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然与人作文(通用3篇)

自然与人作文(通用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自然与人作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觉得人与自然总有个奇妙的关系。

最初感到奇怪是在学语法的时候,“与”字是并列连词,而人与自然并不是并列的。在我眼里,人与自然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还小的时候,小区楼下新种了一排树,小区里的小伙伴都喜欢跟小树玩。玩,不过只是好听的说法,说得真实些就是生拉硬拽。玩累了就会到原先的老树下乘凉。印象中爷爷特别喜欢坐在小区底下,敲着二郎腿。他不听戏,也不打牌,他就喜欢看着我们玩树。他总说,我们把这小树玩死了,以后在那块玩的时候乘凉就只能跑到这块了。

其实当时也没有听爷爷的话,该拽的还拽,该踢的还踢,只不过稍微幸运些的是,那些树到是反常顽强地活了下来。小树是长得很快的,等它们大些后,便能尝到好处了,毕竟——绿树常荫。我特别喜欢沿着树荫低头散步,可以看着从树上透下来的圆形光斑在隐隐晃动。树叶层厚的地方影子深,薄的地方自然浅。可就是再深的地方,也层层分明,看起来轻巧又温柔,随风摇曳时也显得出乎意料地活泼。

树也有莫名的灵性,似乎是很善解人意的,它们总在夏天的时候开得最绿,最浓密。在夏天,树的阴翳下往往有成群成群的老人家和小孩子,大都是乘凉的,若是雨天,便是来遮雨的,人们总把树比作伞,我觉得再恰当不过。树总能让人称心,毕竟在需要一些帮助的时候,能立马挺身而出的人,也通常是会受欢迎的。

都说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树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却带来了一整个夏天的轻松和愉悦。那自然究竟带给我们了多少馈赠?大概是如黄河流水,滔滔难绝。

人与自然确实不是并列的,所以这之中的“与”字通常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而在后面这个短语中“与”字就是介词了,强调的是“人”。

我不这么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应该强调的是自然——一直都是自然在帮助我们啊。自然明明是夏天里的荫,却又是旱季里的雨;是难过时给你慰藉的花,又是开心时为你摆动身子的草;是维持生态平衡的蝙蝠,又是饱腹的牛肉。

它身兼数职,我只好用母亲来比喻它。我们不应该曲解自然的善意,不应该叛逆,不应该颠倒是非——不应该养着牛,吃着蝙蝠。

后来啊,那些巴不得躲着孩子的树就愈来高大了,那些在树下躲太阳的孩子,躲着躲着,也就不知觉间长大了。

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呢,不过是像孩儿依赖母亲一样。可分明是先有母亲才有孩子的。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开头应该这么写——

觉得自然与人总有个奇妙的关系。

第二篇

自然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他创造了这世界上的千姿百态,给了人类优良的生存环境,人类在自然生息繁衍着、创造着、进步着。

已是不知第几次遇到他了,今日正午放学回家,离奇地又遇到他,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一角,素不相识。只是我总能感到他眼中

那不尽的慈祥,像极了那故人,不禁勾起我的一丝回忆。

他的年龄估摸着有五六十岁,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面摆满了物品,几篮鸡蛋;零碎的;两个柚子,几两散橘罢了。靠车头的地方。摆着一个盒子。上面罩了层玻璃板。他总是这样,舍不得吃,总把零碎东西拿来卖。我默默跟在他的车后,车架挡住了他的身子,只露出了头。他的头中央是秃的,光亮的,甚至有些反光,慢慢延伸下去,是一圈白头发,再往下才有几簇稀疏的黑发,像极了一颗埋在土里的鸡蛋,惹人笑。他张望着四周。走走停停,不时张望着那个盒子。我很好奇。他突然眼前一亮,加快了车速,缓缓停在一棵桑树下,竭力想从树上摘下几片叶子来。他在那儿,一会儿跳,一会儿蹦。引得路人发笑。好长时间,他才摘下几片叶子来。轻轻拿起玻璃板,放置一旁,脸上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把叶子轻放进去。原来盒子里有几只肥胖的蚕,它们的花纹黑白相间,颇为可爱。在它们身下的是许多被吃光了只留下丝丝叶脉的桑叶,看起来密密麻麻,像极了一团乱麻。蚕在上面无力地爬着,拥挤着,一团团簇在一起,难怪老人如此焦急!

人与自然是并存的。自然给人类创造了家园,人类应保护自然、守护自然。

第三篇

自然创造了曲线,人创造了直线。我坐在车里呆呆的望着窗外的景色,头脑中突然蹦出了这样一句话。远处丘陵的轮廓,近处草木的枝枝叶叶,都是无数条线、无数个面交织在一起的,其中没有一条笔直的线和一个平坦的面。与此不同,田园则用直线划分,散落其间的房屋的屋顶、墙壁都基本呈直线和平面。

自然万物为什么只用曲线来表现?理由很简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偶然出现直线的概率要比出现曲线的概率小。那么人类为什么选择直线呢?从遵循最简单的规则的意义来说,这是最便于使用的方法。

自然创造的人类肉体本身,也是有复杂微妙的曲线构成的。但人类在探求自然界的奥秘时,反而在曲线的外貌中发现了潜藏的直线骨骼。实际上,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自然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都是直线的。但是,倘若继续探索,也许会发现并非直线的自然的精髓。

这个问题,可能更应该是理论物理学今后的课题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