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何谓教育(下)的读后感大全

何谓教育(下)的读后感大全

《何谓教育(下)》是一本由[日] 斋藤茂男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谓教育(下)》读后感(一):《何为教育》下

在读完斋藤茂男的《何为教育–光明中的黑暗》后,我又紧接着阅读了这本续作《何为教育–黑暗中的光明》。这本续作的主题犹如题目所表达的一样,是诉说教育黑暗时期的那一束光明。在黑暗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中,仍然有许许多多勤恳负责有创造力的教师在突破这种黑暗的束缚,以自己独特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自由快乐的教育。 在本书中的第一章,作者是从日本战前与战败后的教育体制比较入手的。战前的教育体制是军事化的教育体制,孩子们没有自由学习的机会,没有自由的思想,没有自主的选择。从事“皇民化”教育,犹如生产那一台台战争机器。作者批判了这种教育体制,并且根据采访实例诉说出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扭曲。在日本战败后,日本教育体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与改善,但是在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教育体制仍然是僵化、黑暗的。 那么在本书的二、三、四章,作者举例出了自己的几个关于老师的教育实例,这几位教师都非常的有创造性。例如《游戏玩家》中的近藤老师、《五十亿年旅行》中的久津见老师……他们都是伟大而平凡的老师,也都是对于教育尽心尽力的老师,最重要的是他们教育中顽强的与当时黑暗的教育体制进行斗争,创造出与当时黑暗教育体制观念极其不同,且富有自由、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课程、并且秉持快乐式的教学理念,可谓是“黑暗中的光明”。

在本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作者在书中揭露出了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中显露出的教育问题。十分的露骨,与我们的现在的教育有极其样貌。教育的内卷化、唯分数论等应试教育的种种问题。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的教育,我认为有很大的警示价值。

《何谓教育(下)》读后感(二):相信孩子的可能性并耐心等待

尽管看了不少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但这两本并非是攻略式的教育研究书,成为了我心中封神的作品。 与其他传授教育秘籍的书不同,作者并非是教育相关人员,而是一名记者。 他通过真实的笔触记录下了有关教育的点点滴滴。 记录日本战后三十年的教育经历与变化,这其中的“向分数神话”、“填鸭式教育”、“无止境补习班”又何尝不是现在社会的缩影。 第一本《光明中的黑暗》从学生自杀问题着手,揭开了一幕幕体制下试图将所有学生影印成一个模样所带来的惨剧。 在不进则退的大环境之中,家长也无可奈何地必须追求成绩,更遑论身受学校和家长双方压力的老师们。 而无止境的痛苦最终的承担者,只有那些迈入学校,认为知识与学习就该如此痛苦的学生们。 笔者并没有停住脚步,而是更深入的研究了日本战后的相关体制以及深刻社会问题,这些无法被打破的魔咒,也不简单是学校的意愿。 更通过教育让人看到了一个身受战争荼毒的日本。没想到吧,一直被我们诟病的日本,其民众也在饱受战争的折磨,学生被迫在学校接受不正常的教育,认为应该为天皇献出生命,还要为自己被迫上战场的父亲写家书——不能祈祷他平安归来,而是一定要光荣战死。 这样的教育与思想侵入了那一代的骨血,如今那一代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变得越发冷漠而残酷,这种精神上的毒害,形成了现在这个绝不认错的日本。 加害者往往首先是一个受害者。在学校霸凌的学生,归根究底也都有家庭问题。 作为家长,努力让孩子不成为一个受害者——各种意义和层面上的,或许是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问题。 看完第一本书让我甚至觉得不寒而栗,那些名牌大学进入社会的学生们,他们的家长为之自豪骄傲,可其中不乏隐藏着好多身心饱受摧残的人。 所以,这些真的是我希望我的孩子经历的人生嘛?这真的就是值得羡慕的人生吗?或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第二本《黑暗中的光明》即便是在这样的顽固体制下,也仍旧有些老师愿意贯彻教育的根本。他们通过自编教材,让孩子们真正对知识产生兴趣的,努力地想要尽自己绵薄之力。 这些逆着人流不断向前的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诟病,但他们却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 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种大米,带他们去野外踏青了解自然,冶炼钢铁…… 用这些代替死记硬背,让孩子们获得真正思考探索的本能,对知识充满希望与渴望。 合上书,也难掩我的感慨之情。 我所经历过的那些学校无聊知识,以及我离开校园后对生活知识的迫切渴望,难道不都是书里所提及的?即便我曾经努力学习,可我既没有获得优异的成绩,更没有获得知识的慰藉。 无法改变教育的趋向,那么至少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我能成为孩子生活之中的引路人,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好奇,拒绝知识的稀薄化、空洞化、形式化,是不是多少可以弥补社会趋势所带来的知识性损伤呢? 无法选择老师,但至少可以行程一个配合的闭环,倘若遇到激进学习的老师,就用家庭的温暖去提高孩子的自信。倘若遇到注重个体发展的老师,就积极配合并非催促老师多灌输知识。 读完这本书或许不会带来很多答案,但是会带来很多对未来的计划与憧憬。 当有计划的时候,那么焦虑便自动消失了。

《何谓教育(下)》读后感(三):作为起点和终点的教育

上一本书,作者力图揭露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向死”思想和现代资本为首形成的绩优主义导向影响下,日本教育系统中整齐划一、积极高效的表象下隐藏的虚假与失序,所谓光明中的黑暗。而从接下来这本书的编排可以看出,作者想写下他们在正常教学外找到的教育的一丝光明,也是未来教育发展路径的希望,光明在正常结构之外,似乎有点讽刺。

书里确实展现了记者探访日本不同地区、年龄层次的教师以及不同学力的学生群体之间组成的和“主流”课堂不一样的教学关系,一定程度上讲出了作者和教育者们所认可的何谓教育。教育是人创造人的活动,其中是教师的观察、理解、引导和等待,学生在引导之下的主动回应,相互配合一步步得到提升的过程。过程中借由教育者竭力向受教育者呈现真实经验,前者观察后者的表现,根据具体表现创造出适合的引导方式,使得受教育者取得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实际能力的提升,随后又反馈到教育者的教学方式中继续调整,随着受教育者的提升,教育过程也一步步更新推进。教师和学生在一次次配合和努力后取得小小的成就之时共享喜悦,这也是教育的美好之处。

可以看出作者想要挖出日本教育扭曲现状下埋藏的根源进行的思考和努力,为了尽可能全面地看到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作者选择的采访对象里包括偏远地区的老年教师,这位远离正常秩序之外的老教师,正是经历过战时教育同时也参与日本战后教育的代表之一,他们幼时正值战时,接受强调牺牲个人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对于这种忽视人性的强权教育深恶痛绝,在随后的人生中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性并且极力关怀学生的教师。作者还探访了特殊学校,观察其中青年教师与特殊的学生们之间不同寻常的交流方式。从这些远离正常群体的边缘人群中,找到当下教育所缺失的部分,还是有些讽刺,却也合理。

何谓教育,作者最后有没有做出解答,我认为他是有的。作者从脱离主流的群体中找到了答案,教育是设身处地的观察、换位思考的关怀、创造性的思考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信任,在斋藤记者的笔下,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经历挫折、享受喜悦的团体,这样的联结不是通过上下关系构建的,而是通过你来我往的无数次交流,面对问题时的相互协作,一步步共同前进之中建立的。既然是如此界定,拿么所谓师生共同面对的难题,自然不是试卷上的考题、考分和尽量靠近标准的答案,学力是学生在面对未知挑战时,可以通过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应对方式的能力,是学生在教育的你来我往中累积的面对未来真实世界,作为人生存下去的能力。

作者试图解答何谓教育,答案是否合理,我认为大部分人包括我对于书中的答案是认同的。事实上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当单一僵化的教育机制产生的社会弊端逐渐显现,教育学界对于教育的定义也相较于前有了改变,这也印证了斋藤先生作为记者的前瞻性和反思力。可是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和上一本揭示真实问题时给我的贴近肌肤的撞击感不同,在看这本黑暗中的光明时,我有一种隐约的游移感,就像是一直瞄准了目标但是打不中靶心,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疲倦。看的过程中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反复出现:是的,然后呢?

是的,现在其实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扭曲的部分,应试教育的代价很大,并且距离书中报道的事件已经四五十年,经历这期间社会发展后,对这些后果视而不见几乎不太可能。可是,然后呢?斋藤先生必定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在后记中他明确表示,教育作为他这个系列报道中的一个部分,那些压力下挣扎的学生与左右为难的教师,是日本社会缩影的一个剖面,背后是一整个现代的结构性困境。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什么才是对的,这是凭借作为人的直觉就可以得出的。我们知道应该教会学生以后可以在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最根本的能力,是好奇心、责任心、同理心和坚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勇气。可是当我们在面对当代的各种生存战争时,面对精神内斗和充满不信任的现实世界,我们自己已经开始害怕和焦虑,在面对社会群体和消费主义这些庞大的结构力量面前,我们自己已经在怀疑自我意志和独立思考的意义,甚至怀疑它们是否存在。是这样,然后呢?知道可是做不到的无能为力感带来的痛苦压过作为一个人的直觉向往。随后是低下头喉咙里咕噜出几个辨不清的词,转身咒骂心想不如做个白痴,乐得自在,疯子也行,肆意逍遥,野兽亦可,横冲直撞。于是有些人继续痛苦着,有些人决定忘记了。

斋藤先生也深知这点,所以他才立志成为日本社会的挖掘机,挖出表象下隐秘的真实现状,挖出其下盘根错节的本源。其实就像书中说的记者的职责,以及所有的表达者都应该拥有的责任心,就是为那些发不出自己声音的人们发声,站在弱者的一边,在边缘和冲突中寻找可以使局面改变的契机。当下的教育是社会结构影响形成的结果,也是导致当下社会结构的原因。然后呢?就是另一个更大的话题了,一直讨论,一直思考,然后才会有然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