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100字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100字

《武则天正传》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的230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0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一):偏颇,而且并非是林语堂所著!

通篇将武则天形容成洪水猛兽,罪大恶极,观点十分偏颇。后来查了一下,竟然不是林语堂所著,原文是唐邠王所写的,后来林语堂翻译成英文,又由他人翻译成中文。

建议想买来读的人放弃这个念头,买回来翻两页之后也只能束之高阁。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二):对林语堂很失望

以前看过苏东坡传,也不甚满意。过于批判王安石,过于学究气,有些语言都不甚通顺,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本身水平问题?

这武则天传更没法看,直接通篇全是痛骂武则天,太过主观武断。传记最起码要做到客观公正,正所谓大中至正,其介如石。林语堂没做到这点,一直写武则天如何荒淫如何毒辣。对其治国之道,用人之道,基本丝毫不提,这是一个传记应该有的么?

当然这篇传记就语言来说,还是比较不错,比苏东坡传好些。

对这两部传记,林语堂的偏见是很明显的,这样的作家也能这么出名?

呵呵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三):读不下去了

实在是读不下去了,不知道是排版还是翻译的问题,文中很多错别字,还有很多病句,句子的连接有时候也很生硬,缺乏逻辑,本来是冲着林语堂的名字买的,可是这本书是真心很失望。

第二章中,“他确曾饬建凌烟阁”应该为“他确曾敕建凌烟阁”吧。“如葆赤子”也应该是“如保赤子”才对的吧。

“若是行一善而可延长数年寿命的话,我一生从来没做恶事。若是只凭行善不能修得寿数,祈寿又有何用?”这句话咋读咋别扭,感觉逻辑不对啊。

”太宗的多愁善感的个性全显了出来“改成”太宗多愁善感的个性全显了出来“难道不成吗?

哎。反正是很失望的了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四):大师的作品是不是佳作?

就像题目说的那样

我很难断定

大师的作品就一定是佳作

但是这本武则天传记

在现有的版本中

很显然是非常不错的一版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

这居然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

被别人翻译成中文的

为什么要用英文写作?

难道就是为了让欧美人士了解这样一个女人吗?

我不知道

但是欧洲并不是英语主导的地方

其实我并不在乎作者的初衷

也许这是一本出版社的约稿也说不定

但这毕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很熟悉但没有落实到纸面上的故事

是的

我只是很想知道

这本书里的故事如此反复的出现

到底真实性有多少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五):林老是大男子主义

林老在 苏东坡传 中是一个较为中立的叙述者,在 武则天正传 中成为了唐邠王,可能是角色需要,这里的林老对于武媚娘实在是偏见很大。

刚刚看了前几章,这里描述的武则天好像生来就为了当皇帝似的,我怀疑,李世民为什么要叫她武媚娘呢,这明明是个金刚嘛!!用的形容词也不像是形容女的,至少不是形容中国古代美女的,什么极其健硕,脸方,我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殷桃,也不是刘晓庆,而是欧也妮葛朗台家的拿侬...据说,龙门石窟的卢舍那是按照武则天的面相塑的,说她有双下巴我信,但也不像那种可以一个人箍木桶的“健硕”呀!!

在写道掐死亲生闺女的那段,林老明显把持不住了,开始字里行间的正话反说了。为了得到权利而不择手段是不分男女的,刚刚还在热情地讴歌李世民的宽宅仁厚,他杀父弑兄的时候也没有手软呀,那也是直系血亲呀。

书上还有一些错误,在第二章的第一段“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24年)”这个应该是649年,624年的时候玄武门政变还没有发生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