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摘抄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摘抄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是一本由孙科 / 贾新超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一):建议和《积极教育》一起读

之前先读了《积极教育》那本书,到底什么是积极教育的理念。积极教育是相对消极教育而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以矫正问题或缺点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就成为积极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病理性属性;而以发展积极品质或长处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则成为积极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促发性特征。这个理念我觉得对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普及,目前我们的教育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过于侧重孩子的消极教育,奉行小树不修不直溜的原则,好像好的教育就是不断修剪树杈,非得打造出一颗完美的小树,且不说完美的树不存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每颗树都有独特美才形成世界多元丰富性,比重过多的消极教育也让父母和老师忽视了孩子的优势,把重点放在孩子的缺点上,很容易发展成挑毛拣刺的极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抱怨父母你为什么只看到我哪里做得不好,看不到我好的地方,而父母理所当然认为好的地方就不用说了,这恰恰是最遗憾的地方,错失了积极教育的机会,对孩子自信心的成长非常不利,这样孩子长大以后看待自己和别人也很容易用消极教育的眼光去评判,不利于自我正确评判和社交。这本书的一个缺点是故事太少,用的是论证的数据和论文调查报告等等,而《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更适合亲子共读,在一个个温馨的故事里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交流,也能同时培养孩子积极的美好品质。所以《积极教育》很适合家长自学积极教育的理论铺垫,然后再配合这本书引导孩子。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二):《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培养优势人格的方法论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主要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发展幸福和和谐发展。这是20世纪提出的心理学理论,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由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积极教育则是相对于传统的消极教育,帮助孩子塑造优势人格,让亲子关系变得和谐。

积极心理学核心是六大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超越。根据这六大美德,又分为二十四种积极品德优势:好奇心、爱学习、创造力、洞察力、判断力;正直、热情、勇敢、毅力;善良、爱、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公平、领导力;宽恕、谨慎、自律、谦虚;信仰、感恩、希望、幽默、审美力。乍看这些名词都很熟悉,但是事实上孩子的品格培养需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整本书以这24种品格为主题,先是对品格进行解读,让读者对于品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导读的部分则是对品格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最后在拓展的部分讲解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故事的部分则是采用彩页印刷,孩子们可以自行阅读这部分也可以变成睡前亲子阅读。在故事的结尾也有互动部分,作者关于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乎都与故事所体现的核心品格有关。故事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因为孩子有了基本的理解力,这样孩子以后会更好的应用在生活中,进而塑造自己的优势人格。

故事的方式能让孩子在故事中发现自己,启发自己,让自己主动思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场景即心理,对话即发展”,将关键的教育场景铺设成心理场景,将对话叙事铺设成心理发展过程。其中有部分故事互动部分是自己创作的画作,绘画是表达孩子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引导孩子们再次思考。可以说故事和教育相结合起来,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读物,显得更加的生动和轻松。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三):简评《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培养孩子的24项优势人格》,这本书的作者是儿童故事作家孙科先生和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贾新超先生。书中的内容讲述的是把积极心理学的六个美德和24项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理论基础,用故事来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并引导孩子们最终具备积极的心理,来实现家长和孩子们完成日常家庭教育中的故事陪伴成长目标。

这本书共讲述了六个美德,分别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超越。同时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分别是好奇心、爱学习、创造力、洞察力、判断力、正直、热情、勇敢、毅力、善良、爱、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公平、领导力、宽恕、谨慎、自律、谦虚、信仰、感恩、希望、幽默、审美力。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事物和外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能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逐步扩大到对整个环境和所有事物的认识。当孩子们遇到新奇的、未知的事物的时候,会想去探索、尝试一下,经过尝试和探索,孩子们会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促使孩子们发展自我。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好的事物的好奇心会提高孩子们对事物的了解,而,对于危险的事物的好奇心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危害,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正直是指有能力去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物,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还能公开反对自己确定是错误的事物。一个正直的人要诚实、言行一致、有同情心、待人真心真意、有正义感,也要坚持真理、有明确的是非观。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家人之间要真诚相待;让孩子对正直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帮助孩子树立正直的观念;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孩子的角度去帮助、引导他们完成自己目标。同时,提前要和孩子订立好一些规则。家长也要为孩子树立正直的榜样,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很多,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做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这本书对家长教育孩子和引导孩子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通俗易懂,非常值得收藏和阅读。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四):在亲子共读中激发积极品格优势的塑造

为人父母,你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

作为在传统的打压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八零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内心的习得性无助给生活体验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自认为并不缺少走向成功必备的勤奋、专注、细致,但却缺乏对成功大胆地设想、对目标的长远展望,因为我打心底里就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走向更宽广的平台。在生活的磨砺之下,我对自己的优点和缺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尝试着去改善。但为人父母,我明白当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自我肯定的氛围和成长环境,让他有信心和勇气去放飞自我,成就自我。

所以我对积极心理学也特别感兴趣。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经过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认为,人们同样可以创造和形成习得性乐观,在积极心理学的帮助下去追求快乐的、有参与感的、有意义的人生。在对全球各种文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塞戈利曼领导的学术团队总结归纳出六大核心美德,那就是智慧与知识勇气、 仁慈 、公正、 节制 、超越。并因此细分出24项普遍使用的积极品格,为我们培养积极人格优势指明了方向。

这本《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就是针对这24项积极品格的培养,针对性地为家长做出了解读和指导。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没有夸夸其谈的讨论与说教,只有具体的故事和建议。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亲子共读教材。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

评价人数不足

孙科 贾新超 / 2022 / 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毅力为例,作者首先【解读】有毅力的含义和表现,紧接着在【导读】栏目中分析有毅力是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品质,而且这种品质是可以后天培养起来的。

然后在【拓展】栏目下详谈如何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毅力,其中包括: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目标、学会分解目标、设置激励机制,让孩子感受到坚持带来的喜悦和成果、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一个富有坚持品质的榜样。

并在这个栏目下对后面的故事《奔跑的小龙马》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概括,指导家长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故事里的情景互动。

最后一个小模块就是【故事】了。作为小学二年级家长,这本书可以说非常实用,个人认为整个小学阶段都可以作为阅读教材。粉红的背景色也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每个故事的最后,作者都设计了两个小互动,比如画出故事的小主人公,讨论和设想特殊情境下主人公的表现等等,启发孩子对主题品质的思考。

希望和孩子在新的学期能一起把这本《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完,也更希望我的孩子能从中体会到积极的性格品质的意义,乐观开朗地去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和磨砺。

《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读后感(五):《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积极心理培养优势品格

讲故事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早在农耕时代以前,原始人的一大活动就是围着篝⽕讲故事;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古⽼壁画,也往往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讲⼀个故事。

人们通过故事来传播文化和价值观,也在故事中学习如何⽣活。

对于孩子而言,听故事也是好处多多,既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亲子关系。

市面上故事书种类繁多,就拿我家小妞举例,从小读过的绘本少说上千本,自我阅读过的套书也以百计。

然而,我总是觉得她在有些方面缺乏内驱力,不够积极向上,却又不知道如何引导。

这个假期有幸读到了这本《写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故事》,与市面上大部分故事书不同,也区别于一般的育儿书。

书中以24项积极品格优势为理论基础,用故事的方式去启发孩子,并引导孩子最终形成积极的心理。

这24项积极品格优势并非空穴来风,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马丁.塞利格曼,是经过大量研究做出的结论。

而本书的两位作者孙科和贾新超老师,都是对于积极心理学有所研究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

在讲本书的内容之前,先讲一个很俗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近一直在我脑海回荡。

这幅漫画中有两个妈妈,两个孩子和一个清洁工人。

右边那位妈妈指着这名清洁工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

而左边的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孩子所经受的教育第一人是家长,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如果家长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就会传递给孩子传递给孩子爱、善良、希望和勇气,有助于孩子成长。

反之,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是恐惧和焦虑,孩子日后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这本书的内容我就不想多重复了。个人觉得书的构成比较有特别,每篇都是按照解读-导读-拓展-故事-互动的形式,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

先解读品格的含义是什么(what);再通过导读进一步进行解释,为什么(why);然后拓展怎么做,与故事相结合(how) ;最后用故事吸引孩子,引导孩子去思考互动。

虽然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书中的故事大半不太适合她了,但是我依然可以从书中学习到积极的心理,学习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当然,两位老师的初衷是希望家长能够通过书中的故事与孩子做互动,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提升亲子关系。所以希望有更多年轻的家长可以看到这本书,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