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000字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000字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一本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的182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一):粗浅书评

只是粗略读了一遍,然而作者是大师级的心理学家,所以对书本身的好坏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推荐给适合的人群,顺便分享自己的感受。

适合人群:好奇成人和儿童的性格成因,这本书针对儿童教育的引导书,属于研究类的书,而非实用性的工具书,想照办教育方法或者参考教育方法的人不适合读,实用性略低。

对全书最认同的一点是:作者认为一种优秀的性格应当是善于合作的,也是热衷于竞争的,并且能平衡好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二):阿德勒眼中的儿童教育

阿德勒这本《儿童的人格教育》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人格的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这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理解其核心观点。 关于人格的统一性,阿德勒的第一层意思是说,只有了解儿童整体的生活史、包括他行为背后隐藏的生活背景,才能真正解读他的某些具体行为,比如发怒、懒惰、拖拉的含义。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即使是亲生父母,也未必能认真思考、客观回放这一过程。人格统一性另一重含义为:人格的成长变化在时间上是个连续的函数,不会有突变。有时我们发现在一个新的环境,人的性格、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其实这仅仅是因为在旧的环境中他压抑隐藏了这些特性而已。所以,这提供了一种了解孩子的人格发展情况的方法,就是把他放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去测试、观察他。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心理事实的两个面。人生而自卑(尤其在幼儿时期),为求得心理补偿,转而谋求某种优越感,所谓知耻而后勇,自卑感正是追求卓越的动力。当我们的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在一定范围内基本平衡,心理就相对健康;当自卑感走向了自卑情结,或对优越感的追求成了野心膨胀,就成为心理疾病。 那如何把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入正确之路呢?阿德勒的答案是: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就是把自己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其代表符号包括相互的尊重、集体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与人相处的艺术等,社会情感带来个体安全感的支撑。这是因为,个体是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引导儿童追求那些对个人和社会都同样有价值的优越感,这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大公约数法。 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眼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社会情感的、健康人格的人,这是由教育本身的社会性目的所决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就是一个心理进化过程,所以教育和心理学研究是引导儿童成长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儿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他们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以适应自己的目的,自卑感和优越感如何交织与转换。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塑造社会情感,把优越感的追求引入符合社会价值的方向。 但与此同时,我们禁不住也会产生一些困惑,社会情感、社会价值观就一定可取吗?某些社会、某些历史时期,或许泛滥某些偏激的、荒唐的、非理性的、暴力的价值观,怎么办?我想,阿德勒说的社会情感是基于那些经历了历史长河考验的、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共同的价值基础的,这是他所称“对社会有益的”含义。他承认受政治影响的、大的社会变迁中的社会情感是不好评估的。但整体上,他的教育理念是主张适应社会环境,培养社会精神的,他倡导理解、合作、共赢,和某些主义倡导的社会批判、改造环境、暴力革命,相去甚远。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入门读物,对理解儿童人格形成机制和矫正思路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初看这本书的观点似乎并未让人振聋发聩,一些观点似曾相识,如果有这种感觉,那么好吧,很可能你已经阅读过不少深受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影响的现代儿童教育或心理学读物了!例如,畅销书《正面管教》、《接受不完美的勇气》、《人性的弱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些书的作者都深受阿德勒思想的影响。 略为遗憾的是,这本小册子在如何矫正、重建儿童人格方面,论述有些笼统,缺少具体指引,或许要在阿德勒的其他著作里寻找答案了。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三):研究心理学的重大意义,是让好的延续,坏的得到修正

未来美好生活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儿童的教育。减少社会犯罪,增加更优质,能为社会做贡献大人才,一切源于教育,源于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某些教育瞬间。

在此之前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都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机构,认为教育就是教会孩子聪明才智,教会他们智商的提升,竞争的优胜,却往往忽略了最需要提供支持和教育的是家庭。当我们提出“家庭共育”的理念,俨然这是一个进步的标志,但还是有很多家庭并未深刻理解什么是家庭共育的真正含义。

在心理学研究上,提出有关“原生家庭”的理念,恰恰说明了,我们成人的世界,正是取决于我们经历过怎样的儿童时期,才会导向今后或当下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理解,家庭共育,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既是作为父母当下需要自省的意识,还要对当下的幼儿进行正确相关的引导,或者说是心理疏导。由此可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从细微的日常关怀中,寻找人性的本源,找到那微微发光的火苗,让好的品质得到延续和发展,让那些导向阴暗、扭曲,有可能吞噬孩童心灵的念头得以被扶正,也帮助父母与孩子重新打开心的链接,以此来让家庭共育得到新的认识和真正有价值的开启。

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是给教育者,即老师和父母一个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去思考如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潜藏的自卑情结,帮助他们的寻找优越感,建立信心的过程,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或父母重新认识自我的开始。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内心的小女孩所经历过的一些磨砺,还有感知自己是怎么走过那一个阶段的,原生家庭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都可以从当下的心灵状态找出端倪,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另一半的原生家庭,他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当下的性格和潜在的特质。了解孩子,就是重新了解自己,也重新理解了上一辈父母的儿童经历带来的终生影响,他们的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对孩子们施以更具有成长意义的影响。培养一个面向未来的孩子,就从现在的一点一滴开始,帮助他导向一个正念的方向。

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中有一句话叫做:“培养一个正常化的孩子”。所谓正常化,就是遵循孩子的天性,不偏不倚地教育他们成为原本应该成为地样子。这话说起来有点拗口,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本来该有的样子,所以作为父母,总是焦虑地给他们附加各种培训班,各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手段。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反而会有害。

孩子天生就具备学习能力,有些人的基因和天赋虽然是潜藏的,但也需要环境的刺激,这点不矛盾。矛盾的是父母在不具备完全观察孩子的能力,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应该给孩子施加什么样的环境压力,力图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想要做一个懂得观察,能深刻体会孩子性格和喜好的父母,也正是这本书一直在讲的,儿童的问题,儿童的自卑情结,都是父母可以观察到,和用心感受到的细微之处。

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未必能帮助他成长得更好,有可能会导向溺爱,无法无天,替他做的很多,就会让其丧失社会情感的同理心,让其丧失对生活和事物的逻辑分析能力,但凡仔细研究会发现,越是被溺爱的孩子,数理学科就会学得很差,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生活逻辑的思考。给孩子过于严肃认真和权威感,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有时会让其产生反抗的念头,而这个念头会在日常的行为上反应出来,他甚至也不自知,而父母会更加变本加厉地对其施加严厉,甚至都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也许只是父母的认可,甚至是拥抱和温情。但是软硬兼施,能利用好环境和事物的区分对待,就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感知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让他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起责任,那么,就需要父母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现如今的社会,很多成人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恰恰是儿童时期经历引起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读这本书,找到自愈的方法,重新理解自己的行为,进而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要不怎么说,孩子让我们重新成长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四):从童年里映照自己,在美好“虚构”中面向未来

有些书读了涨学问,有些书读了添技能,有些书读了开眼界,而有些书读了则帮你立起一道晶莹剔透的水晶墙——映照出自己灵魂的面貌,或许水晶的闪光能够指引你的未来。

阿德勒的两本书《超越自卑》和这本《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一种走向自我的书,从中自然能够读出来知识,但恐怕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阅读最大的收获绝不仅限于此,没有什么比了解自己更困难的,也没有什么比承认自己的虚弱更让人难以接受。朴素的文字当中,阿德勒所指点到的境遇、现象和习惯 或许真真实实地就是你自己,抑或是你身边所关心、所在意的人。

相对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此类人的作品,阿德勒的这本书内容并不算多,全书的核心概念、核心内容可以压缩为比较短的文字。甚至可以将《超越自卑》这本书同时纳入进来,有一段时期 因为这个其实并不怎么看重,在教育哲学方面阿德勒谈的内容深度显然不够,很多方面的归纳总结也欠妥当,甚至在某些因果关系上存在问题,但是再后来我改变了看法,因为阿德勒所谈及的东西不是边边角角,而直面到了人-教育的重大核心问题,很多皇皇巨著 旁征博引的知识或许更多的只是现代学术性的泛滥而已,阿德勒所试图切入和解决的问题,几乎可以说事关一切人的最核心体验。

如果不能够在这个层面上认识、确认阿德勒的讨论领域,不能唤起最为紧张和严肃的对待,那么只能说是让人遗憾地丧失了走向自己并改善自己的好机会。

阿德勒的这本书 其根本落脚点在于提供学校教育的咨询和治疗,面向的三种人主要,学生、老师和家长,整本书的讨论其实也基本上是结合其独创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和各种实例来对大家说话,揭示学生的问题所在,老师和家长又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所以在内容方面,一个清晰的主线条可以梳理出来:

1.相比与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人很弱小;相对于成人,儿童很弱小;因此从儿童起,人就因为自身的弱小和不完美,存有自卑心理

2.人从儿童时期都在孜孜追求优越感,优越感的追求实际上统一了一个人从意识到深层意识,表象行为到行为调度的各个方面——阿德勒坚持认为自卑感与优越感 居于人的人格整体塑造最主要方面

3.为了实现优越感,儿童会基于具体的环境,对个体心理学所分析的三个核心问题制定不同的目标,并事实上选择合目的的手段——尽管很多时候儿童不可能说出其动机,还经常说谎。

4.对于那些错置了 目标的儿童,会在其追求优越感的指导下 滋生各种问题行为,小到冷漠、自闭,大到与社会为敌。

5.解决那些儿童问题的核心在于统一地识别其人格整体,并给与儿童以同情、理解、关怀和鼓励,而不是惩罚,并通过逐步的认知方面改造让儿童重塑一个对社会有益的目标,以实现其优越感。

阿德勒整本书的各个章节和各个话题讨论基本都是试图为第五步服务,比如说【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可以理解为优越感目标比较频繁措置的阶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其实是将儿童的教育问题 进一步拓展到对父母的教育问题,因为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发现,其实儿童的问题很多根源是父母的问题。

如果对书的章节、思想重新做一些调整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分领域:

一、儿童的人格分析与儿童自我成长方面,很多儿童的问题是儿童自我导向所致,或者说是儿童的归因缺乏反思所致。

二、儿童的外部性环境(家庭方面)分析,阿德勒比较让人启发的一条是,他引导我们认识孩子在兄弟姐妹当中的位次 能够极大地影响到儿童的整体人格特性,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兴趣的培养。

三、儿童的学校-社会环境分析,阿德勒在书中提及的一个观点是,很多儿童之所以在学校当中表现不佳,主要的原因是他还没有对学校生活准备好。

对于阿德勒整本书的思路,在当代中国的环境下,个人有一个追问,阿德勒总是试图在说儿童的人格因为追求优越感而选错了目标和手段,应该矫正获取优越感的认知和给予同情了宽容和鼓励,但阿德勒又没倒过来想过,在很多情况下,正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恶意刺激,对失败者的不宽容,他人的鼓励极难获得才是问题的根本,面对一个不宽容的外部环境,又存在对失败者漠视的普遍态度,很多儿童其实无从选择。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五):《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笔记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性别问题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