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做实验的作文小学500字

关于做实验的作文小学500字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做实验的作文小学500字。

第一篇

小学生关于实验的作文500字 记一次小实验

记得在我6岁时,做过一次有趣的小实验,那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那天我放学回家喝了一杯水,心想:水不是妈妈烧的吗?那只要找到火,一个纸杯里放上水,有火烧就行了。于是,我找来了蜡烛,点上火,在纸杯里倒上凉水,就开始烧了。过了一会儿,杯底变成了焦黑色,从杯上看去还有一点火光,如果只烧一个角的话,角上就会发出“咯嘶”的声音,大约过了两分钟,蜡越来越多的变成了水,火光越来越小,我赶紧把蜡水倒了出去,火又大了起来,但“咯嘶”“咯嘶”的声音越来越响,我害怕极了,生怕纸杯会烧破,水洒一地。这时,奇迹发生:纸杯完好无损,只是纸杯底盘烧变形了。并从纸杯底升上来许多的小泡泡,而且不断有水珠从底盘冒出来,我想:难道这次试验真的要失败了吗?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冒出来的气泡被火烧的毫发无损。突然,豆子般的水珠落在火苗上,火灭了。我只好重新点火,我摸了一下水温,哇!40度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度,就是水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100度,再高就是水蒸气了,水与杯子接触时,火烧水时通过热传递将杯子热量导走,使杯子的温度一直在100度附近,杯子始终达不到自己的燃点,就无法燃烧。

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科学,只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们一定会被发现。

第二篇

今天,班主任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桌上放着3个杯子,分别装着沙子、水,(另外一个杯子是空的),旁边还放着一堆石头。秦老师首先把一颗石头放进盛着水的杯子里,石头沉了下去,水浸了出来;秦老师接着又把一颗石头放在盛有沙子的杯子顶端,沙子也盛了出来;秦老师最后把剩余的石头放进空杯子里,杯子没满,秦老师再将水和沙子先后放进杯子里,泥土,水洒了一地。

看了这个实验,使我联想到一个了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他家境非常贫穷,但是他很善良勤劳,而他的儿子却非常懒惰贪婪。

有一天,农夫照例在山上砍柴,遇见了天神,天神看他很朴实、勤劳,就送他了一个“聚宝盆”。天神告诉他:“只要对着聚宝盆说:“钱出来吧”,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币从聚宝盆出来,这件事让农夫好逸恶劳的儿子知道了,儿子就让金币永不停止的从聚宝盆流出来,贪婪的儿子最后被金币活活的压死了。

这个实验以及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如何事情都要有分寸,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贪婪,否则等待他的永远将是悲剧。

第三篇

做实验的启示

四年级开学的时候,我们班新转来一个班主任——王老师。

开学第一天的晨会课,王老师向我们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耶!”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

实验开始了,王老师问:“我们班哪位同学最细心呀?”“田梦妮!”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我的名字!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王老师对我点头,示意我走到讲台前,交给我一瓶水。她让我往一个空杯子里倒满水,一直到不能再倒为止。眼看水已经倒满,我尽量小心翼翼,同学们也屏吸凝视,生怕我手一抖就前功尽弃了!眼看着水快溢出来了,我赶紧停下来。王老师对我竖起大拇指:“太棒了!果然是个细心的女孩!”被王老师这么一夸,我的脸都红了。

接着,王老师拿出一盒回形针,叫我们猜:“同学们,向杯子里放回形针,在水溢出来之前最多能放多少枚?”“两枚!”“五枚!”“十枚!”同学们争相回答。“大胆猜!”王老师鼓励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五十枚!”不知谁做出了如此大胆的猜测,我们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向满满的水杯中投回形针了,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水杯,惟恐错过了哪个细小的环节。“一个、两个、三个……”一枚枚回形针相继“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到五十枚的时候,老师突然停住了,问:“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水会溢出来呗!”同学们异口同声。“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老师又继续小心翼翼地把回形针一个个放入水中,到最后第一百枚的时候,回形针跳下水后,像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水面竟然超过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可是,水还是没有溢出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询问这是什么原因,王老师却卖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地说:“这是水面的张力,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的。”原来是这样!

王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大自然也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哲理!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看同学们眉头紧锁,王老师说,这是留给同学们的家庭作业。

我想,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我们就能解开很多的谜团。另外,人的潜力和水的张力一样,是无穷的!我们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已过去了一年多,但这个实验带给我的启示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第四篇

星期日,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把鸡蛋放入水中,再加些盐,看看鸡蛋会不会浮起来。

我先拿来了一个大杯子,再把里面装满水,然后把一个鸡蛋放入水中。我先等了一会儿,鸡蛋没有浮起来,我只好使出“秘密武器”——盐。我先往水里加了一小勺盐,鸡蛋没有浮起来。我又加了一勺盐,它还是浮不起来,我心急了,便把盐一勺接一勺地加入水中。我见鸡蛋还没有浮起来,就随手拿了一支筷子,在水中搅拌了起来,很快,水里出现了一个大漩涡。原本在睡大觉的鸡蛋也被我叫醒了,它躺着的身体也慢慢的站起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鸡蛋会不会浮起来呢?我的眼睛一直盯着鸡蛋,连眨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一个微小的细节。等了大概20多分钟鸡蛋从水底浮了起来,离水底大约有2厘米,哈哈我成功了!鸡蛋浮起来了!

我问妈妈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她说,是因为水的密度变高了,鸡蛋的比重小,所以,鸡蛋才会浮起来。通过这次实验,我又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

第五篇

关于实验的作文500字 用泥土做实验

星期天,我从花盆里挖了些泥土,打算做一次实验。

我要做的实验是:泥土能不能被水溶解。我找了抹布~~两个杯子~泥土~开始在卫生间里做。

先把装满泥土的杯子 灌满三分之一的水,把抹布罩在杯口,因为没有滤纸,所以只能用抹布代替。被子里的水是棕色的很浑浊。把水倒在抹布上,在杯子里的是“咖啡”,没什么变化,但抹布上的孔太大导致水直接流了下来,就像滤纸没贴紧漏斗,水从滤纸外面流了下去一样,实验失败了。正当我在想用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时候,我的目光落在了毛巾上,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毛巾上没洞,只能吸收水,水吸收多了就不会在毛巾里,简直跟滤纸一模一样,实验结果准确率是抹布的一千倍!一万倍!我跑到阳台,又挖了一堆泥土,把泥放进“咖啡”里。把杯子里的水倒进用毛巾罩住的杯口杯子里。水停在毛巾上,过滤时间很慢很慢,时间一点点过去,少一点水我就倒一点,一杯水用了五分钟才倒完。毛巾上留下了泥土和杂物,杯里的水只有一些泥,显然毛巾没有滤纸好用才没有过滤完。我又用了五分钟,倒下来的是清水,估计烧了都可以饮用了。通过实验,我的出了结论:泥不会被水溶解,它只是像面粉一样进入水中使水的颜色变成了和它一样的颜色,被人误以为泥土被水溶解了。

今天的实验,让我知道泥土是不能被水溶解的,但我想哭,因为我用的是自己洗脸的毛巾,上面的杂物还没洗掉,晚上用什么洗脸呢?

第六篇

星期二中午,我们班五个人去实验室做实验。我们来到实验室(一),老师让我们抽签,我抽到了22号,坐在第22个座位。我等了很长时间,从中午等到下午第三节课。因为我抽到了很后面。

终于挨到了我,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慢慢地走进里面。我要做的实验——量水温。老师先让我读懂说明书,然后就可以做实验了。我拿起烧杯、量筒,用烧杯把水到进量筒,只要倒150毫升就可以了。我把量筒里的温水,倒进另一个烧杯,然后,我拿起温度计,量烧杯里的温水的温度。我看到温度计停在30摄氏度不动了,我就读数30摄氏度。老师量了一下,说:“不对,应该是32摄氏度。”我听见了老师说,读数不准确,要扣分。

我本想拿第一名,可是,现在这个计划泡汤了。我就这样伤心的回去了。

第七篇

三年级开始,我们便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一提到科学实验,相信大家一定很兴奋,因为它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学到不少的知识。

前几天,戴老师让我们大家按照书上的说明要求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先准备好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第二步,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同的不人(动物也行)。我画的是两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她穿着漂亮的公主裙,一个高兴,一个伤心;她们端端正正地站在纸中间。第三步,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枝铅笔上。第四步,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随着铅笔的快速抽动,纸里面的小姑娘快速地变换神情和动作,像演电影一样,精彩极了。原来,生活中的电影就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使我们把连续的滚动的静止图片看成连续运动画面,真的太神奇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明白了电影的制作原理,而且明白了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自己不断亲身经历,一定会收获更多知识。

我的实验成功了,你的呢?

第八篇

关于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学用酒精灯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晚托班是自然课。老师带我们到自然实验室去上课。

到了教室,每个桌子上都有一个酒精灯和一盒火柴。咦,这是做什么呀?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开口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关于酒精灯的实验。想不想做呀?”“想!”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下用法,我们便迫不及待自己动手了。

最胆小的我是最后一个实验的,等小苏、小唐和小昕结束后,我的“悲剧”开始了。虽然看着她们很轻松,但是我还是怕极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火柴和火柴盒,颤颤巍巍地举起火柴,并照着老师的样子,捏着火柴的后端,朝下迅速而用力地划向火柴盒侧面的那条东西。当火柴点燃的时候,我吓了一跳,真可怕!闭着一只眼睛,小心地拿着火柴伸向酒精灯。酒精灯燃起来了!我赶快熄灭了火柴,把它放下。又拿起了灯帽,靠在灯壁上迅速地盖上了灯帽。

小苏她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整个实验过程使我心惊胆战,直冒冷汗,“魂飞魄散”,吓死我了!我长叹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之后,我做什么事都勇于尝试了。

第九篇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姐姐呆在家里没事做,觉得无聊,想着做点什么来打发时间。突然姐姐提议:“不如我们做个实验吧!”无聊至极的我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首先,姐姐准备了实验材料:一把尺子、一张白纸和一堆碎纸片。我好奇地问:“就这么一些东西就能做实验?”姐姐满自信地说:“你别急嘛,会有好看的!”

实验开始了,只见姐姐把纸张折叠起来,在尺子上来回摩擦了一久,“现在是我来给尺子施加魔力”姐姐说。直到尺子被摩擦得稍稍发热了,姐姐才把尺子放到碎纸片上。奇迹出现了!碎纸片神奇般地自动上升,吸附在尺子上,而且很长时间都不会掉不下来。看着这神奇的一幕,我情不自禁鼓起了掌,“哇,好神奇呀!”

“这是为什么呀?”我问姐姐。

“你刚才有没有注意看我用纸张摩擦尺子吗?摩擦发热会产生电流,尺子上的电流会吸引取碎纸片,我就是根据摩擦生电的原理来完成实验的。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类正是用类似的原理来取火取暖的。你看,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啊!”

听完姐姐的讲解,上小学的我似懂非懂。我看姐姐做了这个小小的实验,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会更细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从中发现科学道理,学习科学知识!

第十篇

中央10台科教频道有个叫“我爱发明”的栏目,我们班举行了一场“我爱实验”的比赛。

星期二,大家拿着各自精心准备的小实验想大展身手啦!

我准备的是一个叫“鸡蛋进小口瓶”的小实验。需要用到:一个熟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小一圈的瓶子,一点儿可燃物,还有一个打火机。为了等会儿展示给大家看时不出差错,我特意多带了几个鸡蛋,想多做几次。

我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鸡蛋剥了壳,露出了洁白、水嫩的蛋白,谁看了都想摸一摸,捏一捏,感觉一下它的细滑。我又抽了几张纸想象着把它点燃塞进瓶里后,再把鸡蛋放在瓶口上,蛋就会奇迹般地“钻”进瓶子里。我正在大脑中幻想着成功带来的喜悦时,怎么也没想到,餐巾纸在瓶外烧得好好的,可一塞到瓶里就熄灭了。我反复着试了多次,却怎么也成功不了。不仅我自己急,一旁的小组成员也一直帮忙想对策。有人提议去弄点酒精来涂在纸上,可能会好点。我听了,觉得挺对,就四处打听,终于让我借到了酒精,就马上用酒精进行试验。可还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只能看看别人的啦!

张翔第一个上讲台展示他的实验。他拿着一杯黑乎乎的液体和一小袋白色粉末就上去了。“这一小杯东西是醋。”他指着那杯子东西解释道。“难道他要给醋变颜色?”我们都在下面议论纷纷。“这一袋是苏打粉。”他补充道。“切——”一听是苏打粉和醋,大家都不满地“切——”了一声。因为大家都知道苏打粉和醋和在一起会产生化学作用,醋的表面会产生泡沫。这个实验众人皆知,早在四年级时科学老师就讲过。

还是王云晓得“筷提一杯米”最神奇。他把一支筷子插在了一杯米中间,然后提起筷子,筷子竟连着一杯米全都提起来了。大家惊恐地看着那杯米,生怕它掉下来摔个粉碎。但那筷子就像被强力胶粘在了米上一样,杯子稳稳当当地悬在了半空中。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外,还有陈雷的“纸杯烧水”,吕国超和耿洋的“瓶子赛跑”,肖熠的“水上浮硬币”,更有以失败告终的韦乐园的“水面写字”……

虽然我的这次实验失败了,但是在观看别人实验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是最重要的!你说对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