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1

人物描写专项练习一 外貌描写

出示习题: 你能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吗?请你描写班上的一男一女的外貌,抓住特征,写具体,让大家猜猜他俩是谁。

审题指导: 内容要点: 班上的一男一女的外貌

写法要点: 抓住特征,写具体

写法指导:外貌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和神情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风貌、性格特点,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一、要仔细观察发现特征。要想写好人物的外貌,就得仔细观察,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看看这个人物和别人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从而发现人物的各自特征。

二、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发现了人物的特征,还要要分析人物的主要特征(本质特征、总的特征),忽略次要特征。然后,围绕主要特征,选择相关的特征表象来写具体。

三、要按照一定顺序写具体。通常的顺序是:由全身到身体局部,从身材、衣着,到面容及两手;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合理地安排材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请看下面的片段作文:

可爱的侄子

我有个聪明而淘气的小侄子。他今年九岁,个子不高,都是不爱吃饭造成的;脸蛋又瘦又黑,大脑门尖下巴,因为他特喜欢户外活动,每天放学后都要玩到天黑才回家,节假日经常玩上半天以上的时间,烈日炎炎的暑假,天天都要出去玩;他的眉心上多了一道三厘米长伤疤,那是他顽皮时留下的教训;他呀,眼睛虽小,却透亮灵活,眼珠一转就想出个鬼点子来;他那张小嘴能说会道,千方百计说服父母让他出去玩玩。

上文抓住了小侄子聪明淘气的总特征,然后通过个子、脸蛋、伤疤、小嘴四个小特征写具体了人物的外貌。

四要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适时描写。在一篇作文中,要不要写人物外貌,是在一处写,还是分散在故事情节中,都要根据中心确定,要为文章内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具有“立体感”,才能感动人、教育人。请看下面的片段作文:

开学的第一节课,班主任潘老师走进教室时,他的身后跟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只见她穿着合身的衣服,梳着小辫,粗眉大眼,看上去并没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她老用手指抠着下嘴唇。红着脸,不说话。潘老师指着她说:“这是新转来的江健同学,她刚来,希望大家在各方面能互相帮助。”说着,指了指我旁边的位子,叫那小姑娘坐。我一看呆住了,什么?一个陌生的女同学坐在我旁边,这,这…… 我实在不痛快。下课了,同学们各自出去活动,只有江健不安地坐在位子上翻着书,有几位热心的女同学主动来邀请她去玩,江健红着脸,很不自然地拒绝了。过了几天,她和我们熟悉了。每当课间她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游戏时,脸上总是绽开了愉快的笑容。

读了这篇作文以后,我们会感到这位新来的同学由于对新环境不大熟悉,内心充满不安。外貌描写也由此展开,刚来时“穿着合身的衣服,梳着小辫,粗眉大眼”,只是“老用手指抠着下嘴唇”,“红着脸,不说话”。笔墨不多,却把一个刚来到班集体的小女孩写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和同学们熟悉了。在游戏时,脸上总是“绽开愉快的笑容”。从不熟悉到熟悉,人物的神态总会有一些变化,作者观察到了,写出来,这是多么好哇!从这个例子中又会使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外貌不一定集中在一处写,可以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关键”处,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变化,这样能够进一步展现文章的中心。

片段作文训练——人物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等的描写。外貌包括: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

外貌描写的具体要求:

1、抓住个性特征,做到人各有貌;

2、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主要外貌特征;

3、要有一定的顺序;

4、善于用比喻来强化描写的效果。

一、揣摩一下下面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丁丁今年9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她叫常常,一头有些发硬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常丁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人的眼睛可以感受到人的性格。请看看下面几双眼睛,试着体会一下人物不同的性格。

“她的眼睛真正的美是美在笑,不论是浅笑,还是大笑,只要一笑,那双眼睛里就会有鲜花开放。那花儿鲜艳、娇媚、逗人喜爱,使她的脸面顿时甜蜜、俊俏、神采飞扬。即使她气恼,那眼里依然隐约有花儿颤动。”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的近的,更不必说。”

她扎着两条小辫子,一双大眼睛整日里忽闪忽闪的,使得那张堆满笑容的脸显得格外明亮。她一哭起来,那就我能给人留下甜甜的印象。不过她发脾气时,两眼瞪得吓人,你最好躲远一点。

二、外貌描写要有顺序,有条理。试分析一下描写顺序。

1、她头上系着彩带,身穿一套洗的发白的校服,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半斤重。

2、常常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3、他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他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三、外貌描写要与身份、处境相吻合。说说下面文字分别写的是四大名著中的哪个人物,你是怎样判断的?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现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产出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

4、伸长八尺(大概184cm),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5、身长九尺(大概211cm),髯长二尺(大概46cm);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光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长辫子,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光照。” 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评价:这两个文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四、写写练练

1、猜猜他(她)是谁?

用50字左右描写一个同班同学的外貌,把被写人的名字附在后面。老师挑选几个写得好的,请同学们一起猜猜写的同学是谁。

2、当堂练笔——给老师画张像。

3、课后作业:再来写写“我”自己。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2

人物描写专项练习三 心理描写

出示习题: 能否反省自己,总结得失,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纠正错误的?请记录下你的成长瞬间,给别人以启发。注意写好你的心理活动。

审题指导:内容要点: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纠正错误的?

写法要点:注意写好你的心理活动。

写法指导: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一、依据情节,合理描写。 依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合理想象,适当描写人物心理,才能够把人物写“活”写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回家的路上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如写“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这个心理活动是由于看到“路灯亮了”而产生的。接着叙述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使短文一层进一层地铺展开去。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写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叙事,有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写出实实在在的心理活动。

二、按顺序写,写出层次。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许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像一团乱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请看下面的短文:

大扫除

放学后,该我参加卫生大扫除了。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大扫除结束了,我拿笔向王明家走去。

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笔的主人——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因此,可以说:条理清楚,线索明确,是写好心理活动的基本功。

三、要表现人物性格。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么态度,是能够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杜绝小人说大人话,杜绝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活动。

四、要结合其他描写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又可内心独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写;也可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3

人物描写专项练习二 动作描写

出示习题: 开展一项动作游戏活动(比如:投乒乓球入盒子)请仔细观察两名游戏者的动作,抓住他们各自的特点,分步骤描述具体,注意两人动作的差异。

审题指导:内容要点,两名游戏者的动作

写法要点,抓住他们各自的特点,分步骤描述具体

写法指导:刻画人物,方法多样,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

一、要抓住特征性动作描写。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的动作具有相应的特征。我们要仔细地观察,抓住这些特征。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并且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彩色的翅膀》一课写守岛战士品尝海岛上结出的第一个西瓜时,是这样描写他们的动作的: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喷喷’的赞叹声。” 这种具有特征的动作描写,把战士们喜悦、激动、珍视、自豪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二、要写出连贯性的动作,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炒菜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如:先是——洗菜、切菜,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在这个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三、准确运用动作词语。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

擦玻璃

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

这个作文片段在写张敏擦玻璃时,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又好地绝招。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内容空洞无物。描写动作是为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是为了表达中心。因此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仔细观察,精心选择,具体描写,就成了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我们要写出人物行动的方式和过程,并通过这种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现人物的性格,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4

什么是幸福作文500字 幸福是什么

有人会说幸福是老师对“我”赞许的目光与话语;也有人会说幸福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我认为幸福是给予别人的一次小小的帮助,为他人无限而不求回报的服务。

记得有一次,外公带我去上舞蹈课,我们急急忙忙地上了公交车,还好有两个空位,我和公公就坐了下来!

车子平稳的进入下一站,“哇”上车的人真多,我正说着,看见有一位年迈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上来了,我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对老爷爷说:“爷爷您请坐!”爷爷摇摇手说:“好孩子,你还小,还是你坐吧!”我连忙拉着也爷爷的手:“我已是小学生了,您坐吧!”爷爷拗不过我,便坐了下来。

坐在旁边的一位叔叔也忙站起来对老奶奶说:“阿姨,您请坐!”年迈的老奶奶边坐边说:“小伙子,谢谢你了!你人真好!”“哪里哪里!我是看了那位小姑娘,”叔叔边说边指向了我,“想到现在连小孩子都懂得尊老敬老,我们年轻人可不能输给他们小孩子啊,是不是?”

爷爷奶奶嘴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看见了,便“添油加醋”道:“奶奶笑起来仿佛年轻了几十岁呢!”顿时,全车的人都开怀大笑!这一刻,我心里是甜滋滋的!外公也对这我欣慰的笑了!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幸福——那种给予他人小小的帮助,而带给我的是无限快乐的那种幸福!从那以后,我真的感受到幸福无处不在!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5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

只要它一苏醒,

整个世界必将出现奇迹。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雄伟的长城,

历尽千辛万苦,

仍然坚韧不催。

什么是中国?

这就是中国。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6

今天,我来到作文班学写作。上课时,老师先让我们做“击鼓传花”游戏。老师选我当鼓手,然后又用毛巾做了一束花。首先,鼓手要背对着他们敲鼓,其他人听到鼓声后就要开始传“花”。当鼓声停止,手里拿“花”的人将要表演一个节目,哈哈,这个节目的内容将由我指定。我觉得要从外表观察入手,找出他们的弱点在哪,然后再给他们出难题。

“游戏开始。”老师下令。听到这个指令,我就开始用笔敲桌子。第一轮他们传错了方向,老师叫停,游戏重新开始。我又开始敲,这次,不知道“花”落谁家?敲了一会儿,我就停下来,回头去看是谁。刚回过头,就看见“花”在金宸右手里,他的心情显然十分糟糕。老师让我选一个节目让他表演,我打量了一下他,就选了跳舞。我心想:男生应该不怎么会跳舞,看他如何表演……我还没想完,旁边的吴智宸讲话了:“金宸右会跳街舞。”我一听,停止了我原先的想法。老师为他放了一首快节奏的舞曲,可是,他怎么都不肯跳,好像椅子上涂了502胶水,把他粘住了。在大家的期盼和鼓励下,他伸出双臂做了几个动作,然后就再也不肯做了。

第二轮开始了,我没敲几下就停止,回头看是谁这么“幸运”,发现是吴智宸。我看了一眼,就让他说笑话。没想到,他说自己特别擅长讲笑话。是吗?难道我选错了?结果他讲的根本不是笑话,而是顺口溜,不过仁慈的老师还是让他过关了。我想:现在都这么容易过关的吗?

其实,我希望自己不是鼓手,可以拿到“花”大方地当众表演一下,让大家看看我的厉害。看来,今天是没有机会单独表现了,只有等下次喽!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7

什么是阅读

发件人:倾心落雨~

阅读

是一种享受

使人精力充沛

也使人的知识更加丰富

阅读

是一种美

好似落叶悠悠飘

又似蝴蝶翩翩舞

阅读

是一轮明月

那样的皎洁

那般的纯净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又何尝是真的?

但是

只要你去坚持

去爱上阅读

你就会发现:

金钱、美女真实存在

金钱

就是知识上的财富

知识是无价之宝

市场上的金钱

是远远不够的

颜如玉

就是阅读空间中的一种美

阅读是好的

更是美的

仔仔细细的去读他

你就会发现

阅读

有时候美得真的像是美女

有时候

也是一种境界

马马虎虎的读书

那不算是阅读

那叫做浏览

阅读

是需要人去认真的看

是需要人去一字一句的品味的

去反复地读

去反复的谈出自己的感受

才算是阅读

一个人

因为有了阅读

他的人生

才会变得如此精彩

才会变得如此活跃

1513500838*

忻州市

第二实验小学

六六班王悦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8

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越加便捷,心态却越来越浮躁。人们想快速地学习知识、技能,于是公众号、抖音、快手应运而生。几分钟的文章和视频,内容精彩而“干货”满满,让人欲罢不能,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连一本短篇小说都读不完了,碎片化的阅读,真的“省时省力”吗?

浅阅读,并不能学到东西。一项技能,工匠要几年甚至一辈子才能学精;一篇论文,学者要通过几个月、数年的研究才能著成。想用几十秒、几分钟的视频、文章浏览就学懂悟透,立马就受益匪浅是不可能的。待到放下手机,你便是黄粱梦醒,一片空虚。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了浮躁的心态,想再学精学通就很难了,你甚至会逐渐迷上这走马观花般的体验,不知不觉中专注度、思考力就消失殆尽。

浅阅读,耗费人的时间与精力。这些视频与文章的作者,绞尽脑汁做出各种笑点、泪点来不停地抓住你的注意力,更有甚者摆出“震惊体”、“男默女泪”等标题来唬人眼球。被“震惊”到、“流泪”到的你如饥似渴,迫不及待地点开一篇又一篇,不知不觉间就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放下手机,它又像一剂猛药不断刺激着你拿起手机,于是工作泡汤、作业拖欠,计划成为一张废纸,而我们竟然还有些满足地沉迷其中。浅阅读像连锁炸弹,一篇又一篇占有了我们的阅读内容,一分钟又一分钟地夺走我们的阅读时间,破坏了我们的专注力,而我们还沉浸于它的“糖衣”诱惑,鬼迷心窍地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它、阅读它、享受着“学习”的快乐。殊不知我们连学习的能力都没有了。

浅阅读,让人难辨真伪善恶。网络时代下,人人都有手机、相机,写一篇文章、拍个一分钟的视频几乎人人都可以,于是造谣传讹来博取眼球的的垃圾资讯越来越多。若再买一波热搜,买一波流量,就闹得人心惶惶、满城风雨。辨别能力弱的,很容易就成为谣言的受害者。这之中,“浅阅读”功不可没。

网络社会“开卷”未必“有益”。浅阅读让我们的专注力碎片化,让我们的阅读漫无目的,且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在提高自我辨别能力的同时,我们更应提高自控力,让浅阅读不再成为生活中的“毒品”,让专注力引领我们学到更多真正有用的知识营养。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9

考生看高校介绍时,一定经常会见到“专业分流”一词。目前,很多高校拓宽了招生口径,有些是按大类招生,也有一些是将多个不同大类专业整合在一起招生的。这些按宽口径招收的学生,入校后,前期接受共通的基础教育,后期可按照高校的相关规定在招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中再做进一步的专业选择,也叫专业分流,以实现专业教育。这种入校后的专业再选择是在学生对各专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减少了盲目性。

小贴士

各高校专业分流的办法是有差异的,有的高校允许学生完全依据个人兴趣来选择,有的高校则设定了一些条件,包括前期先修读课程是否符合选择专业要求,以学业成绩排序选择等。例如,浙江大学设有7个部,37个院系,120多个本科专业,按8个大类招生。入校后次年进行两次分流,一次是在大类内分流,另一次是跨大类分流,但跨大类的分流通常不超过学生数的10%。考生在报考时务必要对高校的专业分流政策有所了解。

什么是作文专项训练10篇篇10

“啊呀,我不要去嘛,我不要,不不要……”尖叫夹杂哭喊的歇斯底里声,从我家大门传出,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的体温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直往上跑,跑过38度,跳上39度……一直窜过了40度才累了,停下来喘口。这可吓坏了老妈,拉起我的手,往门外跑:“去医院,你爸也发烧,正在医院挂水,你也必须快去给医生看一下!”啊?医院、医生、验血、挂水,满脑子的词语,我仿佛看到了医生那安静得不能再安静的白大袿,医生那面无表情的脸,医生那架在鼻梁上的白漆漆的眼睛,医生那用来抽血的大针筒,还有那挂水的冰凉的针管……想起这些,我不禁毛骨悚然,啊,医院太可怕了,太太可怕了呀!我使劲地甩掉妈妈的手,直嚷道:“不去,不要,我不要去医院嘛!”

我又哭又喊又叫又跺脚,可老妈铁了心,她连拉带拖地把我押到医院。进去,果然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样,全是白色,不是纯洁的白,而是恐怖的白,我不能不倒抽一口冷气。挂号,妈妈挂了苏州专家门诊,迅速地拉着我往二楼跑。上帝保佑,不要遇到凶神和恶刹啊。我只能在心里为自己祈祷。

到儿科,排队,我排在70号。不知道过了多久,安静的走廊上突然传来一声坚硬又刺耳的声音:“丁雨欣。”这个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我的后背冒出了冷汗,每根汗毛都立正起来。妈妈带我推开了一扇门,我抬起头,看到的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他戴着一副哈利波特般深灰色的方型眼镜,脸上爬满了皱纹。听了妈妈的述说,老爷爷忙活起来,听了听我的心跳,量了量我的体温,看了看我的喉咙。我用祈求的语气轻轻地说:“可不可以不挂水啊?”老专家笑了,说要验个小血才能决定。阿弥陀佛,我还有机会。我被蚊子咬了一下似的,验血;过了会儿,拿着报告回到老专家面前,等待他的判决。妈妈关注,我更关注,心里仿佛有只小鹿在跳。终于,老专家一字一字地说“不-用-挂-水了,开点药,回家吃,一定要多喝点水啊!”

我高兴地跳起来,举着“V”字欢呼起来:“专-家-就-是-专-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