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100字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100字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是一本由杨茂秀|绘画:许增巧著作,首都师大出版的17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一):灵动风趣的教育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所倡导的是一种教育哲学,但作者并未把教育和哲学研究中的严肃的风格带入到字里行间来,在行文当中不会让读者产生任何刻板的感觉。信笔写来,一个个令人深思的教育故事,在书中缓缓流淌,却又沁人心脾。虽然,有美化的成分,但这种蕴含灵性的表达方式却是国内少见的。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似曾相识,曾经想到过尤金、罗兰、林清玄的散文,但最后发现这样的文风更多地像林语堂,后来在书中发现了作者曾经认真学习过林语堂的作品,不禁会心一笑。我想这样的文章,如果命名为“教育小品”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二):从故事中获得勇气

记得之前在读《我的教学勇气》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建议,每个老师都要记录下自己在课堂上在学校里的故事,不为别的,就是当做一份礼物,在教师生涯就要结束的时候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的确。

为什么故事的力量有那么大?

这本书的作者杨茂秀先生,一直在报纸上主持“老师说的故事”这个专栏,也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老师的故事,关于故事的力量,我觉得他说得非常透彻——

“老师在叙事中的声音,直接表达出他内心的关照。故事也以象征的手法,把抽象的理念具体表达出来。老师的故事,可以将老师这个行业最深层的生命点燃。不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管是正面、负面,都是点燃成长光芒的火星儿。

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没有任何东西,经过多年以后,会像良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在家里良好的记忆,更能感动人、更高贵、更有强烈的驱策力。在生命中,那是最重要的。’

许多人都会谈到有关教育的问题,而童年中保有的记忆,其实是最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保有很多生命的记忆,那么在生命终结之前,他回感到很安全,很舒服。每天都会感到舒服,安心睡觉,有时还能救我们的命。

记忆,无疑是有力量的东西。记忆不只是经验的基础,也是经过反省的故事。教育从业人员,需要一些故事,将他的童年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他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我们也需要故事去建立个人和集体的记忆,去建构我们的生命史。做老师的,也一定要是一个永远的学习者。

故事也许会是属于别人的,但是如果你认同,它就会跟你的生命编织在一起。如果在教学中,一点故事都没有,那我们的学习一定很缓慢、很苍白。如果是一颗种子,那一定是恨难发芽的。”

我这不算是评论,因为杨先生在书里不仅讲故事,而且在每篇故事前边都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提示,他也在其中回忆了自己成长中经历的一些老师,讲自己在这些老师身上收获到了什么,领悟到了怎样的教育哲学——“不要倚赖教人家很多东西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唤醒人家的好奇,就足够启发人的心灵。不要给人家太多东西,使人负担太重;只要一点点火花,如果有易燃的东西在旁边,就会烧起来。”

之前,很多学校都会要求老师们写教育随笔,写发生在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故事,然后再编成小册子,起一个很雅的名字,作为成绩或者教改的足迹。不过,似乎也就是一阵浪潮,写完了,也就完了。

为什么要记录下这些故事?特别是让自己感受到沮丧、无力,甚至是困惑的故事?我们需要分享什么?又能够得到怎样的前进?这些我们自己可以尝试,也希望能有杨茂秀先生这样的人来帮助我们继续下去。总觉得,我们身边老师自己的故事太少了,教师群体的声音太微弱了。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三):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

强迫自己开始练习运用文字,而不是单纯将之供奉于神坛上敬重着。

这是开始。所以,未来的我,请原谅现在的词不达意。

==========================

并不厚重,从名字上判断完全可能被我弃之不顾的一本书。

然而读完是惊艳的。

经历果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经历之后的反思。

思想是什么呢?据说是把记忆的东西进行加工重组的过程。

所以,当初的疑惑得以解决——头脑里东西多了,才有成为一个思想者的可能。

虽然,成为思想者并不一定会幸福。

但至少,思想者多了,这个世界变好的可能性会更高些。

“教与学的活动,其实跟孩子在沙滩上的游戏差不多,所有的成果都会随着时间与潮流,从无到有再到无,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

是开篇也是结尾的一段话。不强求,但心向往着那个方向。慢慢走,就算至死未达,但距离在缩短,不遗憾。

“教师是一座桥,必须做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桥梁,这个桥要从无知到有知,将孩子内在的感知、生理与心灵的需求,与外在的环境、文化的氛围结合起来,把混沌变成明亮,它不是一种解构,而是一种建构。”

我想,有时候我们的简单粗暴其实源自时间紧迫的压力,这种压力是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的,然后在我们明明可以给孩子一点时间的时候,追求效率(眼下效果)的我们便惯性使然地用呵斥与怒火解决所有问题。

“每一次上课,郭威老师总是有闲聊的时候,而且是将专业知识和常识结合起来。这样的老师,是一辈子的朋友;这种友谊,不完全靠关爱来产生,而是由彼此尊重对方的智性活动,夹杂着生活的点滴,慢慢长出来的。”

依雯雯说这是过于理想的状态。我倒是觉得,不要追求完美,一届学生里有哪怕一个孩子能与我有这样的友谊就足够了。

“亲近好的老师,要常常听他们说故事,看他们在意什么问题,怎么提出来,最后,要细细体会他们解决问题的特有手法。”

要做到这一点挺难的。对于记忆中的许多老师,更多保留的是他们所讲的关于生活的点滴。有意思的是,慢慢发现我的许多习惯与他们有关。

“进大学非常容易,要在大学里当好学生也非常容易;比较难的是,成为一个学者——学者的意思是,把学习当作一个人一辈子生活的主调;学者的第二个意思是,不再需要老师指导——这不是句骄傲的话,它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谁都可以当他的老师,什么东西都可以当他的老师,成为学习的人。”

这段话应当与学生共勉。黄季刚先生所讲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千载为心或可以互为注脚。

“长期做一件事,就是自己喜爱的事,也需要有人不断督促的。”

所以,在教育里,我们不仅需要和风细雨,也需要规训与惩罚。只是度的把握如何能刚刚好呢?

“精神的丰富,在于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声音倾听的能力。有了上述够好的素养,才能打开诗的大门。诗的大门、音乐的大门及其他精神领域的表达、丰富的灵育结果,是所谓的“一以贯之”。这种一以贯之的能力,使一个人的动机、能力、期望等素养,得以种植在文化沃土里面。做一个老师,如果可能教语言艺术,或把语言当艺术来教导的话,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如何培养孩子倾听的意愿和艺术行为。这种努力很容易开始——在教室里跟孩子真正的对话,不是教导的,而是聊天的、平等的、不试探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更不用去做评鉴。”

什么算不试探的对话呢?

“有许多错误呈现出来的思考历程,比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有意义;那些思考历程跟小孩的发展更有关联。有时候,我们大人不需要立刻介入去指正他,但是,我不是说凡错误皆不需要介入指正。我的意思是,大人有责任去努力了解,去跟小孩做合作思维活动的反省、做同情的了解。这样做,对大人、对小孩身心的发展,更有益处。”

对,把握时机,更重要的是,舍得时间。

一个人的未来比社会给我们的职业要求(任务、压力)更重要。

把自己的事做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