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雪国读后感精选

雪国读后感精选

《雪国》是一本由川端康成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国》读后感(一):徒劳

我是可能阅历不够。此书感觉不大。读完有点压抑。。。从岛村的男主角,日本的艺妓的凄美。我自己感觉是翻译的比较生硬,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可能是和文化的差别有关系。

我是可能阅历不够。此书感觉不大。读完有点压抑。。。从岛村的男主角,日本的艺妓的凄美。我自己感觉是翻译的比较生硬,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可能是和文化的差别有关系。

《雪国》读后感(二):美的归宿

书中有两个很美的女性,在很美的雪国中。人物刻画的并不是很好,或者也可能是译本的隔阂,在我看来就好像隔着一层冰雪。尤其男主人公,作为一个女性,实在是对这种以男人为世界中心的爱情审美什么的没有感觉。

然而此书绝妙的地方在于,他已经脱离了男人的yy,而转向了另外一个问题。林少华译续中说得对:“美的开始是洁净,美的极致是悲哀,美的保持是徒劳,美的归宿是虚无。”这并不是以叙事或刻画人物为主的小说,在我看来它就像一个盛满新雪的冰碗,在我面前慢慢融化。这种悲剧和毁灭并不使人感到怎样的悲伤,而是在空气中的余香和温柔,好像这才是美好事物最圆满和应得的归宿。好像满天的银河向人倾倒而来。

《雪国》读后感(三):雪国印象

只因图书馆的偶遇,取了这本素色封面的新版《雪国》,草草读过。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感触,更谈不上比较谁之译本更出色。只留下一些惊鸿一瞥的印象:

穿出两县之间的长长隧道,就是雪国。夜空深处已经泛白。火车在信号所停了下来。

火车上的少女打开车窗与站长对话。声音好听得让人悲伤。响亮的语声仿佛从夜雪中回荡而来。

镜底流移着夜色。时光的长河。

映在车窗玻璃镜中的少女轮廓四周不断有夜景移动,使得少女脸庞也好像变得透明起来。

少女脸庞正中点起了灯火。……那是冷冷的远光,是冶艳动人的夜光虫——当少女的眼睛同灯火重叠那一瞬间,她的眼睛便在夜色的波涛间闪现出来。

这么凉的头发还是第一次。

月亮晶莹纯净,如蓝冰中的一把刀。

印有家徽的黑色和服。

话说到一半,就像怕被一阵黑风吹跑似的,二人都缩起身子。一列货车从身旁驶过。

货车通过之后,就好像取下了蒙眼布,铁路对面的荞麦花显得分外光彩夺目。

秋天日益变凉,每天都有昆虫死去。硬翅昆虫仰面朝天,再也无从爬起。蜜蜂走几步倒了,再走再倒。尽管死得安静,如季节的推移而自然消亡,但凑近细看,原来脚和触须颤抖着死得很痛苦。

刀刃般美丽的眼睛。

举止仰望那一瞬间,银河仿佛“哗”一声一泻而下。

译序中有一句话:“在川端看来,美的前提是洁净,美的极致是悲哀,美的保持是徒劳,美的归宿是虚无。”

再一次看到“物哀”这个词。

《雪国》读后感(四):永恒的美

林少华在《雪国》的译序中谈到日本传统的审美观,其一是洁净,其二是悲伤,再加之徒劳,便成就了“经过佛教与禅学浸润的日本美与日本性“,美的前提是洁净,美的极致是悲哀,美的保持是徒劳,美的归宿是虚无,川端文学所表现的即在于此。

岛村初遇叶子,看到的是她映在火车车窗上的影像,“镜底移动着夜色......人物在透明的虚幻中、风景在夜色的朦胧中互相整合着描绘出超凡脱俗的象征世界。”

“映在车窗下班镜中少女轮廓的四周不断有夜景移动,使得少女脸庞也好像变得透明起来。至于是否真的透明,因为在脸庞里面不断游移的夜色看上去仿佛从脸庞表面经过,以致无法捕捉确认的时机。”

“就在这时,少女脸庞中正点起了灯火。下冷冷的远光、是冶艳动人的夜光虫——当少女的眼睛同灯火重叠那一瞬间,她的眼睛便在夜色的波涛间闪现出来”

美得绝伦,美得虚幻,以致于岛村不敢回头看现实的场景,更不想擦去玻璃窗上的水气,他忘记了镜子的存在,恍惚觉得少女是浮在夜色中的。

熊熊的火光、凄厉的报警声、恐惧嘈杂的场景中,银河出现了,“无遮无拦的银河径直垂降那里,要把夜晚的大地用祼肤卷裹起来。令人惧怵的冶艳。岛村感觉自己渺小的身影似乎从地面倒映入银河。不仅可以一个个看清银河中的点点繁星,而且可以分辨一粒粒无所不在的天光云影间的银沙——银河便是这般晶莹澄澈。”

星空映照下,地上火光冲天,火星在银河中四溅,叶子从燃烧的二层蚕茧库掉下,木头在叶子的脸上燃烧,火光在她脸上闪过,岛村突然就想起了火车玻璃窗中的叶子,而与驹子相处的岁月也被映照出来,这一瞬间,岛村感觉整个银河“哗”一声倾泻下来。

美在毁灭中归于永恒!

《雪国》读后感(五):终归虚无

雪国。白雪覆盖的国度,最厚的积雪有一丈三尺高。一下子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fargo”。与“fargo”小镇上演的一出出黑色幽默、极尽讽刺的命案相比,“雪国”发生的只是一个已婚富二代外出寻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无聊故事。

情节极其简单。来来回回,说说话,喝喝酒,谈谈三弦,泡泡温泉。便是如此,依然美到窒息。且看:

”岛村注视着映在火车窗玻璃上的叶子的脸庞之间,有山野的灯光流往她脸庞的对面,当灯光同眸子重叠而陡然变得明亮之时,岛村为那无可言喻的美丽而感到胸口发颤。“

”夜景甚是清冷,仿佛地底深处发出积雪冻结的声音。没有月光。仰面看去,多得难以置信的星星银灿灿闪现出来,感觉上正以虚幻的速度不断下落。“

······

川端康成就是有这样的本领,把简单的物事写出极致的美来。犹记当年初闻”花未眠“时目醉神迷的感觉。”千鹤“、”古都“、”伊豆的舞女“,单单是名字就把人的魂灵引入梦境。这种本领必是对这个世界报以极大的深情才能习得,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言归于书。洁净如白雪的驹子所作一切皆为徒劳,叶子悲伤的声音中回响着她生命的悲剧式结局,而岛村仿佛置身事外,这两名纠缠多时的女子不过是过客,就像最烂漫的樱花,终将归于虚无。正如林月华在译序中谈到的”美的前提是洁净,美的极致是悲哀,美的保持是徒劳,美的归宿是虚无“,川端文学所表现的即在于此。

雪国,在大火中,皈依虚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