慰之下,大概是三点出头,我终于进入梦乡。(狂啸那段真的笑死我了)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三):《哈佛新鲜人》随笔

史考特在《哈佛新鲜人》书中一直在思考和强调法学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也正是作为在法律门前求索的我在思考的“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过于功利,但我觉得审慎地思考我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汲取到多少的养分,使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能以一种更加理性和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世界和审视内心。

史考特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努力适应HLS的学习生活,渴求成功和卓越;一方面又对HLS教学模式下适者生存的竞争和极端片面的考试评价制度产生疑惑。他在不断地自我斗争中,不断地自我审视和反省,向我们展示出在追求卓越人生道路上面对功利、压力和坚持人生价值取向的一种态度。

抛开功利性的目的和追求法治的宏大目标不讲,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和困惑的经营教育体制下,我们如何审视内心的追求以及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压迫,同时又如何在学习法律过程中不断发展逻辑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态度。“紧张、困惑、劳累与害怕,这种种感受,苦归苦,却也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吸引力。来到法学院的一大希望,就是能借着法律知识的增长,对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有全新的观点...”或许这就是在法律学习中给予我们的最本质的赐予,也是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

“在精致的伦理架构下,发展必备的分析与实证技巧,以伸张社会正义。”

在我们这个时代,伸张社会正义早已经成为一个问号,明哲保身却成为王道。但是伸张正义绝不应该成为一种虚伪的代名词,而应当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到的追求,更应当是每一个法律研习者最基本的底线。通过学习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并在现实生活中以此为价值判断的标准伸张社会正义,才是法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如果学习法律给你带来的却是过马路时闯红灯、追求私利而漠视公平、欺诈乃至运用法律寻求非法利益,这必然是法学教育的悲哀。

《法律新鲜人》是一本引人思考、扣人心弦的好书,它使我们在各个方面有所思考和收获。但是本书的这一版编辑中也出现一些小错误:P15首段“不得不得放弃梦想”中应当去掉第二个“得”;P56尾段“就是把努力把真才实学搬出来”中应当去掉第一个“把”;P186首行“该样确定页码”应当在“该”后加入“怎”;P227倒数第二段“回复还没进HLS”或许将“回复”换成“恢复”更适合些吧。虽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期待下一版更加完美。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四):也许不用去名校也能10000个小时

一直对国际名校存在无以名状的向往。第一次了解哈佛是哈佛女生刘亦婷。接着陆陆续续了解到一些零碎知识。他世界第一的名气确实太具有吸引力,然后那张哈佛凌晨三点图书馆的照片第一次细化描绘了哈佛,抽象崇拜找到了现实存在,但这真是着实震撼到我。6点起床,10点睡觉是学生时代的普遍作息,能按部就到的人就已经很了不起,没想到,世界一流确实需要如此废寝忘食,也许这就是了不起和牛逼之间的根源。

激励我勤奋 的逆影响便是我开始只崇拜超级精力学习,要么不间断投入,要么全身心放轻松。不间断学习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于是导致极端的我无法接受自己的三心二意,结果整个放弃了。这也是造成我四年一无所成的原因之一。

我一直向往去这些名校深造。因为那里有超一流的教授,超一流的同伴,超一流的学习氛围。我始终坚信只有在重压下人才能快速成长和爆发。开始还存在报复,认为自己努力就能去。但是看到那些录取者们金碧辉煌的简历,oh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本书使我对哈佛影像更具体化,一说哈佛法学院首先想到的是《律政俏佳人》里那个富家千金。听完书之后很显然,导演把勤奋轻描淡写化了。

新鲜人的第一星期就如此超快节奏,温书温书,对付教授,对付作业。这与我们整个大学都是轻松自由的氛围太大相径庭。活该我们不成材,找不到工作。案列教学法和苏格拉底教学法是我及其喜欢的,比起现在大学期间死气沉沉的教授式,活跃太多。

昨天《十四堂课》中告诉我们不要抱怨,所以,我对之闭嘴接受。他们的努力程度真的很令我咋舌,太勤奋了。同时,在文中提到只要熬过第一年,接下来就会轻松很多。而大一成绩很棒的话,二三年级被选入法律评论,虽然一周工作起码40小时,但以后得道路就非常的坦途。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其实只要超级投入高强度的勤奋一到两年,就也可以成为很棒的专业人。似乎这也很符合10000小时定理。按照哈佛人的学习强度,一天学习15个小时绝对是最低值,那么要达到10000个,则只需要不到666天,22个月,1年零10个月,不到两年。

当然这前提是在这1年零10个里,他们学到的是最好,最先进的书籍和知识。那就是说有好的导师指导学习方向,有好的氛围讨论学习内容。这也许就是名校的魅力,让人成才的秘诀所在吧。

那么对于我这个可能进不了这些名校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这其实也告诉我,只要自己找到恰当的学习资料,然后像他们那样的废寝忘食学习也是可以成为那么优秀的人的。主要在于我的学习力和学习量。在文中作者写道,开始几天大家见面还会寒暄,但几天之后大家所有的生活都被法律包围,完全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琐事。作者只能挤出周末里的小点时间去和老婆约会,但是即便这样,约会中也一心想着法律,企图和老婆交流法律知识,惦记着自己的法律作业。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这样的一天,除掉真正入睡的可怜的几个小时,满脑子都是法律,即便是入睡前,刷牙,上厕所也被法律所折磨着。这种全身心得投入,简直就是18个小时在学法律,我估计睡梦中也是案例分析,这样的全天候,等于别人学习的好几天,怎能不成为优秀的人,而且压缩掉成功的进程。

成功就是付出,就是一万个小时,尽早完成学习时额,就尽早成功。这是我此时的读后感

《哈佛新鲜人》读后感(五):学习持久的爱恋法律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段话,一个人的外在决定了你能否爱上他,内在则决定了你能爱多久。我发觉,这句话用在法律身上,也同样合适。很多人在一开始时很容易对法律一见倾心,有人为钱有人为权也有人为公平正义,总之法律的头上总是顶着各种耀眼的光环,吸引了人们拜倒在其脚下。然而一旦真正开始接触法律,理解上的困难、实务的险阻、理性与感性价值的冲突等各种植根于法律内在的缺点一一暴露,真正能对他从一而终的人寥寥无几。《哈佛新鲜人》中的作者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从爱到厌恶再到成熟理性的爱法律的过程,因而对于学法律的人来说,还有一个永恒的必修课——学习持久的爱恋法律。

在《哈佛新鲜人》中,作者刚来到法学院时充满了热情,他很清楚法律是一条不好走的道路,但是却依然满腔斗志。

“视线所及,尽是艰难的挑战;不过伴随着艰难的,却是享不尽的资源。探险吧!再大的险阻,都是为了更丰硕的成果!”

然而这种满怀激情的热恋很快就受到第一波的打击——理解的困难。由于就读哈佛法学院的人之前都没有系统地接触过法律,因此真正上手熟悉案例法的法律规则分析还是相当困难的。

“匆忙而辛苦的工作,根本无暇做深刻的反省。感觉像在雕琢精致的象牙手工艺品,眼睛所见尽是细微的小环节,对这个真实的模样却不清楚。或许手中雕琢的正是自己的生命吧,盲目的奋战,疲惫不堪,但究竟完成之后的成果如何,却浑然不知。”

法律系统纷繁复杂,案例法的法规尤其浩瀚,必须能够一叶知秋。这个过程是痛苦很困难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法律,同时需要去承担在课堂上被不断质问的羞辱以及被考试分数打击的耻辱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这里停止了法律的爱。

然而即使是幸存者,这也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了解了法律语言后,还需要能更深的去探索规则背后的价值和伦理。

“从现在起,你们所受的法学教育,不再只是熟悉法律语言,而是要开始真正的学习理解法律规则。很快,你们会发现精通之后,很多利益会伴随而来。可是千万别忘记,审慎的道德思索和反省是必要的。要知道,法律是不同价值系统竞争后的产物。一个法规,即反应了一种价值,而这个价值是需要经过道德检验的;学习法律规则,并不代表就要接受背后隐含的价值观。”

一旦开始探索法律伦理,就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重塑的过程,这一阶段已经不再是物理的痛,而是灵魂的纠结。正如书中所述,在法律界,能糟蹋别人生命的机会多得不胜枚举。当法律规则背后的利益与自己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该如何解决,没有一本教科书和教授能给出正确答案,只能依靠自己去拴住内心那头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猛兽。在价值观不断纠结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学校持续的法律技巧的训练,这时深深的担忧开始涌现。“担忧自己被学校教育限制住,压抑情感,被改造成冷冰冰的理性动物。所言所思,虽然符合高度抽象的理性标准,却与感性经验无涉,距离从前丰富旺盛的生命愈来愈远“,更有甚者,把律师的职业病——怀疑和不信任带入生活,”为了厘清可能暗藏的玄机,再简单的话语也变得不再单纯“。

能否保持内心的品格,成了法律对人最残酷的考验。有的人选择了退缩,完全离开了法律领域;有的人摒弃了以往纯净的内心,成为了以前自己最厌恶的类型,唯利是图。作者的结局还算完满,找到了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因而最后也能够很成熟的提出对法律以及哈佛法学院的建言,总之,他的法律的真爱幸存了下来。

纵观全书,作者对于如何持久的爱恋法律,给了我很多启发:

1. 设定合理的预期。不要再被法律的光环所迷惑,要能从始自终的确信学习法律的艰难,并且接受挑战失败的屈辱感;

2. 深入了解,不断学习,不轻易下结论。巴拉塞尔士曾说过,对一件事了解越深,爱的程度才越深。不要在不充分了解的情况就轻易的片面的放弃对法律的热爱;

3. 坚守内心的底线。给自己安一道安全阀,不轻易的妥协和退让底线,坚守住那个纯净的自己;

4. 反思与前行。爱,需要反思、总结和改进。一成不变或者回避问题都只会让爱枯萎。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愤世嫉俗,要一点点扩大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法律变成你想要的那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