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精选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精选

《犯罪心理研究》是一本由李玫瑾著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的259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01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一):法律很威严,可是力量有限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不知道明天和犯罪哪个先来。犯罪和意外同属小概率事件,况且犯罪也算是意外的一种。只是它距离“普通人”很遥远,毕竟,当我们在说意外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疾病、事故那些。

人生是无常,可是人这个物种并不擅长应对无常。普通人岁月静好时,会有惯性地、习以为常地觉得日子会一直好下去;而当置身低谷时,很容易感到翻身无力,黑暗哪有尽头。我们的眼光生来短浅,心性更可能要饱经风霜才能日趋成熟。这当然不怪我们,但是我们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塑造了我们,环境又是由我们组成。

某位冰球传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总是滑向冰球要去的地方,而非冰球现在的位置。

在这里引用它可能并不搭调,但是李玫瑾老师的研究,我觉得正有此意。因为当某个案件在网上曝光发酵,声音通常是“坏人要严惩”、“好人真是可怜“、”法律就该提高力度“云云,目光被集中在事件本身。正常人在浏览新闻的时候可能祈祷坏事不要再发生,可是,仅仅让大众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对于避免同类事件未来的发生,还远远不足够。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二):有点有面、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具

首先,千万别因为书名是《犯罪心理研究》而觉得很遥远,或很高深,或很宏观,不是的,相反,这本书很实用、很通俗的,叙述清楚,文字简洁,全书很好地达到了作者所要“做教学和研究的人,要有由浅入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还要有由深返浅的表述和应用能力”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跟《民主的细节》的阅读体验很相近:实例、细节、使人思考,给人新的视角,一句话:他们给人的启迪绝不仅限于书名所明示的。

其次,这不是一本告诉你简单是或者否的书,因为基本上社会科学中,有人对一个命题直接作“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等两分法回答时,其结论总是可疑的,或者说是会让人无法信服,最终也往往是在事实面前无法立住脚的。所以反过来说,这本不直接给人绝对答案的书更符合社会真正的一面。

最后,简单概述下全书的体系:为什么提出犯罪防控这个课题,到底谁在犯罪;谁呢?——两类人:危险人格和危险心结;何为危险人格和危险心结——引入心理学基础理论进行解说;——对危险人格(分为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缺陷人格三种类型)和危险心结(分为意结类、知结类、情结类三种)的表现、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加以个案剖析——刑事上的应用——不同对象的不同防控思路。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三):犯罪人的心理

今天读完的一本书。作者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以前看《锵锵三人行》,李玫瑾老师就是我最喜欢的嘉宾之一,每次节目探讨社会焦点的案件时,她总是能从沸腾而偏激的社会舆论中通过细致的案件分析,从心理学角度上对犯罪人作出理性而合理的犯罪动机分析。

这本书虽然名字看起来很学术很高深,但是其实内容跟作者在电视节目中的风格一致,逻辑清楚,案例详细,叙述清晰,文字简洁。基本上作者把犯罪人分为两大类:危险人格和危险心结。

其中整体犯罪数量中,危险人格虽然人数少于危险心结,但是危险人格制造的犯罪数量远多于危险心结所产生的犯罪。也就是说少数的犯罪人制造了多数的犯罪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曾经国家搞的全国“严打”最终都不能有效地减少犯罪率的原因。我记得小时候,经常电视报纸上看到开展“严打”工作的消息,然而最近几年再没有出现“严打”这个词。我曾经认为是国家从保障人权与法律的角度上取消这种违反法治精神的行动。现在看来,原来是“严打”本身成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拥有危险人格的犯罪人是不会因为惩戒变严而停止犯罪的,一个人如果形成危险人格,无论何种情况下只要有机会都会不停犯罪,而恰恰是这些人数居少的危险人格犯罪人制造了社会上大部分犯罪。

其中危险人格又分为三大类: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缺陷人格。其中反社会人格是由于遗传等先天因素导致的。而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是后天环境尤其是早期生长经历造成的。

而危险心结也分为三种:意结类、知结类、情结类三种类型。基本上三种类型也是后天心理因素导致的。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反社会人格是先天遗传无法避免外,其他几种犯罪人的心理类型都是后天环境尤其是青少年期成长环境决定的。所以无论是对自己的修养提升还是养育子女,多了解心理学知识,真是非常重要。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四):一点点个人看法

我相信李玫瑾教授在对犯罪的研究中明白了教育对预防犯罪的重要性,所以如今的她致力于教育,想通过这种方式去为预防犯罪事业献上自己的力量。

但是,我也相信,李玫瑾教授正在走上一种极端,通过机械,统一,蛮横的方式去施行她的教化。

书中的一些用句我在此摘抄一下“人在生命初期与各种动物相比属于最笨/最无能的生命体——这种无能就决定人的一种社会属性。”这是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他们每次得到满足而感受愉悦的同时就记住了这位扶养人的音容笑貌、身体体味等”同样充分但不必要。

“依恋是母亲或者其他扶养人获得对孩子进行控制的资本,若没有这一抚养过程和依恋现象,母亲就很难支配和控制孩子的心理。”我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一段中的资本、支配以及控制三词是否是有意这样描述的。

但我相信,若是我的父母对我的行为具备这三个词,那我的一生都将是痛苦的。

人总是会陷入一种误区,想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一种社会形态,却最终发现自己的无力以及这个社会的无可救药。

可是将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强加给别人,凭借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鲁迅先生曾今说过“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

不必在意自身的光照亮了多少,在黑暗中,再微弱的光芒,也依然夺目。

愿中国.....不,愿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摆脱冷气。

《犯罪心理研究》读后感(五):在智力教育通行的年代,你的孩子更需“养心”

曾经有位朋友看了《法医秦明》后,突发奇想地问我,假如你是罪犯,会怎样杀死我? 我盯着她的眼睛三十秒,说,我会把你塞进冻干箱,冻成人肉脆,在夜阑人静时切下一块送红酒,以祭奠我们的情谊。 朋友听了不以为然,她说这种死法不好,既不残酷也不浪漫。总而言之,就是我的智商太低了,不适合当罪犯。 前几天,4.27米脂杀人案赵某终于执行死刑结束了自己短短了二十余年。 尘埃落定后,我们不禁疑问,究竟是何种原因,令赵某残忍的杀害9名学生(另伤19人),难道仅仅是因为多年前,他上学时被同学欺负,遂记恨到十几年后才进行报复? 他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也许我们都应该看看李玫瑾这本《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当下流行看心理书籍,从某方面而言,人们的压力是巨大的。从《乌合之众》到《自卑与超越》,再到《拖延心理学》,无一不看出我们惧怕平庸。但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路上,往往忘记了本源,忘记了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 我们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接受的无一不是智力教育。在升学考试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常常忽略了人的性格教育。因而,教育选拔出大量优秀智力人才的同时也显现诸多问题——智力不具优势的学生找不到存在感,往往走向逃学,沉溺网络,打架斗殴当中;而智力优秀、升学成功的学生却因性格自私、懦弱而出现任意地自杀、恋爱失败杀人或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力去谋划犯罪等。这便是现行教育的根结。 在学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前提下,为人父母的更要懂得一些心理知识和预防措施,因为智力教育和人格教育同等重要。 读完这本书,我们大概知道什么是危险人格、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缺陷人格,知道儿童成长期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当身边的人出现异常行为后,我们能第一时间察觉;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时时告诫自己,“养生”的同时也要“养心”。 这本书注重理论的同时,还用了大量的具体案件来解析,所以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会满足一大部分人的猎奇欲。当然,希望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只要去读读《教育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就好了,最好别用上《犯罪心理学》。

遗憾的是,这本书写于八年前,直到现在,各种变态杀手依然层出不穷,学校教育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李玫瑾教授不愿看到的事实。 在这个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连心理学都在钻人们心理空档,贩卖危机的情形之下,可见普及常识依然重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