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秋天采摘玉米的作文500字

描写秋天采摘玉米的作文5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描写秋天采摘玉米的作文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上个星期天上午,妈妈带我去植物园玩。

走进植物园,只见各种各样的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人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舒服极了。一阵秋风吹来,空中的树叶纷纷落了下来,好象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一群小鸟展开翅膀在空中飞翔,还像一群舞蹈家迈着轻盈的步子在跳舞。走在落叶丛中,我就像一个公主,在叶子雨中漫步。

我觉得植物园里的秋天比任何地方的秋天都美丽。

瞧!那边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了一片很大的叶子,我连忙跑过去,用双手接住了这片叶子。我想:它一定是一个小舞蹈家,想和自己的伙伴们迈着轻盈的步子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于是,我又重新把这片树叶放到了树枝上,让它等待下一阵风的吹来,再做一次小舞蹈家。

等我转过身来,又有一片扇形的树叶落在我的眼前。我把它拾起来,这片树叶一定想早点落下来,因为每年秋天落下来的叶子,都要成为春天大树的肥料,所以我把这片——金黄色的、小小的、扇形的树叶,放到了大树根部的旁边。

“快来看,这是什么树叶?”妈妈的问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我一看这是一片十分奇特的树叶,呈圆形,有十几个角,尖尖的,两边一一对称,拿在手中,真像一颗多角的星星啊。据植物园的讲解师说:“这种树叶叫‘尖尖角’,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植物。”

地上的树叶太多,而且各种各样,每一片都很美,我不知道该捡哪片起来留做纪念。我干脆找了一个袋子把这些树叶都装了起来,打算带回去做一个树叶标本,供大家来观赏。

第二篇

今天我早早地便起了床,虽然昨天下了雨凉爽了一点,但我的心情却像前几天的高温一样,非常激动,和妈妈匆匆来到芜湖报业集团大门口,和《大江晚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去芜湖格林美提子生态园采摘提子。

我们坐着大巴车一到格林美提子生态园,园内的工作人员热情迎上来,她们面带微笑,好客地让我们品尝那诱人的提子。我们吃着草莓香味的“黑珍珠”提子,那味道特别香甜可口。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提子的品种,说它富含花青素、果粉多。格林美提子生态园是采用人工栽植,还养了好多鸡,鸡粪能肥田,这样结出的果实会更加香甜。

紧接着,提子园里的阿姨给我们安排了两个游戏:第一个是吃提子比赛,第二个是寻宝游戏。吃提子比赛只能六位小记者参加,我很幸运,被第一个选上了。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家长拿着提子,让我们吃,并且我们不能用手碰提子,看谁先吃完一串提子,掉到地下的提子还要重新洗好继续吃。

家长准备好了提子,六个小记者个个嘴巴张得大大的,准备迎战。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令下,我飞快地吃起了提子,我心里想:不就吃提子吗,只要飞快地吃就可以了。可是我却没有想到,一不小心就掉了一个提子,只能等提子园里的阿姨慢慢洗完我掉下来的提子,再继续吃剩下来的提子。那等待的时间真让人心急。接下来的比赛我便调整方法,嘴里的提子不能太多,只是加快咀嚼、下咽速度,再快速张嘴咬进新提子,提高整个动作频率。这样一调整果然有效,后来一个提子都没掉地下,结果我拿了个第三名,被奖励了一串又黑又大的“黑珍珠”提子。

接下来是寻宝游戏,在提子园里找事前放置的标签,找到一个标签换一串提子。只可惜,其他小记者们都捷足先登,我一个标签都没找到。

到了最令人兴奋的时刻了,那便是让我们亲自采摘提子。我飞快的从提子园里的阿姨手里拿来了剪刀和篮子,随后我用我的“火眼金睛”找到了许多串又黑又大的“黑珍珠”提子,并把它们一一“收入篮中”。

我拎着沉甸甸的篮子,篮子里装的全是我的快乐!

第三篇

秋如一杯醇醇的酒,

通过四季的变幻酿成正果。

登山远眺我被醉在其中,

丰收的喜悦使我回味无穷。

秋傻睡在葡萄架上,

吹出了一颗颗紫泡泡,

秋风一吹,熟葡萄掉进了我的嘴,

酸酸的,好爽口。

秋横扫整个田野,

水稻变黄了,结出颗颗结晶,

农民高兴啊!

等到炊烟袅袅,

香香甜甜的米饭做成了。

秋为了来年的丰收,

苦苦地脱下了自己的盛装,

化作春泥,变成植物的营养。

秋让每家每户辣味十足,丰收满仓。

瞧,串串挂满墙头的辣椒,好似一串串霓虹灯,

显演出秋天丰收的魅力。

秋天是一瓶多味酒,细细品味,酸甜苦辣都在其中。

第四篇

秋天,秋天,

秋天是金色的世界!

夕阳西下,让人感到非常孤寂!

秋天,秋天,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风一吹来,

让稻穗起伏摇曳!

秋天,秋天,

秋天是柿子的丰收季!

一颗柿子,

代表一个小希望!

秋天,秋天,

秋天是枫叶的最爱!

一片片枫叶,将整个大地都红了!

第五篇

想要获得丰厚的收获,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国庆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国庆假日里,婆婆因为身体不适,喊妈妈带我来帮忙做些农活。来到婆婆家的菜地上,一望无际的菜地上种着密密麻麻的玉米,这些玉米又高又大,枝叶如同一把伞为我们遮挡着烈日。学会了如何剥玉米后,兴高采烈地加入了剥玉米行列中。剥着剥着,一个玉米上出现了青斑和一只蠕动的虫子。我连忙将玉米仍在地上,猛得喘了几口气,急忙戴上手套。又跑去剥玉米了。

汗水一滴一滴淌下,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当空的烈日逐渐变成了晚霞的夕阳,可是抬头望去,还有许多许多玉米没有剥好。微风轻轻坲过脸庞,一丝凉爽在头上蔓延。前方的玉米摇摇晃晃,有时低下了头,有时挺直了身板,犹如海浪般起伏。田中的各类虫子奏起了歌曲,大自然用他独自的方式欢迎着我的到来。我不禁看呆了。拾起剥好的玉米,走上了回家的路。

几天后,吃着手中香喷喷的玉米,想到剥玉米的场景,玉米的香味就更弄了。

第六篇

一天早上,外公对我说,等会儿我们一起去摘玉米,我一听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我们拿上篮子出发了。我走在田野间的小道上,旁边湿润的小草在我们脚边擦过,我感受了大自然的轻柔。去玉米田那要经过一片小树林,虽说是小树林,但里面枝繁叶茂,只有细细残影,天空变黑暗,周围的一切都隐隐约约看见一点,黑暗中有一丝可怕。接着,从树顶传来一声声鸟叫,他们编奏的歌声美妙而又动听,似乎觉得周围不再可怕,我不禁赞叹一声真是"鸟的天堂"啊!

穿过树林,来到平原上,哪里的一块田里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草,我走进去的瞬间,天空不在那么蓝了,绿色占据了天空,再往前一看好像走进了迷宫,仿佛永远都出不来了。

经过千辛万苦,我们来到了玉米地,一大片一大片玉米出现在我都眼前,可是我们家的玉米还在最里面,我走进去,时不时觉得有人碰着这我的背,就好像“闹鬼的屋子一样”,因为玉米的叶子太多,所以我时不时碰玉米杆,到了玉米地,我和外公加快速度摘玉米,一根,一根,又一根,很快一篮就满了,我准备回家去了。

望着那“绿色迷宫”、“闹鬼的屋子” 我真的有点恋恋不舍。

第七篇

关于玉米的作文

谈起我家的植物,那玉米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东东。不说别的,我能把玉米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以前家里的花花草草,只要经过我的“魔爪”,都是半死不活的了。唯有那盆文竹,经过妈妈的精心伺候,日益葱茏,成了妈妈的宠儿,我碰也碰不得。打那以后,家里凡是植物,我都不闻不问,也没兴趣去浇水施肥,全靠妈妈一个人张罗。可我心里也不由得佩服:那个阳台,真叫漂亮!

自从学校科技节一个“我与植物共成长”的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对植物的看法。

记得那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发到四五颗玉米种子,我把玉米种子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细细端详了一阵,哎呀,黄里透白的皮肤,有硬有皱,还是个小种子怎就变得老态龙钟了,但我打心眼里喜欢它。放学回家,我立刻找来一个空盆子,吭哧吭哧搬到阳台上,有翻箱倒柜找出爸爸穿皮鞋的鞋拔,端着一把小凳子,来到阳台把盆里的土松软,又浇上水,倒入一些营养土,挖了五个坑,在每个坑上放入一粒种子,最后覆上土,才松了一口气。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在兴奋与激动的心情中等待,等待玉米苗破土而出的那个美妙的清晨,可每次都只看到棕色的泥土和我失望而归的神情。

直到一个礼拜后,那个美妙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我来到阳台上时,你怎么能想象出我那激动的神色!小叶子裹成一团,只有一根短小的茎,颜色嫩绿,还沾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我立刻就感觉脚下踩了一朵幸福的云,飘回房间,大声告诉爸爸妈妈:玉米苗长出来了!

在之后的每一天,我放学后都会及时去给玉米浇水、施肥,有时还会拍照,看着玉米现在越来越旺盛,越来越高,看着玉米的叶子越来越长,越来越多,我也产生了疑问:玉米的茎那么细,如果结出玉米来,会不会压倒,而且只有一根啊?其他玉米怎么不出来?它会不会孤单呢?尽管这么多疑问一直没找到答案,但看到那翠绿的玉米,我的内心多了一丝快乐与甜蜜,因为这可是我亲手栽种的玉米,现在可以和文竹相媲美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个丰收梦,梦见那玉米杆上结出了好多好大的玉米。我正望着那硕大无比的玉米,痴痴的笑呢!

第八篇

幸福、温暖就在我们举手之劳中。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奶奶家,正好赶上了秋收。所以满面红光的爷爷笑眯眯地宣布:“明天,全家一起去田里掰玉米。”听爷爷这么一说,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我早知道爷爷家种了好大一块玉米地,因为爷爷家养了十几只鸡和三只奶山羊,全是靠喂青草和玉米长大的。我盼着第二天赶快去田地里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全副“武装”拿着手套和水桶,坐着拖拉机去田地里,拖拉机是爷爷和邻居借的。拖拉机“突突”的冒着黑的烟,走在坑坑洼洼的马路上,颠得我的心都快跳了出来……

终于我们来到了爷爷的田里。我跳下拖拉机,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的玉米地,太壮观了!风一吹,玉米的叶子沙沙作响,好像在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为了快点收完玉米,我们开始分组比赛,每人掰两行。我和爸爸、妈妈一组,爷爷和奶奶一组。只听爷爷一声令下,我们纷纷拿着手套和桶,向玉米地走去。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掰玉米。我先撕开外面那几片叶子,露出了它那乱蓬蓬的玉米须,像头发一样。那玉米粒是金黄色的,像一粒粒金豆子一样。接着用手一掰,一个黄灿灿的玉米掰下来了。我按照这样的方法掰了一大堆。虽然我的年纪小,但我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嘛!有妈妈这样厉害的“老师傅”,我怎么会“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会是“温室里的小花”呢!经过我们全家共同努力,不一会,我们掰的玉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看着堆成小山似的玉米,我的意地向爷爷奶奶炫耀。爷爷慈祥的布满皱纹的脸乐成了花……

时间过的像流水一样过的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下午。当我和爸爸妈妈坐上车,走在返城的路上,疲劳和疼痛席卷了我的全身,我不由想到了李绅写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料料皆辛苦”这首诗。农民伯伯种地多么辛苦,我们可不能浪费食物啊!

第九篇

7月6日下午,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和爸爸去学童农园摘玉米。

进入学童农园大门,同学们都全副武装,我也穿上雨鞋,喷点驱蚊剂,等待开摘了。终于可以摘玉米了,一大片金灿灿的玉米田出现的眼前,镶嵌在田的中央,显得一派独特的田园风光。由于下过雨,地很湿滑,我小心翼翼地走。走过泥泞的小路,来到我们自己种的玉米地,一株株高大的玉米秆瞬间挡住了我们的身子,我们整齐划一,像一条传送带似的,不停地接着前方传来的玉米。只见前面几个掰玉米的同学动作很快,只听见“哇”的一声,被采摘过的玉米秆。一下子被同学踩了下去,听说玉米秆腐烂后可以育肥土地。

一根根玉米被整齐地摆放在竹篮里,抬出玉米地。我们便开始了下一个环节——剥去玉米的四层皮。运来的玉米太多了,数也数不清,都快堆成一个小山丘。最后我们齐心协力把玉米都掰完了,玉米宝宝身上只留下了一层淡黄色薄薄的玉米皮。里面的玉米粒清晰可见,在紫红的,有浅黄的,还有雪白的。真像一颗颗宝石。

部分玉米就放在炉灶上煮,没多久,一股股淡淡的玉米香从厨房里飘出来。只听见大人们一喊“吃玉米啦”,我们连忙跑过去,只见一大脸盆玉米摆在桌子上。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根,立马啃起来。一颗颗玉米,香糯甘甜,我一口气吃了两个,真是人间美味呀。

我爱玉米的香甜,我更爱劳动后丰收的喜悦。

第十篇

玉米的生长奥妙

我家养了一只小白鸽,可它飞走了,我在楼顶边上撒了一些玉米粒,希望它能回来吃。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还在那里的玉米粒们都发出了嫩红色的芽,为什么它们会发芽呢?我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砖头上长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扒开青苔,就会发现砖缝里有一些土壤,而会长青苔的地方就很潮湿,这样就给了玉米粒足够的水份,而在楼顶上,阳光也十分充足。这些条件足够玉米发芽生根了。

又过了几天,我去看玉米苗,几颗挨在一起的玉米粒都长出了小苗,而没有挨在一起的却没有发出小苗来,这又是为什么?我问了奶奶,奶奶说:“一般钟玉米,要用一种泥土包住两三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包住两三颗,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增加产量;二是让养分可以更好的吸收,来年,玉米才会丰收。”奶奶顿了顿,又说:“如果只包一颗,也会生长出来,只不过养分不会被吸收完全,而产量也就会下降,长得也不快。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包两三颗。”“哦”,我说。这时,我又想起了什么,问:“那为什么我看见楼上的阳台上的玉米粒没有包,还是长出了小苗?”“这我也不知道了”。我问了爸爸。爸爸回答:玉米的发芽对土壤要求不高,包住的土壤是普通的土里的混合土灰,便于种子生长,而不包也没事,只要有一丁点土就足够了,而玉米生长最重要的是阳光和水份,只要阳光和水分足够了,玉米就会生长起来的。”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一株玉米苗中也有这么大的奥秘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