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精选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精选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是一本由[德] 赫塔·米勒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一):我用眼光咬掉一块白色的面包

我在米勒的诗中找到她在小说哪些句子里的源泉,原来小说真的可以写成诗句。我在米勒的诗里看见她叙事的歌唱,原来诗歌也可以被置身在宽阔的海洋,迷幻的森林,以及废弃的工厂。

米勒的诗句在她缠绕的舌尖上疯狂的生长,也在缠绕的白桦树,金合欢,大丽花上疯狂的生长,在农村的田野上还有一丝衬托的痕迹,音节被掉入陷阱,它们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将要去往何方。

一个男人,总是有一个男人,在视线之外,伸手无法达及之处,明媚的光线找不到这双手,也照不到这个男人该去的地方,他总躲藏在阴暗的角落随波逐流。

国王就是心兽,这是永恒的主体,在压制和禁锢的时候就被植入人们的心里,它被映射在任何可以被称赞的地方,永远都没办法称出的重量重重的压在心头,希望你看到的时候已经无能为力。

饥饿灌输着流浪,然后沉默带来一位新的国王,依然在人们心里疯狂滋长。

它用眼光咬伤一块白色的面包,人们都这么说,可是没有声音,所有的声音都被吸入面包的身体,流着淋淋的血迹。涂抹,涂抹在广阔的太阳下依然显得苍白而无力。

带给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遥远,疏离,永远泛起尘埃以及被饥饿与贫穷噬咬的村庄,在那片种满植物的小路上人们视野所能达及的不仅仅是还在边缘徘徊的狗吠声,还有仓促间形成的人际关系,薄如纸纱,在心头缠绕。那是曾经生存过的地方,靠土地生长出来的植物永远地离开了土地,回头张望的不会是给自己带来丝毫慰藉的记忆。

海鸥的声音直透林木触及遥远的村庄。逃离不是背叛,逃离是寻找,朝着各自渴望的方向,没想到的是再也回不去哪些曾经在树梢泛起的微光。我们都只属于各自的拥有。

--Oct24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二):那么,您是怎样阅读这些诗的呢?

昨天,一个学生对我说,每当他出声朗读中文文章的时候,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认字发音上,就会迷失语句的含义。这让他苦恼,读完之后要回头再看一遍,才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今天读到赫塔·米勒的这本诗集,我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这些诗在形式上的特点一目了然。用剪刀、胶水做工具,从现成文字中剪切要用的词,拼贴成文学(艺术作品)虽然并不是创举,也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敢于或善于尝试。这类“新手法”几乎从诞生开始就变成了旧的、变成要需要革新的对象,第一批使用它的人是先锋,之后的实验者却难逃模仿的嫌疑。和早些的某些拼贴作品不同,赫塔·米勒的这些作品并非是随意拼凑的、毫无意义的游戏之作,她把这些剪下的字符贴成了可读的诗。

可是,这些诗要怎么读呢?刚开始拿到读的时候,我是按照排版来停顿的,但是这种阅读体验让人抓狂。我读到的不是一行行诗句,而是单个的词和短语,读完一行,却忘了这些词语放置在这里到底说的是什么。我不是在读诗,我只是在认字,在默读一个个独立的词语。词与词之间的空隙所造成的停顿,与诗的情感、含义应有的停顿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节奏被打断。

这本书有附上德文版的书影,我惊讶地发现,德文版单词或短语在拼贴时形成的空隙并不会给我的阅读造成障碍。我不会频繁地停下来,而是自然选择将一行读完(当然,由于德文太渣并不能理解意思)。这也许跟作品最初的形态有关系:它们原本是贴上去的词语,而翻译的排版设计自然而然是印刷体。视觉上的调皮效果被大大限制,我们看到的是规矩的却不连贯的文字。而且我觉得,拼音文字之间的短小的空隙并不是太影响人的阅读(词与词之间本来就有空格),而中文一旦出现空格就会让人下意识地停顿。

所以,我抛弃了之前的读法,还是选择将词与词连起来阅读。这样读起来轻松得多,但我怀疑,我也因此而错失了些什么。

(我想起我本科时候,有个语言学教授,提倡词式书写。他编的《语言理论》,就是用词式书写印刷的。姑且不论是否符合中文语言的规律,至少在阅读上非常不体贴读者<文学作品形式的变形不属此列>。然后……因为这事,该教授在北大中文论坛上与别人骂战我可不会乱说……)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三):奇异的文字旅行

赫塔.米勒的这本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采用了一种异常新颖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同时也是颠覆性的:将一个个报纸上剪下来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单词间加入空隙,然后再歪歪扭扭地粘贴在白色的纸上,传递出一种跳跃的思维。在她的诗集中,剪刀和胶水的痕迹跃然纸上,和插图上那些迷茫抽象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带出一种孩童式的简单和天真。很可惜的是:译文版只能撷取它原有的外在形式,即采用字与字之间留有间隙的排版方式,却无法临摹到赫塔.米勒用剪报粘贴的本质形式,如果不是书页中间插着一些原版书页面的照片,让我们透过那些简单的画面领略到原著中清新质朴的气息,我在刚开始看时还真的猜不透这本书采用这种凌乱无章的排版方式背后的真正意图。

在阅读的时候,尽可能地忽略了那些词语间的空白,并用思维补上了缺失的标点符号,然后努力地从文字中去理解诗的含义,找寻赫塔.米勒隐藏于其中的自我情绪。于是在不断跳跃的字符中间,我看到一些抽象晦涩的文字在空气中孤零零地飘来荡去,仿佛具有了某种生命,带着忧郁而绝望的情绪喁喁私语。

那些凌乱的词语在纸上缓缓地飞翔,有些句子很难理解,你甚至怀疑是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把一堆剪好后放在白纸上的单词吹乱后形成了这些句子。比如:“这座 港口城 有 冒着泡泡 的 水肚子 有西瓜瓤 做成 的 天空 ”然而细细回味后,发现它们又是极具想象力的,这种极其夸张而另类的修辞手法,在融入孩童般大胆而美好的想象力后,营造出强烈而震撼的文字意象,在初读时之所以感觉难以理解,恰恰是因为自己想象力的极度匮乏所致。

对于诗歌,我读的不多,懂得也不多,但个人感觉这本书并不太象诗集,因为它没有诗的韵律和节奏。在我看来,它更象是一本具有朦胧而抽象的意境的散文集,你能从中读到一个踽踽独行的背影,漠然地在黑暗中投射出长长的影子,看不到具体的脸,因为脸是缺乏想象力的。文字中有一些冷酷的东西,让你在某些瞬间感觉疼痛,并被这样的疼痛所触动。然后是一些残破不全的声音和肢体,那些暗黑色的不完整的身体画面,令人在思想深处滋生出绝望阴郁的情绪。天空,草地,胡萝卜,兔子,小船,面粉,葬礼……就象一个大型的填字游戏,所有的文字被打乱后重新组织起来,形成一些带有思想的句子,变得有画面感,有压迫感,跳跃感,这些原本僵硬的文字,在经历了这种奇特的组合后,仿佛被赐予了一次新的生命,重新变得鲜活生动。

总的来说,读这本书似乎是经历了一场奇异的文字旅行,对我来说很新鲜。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四):《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 在支离破碎中找到诗意

第一次读完一本书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文化水平真的不高吗?

不敢着急下结论,索性细细盘读了这本诗集。这是赫塔·米勒的经典作品,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表面上是一本诗集,内里却是一本剪贴画。赫塔·米勒从报纸上剪下大大小小的单词,拼凑成一首首诗歌。单个毫无意义的文字词组,经过奇妙的排列组合,竟然有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想象力和诗意充满整个空间,表达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字图景。

在阅读的时候,翻看译版,只能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去解读每一首诗歌,找到中心议题,甚至需要延伸阅读,才能够读懂作品背后隐藏的真实含义。抽象与晦涩,是阅读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毕竟这是从四面八方捡到的文字,毫无章法地拼凑到一起的,原本孤零零的文字,现在聚到一起还能表达出生动,想想就知道难度不低。

倘若对照着原版看的话,或许理解起来容易些。那些歪歪扭扭的剪贴画,透露着一些质朴和清新的气息,从中也能感受到赫塔·米勒的情感世界。不得不说,赫塔·米勒用一种很新的方式在创作,可以说是一种文学先锋吧。作品的呈现,其实是基于作者内心的表达。赫塔·米勒罗马尼亚的尼茨基村,她希望在想象的世界中精神压抑和死亡威胁的存在能够重新表达。

我们看到的这些关键词,不是浪漫的情感,也不是直白的讲述,而是一种想象化的呈现。赫塔·米勒希望通过文字,把内心和外界连接起来,打通曾经的脱离感,以独特的、吸睛的、新颖的方式带我们感受这个世界。

看完这本书,准确的说是剪贴画,有一个新的认知。对于诗歌、散文这样文学性极强的作品,如果能看原版还是尽量看原版,这样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比译版的要丰富一些,不苛求字字句句都懂,只要能够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即可。

希望我们以后阅读能够生动丰富,而不是托着摩卡杯的苍白人士。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读后感(五):消失与诞生

——读赫塔•米勒的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诗歌具有那种即兴的神秘情感表现。我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马尼亚女作家赫塔•米勒的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中得到了这样的印证。因为从翻开本书的那一刻开始,这些精灵古怪的思想和飘移不定的文字所组成的盛筵中,隐喻就已经彻底掌控了我。这是她缤纷的作品中惟一一部诗集,也是出于一种对诗人无可比拟的热爱,对诗歌无可遮蔽的敬畏,这样一个用诗性语言写小说的米勒的诗人身份让我不敢对这些文字对这些文字的尊严有丝毫的懈怠。

我知道诗人需要一个自由的世界,就像她明知深陷却依然不愿自拔,这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我也知道,诗歌在脱离了它的母体之后,就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体,因而对于阅读者来讲,它需要我们的二次创作,而做为一个肯于放下喧嚣的畅销小说而长久地捧读一本断行文字的阅读者,仅仅期望能够通过一次阅读,而获得一个或更多诗意的光芒和认知体系闪耀无限璀璨徽茫的光耀,显然这也是不理智的。

我想着在我心里昂扬的玫瑰

想着无用的灵魂像一个筛孔

但是拥有者询问着:

谁会得势站上风

我说:拯救你的面皮

他咆哮着:面皮

不过是块污迹糟蹋的绢布

没有心智没有头脑……我无法对这种俗常中依然葆有的高贵气息熟视无睹,就像我无法拒绝在那些惶惑粗糙的时刻,当一颗心自由地呼吸着那些高贵的语言与乌托邦精神时,一个人的存在也将成为真正的存在。它们的生命有鲜花的特质,更有对这个世界的不认同与抗拒。米勒完全用超现实的画面表现和天马行空的象征手法展现诗歌与它散发着谜香的氤氲。无穷无尽的语词在断行中舞蹈,无穷无尽的想象在视觉中渐次突兀,那么这个时候诗人复杂的内心与矛盾的世界二者间的对立已经昭然若揭。正如法国诗人尚•考克多诠释的那样“他们在创造诗的时候,使用了一种语言,既不是活也不是死(那种语言),很少人讲,也很少人懂——这包裹我们的躯壳不理解我们/在我们身体里面的就是里面/这些躯壳各自在里面/组成了不朽的躯壳”。米勒在她的《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中这样写道:

“当 那根火柴 玻璃般地燃烧

一个人 给自己 拿了 百分之五”

“那 白天 穿上杏子烤饼

那 深夜 只穿了黑色羽毛

当 那一小块月亮像粉笔一样发光

半条大地跑道 在颈脖里

另半条穿过那些心脏”……这些被诗人敏锐的触须从容收容的各自为营的词语与文字,在某个午后骄阳的缝隙中,在某个长夜无尽的黑暗或黎明的徽光中,完成的一次或无数次组合就成为了诗人对话灵魂对话生或死的一切。是的,所有的矛盾与和解,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文字中消失,也将在文字中诞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