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读后感100字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读后感100字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是一本由方刚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读后感(一):读书有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病重住院期间,对来看望他的温总理谈到这多么年以来,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时,说到了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有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决定自主招生、自发文凭。是挑战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的另一种思路。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父母应清楚地知道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有孩子的或即将有孩子的父母,怎样来培养教育孩子方面。这本书值得一看,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读后感(二):和孩子一起成长——

几个月前,作家王朔做客某节目,谈到女儿时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我都能背出来他说的经典话语:“我希望她快快乐乐地过完她的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逼们知道吗?……她小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快乐。”老王一口京片子话说的糙,可理不糙。这样的话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被多少孩子所羡慕。其实不仅仅是王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所谓的教育方式,开始反省千百年来我们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教育理念,开始去伪存真,开始仔细研究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甚至摒弃的。

说实话,我其实挺讨厌“教育”这个词的,说到教育就存在被教育。从这个词上明显能感觉到教育者是高高在上俯视着被教育者的,被教育者需尊敬仰视教育者。好像从古至今就规定了父母和孩子在教育这种行为上的不平等,所以也难怪很多父母打了孩子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是为你好,我是教育你呢。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育儿书被出版,越来越多教育家们都要在出版行业里掺和一下,然而所谓的什么名家出书却并不完全被人接受,因为好的育儿书必须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而绝非滥抄乱攒的复制品。

自从为人父母之后,对于如何与孩子相处十分在意,出于职业习惯,无论多晚,我每天必然会辛苦地作着“育儿日记”,正如方刚博士的新书《我的孩子是“中等生”》中一样,作为一个爸爸,这本书其实是他的“育儿日记”,我相信,也是他对孩子一种爱的结晶,是一个普通的爸爸以内心之爱为出发点为孩子所做的,与其他市面上为名为利的书决然不同。所以这样的书我会看,我也会参考,因为同为父母,我情愿去听另一个爸爸或妈妈的话,也不愿去看所谓的专家学者冠冕堂皇的话。

看到这本“育儿日记”的名字让我想起了至今魅力不减的《多啦A梦》,曾经有专家也探讨过,为什么这部动画片赢得了那么多国内家长孩子们的热爱,就是因为它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普通孩子的一切所思所想。而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盛赞优等生的,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是从“中等生”过来的,我特别想问社会问学校问家长们……一句话:“难道你们没听说过《伤仲永》的故事吗?可惜我还没来得及有这个资格问出这句话,就已经长大了。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再也不会希求我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我希望她快乐她高兴,我既不希望她成为仲永也不希望她长大后成为这个“家”、那个家。

很开心地很轻松地翻看《我的孩子是“中等生”》,因为书中的爸爸妈妈始终以快乐和平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而绝非是长辈高高在上的姿态,我认同这种方式,因此这本书对我而言对我的家庭而言具有参考性,因为我的孩子还小,书中方爸爸和方妈妈以及方一经历的事情,例如上幼儿园哭,例如如何让他们接受死亡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摆在爸爸妈妈最现实最棘手的问题才是一个爱孩子的民智的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真正爱孩子的人是希望他们快乐的人,而非被各种压力压榨得愁眉苦脸的人。“中等生”就可以了,干嘛非要拔尖?干嘛非要用童年的快乐换取大人们骄傲的资本?我非常赞同方刚夫妇的理念,也希望更多的爸爸妈妈们看一看这样开明的书,能够认识到我们的爱有一个出口是幸福和难得的。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读后感(三):思考教育的文本

现代人的阅读时间少得可怜,白天上班,晚上应酬,回到家再看看电视,上上网,也就剩下上床后入睡前那点时间看书了。当当网图书频道的书评有一项关于阅读地点的调查,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在“床上”看书的。这或许是都市阅读者的无奈,这无奈多少有些悲哀,而这些阅读者所读之书的作者又多少是幸运的——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几个人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别人的书呢?当然,读书绝不是为了博得写书之人的感激,我们读了一本好书之后,却是要感激写书之人的。方刚博士用12年时间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辑成这本《我的孩子是“中等生”》,其良苦用心,值得我们敬佩和感激。

作者从儿子方一尚未出生之时便开始记录自己的育子历程,儿子出生后,更是怀着一颗爱子之心写下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在每一个家庭、每一对父母都要面对的这些生活琐事中,在每一个人都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的这些教子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历过人生诸多苦难的父亲在面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是如何以一颗感恩的心“宠爱”自己的孩子的;作为社会知名学者、两性问题专家,他又是怎样以其独特的角度探索并践行自己的教子方式的。在“爱子”与“教子”的双向选择中,作者也如众多父母一样有过迷惘,有过犹豫,特别是在“中等生”儿子的自然天性与社会规训发生冲突时,面对孩子浑然天成对自由的向往与这个社会无时无处不在的规则,作者一度怀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但怀疑之后,他又很快意识到:爱的教育不会有错;于是,伴随着儿子方一的成长,方刚博士对“爱子”与“教子”,对自由与规训的探索也在缓慢进行着,并最终找到或者说是确认了他自己的儿童教育理念:宠爱教育。

何谓“宠爱教育”?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宠爱不是溺爱。现在的父母,尤其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大多是溺爱的。生活条件好了,又多是一根独苗,生怕委屈了孩子,孩子有什么要求都是尽量满足,这其实是害了孩子。比如有的父母甚至听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心一下子就软了,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也恨不能去给孩子摘下来,这哪是爱孩子?这样的父母,根本上是自私的,也是愚蠢的,因为他们见不得自己的孩子不高兴,总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却看不到这一次次的满足也会使孩子的欲望膨胀,而私欲的膨胀,终将给孩子和这个社会带来不幸,甚至祸端。爱子之心,为父母者人皆有之,我们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溺爱,多一些“宠爱”。作者在书中所提出的“宠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理性之爱,同时也是一种人性之爱。所谓“宠爱教育”,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仅仅把他们当成孩子;父母应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感受。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关爱,是一种对孩子自由独立之人格的培养,它与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是截然不同的,应当被视为更高层次的精神的沟通与共鸣。

我们看到,作者在与儿子生活的12年中,这种精神的沟通与共鸣不仅造就了一个聪明伶俐,甚至时常闪现着智慧与幽默之灵光的儿子,也使这位曾经决定一生不要孩子的父亲充分体验并享受到了为人父的快乐与三口之家的幸福温馨。事实上,这也为控诉中国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个真实有力的文本:子女对父母的报答,其实在他们小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父母最大的快乐不是等待子女成人之后给予报答,而是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付出自己的爱,并充分享受因无私付出而感受到的每一分幸福。而我们的父母,或者我们做父母的,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把最大的精力放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上,甚至以爱的名义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说到底是希望孩子去实现我们未曾实现的理想,满足我们的一己之私。

相信我们有很多人都曾作为“中等生”一路走过少年与青年时期,在十多年的受教育生涯中,一定受到过不少的冷落与嘲讽。这其中,有老师的轻视、同学的鄙视,也有父母恨铁不成钢的责备或打骂,我们从小就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有多少颗幼小的心灵因此而受到了伤害,本该幸福的童年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而一个人的童年,对他的整个一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同时有些调皮捣蛋的“中等生”的成长历程,尽管从某种角度看他甚至有很多坏孩子身上的缺点,但我们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中等生”,他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和一颗自由进取的心。当然,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和一颗自由进取的心并不一定造就未来的成功,此书封面上“今天的‘中等生’,就是明天的社会精英”的宣传语,显然是书商的炒作,即便所有“中等生”都必定成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未来的“社会精英”就必定幸福吗?说到底,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生的终极幸福,仅仅靠一个自由快乐的幸福童年,是无法独立支撑的,“中等生”概念的推崇,是片面且有害的。

同时,作者在书中的许多教育方法,甚至本书“宠爱教育”的理念,也是有待商榷的。(比如重自由而轻规训,忽视惩罚的必要性,认为爱孩子怎么都不会过分,显然是对“度”的把握不够,是缺少全局意识的。又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孩子切身利益有关的几次“维权”,在笔者看来,也很难保证不给孩子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教育一旦形成某种理念,就容易走入极端。当“宠爱”失控,滑向溺爱,这种精神上的纵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并不比物质上的一味满足小。自由是相对的,规训是必要的,并且有时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是无法回避规则的;即便是自然教育,其“自然”也是有自然规律的“自然”,大自然的规律本身就是一种规则,儿童的天性最起码应该遵循这一规则。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由天性的发展,至少应该以不影响他人和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为前提和依据,否则,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

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只是一种探索,假如我们对某种方式实施关注,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作者在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所产生的困惑与质疑,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教育的本质是关注,而其更深层的本质是反关注的,正如量子论中的波粒二象性,一旦我们对某一物质实施观测,物质本身便会改变其原有的存在形态,这种“测不准原理”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自然也适用于教育。教育一旦具有目的性,教育就难免陷入自身的悖论。

本书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对“宠爱教育”及“中等生”概念或对或错的探讨,而是基于这一文本经验,我们可能产生的对教育之本质的思考。我们说,能提供一种思考的书,就应该算是一本好书。

2010年12月24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