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1

其实学好数学是十分简单的,只要你细心、认真,并掌握好数学四要素,那考上110分时没问题的。

首先是第一个要素: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分神、不走神。数学是考验思维能力与精力问题,所以,上课一旦分神,就会导致在数学老师讲题的过程中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会变成一样类型的题不会,而上课的效率也是大损折扣。所以在课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住精力,不能分神。

第二个要素:家庭作业认真做,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谓家庭作业,就是对课上听讲的一个巩固。只有你认真做好家庭作业,才能及时对课上的知识再有一个了解。所以在做家庭作业的同时,就是相当于是在复习课上内容,同时也是在检测你上课的听讲效率。

第三个要素:就是错题本。对于这个本子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老师从初一就开始让我们建错题本,可是有些同学却偷懒不去做,其实错题本有两个好处,其一,省时间。打开本子,一目了然,用不了十分钟就复习完了。第二,复习效果也是极佳,所以,要想又省时又要复习的好,那么错题本就是必须要选择的了。

第四个要素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那就是复习和预习了。所谓复习,就要看完错题本之后,再看一些例题就可以了。而预习,则要偏重于书上,而理解完书上后,大家应该尽所能在《配套练习册》或《同步训练》上找一些题做,这样就可以使你明天更加的得心应手。

相信只要大家学会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注意这四个要点,数学成绩一定会上去。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用不到数学。特别是今天,数学更无所不在。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菜,一进大门,数不胜数的东西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和妈妈来到买菜的地方,看见这里有无数的菜品,我随便走到一处地方,“妈妈,我们要不买点菜回去包饺子吧!”我笑着说。“好啊。”妈妈回答到,这里有芹菜、四季豆、青菜三种蔬菜。“妈妈,我们买那种蔬菜呢?”“买最便宜的吧。”我问了一下老板,他说:“你们今天真来对了,今天这里大促销:青菜4元三斤,芹菜2元一斤,四季豆8元三斤。”我听了,对妈妈毫不犹豫地说:“妈妈买青菜吧,因为青菜最便宜。”妈妈听了,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用4除以3可以得到青菜1.333······元一斤,用2除以1可以得到芹菜2元一斤,用8除以3可以得到四季豆2.666······元一斤,然后比较,发现青菜最便宜。也可以把它们化成分数 ,用4除以3等于三分之四是青菜的价格,用2除以1等于一分之二也就是2是芹菜的价格,最后用8除以3等于三分之八,然后三个分数通分,在比较发现青菜最便宜。”妈妈听了啧啧赞叹,最后我和妈妈买了青菜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可见学好数学多么重要!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3

学数学,就犹如在捕鱼;会解了一道题,就犹如捕获了一条鱼;从而掌握了一种做题的方法,也就犹如拥有了一张捕鱼的网,再难的题目也能成功突破!因此,能否学好数学,区别就在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得到了一张网;是解答了一道题,还是拥有了一把开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其实,学数学并不难,主要在于你是否能做到善于实践,善于动脑。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多观察、多多发现,那么,你就会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建造房屋自然要用到几何;看时间自然要用到24时计时法……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现在,我有意识地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现了许多有关数学的奥秘与乐趣。有一次,妈妈烙饼,每次锅里只能放两个饼。我就想,烙一张饼要用两分钟,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个烙饼,烙三张饼最少要用几分钟呢?回到书房,我算了算,得出了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张、第二张和第三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过后,取出第一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二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二张饼就烙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一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果然就节省了好多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原来学习数学,还有一个节约时间的好处呀!深奥,太深奥了!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它与生活是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也很有趣,尤其是几何图形中的最怪的“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圆的面积就不相同。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的圆与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面积相等吗?我们先用面积公式把两个圆的面积求出来,分别是254。34平方厘米和78。5平方厘米。两个圆的半径不一样,所以两个圆的面积也不一样。如果半径长,那么面积就大;如果半径短,那么面积就小!有了这个规律,以后做题就有保障喽!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永远也望不到峰顶的!爱数学,才能学好数学!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4

数学是主课之一,第一步先要认识数字1,2,3,4,5,6,7,8,9,包括0。计算也是学数学最基本的方法,分为口算,竖式计算,其中口算需要直接报出答案很简单,竖式计算可以直接算出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也是数学的一种问题,解决问题要把问题中求的一共或多少,才能算出问题的答案。解题时,要时刻注意其中的陷阱,不要掉进里面,数学会以为年级的变化而变难。要好学好数学,上课要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不讲话和不要插嘴,跟着老师转,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5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但要学好数学,必须勤于思考。

一次,我在家做数学家庭作业时,有一题不会做,于是请教聪明的爸爸。题目是“用1、2、3、4、5,五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不同的五位数,在这些数中大约是4万的数有多少个?”爸爸看了题目后说:“这是思考题,是要你自己来思考的。”于是爸爸把这一题的技巧说给我听。

“首先我们要‘四舍’,‘四舍’的数字有1、2、3、4这几个数字,例如:4 1235、4 1253、4 1352、4 1325、4 1532、4 1523……”然后我们要‘五入’,万位上是‘3’,那么千位上肯定是用‘5’字开头,所以用‘3’开头可以这样写:3 5412、3 5421、3 5214、3 5241、3 5124、3 5142,就这样‘五入’的就有6个了。“我听了之后终于明白了这道题的意思。

难怪华罗庚爷爷曾经说过: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通过思考完成了高难度的题目,我真开心。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6

关于学习方法的说明文大全篇一_怎样学好数学500字

其实学好数学是十分简单的,只要你细心、认真,并掌握好数学四要素,那考上110分时没问题的。

首先是第一个要素: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分神、不走神。数学是考验思维能力与精力问题,所以,上课一旦分神,就会导致在数学老师讲题的过程中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会变成一样类型的题不会,而上课的效率也是大损折扣。所以在课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住精力,不能分神。

第二个要素:家庭作业认真做,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谓家庭作业,就是对课上听讲的一个巩固。只有你认真做好家庭作业,才能及时对课上的知识再有一个了解。所以在做家庭作业的同时,就是相当于是在复习课上内容,同时也是在检测你上课的听讲效率。

第三个要素:就是错题本。对于这个本子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老师从初一就开始让我们建错题本,可是有些同学却偷懒不去做,其实错题本有两个好处,其一,省时间。打开本子,一目了然,用不了十分钟就复习完了。第二,复习效果也是极佳,所以,要想又省时又要复习的好,那么错题本就是必须要选择的了。

第四个要素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那就是复习和预习了。所谓复习,就要看完错题本之后,再看一些例题就可以了。而预习,则要偏重于书上,而理解完书上后,大家应该尽所能在《配套练习册》或《同步训练》上找一些题做,这样就可以使你明天更加的得心应手。

相信只要大家学会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注意这四个要点,数学成绩一定会上去。

关于学习方法的说明文大全篇二_怎样学好数学1000字

学数学,就犹如在捕鱼;会解了一道题,就犹如捕获了一条鱼;从而掌握了一种做题的方法,也就犹如拥有了一张捕鱼的网,再难的题目也能成功突破!因此,能否学好数学,区别就在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得到了一张网;是解答了一道题,还是拥有了一把开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其实,学数学并不难,主要在于你是否能做到善于实践,善于动脑。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多观察、多多发现,那么,你就会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建造房屋自然要用到几何;看时间自然要用到24时计时法……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现在,我有意识地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现了许多有关数学的奥秘与乐趣。有一次,妈妈烙饼,每次锅里只能放两个饼。我就想,烙一张饼要用两分钟,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个烙饼,烙三张饼最少要用几分钟呢?回到书房,我算了算,得出了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张、第二张和第三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过后,取出第一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二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二张饼就烙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一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果然就节省了好多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原来学习数学,还有一个节约时间的好处呀!深奥,太深奥了!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它与生活是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也很有趣,尤其是几何图形中的最怪的“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圆的面积就不相同。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的圆与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面积相等吗?我们先用面积公式把两个圆的面积求出来,分别是254。34平方厘米和78。5平方厘米。两个圆的半径不一样,所以两个圆的面积也不一样。如果半径长,那么面积就大;如果半径短,那么面积就小!有了这个规律,以后做题就有保障喽!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永远也望不到峰顶的!爱数学,才能学好数学!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7

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问题。我们常做的应用题,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编而成的题目。这不,我又在做数学题时发 现了一道趣题: 在一个游泳池内,有一艘小船,上面有许多石头,现在把石头全部从船里扔到水中,请问,游泳池内的水位会上升、下降,还是不变?

咋一看题目,我便疑惑不解:这道题似乎和数学沾不上一点关系啊!这下该怎么做呢?我不气馁,努力思考,不一会儿便理出了头绪:当石头扔到水中后,船的重量减轻,便会上浮,水位也会下降,但 石头在水中占了一部分空间,水位又要随之上升。因为这都是同一堆石头,所以上升与下降的幅度也应该一致,水位当然保持不变啦!可爸爸看了,却说是下降,我很不服气,决定与他打个赌。

可是,用什么来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呢?这时,抽象的想象就没有真实的操作好了。于是,我便在爸爸的协助下作了一个实验:由于我能力有限,没法从外面搬来一个游泳池,也没法去造一艘小船, 只好把题中的条件按比例缩小了。游泳池变成塑料盆,小船变成肥皂盒,石头则变成了五块橡皮。我先在塑料盆里倒进一些水,再把装着五块橡皮的肥皂盒放入水中,然后用直尺量出水位是20厘米。最 关键的时刻到了,我把五块橡皮小心翼翼地从肥皂盒中取出,再全部投入水中,最后用直尺量出水位——天哪!竟然只有18厘米, 是下降了!我错了! 虽然事实证明,水位是下降了,但我还是丈二和 尚——摸不着头脑:这水位怎么会下降呢?

我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草稿纸上全是一幅幅演示图,可我还是一筹莫展。我急得团团转,可越急脑子越乱,反而想不出了。就当我即将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数学家陈景润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算 题目的故事,血液中仿佛充斥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果然,不出半小时,这道题我终于想通了:当石头在船上时,上升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而石头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重 量的水和石头,水的体积大于石头的体积。当石头被投进水中后,水便下降了石头的重量,而石头在水中要占空间,因此,石头扔进水中后,水上升的体积=石头的体积。而同等体积的水和石头,水的重 量小于石头的重量。综合以上几点,得到:石头扔下去后,水位下降的重量大于石头的重量,水位上升的重量小于石头的重量,也就是下降的水的重量大于上升的水的重量,于是下降的水的体积便大于 上升的水的体积,水位当然下降了。就这样,一道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其实,仔细观察,这道题与数学密不可分,其中的体积、重量、密度,都属于数学的范畴之内。你瞧,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数学题,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8

进入初中之后,我认识了四个好朋友——政史地生这四门科目,当然老朋友语数外也一直陪伴着我。

自打小学开始,我的数学成绩就很平常,属于中等。本以为到初中后可以重新扬眉吐气一次,让数学成绩可以提高一点,没想到第一次数学单元考试就让我的成绩又回到了小学的原点。到了下学期,复杂的几何题总是将我的思路搅的一团糟。星期四中午,张老师发给了我们每人一张数学小卷,让我们回家去做。一拿到小卷,看到正是我们刚刚学的计算题,心里想着这可真简单,回到家二十分钟搞定。就这样我草草的做完了一张小卷,没想到下午快放学时却突然被张老师叫了出去,看着被老师圈出来的错题,我的内心有些愧疚,如果中午我能认真一点,或许这时就不会被老师叫出来了。后来那天没得满分的同学被谢老师留了下来直到将错题都改对了才得以回家。

通过周四血的教训,昨天中午的数学小卷我认真的做了一遍,到了下午上数学课时老师把卷子发了下来,我一看居然是满分,我的心里开心极了,觉得认真就会有收获,以后每一次中午的小练习都要认真对待,不能马马虎虎。数学这一门学科很重要,我们不论是在上课还是做题时都要全神贯注,保持专心致志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数学,我们遇到复杂的题目要迎难而上,认真思考。

想要学好数学,一定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活学活用,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学的领域上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9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一)班的崔晨曦,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数学方面学习的一些经验。

在我幼儿园的时候爸爸便常和我一起玩数字游戏,慢慢地让我喜欢上了数学。从数数开始,到玩计算器,再到背诵乘法口诀、平方表等我们都会把它们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不知不觉中,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例如训练计算能力的时候,爸爸会找来扑克牌,一开始抽去中间的J、Q、K和王,剩下的牌分成二份,一人一份。然后一人从各自的牌中抽出一张,比赛算加减法,算的快的人把对方的那张牌赢过去,看谁手让上的牌先输完。我每次都能赢爸爸(当然爸爸当时是让我的,嘿嘿),我非常的开心。从加减法到乘除法,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我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独立的完成二年级的数学补充习题了。我喜欢数学,也喜欢研究数学。学好数学并不难,兴趣是前提,方法是关键。

保持对数学极大的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良方。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我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去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爸爸和我经常会去找一些有趣的方法来解一些枯燥的数学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在网上找到了“土豪法”,例如:题目是:鸡和兔共40只,共有100只脚,鸡和兔各几只?算法是: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100-40=60。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60-40=2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20÷2=10只,鸡有40-10=30只。方法既生动又有趣,大大地提高我学习数学的兴趣。

平时打好基础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课堂40分钟很重要。课上40分钟,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能让你事倍功半。另外还告诉大家一个小秘诀,那就是上课时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既能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口才,错误和模糊的概念也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正,真是一举三得。课后作业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完成作业一定要专心致志、独立完成,力求一次性准确,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向老师请教。学好数学需要苦干,更需要巧干,因为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追根究底式学习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一道题的收获中,举一反三,思考衍生出一类题的解答方法,数学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总之,要多看、多做、多问。除了追根究底式学习,把数学说出来是另外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听不如看,看不如干,干不如说,教别人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助人为乐也是数学学习中的另一种快乐!

学习数学很快乐,希望大家也能爱上数学,和我一起,共同进步!

学数学用数学学好数学(精选10篇)篇10

由于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学好数学。如何顺利完成好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学好初一代数,下面向大家提一些建议和希望。

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

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恩、又要思而学。

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

在学习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时,你是否能通过看书给自己提出如下的一些问题。想办法解决它。例如: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代数式表示某种规律?等等。

另外,在做练习时,如遇到把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平方列成代数式时,你是否搞清楚这其中有哪几个不同的数量?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应该用哪些数学运算符号有序连接反映数量之间分层次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文学语言转化为代数式语言,即[(a+b)(a-b)]2。如果写成为(a+b)(a-b)2那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到了初一,与小学学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要学习许多数学概念,特别是学第二章有理数。由于数学概念是我们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它们。虽然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但它又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大家在学习数学概念(例如正数和负数、数轴、数的绝对值等)时,要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慨括出该概念的本质,看书时要抓住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理解它的内涵,这样就能把课本读“精”,“钻”进去,并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相信,会有一大批同学,通过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三、要始终抓住如何“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

《初一代数》(上册)的数学内容从整体上看主要是解决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集的扩充”,即引进负数,把原有的算术数集合扩充到有理数集合;另一方面是解代数方程的原理和方法,即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用“列方程”取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