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了不起的自驱力 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读后感精选

《了不起的自驱力 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是一本由何圣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1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自驱力 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读后感(一):用好这5个方法,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

在孩子学习时,看到孩子字写的歪歪扭扭,反复讲了很多遍的题目,一考试,又做错了。看着试卷上的大红叉,我们总是会忍不住生气,虽然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吼、不能吼、不能吼”,可还是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坐直了,好好写”、“讲过这么多变了,还不会”、“这都能看错,你就不能细心点嘛”。

虽然父母是好心,但却总是办坏事。父母的责骂,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还会损害学习效果,甚至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陷入“越骂越差、越差越骂”的恶性循环。那么,如何打破这个怪圈,让孩子又快又好地写完作业呢?

在《了不起的自驱力》中,作者何圣君老师给出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何圣君老师是知名的行为设计学专家,他致力于将行为心理学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了不起的自驱力 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读后感(二):学会行为设计,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让孩子有策略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在《了不起的自驱力: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一书中,作者何圣君通过深受教育界认可的行为设计学原理,给出了很多具体可行的办法来唤醒孩子的学习自驱力,让孩子通过感受学习的峰值体验,体会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孩子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惊喜转变!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就会忍不住责骂孩子,这种错把目标当方案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而即时反馈能让孩子学习“上瘾”。

即时反馈就是通过正强化的奖励,促使孩子产生强劲的动力。因为这是一种天性,我们的某项行为获得奖励后,大脑就会为了获取更多类似的奖励,支配我们重复进行这项行为。

作者推荐我们构建家庭积分商城来激励孩子学习,让孩子如同玩游戏一样,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向学习进步。

首先,家长需尽早帮孩子发现天赋。我们可以借鉴哈夫曼编码理论,让孩子在初期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可能,然后逐步“收网”,不断发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的天赋变为自己向往的发展之路。

其次,激发孩子的自驱力,就要让孩子拥有选择权,这会比指派任务效率高。我们通过罗列任务,然后放权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完成一项任务可以休息5-10分钟,之后继续选择并完成任务。

再次,学习是一件长期的、辛苦的事情,要让孩子产生强劲的动力,我们就得即时反馈:通过家庭积分商城给予孩子正强化的奖励。在积分商城开张时,仪式感必不可少,然后用扔骰子的方式确定孩子的初始积分值,与孩子一同制定好规则并设置等级,等孩子攒够一定金币就要进行商品兑换。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我们可以通过在朋友圈晒孩子的勤奋、高分时刻感谢老师的方式,帮孩子与老师建立好连接,用老师的高期望促使孩子进步。另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不可或缺,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面对学习中高难度的事情,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当难度过高时,我们可以帮孩子降低难度,让他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然后把孩子所有的作品保留下来。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就,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进而挑战高难度的事情。

孩子要持续地学习,成长型思维不可少,我们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结果。

最后,将孩子与他同一天生日的历史名人联系起来,并打造专属学习空间,建立孩子的归属感,让他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拥有自驱力的人,会想方设法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工具,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索。而学习是孩子终身的事情,激发和保护孩子的自驱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爱尔兰剧作家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希望这些行为心理学上的方法能让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个行动的拉手。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有策略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了不起的自驱力》思维导图

《了不起的自驱力 唤醒孩子的学习源动力》读后感(三):没有自驱力的孩子,就像没有发动机的车,你推着他是跑不快的

很多朋友都有这个感觉,工作日或者上学的时候,早上怎么都起不来,一到周末或者放假,早上起来得特别早,还倍儿精神。

用《了不起的自驱力》这本书的话来说,那就是上学/工作的时候,是被“外驱力”推着走。而休息日呢,是我真正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是“自驱力”在作用,所以倍加珍惜时间。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情愿不自由,就是自由了”。也是将一件“他驱”的事,变成"自驱",因为是我情愿这个样子的。

我的女儿今年两岁多,经常在她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她爸爸让她去睡觉,当然了,每次都失败了。于是,我跟老公说,你给她一点时间,比如,你问她是现在去睡觉,还是再玩儿5min就去睡觉呢?她就会说玩一会儿再睡。好,时间到了的时候,再关灯睡觉,她就不抗拒了。

因为在这是她自己做的决定,是发自“自驱力”,而不是被强迫的。

《了不起的自驱力》这本书前4个部分都在讲行为设计,在第5部分进一步强调了本书核心——自驱力的三个底层机制是:自主选择、自我效能感和归属感。

我将行为设计部分,为您整理出如下的思维导图:

“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如果在一件事上遭遇了“谷底”体验,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不想做这一件事,如果在一件事上得到了“峰值”体验,那就触发了他的正反馈机制,于是就越来越想做这件事,同时也会越做越好,进而又强化了这一“峰值”体验。

当孩子在学习上受挫,如果不加干预,那么他会形成负反馈,最后甚至厌学。

如何帮孩子建立正向反馈?作者通过行为设计,来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建立及时的反馈模式。让孩子在漫长的精进过程中,能看到他的每一份努力都在推动进度条缓慢前进。

第一部分介绍了一个"PBL"模型。一个系统中,只要包含了这三种元素,它就能使人“上瘾”。

P:Point(积分),给行为及时反馈,并量化行为的结果。

B:Badge(徽章),设置不同的等级,以供玩家打怪升级。

L:Ladder(排行榜),利用人们爱攀比的心理。

作者依据以上的模型,选取前两样元素,设计了一个家庭积分制的游戏。这个积分制游戏可以用来培养孩子任何行为习惯。比如说,做家务,写作文,读书习惯等等。

在这一部分,作者让我们警惕家庭教育中的负诱因。

比方说,我婆婆只在我女儿吃饭的时候允许她看电视,饭吃完了就关掉,不给她看了。于是她就吃得很慢。“看电视”就变成了负诱因。

有的家长就见不得孩子闲着,见不得孩子玩儿,于是孩子写作业就磨磨蹭蹭,因为他即便写完了,时间也不是自己的,因为你到时候还会给他的时间表排满。

给孩子自主管理自己时间的权力,他的自驱力就能从负诱因变成正诱因。

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型“,孩子失败了,该如何帮他归因?作者也给了他自己的答案。”

“触发”——“行动”——“大脑奖励”这是一个行为模型闭环。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订正错题。于是家长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模型:“触发”:做错题“行动”:订正错题“大脑奖励”:错题订正完毕后,所有的错题都改过来了,家长将卷面分改成100。最后一个“大脑奖励”,就是人为地给孩子设计荣耀时刻,促进他形成正反馈。

孩子天生只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连大人都会对重复的事情心生厌倦呢,何况孩子呢?

所以“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这句话是说,在孩子产生厌倦,跌入谷底,遇到问题的时候,正是家长发挥自己的认知优势的时候。

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一个我很感兴趣的内容,那就是如何让老师对咱们的孩子产生“期待效应”(也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好友在朋友圈晒自己孩子阅读打卡的视频,晒孩子练习口语的视频等等。原来,这一切都是晒给老师看的呀。

此外,孩子偶尔成绩考好的时候,私信老师表示感谢。都是在把孩子的巅峰表现,多次曝光,频繁亮相,给老师看。潜移默化之间,老师会对孩子产生向上的期待。

而这种期待,科学研究表明,对孩子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利用“哈夫曼编码理论“发掘孩子的天赋。利用”吊桥实验“的原理,帮孩子培养阅读兴趣等等。

《了不起的自驱力》这本书的作者何圣君是一个行为设计学专家,他在书中罗列出来了育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提供了解决方案。

但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本书更多的是提供了“行为设计“的方法。它告诉我们一套步骤,面对孩子具体的问题,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习惯模式。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等等。

这本书适合家长朋友还有从事一线教育的朋友。本书总共12万字,虽然说引用了很多心理学实验,也穿插一些心理学原理。但是阅读起来非常轻松。三四个小时就能读完,但是最难的,是要把它用起来。

采纳建议和付诸实践是个人成长中最难的部分。愿我们都能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每读一本好书,就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

公众号:60分人生——时间是读者付出的最大的阅读成本,关注我,愿不辜负您的时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