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的利益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的利益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的利益》是一本由弗朗索瓦兹·多尔多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的利益》读后感(一):尊重是长期的心态

整本书的句子,显得有些啰嗦。如果细读,更会觉得累。略读是不错的选择,然后挑自己感兴趣的精读。 因为自己的一些童年记忆,我知道,不能把小孩子当做“小孩子”。但问题是,小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个“小孩子”的呢?开始读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答案那么简单。现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妈妈会说“他需要我帮忙。”其实,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爸爸妈妈在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小孩子”,帮他做各种事,现在自然也就不觉得孩子长大了,或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孩子,他不是不懂,只是没有经历过,所以需要我们的“技术解释”。一看到这个词儿,我就特别喜欢。哪怕是大人,在很多方面,我们往往也是需要“技术解释”,知道了缘由,能让人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对于孩子来说,告诉他们大人也是这样在做事儿,告诉他们并不是为了阻止而阻止他们。然后,这么简单的一个词儿,做起来着实的不容易。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是制度,我们需要用爱去实践。一个再完美的方法,如果变得生硬,就重蹈覆辙了。或者说,孩子和孩子各有不同,自家孩子需要父母自己的观察,用心倾听,了解他们真实所想,才能更好的沟通。 在公众场合,自己是什么样,那么在孩子面前就什么样。也许正是因为孩子太小,一切对于他都是新的,所以与其告诉他什么是错,分情况处理,不如直接表现出对的那些事儿。更加直接,更加简单。 这本学术的书,难免看的有些无聊。但其中的很多实例,也是很精彩的。也不难找出一些适合自己借鉴的内容,比如危险、欲望、兴趣……读更多关于孩子的书,就是为了能够更加尊重孩子,能够留住孩子脸上最开心的笑容。

《儿童的利益》读后感(二):学习如何尊重孩子的专业参考书

读过很多关于儿童的书籍,它们多半简明实用,内容便于理解又容易操作。而刚刚捧读完毕的又一本关于儿童的图书内容却是艰涩深奥,读起来有些吃力,也没那么容易借鉴和实践,然而,我却要对它大声地赞叹:“这是一本非常棒的有关儿童的书籍”。它就是——《儿童的利益》。

《儿童的利益》是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儿童教育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的著作。我大赞这本书的原因,一方面是它从儿童精神层面和内心角度来关注儿童,是对孩子的真正尊重和温暖体恤;另一方面是它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儿童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富有远见卓识的解读和阐释,书中所表达的诸多观点和心理学分析策略令人耳目一新又增长知识,可以说,这是一部论文专著级别的探讨儿童的图书。

读者在阅读该书时也许会有晦涩难懂之感,甚至在读某些章节的时候有兴趣索然之意,的确,这本书很难“啃”,因为作者采用了专业性非常强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写作该书的理论支撑和重要内容,因为该书从非常宽泛的角度和层面、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深度阐述如何尊重孩子,这就使得读来略显冗长和沉闷。

全书405页,厚厚如砖头般,可谓“大部头”图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只要有孩子”、第二部分“语言生命”、第三部分“明日乌托邦”和第四部分“小步骤的革命”。四个部分阐述的内容侧重各有不同,深浅程度不一,但四部分内容却有一个共同主旨,那就是——学会尊重孩子(该书的副标题)。作者多尔多告诉我们:孩子是一个自由的、终将离我们而去的独立的人,对于这个与我们成年人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应该发现和正视儿童的价值所在;同时,以和成人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这些观点,在一些儿童心理学书籍中或许有所提及,我也在一些育儿心理学书籍中读到过,但是没有一本书像该书一样如此全面、客观、深刻、专业地阐述应该如何尊重孩子,彻底地捍卫孩子的利益。是一本教成年人学会如何尊重孩子的专业参考书!

《儿童的利益》读后感(三):儿童心理学巨著

这本书是和《光有爱还不够》一起收到的,然而在我翻完《光有爱还不够》,并被书中大段大段的心理学解析给吓到之后,就一直没有勇气再去打开这本《儿童的利益》,直到今天。

《儿童的利益》——学会尊重孩子和《光有爱还不够》一样,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及颇为正确的副标题,在拿到书之前我也设想过书的内容,可能是从尊重孩子,凡事多与孩子换位思考,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处境,设想孩子的利益可能受到的影响,从而做到真正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

然而拿到书后,被它的份量给吓了一跳。作者弗朗索瓦兹.多尔多以其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学专家的身份,完成了这部厚达的405页纸、长达41万字的儿童心理学巨著。要承认,书中跨越了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实验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同时涉及大量相关信息及旁征博引的内容,足见作者在创作这本书时所下的功夫。

我想,从社会文学、心理学甚至法律的角度出发,这本书存在非常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它能激起人们对儿童利益的深刻反思,审视当今儿童无形中被父母及社会所剥夺的自由和权益,就象译者王文新所言,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班将孩子推向“第一线”,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成全自己那份未了的心愿?我们是否有权力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决定他生活的方式,让他背负着巨大的书包来回奔波?当我们在斥责孩子所犯下的错误时,是否想过自己能否做到我们对孩子所要求的十全十美?

然而做为父母学习或家庭教育的书籍而言,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太深晦了些,书中所充斥着的大量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及精神分析学术语令人难以理解,而一旦认定它的晦涩难懂后,很难再静下心来从大量文字中理解并思考作者的观点,尤其是对大多数只希望从书中学习简单实用的育儿技巧的读者而言。个人认为这本书还是应该归为心理学读物而非家庭教育类读物,不然难免会令众多爸爸妈妈型读者感觉失望。但是必须承认,对于希望深刻了解孩子心理的爸爸妈妈而言,缓慢地阅读及理解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将会是非常有益的帮助。

《儿童的利益》读后感(四):儿童也是人

这本书很厚,加之是翻译过来的,一些表述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我看起来很慢。作者弗朗索瓦兹・多尔多是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儿童教育家,法国精神分析界最受欢迎的人物。

这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利益。

而儿童的利益正是我们所忽视的。儿童也有利益吗?儿童的利益也算利益吗?在跟大人的利益比较之下,是不是该让位与大人的利益?儿童要他的家长抚养,他的家长怎样对待他别人无从干涉。我们家长的所作不都是为了孩子(儿童)吗?我们可都是为了他们(儿童)好啊。很多人和我一样,可能从未考虑过这样几个字组合在一起。

这本书封底总结的几个重要启示,确实震耳发聩。“尊重孩子,把孩子的自由和权力还给孩子。”还有孩子的性、隐私、精神世界到婴儿是否能够及时吃到母乳、幼儿上幼儿园的节奏、语言对于孩子的积极意义与伤害、如何看待不公平待遇与挫折等等,都要孩子的利益。孩子的自由还包括他们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作者告诉我们要“尊重”儿童。把儿童真正当做一个人、一个与我们平等的人来看待。比如,对待有缺陷的新生儿,他的家长是否可以将其遗弃或者扼杀其生命?这里的“尊重”不仅仅是生命权。1

“孩子将是一个离你而去的独立的人,你的人物就是帮助他完成独立。”独立的人!尤其是单亲家庭,独自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单亲,往往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爱,舍得放手吗?这一点,国外做的比较好,18岁就独立。而中国家长似乎要为孩子操一辈子心,那怕孩子已经得了孩子。过度保护,是不少中国家庭的弊病。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几个大人照看一个小孩,只重学习成绩,不顾生活自理能力,遑论其他人际交往等能力。

这部著作是划时代的,儿童也是人,尤其,他们有自己的而权力,自由。大人必须顺应儿童成长的规律,不要自以为是。对于孩子,我们要相信他们,不要过多的干预他们。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船长只告诉儿子如何成功的经验,却没有让儿子去体会失败、最后船长的儿子淹死了。对孩子,我们该多让他们去探索,不要过早的灌输这不能做,那样才能成功。我们操碎了心,这禁止那禁止,孩子却不领情,甚至逆反。

《儿童的利益》读后感(五):《儿童的利益》尊重从家长做起

作为一名家长,我读过不少的育儿类书籍。尽管自己在这些方面并不是属于专业性的研究,但是我还是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去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和内涵。不为别的,只因为自己身在其中。家友儿女,教育任务责无旁贷。养儿容易,育儿难。难在如何真真正正,恰到好处地教育到点子处。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可以得到一个最为完美的成长过程。

一直以来,我本就是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家长。不过说句惭愧的话,自认为相关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儿女接受。为此我也反省过很多方面。在读了《儿童的利益》,我或许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些相关的启发。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这本书,我更认为此书是通过一些列比较专业性的知识告知着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如此的思考便是如何吧孩子真正地当做一个与大人一样的平等人。而非仅仅只是个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很难能够如此坦然地方权力和自由给孩子。但是书总却通过相关的理论来告知家长需要时刻地真正地尊重孩子。不仅需要尊重,更应该平等。概括而言,这里的尊重,并不是全权的放手,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引导。家长要启发孩子独立,放手;家长同时需要“隐身”。所谓的“隐身”不是就此消失或者不管不过;所谓的“隐身”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模式。其实,我们家长经常会谈论着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叛逆”-----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提前相信考虑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的发生呢?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家长们的“强权政治”在孩子身上过分施加的结果。孩子因为家长过分的不信任和尊重而有了自我的叛逆。因为他们也许就是想通过如此的手段来间接地向自己的父母证明自己的独立和平等。所以,在读到这本《儿童的利益》至少我个人觉得它一语中的地揭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家长寻妖尊重儿童。事实上,我们每个家长自己同样也是过来人。回忆儿时,我们肯定也希望能够得到自己父母的尊重和平等。

无可厚非的是,我在这本《儿童的利益》读到一次非常深刻的有关于儿童心理学分析的课程。的确,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也在不知不觉的犯着某些的错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了尊重在我和孩子沟通之间的重要作用。儿童的利益其实非常的重要,尊重需要从家族那个做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