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1

王门村,是一个如千万个普通村庄一样的、青山绿水环绕的小山村。

那时候的王门村,通往外地的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它沿着山脚而下,与其说是一条路,不如说是几行并列的脚印。一到雨天,路上就泥水弥漫,无从落脚。

外公,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外姓人。他姓宋,王门村的人都姓王。

王门村的人大多目不识丁。终于有一天,村里准备建一所小学——所谓“建”,其实就是把村里的祠堂改造一下,腾出来一个教室,将各家不安分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教学。外公,是村里专门请来的小学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什么科目都教。村里一共十几个孩子,大大小小全在一个班里。

村民对于外姓人向来排斥: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分村里的田地。但他们对外公,却相当大方——先生,在他们眼中是更高的一个等级,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多学点文化呢?外公分到了田地,山林,跟王姓村民享受一样的待遇。

外公既要种田,又要教书,还要去距村外几十里地的城里给学生买书,偶尔去正规的学校听课。他的家里还要养育三个女儿:大姨,小姨和我的妈妈。就在那条小路上,混合着泥巴、晨露和星光,留下了外公一串串匆忙的脚印。

太姥姥反对外公教书,因为那时候他们称呼老师为“穷教书的”,不如伺候家里三亩一分地来得实在,后者至少能让一家人吃上饱饭。

外公向来听从太姥姥的意见,唯独对这件事,他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执着,每次听完太姥姥的唠叨,第二天照样赶去村里那所不像学校的学校上课。

一个雨天,外公比平常晚回家,手里还抱着一叠书,滑倒在泥泞的小路上,他紧紧地护住怀里的书,那几本书除了封面被打湿,竟一滴泥水都没沾。外公的脚扭伤了,几个懂事的学生把他搀回了家,太姥姥见了又是心疼又是气:“教书图啥?路这么窄,你的那群学生,能走出去吗?我们宋家世世代代,不都是求个安心耕几亩薄田吗?”

外公心平气和地说:“路窄,我们就把它走宽。路宽了,生活才有出路。”

村里人从没想过要出村,而外公,心心念念地告诉孩子们,要好好读书,要到村子外走一走,外面的世界大着呢。

他指着村口的小河,说,城里的路有多宽?最窄的都有这河这么宽。城里的夜晚还有耀眼的灯,有自行车,有商场,还有中学和大学。

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夜晚的明灯,什么是自行车,商场,更不知道什么是中学,什么是大学。

渐渐地,学堂里的孩子,长大成了大胆的少年,沿着那条被踩的越来越宽的路,去向了他们心目中那个神奇的地方。祠堂一隅的小教室里,又多了几张课桌椅。

外公上了大学。

外公又读了研究生。

外公去了县城编撰《仙居县志》。

妈妈三姐妹大学毕业了,不约而同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路——就因为外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你们不光要走出自己的路,还要带着更多的孩子走向未来,走向康庄大道……

外公的路越走越宽,却一直放不下王门村口的那条路。

过了一年又一年,王门村的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又过了几年,王门村第一批小学生,也变成了王门村第一批大学生。受了外公的影响,大学生留在了王门村,成为王门小学第一批大学生老师。

而年迈的外公,只跟他们提了两个希望。一个,是把祠堂改成一所像样的学校。另一个,是让王门村继续修路,修更宽的路,修更长的路。

后来,外公去世了。

这个春天,当我踏着平坦宽阔的大路走进从未谋面的故乡,竟觉得她是如此熟悉。宽敞明亮的王门小学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随着春风清脆入耳,从学校大门望去,孩子们天真烂漫笑容如花。

而村口的那条路,正以外公饱满深沉的声音,在召唤我继续努力前行。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2

这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将要去外婆家。外婆家门前的那条路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我的印象里外婆家的路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土路,晴天时,比较好走,下雨时,我上全都是泥,只要你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里,走过这一段路,你就会变成“泥猴”,外婆家门口的池塘是黄色的,池塘里的沙石都看不清,河面全是垃圾,池塘里一条小鱼都没有,外婆村的路边没有一盏路灯,夜晚人们行动不便。

我和妈妈到了外婆家的路口,让我大吃一惊。以前坑洼洼,凹凸不平的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起来很舒服,来到外婆家门口池塘从黄色变成了蓝色,蓝的可以看到池塘里的沙石,河面的垃圾清理的像像镜子一样可以看见人的倒影,鱼多的像河里的草还不够吃,晚上我和外婆来到村子里散步路边非常的亮堂这样的像太阳底下的植物。

外婆家的路在变,变得越来越美了。愿祖国变得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富。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3

秋天的清晨,我从荔香公园旁的小路走过。

小路边有满地的落叶,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黄黄的,有的红红的。我在想,如果我是蚂蚁,我该怎么翻过一片又一片的叶子呢?我抬头看见了身边的大树,大部分都是绿色的,只有凤凰树的叶子变黄了,也许只有它拥有了秋天的色彩。小路上有秋雨的味道,潮潮的,咸咸的,感觉秋雨过后的整个深圳都变得潮湿了很多,没运动都已经满头大汗。许多蜻蜓都飞得很低很低,忙忙碌碌地在寻找它们的食物。

有时候,我会摸到路边湿漉漉的树叶,还有脏脏的树皮,一碰到树皮我就有点害怕,因为我知道树皮底下有很多小虫子,一不留神就爬到了身上。我小心地躲过路边的篱笆墙,来到十字口的花坛,那里有蒲公英,有牵牛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我总是忍不住地想去采来做标本。

我从路的尽头往后看,那条普普通通的小路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原始森林。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4

时光就像春天的蝴蝶,飘然而来又悄然归去。转眼间初中三年已经逝去了,回想那走过的旅程,这是一段诗意之旅,恰似大陆鲜花色香味俱全!

夜色渐浓,满天星斗交相辉映,笼罩着整片大地,亦缠住我的思绪,。凝望那星的明星,又把我勾回改变我生活的一天------那一天我毕业了,我的母校再见了。

依稀记得,那天的太阳格外耀眼,站在操场上密密麻麻的人,在强烈的阳光下都像是站在灯光汇聚的舞台上一样,每个人都是今天的主角。

身着正装的校领导陆陆续续走上讲台,对话筒和音响调试一番过后,静静地呆坐在讲台前,不时地看着看向操场上来来往往的学生。音乐缓缓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欣喜。站在操场上,校长、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被音响放大了几十倍的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我们班主任毛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人生就像旅途,穿过郁郁葱葱的森林,挣扎在泥泞的沼泽,漫步在玫瑰花瓣铺就的小径。你们会经历坎坷与挫折,也会享受荣耀与胜利。但终有一天你们会长大,会成熟,经历一场痛苦与甜美的蜕变,告别曾经的自己,披着崭新的铠甲,走向下一段新的旅程!”

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需要磨练,我们不能在安逸享乐中虚度年华,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以使自己的价值得以历久弥新。冰心老人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腾,就会失去雄浑;沙滨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只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人生失去了磨练,失去了坎坷与曲折回忆,再回忆走过的那些路,又有什么能留在我们记忆深处呢?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5

路,那么不起眼却又那么伟大,路人行人慌慌张张,谈笑风生,可真正正眼望过脚底下的路?

我这家门口的那条土洼路,不起眼也不受人待见。可是我却特别喜欢它,14年来,它比谁的陪伴都来的长久,珍藏了属于我儿时的脚印。

那时我就是一个野生野长的丫头,那时候爷爷带着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每逢下过雨,门前的土洼路的土就格外温润,我便光着脚在土里玩,捏小人,爷爷怕我扎到脚,我又闹,索性给我“绑”回去。

别忘了我是个野丫头,他哪能困住我爬窗户,身高不够椅子来垫,就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反正我是数不清了。

又是一次下雨,这次爷爷竟跟我一起玩泥巴、捏小人,把泥巴抹对方脸,这种你追我打的日子少了,那时候真觉得他就是个小孩。

后来我去了乡镇,那没有村上的空气新鲜,也没有家门口的土洼路,我那颗放野的心也逐渐收了。

过了阵子,村委会一直打电话给父亲让爷爷同意修了门前的土连路,爷爷不肯我也不肯,因为那珍藏了我与爷爷的回忆。

后来爷爷病倒了,我马不停息地回家看他,他那个老头,一直念叨着路没修吧,还不停地安慰我:“爷爷没事,咱还去捏小人。”随着一声声的念叨,他也走了,父亲同意了修门前的土洼路。

我时常望着家门前的水泥路望的出神。我怀念,我热爱收着儿时回忆的土洼路,眼泪就像儿时的雨“下”的那么大。

要是我再硬气一点就好了,土洼路就还在,要是我再勇气一点把爱说出口就不会这么遗憾了。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6

小巷的尽头

是一条路

青石板上

爬满了厚厚的苔藓

看不出本色

村里的弄子

是一条路

圆润的石子上

铺上了薄薄的泥土

延伸到远方的云朵上

小桥的边上

是一条路

长满了毫无章法的杂草

嫩绿嫩绿的

在阳光下闪着光

金色的

好看极了

我在路上走了许久

一步一步踏

从这走到那

走了好远好远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7

有一条路,也许你一年只走一次,但是却再熟悉不过。有一条路,也许不比城市的热闹繁华,但却从不寂寞。

有一条路,它承载着你的思念和家人的期盼,它可以是所有人眼中的平凡的路,但对于你却意义非凡……

无论身在何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无论走的多远,每个游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归家的梦。世上的美景无数,可最美的风景却是回家的路。

无论走得多远,你都不是无根的浮萍。

家是每个人最后的灵魂归宿。用自己的方式回家,带上爱和期盼,踏上那条风景最美的路,一路向着温暖出发……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8

我和爷爷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已过了“从心所欲而不逾距”之年,腿脚很不便,整个人都很瘦小,却仍十分有精神,我搀着他走在家门口的一条路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许多店门口都插着国旗,在风下舒展卷起阵阵红色波浪。这时,一个客人推店门而入,不小心碰掉了挂在门上的旗子,爷爷不说话,却开始带着我向店门口移去。

“爷爷,我去捡吧。”我看出了爷爷的意图,却被他笑呵呵的回绝,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面旗,一步一步缓慢地向门口移去。

他俯下身,伴随而来的是一声沉闷的“嘿咻”,他用枯槁的手捡起旗子,轻掸去尘土,又颤颤巍巍地展开插在了店门口,看了好一阵,才转过头来喊我离开。

我撇了撇嘴,至于吗?要是我捡,这会儿说不定我们都到家了,我有些不屑。

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悠悠开口:“当年我刚回丹阳,这条路还是泥泞的,一下雨就成了一摊泥浆,人都难以下脚。”

我当然知道当年指的是什么——爷爷起码已讲过数十遍了,他17岁当兵,18岁入党,在将近40岁时才从部队回到丹阳。

我转头看向爷爷,不解话中意。此时,爷爷的目光却带着笑意,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这目光一直延伸到道路尽头,仿佛穿透了岁月。恍惚间,我好像看见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海军,——我的爷爷。

我还是不太懂爷爷这目光。

晚上爸爸开车带我回家,再次经过这条路,我谈起白天发生的事,爸爸沉默了良久,摸着在方向盘上来回摩擦,半晌,他开口:“我回丹阳时才十四、十五岁,比你爷爷晚个几年,但我也从小在部队长大,那时这条路早不是当年那般泥泞,在那开了个理发店,在这儿,好像有个澡堂”,他伸手指了指,仿佛这些店仍历历在目,我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相同的目光,那目光中仿若跳动着一颗心脏,鲜活明亮。

我反复品味着,几日后,我又来到了这条路。

左手边有餐馆,商店,服装店,右手边有超市,五颜六色的招牌,构成一幅明丽的图画,而那些疾驰而过的汽车时刻提醒着我此刻的热闹。

恍惚间,我看见当年的爷爷费力地将脚从泥泞中挣脱,看见14岁的爸爸在路上奔跑,我看见两旁楼房平地起,看见自行车汽车与我擦肩而过,我仿佛站在时间之上,见证此地的变迁,像给一幅单调的图画上色,拭去历史的尘埃,我感受着这里,但又恨不能完全领会,温和的风吹散历史的风尘,又带我回到过去。

这条路刻着小小丹阳发展的过程,却又不只是丹阳,是每个人,每条路,每个城市,是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我能想象此刻我的神情目光柔和又澄澈,这目光穿透百年历史的雾雨,平静的注视着时代的变迁。百年之前党在上海,悄无声息的召开中共一大。百年之后,党带领着中国变得富强繁荣,岁月变迁,绵绵爱国情,拳拳赤子心却永不改变!

我转头注视着爷爷先前望过的红旗,眼眶温热,心中掀起一场海啸。

去学校的那条路作文篇9

夕阳酿出一片酡红欲醉。

这样的暮色多年未变,仿佛时间从彼岸走来,带来时间的胶囊,带来了那深埋心底的记忆。

傍晚,刚下过雨的空气中少了那份夏日的炎热却多了份凉爽,走在田野边,绿色的麦浪一波接一波的向我涌来,我可以闻到流动的风中的花的芳香和浓郁的土地气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玫瑰红的夕阳挂在半空中,染红了半边天空,不时有几只麻雀从头顶飞过,叽叽喳喳的,仿佛在说回家晚了会被骂的。

不远处的路边,几个农民肩扛农具碰到一起,彼此之间说着什么,不是传来洪亮的笑声,那笑声仿佛有魔力,如此轻易的驱散了我心头的乌云。

夕阳如轮,渐渐落下天幕,我也加快脚步向家的方向前进,家家户户的烟囱都飘出炊烟,偶尔还伴随着孩童如铃铛般清脆的笑声,我想这时所有人家都很开心的欢聚在一起吧,农忙回来的父亲,做饭的母亲和上学归来的孩子聚在一起,一起说着笑着,这也是平凡中的幸福吧

到家里,爷爷奶奶身上家的味道让我很是温馨,这便是家,一个为你遮风挡雨,让你在路上不后悔,有着退路。家是每个人最后的心宁静土。

夜晚周围安静下来了,浓重的夜色恰到好处的遮盖了村庄的喧嚣声,月光将屋前的走廊照的很亮,稀释了过于浓稠的夜色,我享受着这久违的家的氛围,名为心灵的湖面波澜不惊。

夜渐渐深了,窗户里透出的光也一盏盏的熄灭,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也因距离而有些听不真切。村子在浓稠的夜色下睡去了,浓重的夜色极好的掩盖了村里人的鼾声与梦呓。至此,我也沉沉的睡着了。

那条回家的路已经成为记忆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不仅因为那条路的宁静更因为那条路的尽头,是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