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公众号思维》读后感100字

《公众号思维》读后感100字

《公众号思维》是一本由黄永轩,微果酱团队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元,页数:2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众号思维》读后感(一):对于入门公众号有益,但不够深入

缺乏实操性的东西,整本书是介绍公众号的平台,但是如果想依靠这本书着手运营公众号,那么还是不够的。

我觉得这本书是微信力量的薄本,看完次数你会有一股热情进入新媒体行业,其实我觉得微果酱应该可以写更深入,而不是流于表里这些东西。

或许是因为他们平台主要的受众是广告主,他也没有想写深入的运营经验及案例,而选择纯粹的介绍公众号是什么。

《公众号思维》读后感(二):《公众号思维》书评

公众号思维一书

《公众号思维》读后感(三):《公众号思维》阅感

本书对公众号的解读,我觉得更宏观,当然了,书名就是《思维》嘛, 微信产品哲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公众号基本生态:去中心化,碎片化 (去中心化,不干预是公众号最基本的机制,也是微信生态的根本点) 公众号基本属性:内容+连接,这也是新 媒体的核心价值,二者结合才能成为新媒体。 媒体产业的发展: 2005前 四大传统媒体:电视,电台,报纸,杂质 2005-2015 互联网媒体(pc app) 2015后 传统媒体直线下滑,公众号爆发 公众号:流量号(不太注重内容原创,注重流量运营,通过推广达成用户规模) 原创号(地域原创和全国原创,注重内容运营) 公众号运营思维:内容思维与流量思维的合二为一,缺一不可! 公众号商业模式:广告,电商,o2o,版权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正是微信公众号创办的初心,也正是基于这点给了很多草根崛起的机会!如果说订阅号更多的给了文科生机遇,接下来的应用号(小程序)将会是理科生一展身手的好机会!总之,我觉得微信生态一定是趋于平衡的,不会是哪类人的天下! 备注: 媒体自律性(就是坚持原创和用户价值) 微信卡券功能 (优惠券,会员卡,微信买单) 《网红自媒体最大的价值不是流量,而是心理唤起》 热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出现,必须全天候自主作战。

《公众号思维》读后感(四):绝密!这是张小龙都不知道的“公众号思维”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

张小龙第3次登上微信公开课讲台,还是有点紧张。

台上的张小龙应该庆幸,没有像雷军、贾跃亭那样,被戴上“布斯”的帽子。

他不是张布斯,他只是张小龙。

张小龙的传说,有很多。

比如他不愿意到深圳总部上班,腾讯就在广州开设了研究院,他只需每周开车赶到深圳参加总裁办公会议——一个在腾讯内部流传的段子称,最初张小龙连总办例会都不愿参加,逼得马化腾使出杀手锏:如果你不来,我就让司机去接你,后者才乖乖就范。(腾讯果然卧虎藏龙,司机比马化腾还厉害)

江湖险恶,仅靠传说,怎么可能立足。微信,便是张小龙走天涯的倚天剑。

“得流量者得天下”,曾几何时,流量是互联网企业的“命根子”。现在,互联网企业都在谈“生态”,更高端一点的谈“生态化反”。

如果将流量思维比作是用渔网捞流水中的鱼,那么,生态思维,便是筑坝围塘、育苗养鱼了。

生态,只问有无,不问大小。

iPhone横空出世,构建了包括“硬件+操作系统+APP”在内的大生态;Google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用安卓搭建了容纳万千APP的移动操作系统生态;APP数量已多如繁星,高达千万,谁知道,微信竟然异军突起,木秀于林,自成一派。

微信是一个生态,微信公众号也是一个生态。自成生态、内生生态,这就是微信的可怕之处。

微信如此强大,又如此可怕!如何理解微信及微信公众号的商业逻辑?《公众号思维》便是这样一本恰逢其时的书。

《公众号思维》的作者是黄永轩和微果酱,自媒体行业的淘金者和卖水者,身处其中,自有发言权。

理解微信公众号,首先要厘清概念。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面世,曾用名“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目前有三种形态: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

在2016年1月11日,张小龙的第一次公开演讲中说到,“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做成一个只是传播内容的平台,我们一直说我们是要做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所以后面我们甚至专门拆分出一个服务号来,但是服务号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说服务号可以在里面提供服务,但所有的服务号还是基于一个诉求,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现在我们将开发一个新的形态,叫作应用号。”

显而易见,龙生三子,各有偏爱。

不得张小龙恩宠的订阅号,竟然自生自长,气象万千。哪怕微信官方将订阅号打入冷宫,折叠进二级用户界面,将服务号提升到一级用户界面去扶持,仍然阻挡不了订阅号繁荣兴盛,服务号寂寞零落。

以至于,今天的订阅号,俨然成为了公众号的代名词。为了表述方面,后文提到的公众号、微信公众号,都特指订阅号。

生态就是这样,一旦撒下种子,便会恣意生长,不以园丁的意志为转移。主张“去中心”的微信,被公众号“去中心”了。

公众号蓬勃发展至今,确有其独到之处。但《公众号思维》将公众号媒体与传统互联网媒体相对立,就有点过于刻意地厚此薄彼了。

作者认为,互联网媒体的优势是连接互动,劣势是内容的展示,必须一级一级地页面往下沉淀。公众号第一次实现了全媒体形式打通,无论是视频、音频,还是图文、漫画,包括新的媒体形式,如表情、动图等,都在公众号里共冶一炉,兼容共济。公众号实现了“内容+连接”的并重和均衡。

公众号的内容页面,在形式上仍然只是一个网页而已。所谓的“全媒体形式打通”,在任何一个网页上都可以实现,甚至更加丰富。连接是互联网媒体的基本特性,公众号的连接与普通网页的连接,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作者认为公众号实现了“内容+连接”的并重和均衡,这也是硬套的一顶“帽子”罢了。这样的“帽子”,公众号的头上实在是太多了。

摘掉“帽子”,更容易看清公众号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公众号与普通网页的区别,不在于展示了什么,而在连接了什么。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根本原因,在于生态。

微信生态,赋予了公众号生机。这种生机,在动作上,表现为连接;在形态上,表现为成网。

我们不妨拆解一下公众号。公众号的内容部分,不外乎正文+评论。文章下面可以连接广告、赞赏和电商。这些元素,在普通网页上,都可以实现。

不同之处在于,微信生态赋予了公众号新的连接功能。依托于微信的支付系统,公众号的赞赏和电商,变得触手可及。微信搭建的即时通讯(包括微信群)和社交(朋友圈),为公众号连接提供了新的空间。这种连接,在微信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一种生活方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微信实际上了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这个闭环,不仅让公众号的内容实现了生产-流通-反馈,更将百度的“搜索”、阿里巴巴的“电商”囊括其中,T成为了BAT。

如果没有公众号,微信只是一个手机版的QQ。

如果没有朋友圈和通信功能,微信只是一个博客客户端。

微信造就了公众号,公众号成就了微信。

新生态构建新规则,新规则催生新思维。“公众号思维”是一种什么思维呢?

《公众号思维》这样总结——

公众号思维之一:尊重个体的生活,才有群体的生态繁荣

公众号思维之二:实践比讨论重要,学习领先于思考

公众号思维之三:公众号运营思维,内容思维与流量思维的合二为一

公众号思维之四:将公司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系统,让每一个员工自主和自然成长

???张小龙看了想打人。

不知道张小龙怎么想,作为一个公众号从业者,我认为,公众号思维,就是10W+思维。

一切不以10W+为目的的写作,都是白瞎忙。

所谓的尊重读者、员工自主,熙熙攘攘,花花样样,皆为10W+矣。

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公众号题材书籍之一,《公众号思维》还是值得一看。特别是对新兴从业者来说,书中对公众号的广告现状与未来,电商前景以及投资等论述,颇具启发意义。

本书的作者黄永轩,笔名“老黄”,深耕新媒体多年,交际甚广。他有一间茶室,非常火爆,从事公众号创业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据说一天要喝掉2斤茶。

茶香汩汩而起,公众号创业故事娓娓道来,最终图绘成一张公众号创业者群生像。

你可以看到,“英国哪些事儿”的张芃,每年要写8篇文章;“十点读书”的林少,在兼职的情况下,每天要坚持更新8篇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没有周六日、没有节假日,这便是公众号创业者(狗)的写照。

评完《公众号思维》这本书,不妨让我们再回到张小龙公开课现场。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张小龙透露微信已经在做公众号的独立App。

如前所述,公众号的成功之道是微信生态。独立成家的公众号,自会形成自己的小生态,但脱离了微信,公众号又能走多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