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字塔给我们的启示作文800字

金字塔给我们的启示作文8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金字塔给我们的启示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学习金字塔”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来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两周后对所学得的知识的平均保持率的一种变化,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如何学习才能使所学知识铭记不忘的科学理论根据。

他的结论是:第一,只采用听讲的方式来学习,两周后对所学知识的平均保持率为5%;第二,改用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汲取知识,两周后的知识保持率为10%;第三,通过声音和图像来授取知识,这种声情并茂的学习,两周后可使知识的平均保持率增加到20%;第四,通过演示实验和观察示范的形式进行学习,两周后学习者的知识平均保持率增加至30%;第五,开展分组讨论式的学习,让学习者通过讨论和争辩来接受知识,这时两周的平均知识保持率达到了50%;第六,让学习者参加实际的操作,在操作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这种活动式学习两周后的知识保持率竟然达到了75%。第七,不但让学习者通过实际操作的活动来学习,而且要求他学习之后马上应用,并且主动去帮助和教会别人。良好走后学习者的知识保持率所达到峰值是90%。把这七种实验的结果由后向前依次地罗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的结论,人们就形象地称之为“学习金字塔”。

那么,“学习金字塔”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第一点: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所收到的效果相差悬殊,被动的学习其知识的平均保持率最高也不会超过30%,而主动学习的这种知识的保持率是被动学习的三倍以上。第二点:开动学生的所有参与学习的器官,通过阅读,讲解,观察,听讲,操作等综合的学习方式所接受的知识能记忆牢固。第三点,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学习者之间互教互帮,互学互练,动手动脑,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

由此一来,传统的靠一块黑板,一张讲桌,半只粉笔的“填鸭式”教学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捉襟见肘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必须抛弃的教学方法。虽然传授知识的人竭尽了全力,在课堂讲的眉飞色舞,可收到效果并不是最好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被现代的高效课堂的模式所抛弃。因此,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密”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十分正确和必要了。既然如此,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就要潜下心来,认真思考和研究一下,怎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怎样才能真正地在教学中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主角变配角?这不单单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它已是一种关系我们的学生如何更快,更好,更多,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学习中不断地健康成长的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教育形式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剔除糟粕,更新观念,要不断地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并加以改进,继承和拓展,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学习金字塔的理论为依据,创作出符合本地区的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这才是一条教育教学的康庄大道,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第二篇

对埃及金字塔的关注,已经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了,尤其是最大的一座--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我也不知道我为何对历史这么着迷,但无论如何,再多的关注,再多的和建筑学人士讨论胡夫金字塔,我还是不敢轻易写这篇文章,因为:无论做再多研究,对于这世界第一大奇迹来说,都是片面中的片面!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就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未解之谜,都绝对和“外星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就前几年吧,人类发射的第一个人造航空器,终于飞出了太阳系!用了多久?36年!而现今宇宙探测已经明确的告诉了全人类,太阳系除了地球以外,别说不存在任何智慧生命,就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命也不存在。人类早已用速度最快的飞行器+原子钟,证实了“速度越快,则时间越慢”的相对论。而离地球最近的另一颗恒星,距离地球多远呢?4.2光年的比邻星,就算这个恒星系里有生存着有多高等生物的行星,即便用光速前行,也要4.2年才能来到地球。又要说到相对论,光速前行,岂不是时间会倒退,那如果外星生物回到了人类的过去,根据蝴蝶效应,岂不是我们存在于这一时空的因素都不存在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存在于这个时空的根源是什么,是历史!如果历史一旦发生改变,随后的一切也就灰飞烟灭了!所以,地球上若真的来过外星人,我们还能稳定的存在于这个时空吗?“外星人说”自然而然的不攻自破!ps.玛雅文明的世界末日并没到来,为证明玛雅文明是超现代的“水晶头骨”也被证实了是学术造假!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史上最高的一座金字塔,原高度146.6米,因年久风化,现存为136.5米。即便就这高度,也相当于40层大楼的高度了!要知道胡夫金字塔完工于何年?公元前2560年!那时我国别说文字了,连“封神榜”这个夏商之间的“传说”都没有!

第三篇

说起古埃及的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尤其是全世界最大而且最著名的胡佛金字塔。胡佛金字塔原本高146m,由于四千多年雨水的冲刷,至今仍有139m高,相当于四五十层楼高,也是除了埃菲尔铁塔之外世界最高的建筑。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此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在距今4700年前没有任何现代工程技术实现的?首先从建造上,那些巨石是从哪里来的?巨石怎么切割?如何搬运?另外,这些石头是怎么被填的严丝合缝的?甚至,建造金字塔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人?接下来,我们就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件奇迹一般的艺术品如何一步步建好的。

首先来看选材的问题。金字塔在尼罗河西岸,那里只是一片沙漠,没有可用的石头。那怎么办?要知道,在那时还没进入铁器时代,开采石头并不容易。但经过一些考古学者的考察,发现他们运用了一种十分巧妙的方法,当时已有青铜器,古埃及人则利用青铜凿子在岩石中凿一个孔,然后装一个木楔子,泼一点水,利用木头浸水后发胀的特性让岩石裂开,成功得到一块块巨石。

这仅仅是开采,要将它制成规则形状,就必须离不开第二步——切割。据考察,建造金字塔的巨石分为石灰岩和花岗岩两种,前者质地比较软,用青铜工具(如锯子和凿子)就能完成,而后者就比较硬了,莫氏硬度为6左右,学过工程材料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其切割难度比切割钢铁还要大。但惊人的是,古埃及人们找到了硬度更大的材料——石英成功锯开了花岗岩。

如果把这项建造工程比作红军长征,那么上面的工作不过是集结好队伍,备一备军粮罢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运输这一块块少则60吨,重则接近100吨的巨石。现在被广泛采纳的观点是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木轨,让巨石沿着木头的滚动向前运输,而不是被拖着(事实上即使有几百人也拖不动)。由此可见古埃及人解决问题的巧妙思路以及对效率的高度重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