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精选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精选

《神祇、陵墓与学者》是一本由[德]C.W.策拉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一):不愧传奇二字

摊开此书,一口气读到110页,令人着迷的历史故事和事件备注,那些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为了理想奋斗的考古著名人士,其本身的追逐历程就是一种励志和高贵的人格,从发现历史真相和为世界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两者在作者完美的叙事技巧下达到完美的结合,才是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和享受。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二):两点,忘记页码,标注一下。。。

2.汉谟拉比法典。。。

是一部 合“现代化”的古代成文法典

比如 禁止血亲复仇

比如 国家作为 实施/实现 法律责任的 机构

比如。。。

忘了。。。

再补充

1.东印度公司不是公司。。。

名为公司,视为 集贸易、外交、政治、军事 等殖民功能 为一体的 “组织”/机构/殖民机构。。。

那是一个 政府吗。。。囧。。。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三):圈出来几个问题

所谓“事实小说”总有一种很水的感觉,我是冲着考古学去看的,结果内容上探险故事的成分居多。

我不懂翻译,不过下面这个,本书的译法应该不是通行译法

76页,叶卡捷琳娜(Katharina)女皇翻译成了卡塔琳娜女皇

272页第三行,应该是“公元前409年”

384页,记者的中间名Erwin被翻译为”欧文”,虽然不太懂,但是同样母语为德语的薛定谔的教名,似乎是被翻译成“埃尔温”的。感觉“欧文”更适合作为Owen的翻译。

有硬纰漏请指正,这么写也就是个感觉。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四):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以便掌握未来的100年

“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以便掌握未来的100年。”说的真好~然而我比较肤浅吧,我喜欢古文明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神秘。不需要面对繁浩星空,单看这迷雾重重的古迹,我就有一沧海一粟的微不足道感。我就是喜欢默默无闻啊~

然后想说一点题外话,其实一直很想做一个时间轴,把世界上几大文明发祥地的纵向平铺直白地画出来。但是可惜自己能力实在不足。而且虽然对爱琴海尼罗河这两大块文明十分感兴趣,但是因为从小到大以来的阅读或者影视习惯都是零碎地接受信息,也因为自己没在意做总结,也因为自己没在意沿着一个线索深挖下去,也因为自己记性实在差,总之就是有各种原因,所以对于事件没办法用一根线串联起来,就是没办法在脑子组成一个完整的模块。唉,也是太晚才认识到这个症结所在啊。

现在开始努力改善吧~

《神祇、陵墓与学者》读后感(五):看得有点辛苦但仍有乐趣

策拉姆在1949年为本书写的导言中建议读者不要从第一页开始阅读。我很乐意听从作者的建议,但读完全书后,我想对中国读者说:大可不必遵循这个建议。本书旨在通过几大重要文明发现来阐述几个阶段性的考古史逸闻,从地中海欧洲文明之源(雕像),到北非古埃及文明(金字塔),中亚两河流域古文明(庙塔),中美洲古文明(阶梯—数字),大致这四个地域高度发达的远古文明的发掘、研究、破译为代表的考古故事与相关考古基本观点。

作者的建议对欧美读者比较有用,可能是他认为异域文明更易引起读者兴趣。不过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一点不是太大问题。

虽然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不少八卦细节,澄清了许多古文明神秘学谣传,阐释了许多考古方法、结论的产生经过,对考古工作过程中当时的政治、军事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也有比较清楚的展示。但我还是得说,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博物馆爱好者来说,这本书读得还是比较辛苦,进入比较享受的读书状态花了点时间。而且在探险、考古、侵略、掠夺这几个问题上,有比较明显的西方优越视角。不过总的来说,对于普通爱好者和读者,大致厘清了各古文明体系中代表性文明的传承顺序,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科普性读物。

对于我个人来说,中美洲文明的介绍(阶梯之书),这部分内容是最有阅读快感的,这部分的故事也最具宏大时空背景和激烈文明冲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