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1

这个星期的星期五,也就是昨天,我参加了我们潘南小学举行的第一届“诺亚舟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们班一共4个人参加,分别是我、李梦煜、刘乐昕还有张雪霏。本来石津瑜也参加的,结果没有她的号码牌,石津瑜就没参加。

我的号码是37号。这个比赛非常的残酷,是一词淘汰制,写错了一个词语,就无缘下一轮。直到选出冠军为止。我们一听,非常的惊讶,但是还是要面对。首先,一位工作人员先给我们介绍了机器怎么用,别到时候由于机器的原因本来写对了,又因为机器淘汰了。这样就非常的遗憾。

不知不觉,就轮到我了。我仔细的听着出题老师的题目,第一轮的题目是:疲倦。我没有仔细听意思,但是我会写这个词语。电脑上出现田字格后,我就开始写了。这个词非常的简单,并且学过,我用了30秒就写完了。我修改了几遍,争取做到完美。在离时间还剩10秒的时候,我提交了。到裁判评判了,我正确了。我非常高兴,爸爸妈妈也非常高兴。

到了第二轮,我又上场了,不过这次可算是倒霉。我的词语是:核算。我不知道有核算这个词,我们一组四个人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不假思索的写了:合算。结果一评判,是错误的。我回教室之后李泽林还跟我说:同学们一看你提交了,就高兴的喊:耶!结果一出来以后,全班同学一直发出了疑问:嗯?我笑了起来。回到家之后,爸爸说没事,这个词我确实没接触过,课本上也没有。爸爸还说,我不是应该在核算这个词的这一组,应该在下一组。哎,我错的好冤啊!

不过张雪霏同学不负众望,闯到了第四轮还是第五轮我忘了。她的最后一轮词语是:夸大其词,同夸大其辞。她错的是一道很基础的题,把其中间的两横写成了三横。不过能闯到这里,已经很不错了。

这次比赛,让我增进了我的识字水平,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如果有这样的比赛,我下次一定还要参加!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2

为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7月2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镜湖区文化馆参加汉字听写大会。本周进行的是初赛,初赛通过以后,下周才能参加复赛,最后再参加决赛。

酷热的天气也没能阻挡小记者们的脚步,13点左右,参赛的小记者们陆陆续续到齐了。一二三年级被安排在文化馆的二楼,四五六年级被安排在三楼。我来到三楼大厅,按着编号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我有一点小紧张,不知道听写的词语是不是我们学过的,如果不会写该怎么办呢?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重在参与,尽力就好了!”

13点半,比赛正式开始了。初赛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看拼音写词语,第二部分是词语听写。由于要报听写,所以四五六年级分批进行。文化馆的老师先将我们四年级的试卷发了下来,我一看,拼音填词共有20道题,写着写着,有几个词语我拼着感觉很熟悉,却总是想不起来该怎么写。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凭第一感觉将字填了上去,也不知道对不对。大约二十分钟后,老师开始给我们报听写。听写一共只有十个词语,还挺简单的,我全都会写。再检查了一会,老师就来收卷了。

交完卷后,我迫不及待地找认识的小伙伴对答案,因为有两个拼音填词我实在想不出来,不知道写得对不对。结果问他,他也不能确定。算了,正如妈妈说的,结果不重要,还是重在参与吧!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3

7月22日下午,天气格外炎热,但是近百名小记者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因为——要举行汉字听写大会啦!小记者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镜湖区文化馆准备参加今天的比赛。

比赛开始了!小记者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铅笔和橡皮,认真地书写起来,我也不例外。赛场上可以清楚的听到选手们书写的“沙沙声”。第一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我仔细地写着每一个字,生怕写错了任何一个笔画。写着写着,我发现,词语一点儿也不难嘛!我暗暗高兴起来,一定能拿个不错的分数,于是放心大胆地写了起来。

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 有两只“拦路虎”跳了出来——“pái chǎng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词,我苦思冥想,在心里拼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没有想出来是什么。时间有限,我不能在这儿耗时间,还是赶快绕开这两只大老虎吧!我默默地对自己说。

第二大题是报听写。一个词,两个词……我一边写,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千万不要再有“拦路虎”了呀!结果,我顺利地写完了所有的十个词语,我不仅暗自庆幸。

虽然我不可能得到满分了,但是我也非常期待进入复赛。我对自己说:加油,你一定行!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4

7月22下午,我和查杨政茂一起到镜湖图书馆参加汉字听写大会。

带着一首《忐忑》般的心,我走进了图书馆。“加油!你可以的!这只是玩一玩,别害怕!”坐下后,我默念上面那句话,给自己加油打气。可是,这紧张的情绪却一直持续到了发试卷。

发完试卷后,我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开题答题!”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我们开始了答题。“wei蓝的wei,怎么写呀?”天哪,第一个词语就那么难!我先写了一个上尉的尉,觉得不对,又写了一个安慰的慰,觉得还不对,又写了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安慰的慰,还是不对。想来想去,我写了一个正确的“wei”-蔚。然后,我又接着写下一个词语……经过了紧张的十五分钟后,我写完了二十个词语。可是“lanyu充数”的“lanyu”又怎么写呢?我想了五分钟也没想出来。Oh!No!

然后,我们又进行了报听写。“掩耳盗铃”、 “坪坝”、“捉迷藏”……我很顺利地写完了10个词语。“呼!”,我长出一口气:终于写完了!

活动结束!我好想知道我得了多少分!我很高兴呢!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5

小记者工作室和镜湖区图书馆要联合举办汉字听写大会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迫不及待的让妈妈帮我报名参加,当妈妈对我说报名成功了的时候,我开心极了,便开始积极的准备,只要有空就拿起《新华字典》和《成语字典》进行翻阅。

7月22日是第一轮初赛,下午一点半的高温没有能阻挡我们小记者参加比赛的热情,大家都信心满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初赛分为两个环节:看拼音写汉字和听写。

拿到卷子后,大家都开始紧张的答题,有的小记者露出轻松的表情嘴角不自觉地的上扬,有的面露难色,而我则不幸的属于后者,我发现很多词语都是课外的知识,还有一个词语我都没听说过,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还好进入第二环节后,我觉得难度要减少了很多,大家也都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不久我就接到了决赛的入围通知,每个年级的前六名选手晋级,这时我已经给自己定下了决赛的目标,争取进入前三名,妈妈也给我在网上找了好多复习资料,让我好好准备。

30日的下午决赛准时开始了,第一个环节还是看拼音写汉字,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大家都开始奋笔疾书,我写的很快,不到两分钟我已经写到了最后两排了,这是有一个“lian yi”把我拦住了,我记得四年级明明学过这个词的呀,我左思右想终于写出来了,这种感觉可真棒呀!

第二个环节和上一轮有所不同是抢答环节,小记者们背对着大屏幕,在题板写下答案后进行举手抢答,评委们根据抢答顺序打分,我因为字写的太慢,虽然都写出来了,可一个也没抢上,实在是太遗憾了。

虽然第二环节表现不佳,但我还是挺期待最后的比赛结果,希望自己能有个好的比赛成绩。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6

这段时刻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自始至终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号召家人讨论书写,看似常见的汉字书写却让我们每个人都着了迷。不仅仅为选手鼓掌赞叹,而且也为他们惋惜。这场“汉字听写大赛”既提升了人们传承发扬汉字文化的信心,同时有力地扩大汉字文化的影响。它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大餐,更是一种可贵的开拓和创新。

现如今无纸化的办公,键盘时代的天下。汉字离我们大家越来越远,一些耳熟能详的汉字只能认读,不能书写,提笔忘字,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现象,成为当下的一种通病。这些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背离,更是一种抛弃。再看看我们这次参赛的选手,是他们撑起了传承了发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看着他们书写出那么多生僻暗涩的字词,我为他们感到骄傲,而为自己汗颜。

汉字是一门艺术,如果用的好,会到达妙笔生花,会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如果一个生僻字,说话时来几个,写作时来几个,会让生活更搞笑;汉字都有表情,有的漂亮,有的丑陋,有的恶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好处。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不能囫囵吞枣,只注重情节,多重复读几遍,多推敲一下字词,会有更深层的体会和明白。

央视的“汉字听写大赛”已经掀起了“汉字书写热”,已经让中国人重新重视汉字,热爱和弘扬中国文化。同志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多读好书,多写汉字。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7

昨日晚上8点我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十分震撼。这些和我们一样年纪的青少年,竟然写出这么多我见都没见过的字真令我敬佩。

是啊,此刻的社会是网络发展的年代,很少有人再去刻意记这些传承了5000年之久的中国汉字。也没有一些人有着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就连成人应对这些汉字也是束手无策。

而我每次在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时,也总是碰到一些不会的字,也许有人会查字典想办法认识它,也许有人会像我一样对这些字不以为然。不认识几个字又不会影响文章的主要资料,反正主要明白就行。查字典既浪费了我看书的时刻,又很麻烦。尽管我们都知道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可我的惰性总是会战胜我的理智。我知道你们的理由和想法必须是和我差不多的,可我告诉你这是克服养成的我也会好好改善。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就是有着积累的好习惯才成功的。例如说李时珍,他每一天都会踏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来收集医学知识,记载在他自己写的一本书本草纲目里。正是正因他的积累,他才记入了中国的史册,永远地活在现代人的心中。

就名人也需积累,更别说我们小学生了。我们此刻不就应再持续懒惰的性子,就应善于积累,积累的多了,自然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冠军必须是平常积累知识最多的,也有人为输找客观理由,其实都是错在积累罢了。

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学会了积累,让我爱上了文字。使我受益匪浅,我推荐大家也一齐去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坚信你们必须也会有收获。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8

时针“滴答、滴答”地走到了八点,我打开电视,调到CCTV来观看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这天,播放的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晋级半决赛的比赛,各位选手轮番上阵。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杭州外国语学院代表队的“大师”刘浥尘。在激烈的比赛中,刘浥尘的队友相继离场,但是他的对手还有7个,其中安徽代表队和广东代表队还剩3个人,只有湖南代表队和他一样,仅剩1人。

在如此大的差距下,应对7个学霸级的对手,刘浥尘神态自若、镇定自如,一点也没有正因孤军奋战而慌了阵脚。在答题的过程中,刘浥尘显得泰然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貌。如果遇到自己一下子就能想出来的题目,他就会做一个鬼脸,潇洒自如、准确无误地写出那些生字;如果应对一下子想不起来的字,他就会皱着眉头,手托着下巴,开始沉思,当他想出来时,额头上紧皱着的“三”字纹就会豁然开朗,他的脸上便露出笑容。最后,刘浥尘顶住压力,打败强敌,最后带领浙江杭州外国语学院代表队杀入了决赛。

透过这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看到这些选手在场上的精彩表现,个性是刘浥尘,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想想我平时读书时,只看故事情节,并不在意难写的生僻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多数是一带而过,不会去查字典。我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以后,我要好好向他们学习,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无止境,知识永远也学不完,让我们大家一齐来传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吧!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9

这一段时刻和小柯一齐观看了CCTV-10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感触个性深!

本次赛制是来自不一样省市区的32支代表队按地域交叉编为8组进行初赛,产生进入复赛的8强。8强进行两场复赛,产生进入决赛的两强。所有未进入决赛的各队中表现最佳的选手将进行一场附加赛,附加赛获胜选手也将进入决赛。到此刻为止已经是附加赛结束,只等待最后决赛的时刻了。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载体,而正确的书写又是汉字传播的前提。这次汉字听写大会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们心中,却在键盘时代淡忘了的这种汉字情节。说实话看到学生们听写的那些词,我是十分的汗颜,感觉自己就像是文盲,而我们的学生选手们太强悍了!真是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给他们一个字“牛”啊!

汉字听写大会小柯同学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主考官每报一个词之后他都告诉我他会,最开始我会十分诧异,觉得怎样可能他都会?随着他的演示我最后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会”!虽然他并不认识那些字,但是他已经学了拼音,在主考官报出一个词之后,他就会将这个词的拼音跟着拼出来,这也就是他所谓的“会”了。当然,虽然是这样的“会”,但我依旧是高兴的,至少感觉得到小柯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在快乐地学习着。

听写中,考官不但要报词,还要解释词意,或是引用来源原文读句,或是适当予以造句,且有专家补充释义,更是有场外评论员进行词语解说,场内外是高手如云,这让我们能更深入地对词语进行明白。汉字的魅力让人折服,这群孩子的魅力更让人倾倒,孩子们的涉略面之广不得不让人钦佩!一边看我都会一边和小柯聊聊,总结了下还是要多看、多练,也就是有了超多的阅读及练习才最终成就了孩子们自己的个人魅力!因此阅读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递,这次听写大会是真正实践了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唤,我是看得个性激动的!

在那里我也个性向各位推荐能够和孩子一齐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能够让孩子也感受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还有最后的决赛没开始,总之我是十分期盼的!坚信你也会期盼的!

关于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篇10

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后落幕了。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仔细一想,有不少问题。我们都不会写的字,要孩子们死记硬背;孩子们记忆了这些几乎没有用的字,长大成人后再抛弃,这不是折腾吗。

还有一些文言文的词,此刻根本不用,都是一些中国人民早已抛弃的糟粕,也拿出来考学生,这不是折磨孩子吗。孩子们被逼的背《现代汉语词典》,这不仅仅是扼杀孩子们的思想,也是扼杀中国的未来。

此刻很多孔乙己在鼓吹,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文化的积淀;但是他们忘记了此刻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写的是白话文。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白话文汉字里面什么也没有。

例如这次比赛中的一些词:蹚水、趟水;桑葚、桑椹;筢子、耙子;酆都、丰都。字不一样,都正确;这就说明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积淀。

还有主考官们读的那些文言文,根本不是人说的话;别说听的人不懂,读的人也不懂装懂。例如:主考官郎永淳先生读,圩顶xuding时,北京大学钱文忠教授点评说,这是一个多音字,读weiding;随后裁判孟蓬生博导指出,正确读法是yuding,而且只有一个读法。需要用白话反复解释才能懂的文言文,历史再悠久,再登大雅之堂,也是落后的工具。

社会上一些所谓的中华文化大师,不懂语言学,正因语言学是科学。他们把已经淘汰的,古人的文字学捧上天。这些人和李一道长,王林大师没有本质的区别,对社会的危害可能更大。

作为符号,拼音字母简单;一笔、两笔就能够完成。汉字的形状太复杂;需要几笔,十几笔,甚至几十笔,效率低下。

作为声音符号,拉丁字母只要26个;汉字的数量太多,有近万个,远远超过我们说话声音的种类。字浮于事,害的我们常常写别字。

作为代表好处的最小单位,白话文汉字又太少,只有一万个;英文的最小单位数十万,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单音节汉字由于受说话音节数量的限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文字。

使用竹简的古代,文人都会刻字。蔡伦造纸后,我估计以前也有人叫嚣过,雕刻的礼貌传递;进入电脑时代,有人呼吁,书写的礼貌传递,不足为奇。

雕刻此刻只是一种艺术;书法的下场,将和雕刻一样。你会雕刻吗?不会;那么我们今后能够不会写字,但是必须要会电脑输入。这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汉字难;学习汉字浪费了全国人民超多的时刻。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刻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刻,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象形文字,历史最悠久。画个圆圈代表太阳,绘个半圆意味月亮;这种古老的方法已经过时。此刻全世界都使用声音符号,也就是拼音文字,正因人人都会说话,说话声音已经代表好处,只要用简单的符号代表说话的声音,就大功告成。声音符号的效率远远超过表意符号。

中国至今还不能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国家语委难辞其咎,语委的专家学者们尸位素餐。《现代汉语词典》里仅有的几百个拼音文字,也就是字母词,绝大多数还是老外制造。

中国至今没有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恶果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继续落后,正因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很多人以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很快,那是比中国的过去;在世界上,中国的科学仍然落后。一百年来,中国的进步很快,那是跟在别人后面前进;跟在别人后面进步再快,仍然是落后。

中文务必改革;如果不使用拼音文字,中国的科学永远落后。此刻还把落后的汉字当作图腾,是愚昧的表现;此刻还不正式使用拼音文字,是中国的耻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