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1

观众朋友下午好,今天上午五⑶班的语文课上,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忽阴忽晴,忽风忽雨,很不稳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播报员汤育诚在现场的报道。

观众朋友大家好,现在是上午8点15分,五⑶班的语文课就要开始了,教室里同学们还在疯闹,可以看出在没有老师的时候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随后,语文老师挂着一张阴云密布的脸走进了教室。同学们见状,都预感到大事不妙,安静了下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晴空渐渐消失,乌云悄然密布。

“没交作业的都给我站起来!”老师说话了。只见几个人歪歪扭扭地站了起来。“你看看你们,40多个人就有将近10个人不交作业。你们是学生,学生就应该认真完成作业。没交作业的抓紧补!其他人背昨天发的古诗词,我随时会抽查背诵。”真是虚惊一场,还好只是雷声轰鸣,暴风雨并未真正来临。

老师走上讲台,把一摞本子分给前排的几个同学发。这是几个调皮的同学,发本子的时候,距离远的就随手一甩,于是本子满天飞。发本子的同学飞本子飞得不亦乐乎,其他同学接本子接得手忙脚乱。一时间教室里狂风大作,乌云迫不及待地想登上舞台。天阴沉沉的,让人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压抑与恐惧。

“够了!”老师大喊一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有没有一点学生的样子!这是课堂,不是游乐园!”老师大发雷霆,狂风又开始呼啸,天空电闪雷鸣。“发作业就好好发,飞来飞去,是不是想显示自己的能耐!有本事就在学习上比,不要在别的地方哗众取宠!”树猛烈地摇晃,树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玻璃窗摇摇欲坠。阴暗的天空不时被耀眼的闪电划破,轰鸣的雷声震耳欲聋。

“学生要遵守纪律,你们有没有一点纪律观念,有没有对老师的尊重。”随着一阵雷声的轰鸣,暴雨在一道闪电之后降了下来!无数的雨点从天上砸下来,打在地上、树上和屋顶上,噼里啪啦,瞬间横扫大地。

“你看看你们,不写作业的一大堆,在课堂上倒是闹腾得很起劲,老师凭着自己的责任心来约束你们,你们却辜负老师的好心。”一下子,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天昏地暗,惊心动魄。粗大的雨点狂暴地砸在屋顶上,整个天空似乎要崩塌下来,就像是大自然积蓄已久的怒气在一时间全部爆发了出来。

正在这个时候,下课铃声响起。“给我好好反省一下,下课!”老师生气地走出教室。此时暴雨骤停,天地间一片宁静,乌云以缓慢的速度退去。然而,刚才暴风雨带来的压抑与恐惧还笼罩在同学们心头。

以上是播报员汤育诚为您带来的五⑶班语文课上的气象报道。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2

听雨时,便是我头脑最清晰的时刻,同时也是最能让我心事如潮的时刻。——题记

又是夏雨倾盆的时节,总喜欢隔窗听雨。从前不懂得聆听,是因为不曾懂得语文之美,而今,在语文课上,我将诗词歌赋如雨般聆听。语文课不只有词语解释与文意分析,更有一种情怀,一种情结,一种精神的升华。

我喜欢把上语文课比作听雨,是因为语文如雨一般能够涤荡人心。

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那如万马奔腾般的雨声,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颗炽热的心。

听!“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那样的和风细雨,带给人点点落花般美丽的轻愁。

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飘摇的凄风苦雨中,响起深沉凄凉的身世之叹与家国之悲。

听!“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深夜寂寂唯听雨打芭蕉,这声音恐怕要令游人断肠吧?

听,春夜喜雨,明朝杏花雨,还有聊慰平生的一蓑烟雨……唯有在语文课上,这雨声才能诸般变化,分身万千,扮演表达感情、寄托心声的不同使者。它们纷至沓来,滋养或俘获你的心灵,让你敏感,让你善思,让你拥有一个丰足明亮的精神世界。

在我看来,语文课便如雨。每节课,便是一次雨中漫步与吟哦。而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我总会生出几分从雨的幻梦中苏醒的畅快或历经风雨的沧桑。

语文课上,曾学过一首词,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它告诉我们:人生境遇不同,看到和听到的风景也不同啊!

而自然界、生活中的风雨亦如一堂堂语文课。狂风起,雷声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语文的生命:狂风告诉我,君子当行如风;雷声告诉我,君子说话应掷地有声;大雨告诉我,人应活得畅快淋漓。

一切又归于平静。隔窗听雨,书声依旧,雨声悠远……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3

那天,天气尚好,和普通的一天没有什么差别。秋日的阳光,依然暖暖的。

清晨,母亲煎的荷包蛋的浓香尚留唇齿之间,可我的心中却尽是苦苦的味道。正值初三,没有娱乐,没有周末,一日日不变的是压得让人难以喘息的作业,做不完的模拟试卷,逼得我简直想要逃匿。还有那雪上加霜的早起晚睡,更让我苦不堪言。

9:35,又是一节语文课。

那天,老师身穿深蓝色的旗袍,颇有古典气质,这是我喜欢的穿着。她站在讲台上,一只手按着讲桌,指腹向下用力,用沧桑而坚定的声音分析着一篇课文,那是一个文字硝烟时代的故事。

她说,你们还小,不懂那个苍白的年代究竟如何让人痛彻心扉,究竟如何让人难以忘怀。她的声音如空旷山野间的回音,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回荡。她的声音里,明显饱含着一种痛苦,又好似有一种坚毅萦回其中。

在我们的一再追问下,老师才答应讲述她那不想诉说的故事。她说:“那一天,不知是什么缘故,父亲被关进了牛棚,我只有13岁……”

我分明感到,老师的声音里充满了回忆的痛苦,还有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弱。

我曾一度认为,老师是世间最坚强、最不需要安慰的人。从来在课堂上,她都是充满活力的那一个,从容自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可我却忽略了她也是凡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生命无法承受的轻与重。

我的心倏地一下痛了起来,在那个温暖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突兀。温暖的阳光抚不平我的心绪,正如多年来,什么都抚不平老师心头的伤痛一般……

我忽然想要坚强,想要长大一些。若是老师觉得有人可以倾诉,我愿意用心灵承载老师心头那厚重的文字,用纸笔记载那凄楚的故事。

打开心扉,才能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我似乎理解了一位普通的教师能在病魔缠身的时候,依然站在讲台上同她的学生一起分享语文的快乐,一起领略语文的深邃内涵……

瞬间,我已顿悟。初三的那点苦算什么?最起码我还有阳光陪伴,有亲情相伴,有这么多温暖的声音和笑脸相伴。而彼时的老师却孤苦无依地自舐伤口。那一刻,我好想走上前去,用一个拥抱为她抚平心头的创伤!

阳光,暖人心扉;压力,飘散而去;坚强,永留心底;厚重,载入史册!

在那个普通的日子里,那一节永不能忘的语文课上,我的灵魂开始复苏,我的生命里又充满了阳光。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4

语文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无论是字词的丰富性,还是语句的精练性,又或者是文章的生动性,无不彰显着“语文”的独特与奇妙。

无需屈指,从第一天读书到今天,我们上过最多的课一定是语文课。由字而词,由词而句,由句而段再到篇,这是循序渐进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带着对学校与老师的憧憬,我跨入那个窗明几净的教室,捧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满心欢喜地等着老师的到来。

他来了,一副不笑时很严肃但笑起来又很温暖的样子。先自我介绍吧,这个环节肯定是免不了的。可是,老师忘记了,我们才第一天上学。“老师,什么是自我介绍啊?”“我不知道怎么介绍。”诸如此类的问题奔涌而出,弄得老师既无奈又好笑。接下来,就要开始学习知识了。“金木水火,上下左右”这些字,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但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却很难很难。老师一遍遍教我们认读,同学们的小脸上都写满了认真、专注。

生活在继续。转眼间,我的小学生活接近尾声。

那是小学最后一节语文课。铃声还没响,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教室。老师走进来,一声“听写”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引来同学们的好奇和猜想。“拿出听写本听写,这次听写53个词语!”为什么还有零有整呢?我们满腹疑惑地拿出听写本。“第一个词×××,第二个词×××……”原来,老师是在听写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字。大家起初觉得好玩,但老师严肃而缓慢地念着每一个名字,牵起同学们的不舍和感动来。念着念着,写着写着,开始听到有人小声地啜泣,最后全班同学都哭了,老师也流着泪嘱咐我们要铭记每一个名字,还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珍爱这些名字,不要让它们因我们而蒙羞……

往事历历,如在眼前。那一节节精彩的、好笑的,或者凝重的、深情的,或者声情并茂的、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在我们的成长中刻下印记。伴着这些声音与风景,我们拔出身体的节,拔出智慧的节,也拔出精神和情感的节来。

语文课上,我们在成长。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5

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便开始执着地耕耘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可有几人知道,那一张张语文试卷有多少艰辛?为了寻找一个快乐的答案,有多少语文教师艰难地在语文课上探索,想要摆脱笔尖上舞蹈的痛苦,努力寻找如品香茗般的感受,如聆听音乐般的陶醉。

于是,语文课上,可以这样领略语文的诗意——

一位女教师手握书卷走上讲台,翻开厚重的语文课本,一节生动的语文活动课开始了。

古老的私塾里,中华教育的圣祖孔老夫子手执书卷,在高声吟诵着,陶醉其中。

一部《论语》,陶冶了无数炎黄子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位老夫子循循善诱的引导、因材施教的教法、辩证的思维、修身养性的人生见解,一齐载入了一个民族的史册。

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传承发扬,一节语文课展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

黎明前的黑暗中,远处的山路一片迷蒙。

一位小姑娘手提一盏小橘灯,轻轻地为冰心女士照亮前行的路。一个声音响起:“曾几何时,中国人民在漫漫长夜中探索着,寻求着……”小橘灯的光亮,实在照不了多远,但是眼前却充满着希望的光明。

漫漫黑夜,有多少先驱者在黑夜中摸索,一节语文课记录了一个民族艰难前行的足迹。

然而,长夜难明赤县天,黑暗里的人们在痛苦中挣扎。深沉的音乐声中,苍天也在哭泣。刘胡兰昂起了不屈的头颅,大义凛然地走向了冰冷的铡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个伟大的声音让宇宙震颤,就连敌人也闭上了凶狠的双眼。

历史的书页,总有人以生命的价值书写。一节语文课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

历史不会总是这般残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仁人志士在谱写着千古的华章。

悠扬的乐曲中,洞庭湖气象万千。春和景明中,宋代文人范仲淹神交岳阳楼。

聆听吧,那是一代文人的豁达胸襟,那是挫折中先忧后乐的拳拳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伟大的政治抱负,曾经鼓舞了多少后人。一节语文课彰显了一个民族先忧后乐的博大胸襟。

时代的车轮总是在磨难中前行,战争的火焰总是在炙烤着人民的心田。你听,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普鲁士兵营的号声也响了。

普法战争中的小弗朗士,跑到了村公所的布告牌前,战争的消息让他悔恨自己的过去,痛苦的时刻,他明白了应该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是的,小弗郎士,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韩麦尔先生的话语,重重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

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尊严。

这是最后的一课,我永远忘不了的一课。一节语文课让一个民族懂得了祖国语言的象征。

初春,大地一片新绿,树上绽出嫩芽,田野的冬水也汩汩地冒着水泡。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中年人的抉择撑起了家庭的责任。

三代人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是亲情把老、中、幼的生命相连,细腻的体味与理解中,质朴的亲情更加醇厚而深挚。

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一节语文课颂扬了一个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语文课上,留下了师生探索的足迹。

不必在一张张试卷上艰难行走,也不必在别人的模式中痛苦跋涉。只要我们懂得:语文是一个民族古老文明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审美情趣的凝聚,是一个民族博大丰富的精神家园……那我们手中的这一杯香茗,就会永远令人回味,醉人心脾;我们耳边的这一首乐章,就会永远余音袅袅,亘古不绝。

其实,这岂止是一个答案。

语文课,一场外延无际的写作,书写不完;语文课,一种没有终结的探索,没有句点。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6

我喜欢上语文课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师的讲解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二是语文课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我并不擅长写人,如写语文老师,必定出不了彩,所以我想到写语文的魅力。我认为,上语文课,就是探寻语文魅力的奇妙旅行!

语文课上,我轻轻地翻开语文书,欣赏着那灵动的文字,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品味着书中的味道,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妙旅行。

语文课上,我漫步在诗歌的王国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漫步在杜甫的诗歌里,我读到的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豪壮,悟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胸怀,看到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和谐。

语文课上,我穿越历史的天空,走进文学的殿堂。陶公远离喧嚣的凡尘,避开烦扰的世事,隐居深山,精心耕种自己的一小块田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悠然地采菊东篱下,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云雾缭绕的南山。那份闲适舒心,那份超凡脱俗,那份怡然自得,令我无限向往。

语文课上,老师带我品味书香。打开语文书,书的味道便如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顺着流动的血液进入了心脏,充满了全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部《红楼梦》演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林黛玉,柔情中带有一丝倔强,智慧中不乏一丝高傲。“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的悲剧或许是上天注定了的,含泪葬花其实便预示着她凄婉的结局。

语文课上,我遇见了在小岛休养的高尔基,看见了他的儿子在岛上种植的五颜六色的鲜花,知道了“给予”比“索取”更愉快的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美丽的花园,那神奇的花朵,也许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也许是一次善良的帮助,也许是一个宽容的微笑……采一朵鲜花送给你身边的人,帮助、给予、付出,也许你会收获整个春天!

……

铃声响起,将我从语文的殿堂中拉回了教室。但那美妙无穷的诗词、散文与小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语文课,使我明白道理、增长见识,更让我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深情。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7

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打一次哈欠的时间大约是6秒钟,在这期间闭目塞听,浑身舒坦,它可以消除疲劳,放松肌肉。听起来打呵欠是件好事。只可惜,昨晚为了看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熬到11点才睡。今天非常惭愧地把呵欠带到语文课上了……

上课铃声一响,我提了提精神,刻意想把瞌睡虫赶走,这时候脑袋已经非常重,伸直脖子感到有点吃力。这才早上第一节课啊,我默默地鼓励自己千万要顶住……

“请大家打开书本朗读第一到第四自然段。”潘老师布置了朗读任务,我们齐刷刷地竖起书本。我浑水摸鱼,连着溜出了两个大呵欠,心中一阵窃喜:真是太幸运了,有书本作掩护,潘老师肯定不会察觉。开始解读课文了,潘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解此刻有点像舒伯特的《摇篮曲》,使我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当全班同学都陶醉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时,我正艰辛地跟呵欠作着斗争。眼看着呵欠呼之欲出,已经不随我的意志了。千万不要发出声响,一定要小心翼翼,真希望能隐身啊……最终无力抗拒,两个呵欠赤裸裸地鱼贯而出。这简直是这辈子最丢脸的事了……

潘老师朝我一瞪,伸出四个手指。天哪,我的四个哈欠全数着呢!“茹金--”我惊慌失措地站了起来,等待着批评的降临,“请你读‘漓江的水真静啊’这一段。”我长吁了一口气,开始读了起来。这一阵紧张,赶跑了瞌睡,让我恢复了精神投入到课堂中了。

难以忘记语文课上的呵欠风波,潘老师用善意的提醒维护了我作为一个好学生的尊严。如果以后能成为老师,我也要当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

语文课上作文800初中篇8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了(4)班同学的“经典口头禅”,至于为什么,一切都源于那节趣味多多的语文课。

星期五上午的第二节语文课,我们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丁老师给我们分小节,一段段地仔细评讲,都会把整段读一遍,当讲到第2小节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丁老师心潮澎湃地读道:“我有病,写字困难……”听到这儿,全班都笑了,前仰后合,就差满地打滚,看看同桌赵祥宇,捂着肚子一抽一抽的,我“担惊受怕”地望着他,生怕他把眼珠子笑冒出来。丁老师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说:“唉!这有病指的是生病,看看现在的你们都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时,他瞄了瞄赵祥宇,掐指一算,心想正是‘公报私仇’的好时机,便幸灾乐祸地说:“瞧瞧赵祥宇,笑得跟一朵花儿似的,那你就把这小节重读一下吧!大家洗耳恭听!”

赵祥宇拖拖拉拉地站起来,顶着一张柿子脸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有……我有……有有……有。”最终还是没有把“病”说出来,我瞧着他不知所措的样子,不禁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哈……!”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刺耳的嘲笑声,原来是张董博,丁老师嘴角扬起了一丝神秘莫测的微笑,他瞬间把矛头转向张董博,说:“看你笑得花枝乱颤,来个英雄救美吧!”只见他猛吸一口气,大声道:“我有病!”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

“丁零零!”快乐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我们的心情总是依依不舍,快乐的语文课总是趣味多多,虽然下了课,我们仍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