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物体的作文400字10篇

描写物体的作文400字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描写物体的作文400字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许多名人都会让后人在自己的墓上刻下几句话:比如为丢番图刻下的“年龄谜”,还有为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刻下的“永远没有长大”。不过,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却让人们在自己的墓上刻下了一个几何图形“圆柱容球”。

为什么阿基米德让人们刻下圆柱容球呢?圆柱容球又是什么呢?

原来,阿基米德在他众多的发现中,对圆柱容球最为满意。圆柱容球就是把一个球放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盖上容器上盖后,球恰好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侧面紧密接触。

这样一个奇怪的搭配,其中又蕴含了什么数学道理呢?

阿基米德发现,当圆柱容球时,球的直径与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相等。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那么圆柱的体积V柱=πr的平方×2r=2πr的三次方。阿基米德发现并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是V球=三分之四πr的三次方,所以V球=三分之二V柱,即当圆柱容球是,球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

他还发现,S柱=2πR×2R+2πR的平方=6πR的平方。S球=4πR的平方。因此S球=三分之二S柱。

到此,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几何图形:长方体容圆柱体。这个几何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不难发现,设圆柱与长方体的高为h,圆柱半径为r。那么V柱=πr的平方h。而V长=2的平方倍的r的平方h。所以,V柱=四分之πV长。

而长方体容圆柱体这一几何图形,表面积没有关系,因为圆柱的侧面积和长方体的四个面不成比例。

这样一次小测验告诉我:数学常常可以把许多事物相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物体。把球与圆柱结合起来,把这样事物和那样事物结合起来,把这个思想和那个思想结合起来,甚至于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试着通过结合,联系和比较来创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呢?

第二篇

妈妈给我买了观察物体的积木。它有三个形状,分别是: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

我先拿出正方体观察,我发现它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我再拿出长方体观察,从上下前后看是一个长方形,从左右看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然后我拿出圆柱观察,从上下看是一个圆形,从前后左右看,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

我喜欢观察物体,十分有趣。

第三篇

一天,我刚上完奥数课,看到妈妈,便兴奋地说:“妈妈,我学会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了。”妈妈笑着说:“真的?那我要考考你了。”“好,随便你怎么出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吧,这里有一个土豆,你能不能算出它的体积,若能算出来,妈妈今天就炒你最爱吃的土豆丝给你吃。”妈妈说到,“好!好!”我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了。

可是一拿到土豆,我原本觉得挺简单的,可思考了好一会,也就顿时傻眼了,你瞧,它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这种规则物体,我该怎么算啊?我拿着土豆抓耳挠腮,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只好呆呆地望着土豆。这才想到刚才的牛可真吹大了,真想打退堂鼓。这时妈妈走过来提醒我说:“你可以把土豆切成规则物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这样试试看?”我一听,点了点头,似乎顿时茅塞顿开,便急忙拿起小刀,按照妈妈提示的方法,用小刀切呀切,再用尺子量呀量,再算啊算,直搞得满地是演算纸,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算出了土豆的大约体积。唉,我想到这种方法太复杂了,计算还不准确,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就好了!这时,妈妈又走过来指点迷津:“妈妈给你讲一个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原来阿基米德利用等积代换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灵机一动,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积代换来求土豆的体积吗?于是,我拿来一个长方体的玻璃容器,量出它底面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我往容器中倒了10厘米的水,然后把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现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说,容器中的水上升了5厘米(15-10),按照等积代换,上升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由此,可以算出土豆的体积是:6×4×5=120(立方厘米)。嗯,这种方法简单多了。当我把体积告诉妈妈时,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晚上我也如愿以偿的吃到了我最喜欢的土豆丝。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换种方法,换个角度,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四篇

9月29日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姐姐带我们一起在院子挖蚯蚓,她们老师让她们要交,我也想到我的科学作业,所以我们很高兴的跟姐姐一起挖。我们先拿一大杯水浇在草地上,等水慢慢渗到土里,过一会我们再挖,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天也黑了,我们就放弃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跟着舅舅到了他工作的地方,他们库房的边上有一大片草地,这一次我们成功的挖到了一大堆的蚯蚓!可是舅舅没有把这些拍下来,我们当时只顾着高兴,也没想到这个,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们拍的照片在哪里?我才发现忘照了。

第三天,我们又在自己家住的小区草地上挖到了蚯蚓,这次虽然只有一只,可是这一只非常的胖!

第五篇

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都来自可见光的颜色。可见光的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发出的光可能会是一种以上的光。发出两种以上光的叫复合光。几种光复合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红色光加黄色光就可能是橙色光。至于什么颜色的橙就要看红色光与黄色光的比例如何了,哪种光多就偏那种颜色。三种以上光复合在一起就复杂多了,如日光就是七种光复合在一起的。红色,黄色和蓝色光复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任意颜色,我们称这三种光叫三基色光,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和手机等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发光体呈现的颜色就是它发的光的颜色了,如交通信号灯,霓虹灯灯。不发光的物体又分为透明体和不透明体两类。不透明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对光的吸收与反射,如红色的物体反射红色光,其它光都被它吸收了。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我们用白色光照它,它呈红色,用红色光照它,它也是红色,但用蓝色光照它它就呈黑色了,因为蓝色光被它吸收掉了。大部分物体反射一种以上的光,所以在阳光下看到物体就会有各式各样色彩了。物体表面光滑就光亮,看起来亮闪闪的,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较集中。透明物体的颜色则取决于它允许透过光的颜色,其它颜色则被吸收,如太阳镜。用红色光去照蓝色的透明物,它会是黑色的,因为红光被吸收掉了。

刚才谈到三原色,那么把这三色颜料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复合成各种颜色,只不过正好与光复合相反而已,如把红色,黄色和蓝色颜料等量的复合在一起你按理论可以得到黑色,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你只能得到黑灰色。为什么?这个就叫色偏差,为了纠正这个现象在打印和和印刷时就加入一个纠正颜料:黑色颜料,同时把红色颜料改成品红,蓝色颜料改成青色,这样四种颜料不同量叠加才能呈现出不同色彩。这就是三色打印机打出来的东西没有四色打印机打出来的颜色逼真的道理。

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不同的人对颜色的感知不一样。同一种颜色在普通人和画家看来就会大不相同。有的人对某一种或者几种颜色不敏感,如红绿色盲的人看这两种颜色都是灰色的。这种现象在动物界较普遍,如牛就是色盲,老虎狮子等也是色盲。但有些昆虫就对光的辨别力就很强,它们可以看到我们无法看到的光,如蜜蜂,它们利用偏振光为它们定位和导航,这就是蜜蜂飞出去又能飞回来的道理。

第六篇

十一假期,我们在古海温泉西侧发现了一大片胡杨木。有两棵还倒了呢!

胡杨林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以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和田河两岸以及塔里木盆地南缘许多河流的下游最为集中,形成千里“绿色走廊”。据调查,塔里木盆地现保存有胡杨林2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大约460多万立方米,是当今世界胡杨林的集中分布区。

我还在那里捡了几块胡杨木硅化石。据说: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

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壁虎!那里没吃没喝的,居然有生命生存下来,真是令人震惊啊!

我的十一大假真有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