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致青年教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致青年教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致青年教师》是一本由吴非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一):让青年教师成长的更快吧

看到这本书时已经是闷热的下午,总在焦急等待和繁忙杂乱中度过的下午,抽出一点空闲时间静坐,看到同事正在看的这本书,他很细心地标注圈点了一些内容,我先是随手翻翻,接着就被他的标注所吸引,慢慢的通过一些句子的指引看了其中的几篇文章,接着就从头开始翻看他的简介,得知这位老师的书几年前依稀记得看过,就是那本《不跪着教书》,当时只是觉得这老师讲了些真话,随后就过去了。

今天又读起他的书,很是感慨,有许多道理,当时要是仔细琢磨一下,并且认真总结,踏实执行,估计在教育沟通的工作中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了,许多学生和老师对教育管理的疑虑、困惑在本书中也有许多展示,通过这些现象作者进行了解读和诠释,找到一些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用具体事例的做法来迎接难题,最终,有些措施还是有效的,并且,作者做到了事事时时去总结,去书写对问题的引申,过程的记录,解决的依据,最终结果的表现,目的是否达到,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他是深爱着这个行业,也关心着学生的成长,用汗水和智慧去努力陪伴学生成长,让自己也在其中成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二):教师:守住常识,培养人性的职业

一直算是个好读书的人,虽然很多时候不求甚解。但是不动笔不读书,既然读了,还是应当记录一些什么。毕竟花了两天时间读完,隐隐然之间似乎找到一个方向,有了一些想法。

初读书名《致青年教师》,想当然的觉得书中存在直接迫切需要的一些案例,一些建议,甚至一些具体可行的办法。但是逐一翻阅之后觉得有些失望,但是读完,才发现,有好多正确的内容应当被吸收和内化。虽然它不是直接的方法论,确是一个理想教师的随笔和记录。

大学四年呆在教育学院,读的也是教育相关的专业,但是从今年九月开始当老师之后,反而越发的模糊什么样才是好的教育。当老师,当的手忙脚乱,而从同事的交流当中也没有太多幸福感。

教育是什么?怎么样教育?传播知识,也在进行人文熏陶。

不单局限在一个学科里,也需要有更宏观的内容。教育是关于人的学科,需要有人的品性,需要守住常识,守住“时间”。一些基本的伦理,需要守住“师道尊严,对他人的尊重”等等,而好的老师,或者说想当好老师的人,都需要注意这些。

用足够多的知识和方法吸引孩子,用智慧传递给孩子,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等等。不纵容孩子不良的习惯和缺点,注意劳动,不向单一的”馒头“投降等等。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三):转书评一枚,教师是理想主义者的职业

吴非(王栋生)先生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被出版者作为“2010年教师培训首选读本”推出。但我估计不少读这本书的青年教师会失望,因为书中既没有多少学科教学案例,更没有“班主任兵法”之类。书中的近百篇文章,其实是相对独立的随感,有一些在报刊发表过,有一些在博客上贴过。这些文字中的相当一部分,说是杂文也未

尝不可——吴非老师本来就是一位杂文家。

业余爱写杂文、人文关怀强烈的吴非,在《致青年教师》中更多地表达的,是自己对教育的理想,以及希望青年教师能在教育工作中,追寻理想,实现理想。在他看来,教师的工作职业对象是人,因此比其他职业有更多的憧憬。而教育是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他尤其勉励自己的同行,语文教师向高一层次发展并获得成功的人多于其他学科。联想到他以前的一本书名《不跪着教书》,这本书若以其中的一篇《不放弃理想》命名,似乎也很贴切。

教师要实现理想,当然离不开专业努力。吴非老师在书中,没有讲太多的教学方法,但他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学生喜欢一位教师的课,不仅“会盼望你的课,把听你讲课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更会培养“良好的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在笔者看来,吴非提出的“说学生听得懂的话”,批改作业可以不用同一标准以激励学生,等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课,让教师有更多领略职业乐趣、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但吴非老师在书中强调得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育。他说的不是专门的德育,而是在日常教学,甚至生活中的教育行为。比如,教师在仪态方面要当学生的典范。不要在无意间放纵学生,以免他们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教师要在孩子的心灵上,“放上一粒善良的种子”……吴非先生受到众多师生的敬重,还有生病的学生在临终前,表示病好了回学校一定要去听他的选修课,无疑都与他的人格魅力、理想情怀分不开。

当一名有理想的教师,难不难?吴非老师给我们的答案,是令人心情沉重的。他在书的自序中说,现在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捍卫常识”。因为时下是一个“教育路线被歪曲了的功利时代”,很多同行选择了“跪倒在馒头前”,为名和利挤破头。很显然,那些都不想去“捍卫常识”的教师,是很难指望他们去“仰望星空”的。也正因为此,吴非老师才在书中大声疾呼:不是理想主义者不要来当教师。

在中学讲台站了三十年,“堆积的教训可能比经验更多”的吴非老师,对青年教师既有热情的鼓励,也有无情的批评。在笔者看来,这正是他理想主义的体现。他自己也说,是理想让自己活着,“即使什么都看透了,也不放弃理想”。不过笔者在对他表示高度钦佩的同时,也想说一句,“不放弃理想”对今天不少有理想的青年教师,或许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比如吴非老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要青年教师“不要急”,可在房价那么贵,教师实行聘用制,学校考核又异常严格的今天,有多少校长会给青年教师慢慢发展专业、追求高远理想的机会呢?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四):在平静中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

一、 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想主义的情怀

我不了解教育史,但是很小的时候听爸爸唱过一首歌,说是一个老师下工厂去听取工人意见,好“共同谱写教改新篇”。好像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一直都被诟病,一直都在改革。

但是改来改去,我们每一次都不过是想回到一些常识上去。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切行业都在追求“更快”,都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教育也深受其害,仿佛被绑架了一样,气势汹汹地向前冲去。很多教育工作者忘记了教育不是一种行业,不仅仅是一种行业。

我们掌握知识,归纳方法,我们也面对人。知识的世界是纯洁的,和一切嘈杂都不相关,它就在那里,在我们沐浴山风、仰观繁星的时候,知识美得令人窒息,令人悲伤。我们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搭起桥梁,我们是彼岸世界和此岸之间联系者。

但是这还是不够的。我们面对的是人,是血肉,是微笑,是眼泪,是思想,是心灵,是——世界。

我们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甚至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引路人、启发者。

我们和学生们需要梦,需要诗,需要精神的成长,需要人格的完善,需要面对自己和世界的立足的土地。因此,我们需要理想的情怀。

因此,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迷惑,你觉得举步都很艰难,请看一看这本书,然后告诉自己,我们(而不是我)并不孤独。我们的坚持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开出美丽坚强的花朵。

二、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并不是不想在高考的路途上风雨兼程,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像收割麦子似的,一茬一茬地割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的,我尽量不和已经毕业的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我的精力有限,我必须看到“来者”。但是更重要的,在我的第二届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仍然需要我事事提醒的时候,我就好像一个濒死的母亲,担心我的孩子一个人孤独地活在世界上,什么都搞不定。我悲伤着。

可是我本该放下我的悲伤。就像吴非说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好习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不需要教了,是教学的成功,也是教师的职业追求。”(《仍说“教师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很遗憾,我中途接班,没能认识初进高中那一张张懵懂稚气的脸,没能陪他们一起犯错一起成长,我没能更多地树立榜样、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没能养成应有的习惯。而且,即使一开始就是我陪着他们长大,也不能尽善尽美。

但是我很高兴听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说“谢谢”;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开始主动学习,虽然他们的方法甚至方向都还有问题;我很高兴学生开始学会说“对不起”,尽管他们只是在心里说,但我能感到他们的焦虑、反省和慢慢建立起来的责任感。

是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我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初中生越教越讨厌,高中生越教越乖”。不同学段的学生总会有不同的表现。我的感悟并不深,但是吴非说“我在教学中,接触过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困难学生’,当时并没有实质的转变,而这些学生成人后心智健康,很正常,有的成就很高”。(《教育的一个特征:慢》)

是的,教育是“慢”的事业。 吴非说教育如农业,植物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天时、地利一样都少不得,光有干劲是不行的。我们也许只是需要一些耐心,平静地等待。我们需要多一点去相信,因为我们的言传身教,这些和我们朝夕相处过留下的种子,将来会在某个时间真正地醒来,长成参天大树。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五):教育首先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生态

现而今,我们印象中的“教育”似乎等同于“教育问题”了,好的教育被置换成解决教育问题,便成为很多“教育家”的逻辑。于是乎,急于给出答案的“教育家”往往摆出一幅救世主的摸样,扳起指头就数起一二三来,似乎只要遵守他们定下的“戒”与“律”,问题就破了——多少大而无当的“万精油”式答案,不就这么来的么?

只是,教育问题“破”了,好的教育便“立”起来了么?把这两者等同起来,实则是误把“破”当做“立”了。要知道,懒汉就喜欢把千头万绪的“教育生态”简化成“教育问题”或者“教育病”,反正要给出个“答案”实在是件太容易的事了,即便宣布无解也算是个解,一切就到此为止了。至于好的教育是什么,反而被遗落了。

教育首先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生态,且慢急于给出你的答案。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就是这么一本淡定的书,书中少有忧心忡忡的叹号和咄咄逼人的问号,而是借助自己三十多年教育感悟将当下的教育生态一一道来,看似一部微小的私人史,实则充满微言大义。

在书中,作者首先就将“教育常识”而非“教育问题”视为好教育的本体。为此,很多绑架在“教育问题”、“教育病”旗号上的社会病、个人病就被先行剖离出来了:如,有的教师不学无术,每到职评或晋级测评,什么都想占有,而且很多都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取到了,这种破格获取利益的怪圈被认为是“教育病”,很多有志向的老师在不平衡愤愤不解。作者认定,“那全是社会病,不是教育病”,他接着劝慰说,“你如果陷入那样的怪圈,即使侥幸成功,以后也摆脱不了更大的精神压迫,除非一生不觉醒。”再如,一些热爱看书的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同事误会:要么认为你有鸿鹄之志,要么认为你迂腐不懂生计,缺乏生活情趣,这让人觉得孤独。作者用事实解答说,“尽可能的理解他们,当年初出茅庐,他们多是心雄万夫,只是岁月消磨了他们的意志,生活重负一点点地压低了他原有的精神高度。”

理解蕴含在教育生态中的他人与社会,并非是认可那些就是对的,而是为了更珍惜自己的热爱,不将自己担当与理想的旁落推给体制或者他人,不因看到“清者之悲”与“浊者之乐”而价值观错乱,如此等等。作者在该书的首章论述教师应具备的格局,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境界则格局自高。而境界生于对现实生态的理解后,如何更好的坚持自己诗意的理想。

作者将这些视为教育常识,继而将教育常识推而广之。如,“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再年轻的教师,只要像古代的老师一样讲学生称之为“弟子”——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甚至更简单一点——尊重一个普通人,你就会知道如何在每个环节里注意爱护学生,就不会埋怨说没有人教我怎么做。于是,教师得有这样的常识性认识: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师不能再以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应邀想去拯救别人的灵魂,可能先得拯救自己,自己得爱憎分明人格高尚,好的价值观才能培养好的学生。

再如,“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不过是捍卫常识”:很多学校盲从“教育产业化”,学风浮躁,动则便是“一年投入,两年见效,三年报成果”。而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同理,教师不能恨铁不成钢,因为人一辈子都在成长,很多时候得靠自己悟,欲速则不达,老师也是如此。

又如,“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教会学生懂得劳动,敬重劳动,而不是鄙视劳动,引导他们成为所谓的“人上人”;对冷漠的学生坚决不能纵容……

全书就一点一滴将我们当下的教育生态写明,看似复杂,实则也简单。那教育是难的问题么?如果说是,那是因为人为的私利或困惑裹挟了教育,忘了初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