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一

风雨兼程的人生,难免有磕磕绊绊、坎坎坷坷的道路,注定荆棘丛空。有位哲人说“生命就像是被咬过一口的苹果。”是啊,虽失去了完整的美丽,但却给那清亮增添了一抹诗意。或许是缺憾造就的美丽,就像风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姿,好似冬日之后的朝阳,孕育着生命的希望。少不了崎岖不平,也丢不掉达观的希冀。

黄美廉小姐的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也激励着莘莘学子。只要拥有,我心即满足,如此豁达的心境,在这纷扰世间,有几人可以坦然做到?她并没有沉鱼落雁的面容,也没有窃宠的身姿,却执握画笔,给人生增光添彩;她没有“会当凌绝顶”的攀登,却不乏“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昂然面对老天的不公,身残却志坚,乐观地看待每一朵乌云,坚信太阳即将普照大地。一朵花这样开过,人生复何求?

她爱的不是荣誉的光环,因为在那险象迭生的旅途中她拥有真实的自我;她有的不是居高临下的眼神,而是莞尔一笑的平和;她做的不是历史长河中的惊天之举,而仅仅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或许,她给生命的是贬值的付出,或许,她的人生太过脆弱,但别人眼中的失落,只是她心中含情脉脉的一瞬;别人心中的艰难,却是她心中向上的不竭动力。也许上帝关上了一扇希望之门,但她却会倔草地寻找希望之窗口人生多不完美,美廉小姐拥有的色彩平乏单调,是庸俗的心态的辩证,而内心的“高洁”就是拥有的乐观。或许世事残酷,但她依旧感激,感激上帝给予的生命。

历史告诉我,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活的无望。张海迪的人生,告诉我乐观的笔画;霍金的痛苦,彰显一个时代的精华;林肯的磨难,告诉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美丽;黑色的辩羊登高,告诉我矮小的身材是集天地之精华;再看乐观而理性的黄美廉,告诉我没有风雨的洗礼,海燕怎能振翅高飞?

驼走大漠,鹰击长空,梨花遍地,梅香四溢。拥有生命的希望,就博取了那辽远广阔;有了苍穹的蔚蓝,便有了展翅高空的壮美;有了冬的磨册,便有了百花争艳的多姿;有了四季的抚媚,更显蜡梅的傲骨迎霜。有了黄美廉的达观,便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

生命多不完美是意犹未尽的逗号,而乐观坦然蘸着艰难险阻之后的美味佳肴,是人生凝重而美丽的感叹号!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二

很多人看过日落,那西沉的太阳将那片天染成血的色彩,由亮及白,由白及红,由红及粉的过程,让人们感悟到世间的美。

老人喜欢独自看落霞,因为在那时,孤寂苍老的心会感受到亲人的温馨;恋人喜爱相依看落霞,因为在那时,浪漫的气息会让情意更浓更淳;孩子喜欢招朋引伴看落霞,望着天边变化的云,幻想骑上白马奔驰……一切的一切,都不禁让我想到一个词——和谐。

生活中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在同样的阳光下,在同一片蓝天下长大。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多少个花开花落,父母望着我们舒心地微笑,他们将浓浓的爱意传递在眉宇间,用爱呼唤孩子快快长大。在年老时,他们会望着那落霞,去回想我们年幼时的笑脸,追寻我们如何长大……伴随着青春的旋律,我们忽然会觉得秋的天空很蓝,冬的雪地很白,忘记一切的阴暗,心中常有一份圣治……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在弹着吉他,没有分别时的苦楚,我们在共同回忆三年来的欢声笑语,蓦地,抽出钢笔在那崭新的扉页上,写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祝福。也许,在异国他乡我们会重逢,一生朋友洗尽千万句离愁。

我们便生活在这匆忙的芸芸众生中,偶然间我们相识,内心便会多一份湛蓝;也许我们素不相识,但,朋友同样感谢你,因为你的存在,这世上有了丰富的见闻,让我们开心地度过每一天。独木不成林,只有百树争春,生命才有竞争的热烈;独花不成春,只有百花齐放,春天才有那份姹紫嫣红;独流不成浪,只有万泉齐汇,才会有瀑布的壮烈,才会有大海的威严。

还记得迷惘时陌生人伸出的援助之手吗?还记得离家时,父母殷切的呼唤吗?还记得做错作业时,老师细心的辅导吗?那一切的一切,都在诠释着一个字:爱。因为对生命的热爱,才有不屈不挠的执着;因为恋人的爱,才有教堂中婚纱的纯洁;因为有朋友的爱,才有在人生路中不会有孤独的淡然……

张开双臂,一切都如那由亮及白及红及粉的落霞,当我们怀着感激的目光去面对你、我、他,那西沉的太阳,会留下那最美的一抹。

点评:

在很短的考场内能构思出如此精妙的散文,小作者的功底可见一斑。思路如泉涌,行文如流水。这篇作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由看落霞感悟到世间的真善美开头,到张开双臂拥抱落霞结束,紧扣主题,首尾呼应;2。选取生活中老人、恋人、小孩的几个片断,简洁明了,让我们感受到和谐无处不在;3。行文注重点题,中心明确。和谐的色彩,和谐的人群,和谐的景色,构成了一幅世间最美的图画;4。语言清新自然,笔锋老道,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穿插其中,给本文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细心的观察,没有认真的思考,都是完成不了这篇美文的。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三

亲爱的妈妈:

您好!女儿真想和您说说心里话。

刚才,门“砰”地一声关上了,那么沉重,又那么固执,正如您生气时的神情。屋里只有静寂,留下我苦恼而茫然。桌子上生日蛋糕上用奶油砌成的花猫甩着尾巴,像是在得意地嘲讽我。蛋糕上的那17根蜡烛,也仿佛在提醒着:今天你17岁了,应该听妈妈的话啊!

可我错在哪儿呢?那天晚会结束后,天很晚了,一个男孩送我回家。您当时在门口看见,脸上那神情我至今弄不明白,您干吗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您一边叹气,一边摇头,嘴里还不住地嘀咕:“我们家女儿变复杂了。”什么叫“复杂”?我实在不懂。几天以后您又找来一本《培根论人生》,指着其中一段您标记的话念道:“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只顾吃喝的禽兽,但毕竟也是眼目色相的奴隶。”

我的天,您把我当成什么了?真想拽住您问清楚,可您只是神秘地冲我笑着。我什么也没说,顶多以后不再参加晚会了,为了让您放心———我没变“复杂”。可是当我嘴里嚼着您为我精心准备的零食时,我的心却飞到了校园,我似乎听到了校园里同学们优美的歌声、动听的琴音;我似乎看到了小径上同学们的嬉戏、教室里同学们的交流……我真想对您说:女儿总要迈过童年的门槛,走向成人的世界,生活的浪潮总要把我推到社会的浪潮上的。

今天本来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可现在这空荡荡的屋子中却充满着伤感与不悦。我点燃了蜡烛,当我用尽力气去吹灭烛光的时候,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将一小块蛋糕送进嘴里,竟然没有尝到一点味道。也许,也许就是少了您的味道吧!

妈妈,我真希望在烛光里看到您的身影,真希望我们能一起吹蜡烛,一起许愿,一起……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四

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家。过了几天,蛹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于心不忍,便用尖刀剪开蛹壳,帮助蝴蝶脱蛹而去。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一:着眼于“人’切入立意

在这则材料里的人应指小男孩,着眼于“小男孩”立意思考:

小男孩“发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家”———反映其具有爱心,有好奇心。

小男孩“于心不忍,用剪刀剪开蛹壳,帮助蝴蝶脱蛹而去”这个举动———也出于爱心,想帮助蝴蝶脱离困境。

横向思维:人生不能没有爱,小男孩的举动没有错。

逆向思维:小男孩因为于心不忍用剪刀帮忙,结果好心办了坏事,这种爱心帮了倒忙。

纵向思维:生活中类似小男孩的例子还很多,出发点和动机都很好,而结果却与初衷相悖。

思路点拨二:着眼于“物”切入立意

在这则材料中“物“指的是“蝴蝶”,着眼于蝴蝶进行立意思考:

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是正常现象,说明时机未到,还不能脱壳而去。

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说明蝴蝶在蛹内没有经历生命诞生应该经历的磨难和痛苦,由于小男孩的帮助,幼蝶脱蛹而去,不可能成为身手矫捷的蝴蝶。

横向思维:蝴蝶“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经历生命正常秩序,不可能有健康的生命个体存在。

逆向思维:蝴蝶是无辜的受害者,罪魁祸首是那个小男孩。

创新思维:没有打好生命的地基,就无法盖起生命的大厦。

思路点拨三:着眼于“事”切入立意

就小男孩好心帮助蝴蝶脱颖而出这件事来进行思考,不仅是蝴蝶,即便是人,如果“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幼蝶在蛹内“似乎卡住,一直出不来”这件事是正常现象,只有经历了诞生的痛苦和磨难,才可能为日后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蝴蝶没有经过这一关,自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由此可得出如下立意:生命历程中的磨难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逆向思维:若着眼于小男孩好心帮助蝴蝶脱蛹而出,最后好心办了坏事这个角度思考,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有位学生在利用这则材料写作时,就以《有一种伤害叫做爱》来立意行文,颇有新意。小男孩是在看到幼蝶很难过时才伸出援助之手,是出于爱心才这样做的,结果害得蝴蝶来到这个世界便是一副病态,丧失了生存基础,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立意:对弱小者是溺爱不得的。

思路点拨四:着眼于“理”切入立意

从思路开发的角度,立意定位于理,一般要考虑两个层面:一是阐明一般的事理,层次上比较浅显,容易达到;二是揭示事件蕴涵的哲理,要求思想认识深刻,见解独特,层次上比较高远,不容易达到。

就上面的材料,若着眼于哲理的阐发,可以运用纵深思维的方式,借助辩证看问题的技法,进行如下思考:

思路一: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由蛹化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幼蝶在蛹内挣扎乃至最后咬破蛹壳,是这个变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男孩的一剪,把这个必要的过程“剪掉”了,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幼蝶悲剧命运的发生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

思路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内因,不可以外因代替内因。

由化蝶,靠的是幼蝶在蛹内自己的运动,特别是冲破束缚的拼搏挣扎。这不仅是生命力的显示,更是由弱变强的锻炼过程,为成为蝶后遨游自然界奠定基础。小男孩的一剪,使幼蝶失去了锻炼机会,其生命力、适应力必然大打折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深刻体会新颖独特的立意思路,而且在中考复习阶段要经常付诸实践,缜密思考,多角度的切入,灵活运用,力求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力争做到“面面俱到”,把自己对材料、题目的认识见解尽可能挖掘出来。并选取其中最有创意的立意作为行文切入点,只有切入点越具体、越独特、越有新意,发掘才可能越深,表达出来的见解才会标新立异,才不会出现自己的立意与别人的雷同和撞车的现象。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五

张海迪说过:“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还要活出诗意。”史铁生也曾说过:“生命的磨难是一种必然降临的节日。”

水“滴答滴答”敲击石头,似乎每一次都微乎其微,但最终滴穿了石头。是什么使水有如此大的能力呢?那就是阻碍它前进的石头。水如此,人也一样。只有使自己经历一次次磨难,并克服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得必有失。阳关大道固然平坦笔直,却少了崎岖小径的种种情趣与快乐。人生是一条曲折的长河,所有美好的风景都在它的急转弯处。无限风光在险峰,在经历危险的过程中,身处生与死的边缘,险则险矣,乐在其中。不断变换的环境中,迎面而来的一重又一重困难,始终令人感到新奇,时时激发人们运用力量和智慧迎战艰苦。若是一条平坦的大道,昂首阔步便是一种机械化的动作,又有何意义、何乐趣?乏味、单调的痛苦便会超过在峰岭上攀登!

生活中尽管活着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们还是要活出生命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我不相信上帝,因为上帝只有一个,而生命却有无数。相信无数的生命会有无数个你未曾发现的美丽。去寻找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其实,磨难也是一种财富。

人如一块玉石,不经经历雕琢是很难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的。不遭受磨难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当你遇到苦难时不防想一想,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它会化为一种动力推动你前进!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六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2017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写好中考材料作文的秘籍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如下面一则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七

和谐的力量,欣悦而深沉的力量。

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

我们能够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

——华兹华斯

无意之中我邂逅了这样一朵花。

它安静地伫立在花盆里,墨绿色的茎细细的却十分有力,没有任何多余的叶片,只是在顶端分出岔来,结了两个小小的花骨朵。

我十分欣喜,它们娇小的模样像刚刚坠地的婴孩,实在惹人怜爱。我给它们浇水,看着它们微微抬起头,争先恐后地吮吸着这般甘露,继而涌动着自己的身体,像是要挣脱花苞的束缚,完全地绽放开来。我默默地等待着,定时浇水,想看这场无声的比赛究竟谁会获胜。

过了一段时日,它们竟同时盛开了。

蜕去了当初婴儿的模样,仿佛两个朗朗大方的姑娘,挺胸抬头,随这拂来的轻风摇曳,舞动着自己曼妙的身姿。那层次分明的粉红色是它们的衣衫。花瓣边缘处的淡粉到中间的粉红,一直延续到底端的桃红色,像一道布满玄奥的谜语,层层揭晓的模样,使我更加沉醉于其中。

之后的每一次浇水我都更加用心,害怕这样的美丽太短暂,一天夜里出奇的安静,没有风吹没有鸟鸣,我走到阳台上,竟听到了她们的窃窃私语。

“我舍不得你……”

“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带着我的生命,一起活下去!”

我十分惊讶,把这莫名的声音归类于自己的幻听。她们只是没有思想没有能力的花而已,我告诉自己。

第二天,她们开始出现异常。一朵像往常一样高昂着头颅,一多却有些无力了,像是在告诉别人,父母在养育她们的过程中偏了心。直到后来,一朵越来越漂亮,张开花盘跳着比从前更加绚烂的舞姿,另一朵却越发没有精神,变得枯黄无力,却向着那朵娇艳的花,像是在认输,又像在饱含深情地寄托着什么。

“有一种花叫双生花,一株二艳,竟相绽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一朵就会不断地吸取另一朵的养分和精华。到了最后,一朵娇艳夺人,一朵枯败凋零。”

我惊异于这样的伟大,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那朵花是用怎样的坚强毅力在等待和煎熬,直至把自己的养分全部奉献给她的姐妹,黯然于世间。

那微弱而绚烂的生命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怎样宏大的生命排场。

她最终垂下脑袋沉沉地睡去,我看到另外那朵傲然的花也溢出泪来。

历届中考材料作文汇编200410篇篇八

我见过许多寻找幸福的人,为了幸福,他们有的在农田里挥汗如雨,有的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有的在官场里勾心斗角……难道得到幸福就这么困难吗?

同桌胖妞听了我的疑惑,大笑起来,她说:“幸福是很简单的事啊!”

胖妞见我仍然心存疑惑,就给我举起了例子“你回答老师提问很正确,老师给了你一个微笑,你心里喝蜜了一样甜,这不就是幸福吗?再如,你放学回到家里,妈赶忙帮你取下背上的书包,把刚买的水果拿给你,这不也是幸福吗?”

胖妞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里学生,她整个浸在幸福里,她当然会认为很简单了。而我是乡下的的孩子,父母为了我能在城里上完中学而整日忙碌着从土坷垃里淘钱,我知道我的父母很辛苦。我当然不会相信胖妞的话。

可是胖妞却没有放弃她的观点,她决定带我亲自验证她的观点。

放学了,胖妞带我到她家做客。来到她家门口,胖妞用她嫩白的手拍了两下门。“是幸福在敲门吗?我这就来——”屋里有人应了。我问胖妞:“你乳名叫‘幸福’吗?”“不是,妈妈说她每次听到我的敲门声,她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我的敲门声就是‘幸福的敲门声’了。”

胖妞妈妈开了门,“哟,你和朋友一块儿来的啊。正好,我给妞妞买的鱼马上就炖好了,一块吃。”胖妞的妈妈一边接过胖妞的书包,一边给我打招呼,我看得出胖妞的妈妈真的很幸福。胖妞给她的妈妈讲着学校里的小事,一会她们母女俩就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以前从没有感到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可笑,可现在我也随着她们开心地笑起来。胖妞的爸爸回来了,全家又是一阵笑声;炖的鱼端上饭桌了,大家又笑上一阵子……哦,她们一家真的为这么件件的小事感到幸福。

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时候,想到我上学出门时妈妈叫住我,帮我整整歪了的衣领;我想起我放学回到家里,爸爸帮我扎紧松了的鞋带;我想起,我五岁时,我学着妈妈在腰里扎个围裙洗碗……我不觉脸上露出了笑容。胖妞说,看:“你也感受到了吧!”

胖妞说得真对,幸福原来真的这么简单!我突然又想起那些为了寻找幸福而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们,原来他们缺的不是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心境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