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爆炸:宇宙通史》读后感摘抄

《大爆炸:宇宙通史》读后感摘抄

《大爆炸:宇宙通史》是一本由[英] 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 / [英]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爆炸:宇宙通史》读后感(一):《大爆炸:宇宙通史》书评

在夏季晚上纳凉的时候,当我们仰望夜空,相信你一定会被闪耀的星空所震撼。文学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浪漫,哲学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三大人类思考终极问题。那么,天文学呢,又有怎样的精彩? 人类在远古年代就学会了仰望星空,并思考人生,在古代的观念里,存在着“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在古人的眼里,太阳东升西落,人们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就像一个圆圆的盖子,笼罩在我们的头顶上,大地就像方方正正的棋盘。有一句很有名的对联正是蕴含着这个观念——“天作棋盘星作子,哪个敢下?”“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不由得感慨古人宏大的宇宙观。 随着科技一步一步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式越来越先进,探索结果也越来越明晰。这本书是一本很有意义的天文类科普教材,所有对天文学爱好的读者都适合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宇宙。 这本书以宇宙大爆炸为理论依据,该理论贯穿全书,这是一个被建立起来的虚构模型,以拟合我们观测宇宙时获得的有效证据。在目前为止,该模型被大部分天文学家广泛认可。这本书以时间顺序来讲述宇宙的变化过程,同时也穿插着各类天文学、物理学历史上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放置在边上的灰色框架里,增加本书的故事性。 这本书内容丰富,可能你第一遍阅读会有很多地方读不太懂,不过,你不要担心这个问题,第一,本书的语言已经算是比较易懂,将深奥的天文学语言转换为大众能够接受的普通语言,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第二,虽然说也提及了不少物理学中的公式、观念、模型、思想,但是作为科普读物,没有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读者大概有个印象就很好阅读;第三,这本书穿插着大量的栩栩如生的图片,包括一些星系、星云、星团、星球等等,通过色彩鲜艳、星光闪耀的图片,让读者更加视觉化接触人类对于星空不断探索的丰富成果;第四,如果你第一遍看不懂,可以抽空多看几遍,我相信开卷有益,多读几遍更是时常会出现意外收获。 这本书讲述了宇宙的诞生、膨胀、稳定以及未来的猜想(那个时候,人类文明或许以及不复存在),或许在好多好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曾仰望星空,也曾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终极问题。我们处于天文学的黄金时期,感谢所有的天文学家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可以窥探宇宙的奥秘。人一生很短暂、宇宙的时间却很长,由于时间的一维性,整个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其实正在进行时间旅行,我们今天肉眼可见的星星发出的迷人光芒,或许是几十亿前的美妙倩影。一本好书,使我们跨越时间、跨越空间,打开了解宇宙的一扇窗。

《大爆炸:宇宙通史》读后感(二):仰望星空,忘却尘世烦忧

(一)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久居城市,我们的视线常常被逼仄的高楼大厦所阻挡,心中不再有日月星辰,诗和远方。目光所及唯有眼前的灯红酒绿,沉迷于蝇营狗苟,内心也变得狭隘自私。

所以我喜欢去海边,喜欢登高望远,喜欢抬头仰望星空。当你的视线穿越地平线,消失在海天的尽头,当你的目光注视苍穹,投入茫茫宇宙,那一刻,人世间的名利,男女间的情爱,都会变得渺小而卑微,还有什么尘世的烦恼是放不下的呢?

我喜欢阅读,喜欢了解宇宙的知识,不为别的,只为开阔自己的心胸,舒缓自己的心情。

(二)

你知道吗,我们看到的太阳,都是八分钟之前的太阳!

夜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恒星——天狼星,发出的光要到8.6年后才能到达地球。我们现在看到的,还是它在2014年时的样子。

而我们人跟太阳系的大小之比,就好像一颗原子和人的大小差距。

那么宇宙呢?宇宙有多大?宇宙有没有边界?如果有,那么边界之外又是什么呢?

千百年来,人类在不停地追寻答案。一边利用科技的手段去观察宇宙,一边利用理论去推演宇宙的变化,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甚至观察到了距离我们130亿光年的天体,它们就像宇宙刚出生的样子。要知道,据科学推算,我们的宇宙大约起源于137亿年前。

关于宇宙的起源,目前最靠谱的推测是大爆炸理论。宇宙一开始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点,在经历了一次大爆炸之后,在十的负三十几次秒,一个极短极短的时间内暴胀成现在的样子,然后还在不停地膨胀。

135亿年前第一代恒星产生,接着又被电离。104亿年前成熟的星系、类星体和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形成。56亿年前,太阳系(包括地球)形成。3.2亿年前,爬行动物出现。19.5万年前,智人出现。

如果把宇宙出现压缩在一年之内,人类的产生只是在这一年的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秒。

(三)

在《大爆炸·宇宙通史》这本书里,详细描述了宇宙从诞生,到现在,再到它最后灭亡的样子。

虽然这些事情可能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永远也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正是这些推测让人类锚定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们不再像一颗无根的浮萍,在茫茫宇宙中无所适从。

渺小如微尘的人类,依靠自己的努力,竟然能在宇宙中穿越时间和空间,抵达令人无法想象的远方,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大爆炸·宇宙通史》这本书图文并茂,书中有很多宇宙,星系,天体的照片,媲美名画,更可以带给读者超凡的体验!

如果你喜欢仰望星空,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大爆炸·宇宙通史》

《大爆炸:宇宙通史》读后感(三):管窥宇宙、洞见生活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是说当人们处于困境的时候,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

对于人类来说,“父母”是自身的本源,而“天”则是生命的本源。面对这个“本源”,人类在无数个夜晚仰望星空,试图通过天体的运行找到解锁自身命运的密码,看到人类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宇宙之大,自然囊括了一切答案;宇宙之阔,必然承载了一切秘密。由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帕特里克•摩尔领衔编写的《大爆炸:宇宙通史》便以宏大的视角,讲述了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立足科普的同时为我们答疑解惑,甚至连当下热议的“内卷”“躺平”等烦恼,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首先,当下的结果只是过去的影子。

宇宙中的星系浩如烟海,彼此之间又非常遥远。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差不多是96000亿千米,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的距离是4光年多一点,而目前已知最遥远的天体距离地球则超过120亿光年。当我们观察这些天体的时候,其实正在进行时间旅行。

比如距离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虽然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但它发出的光要经过8.6年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观察它,实际上看到的是它在2015年左右的样子。同样,北极星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星的光其实是它在大约1623年发出的。如果那里也有天文学家并配备了足够强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那么他们看到的应该是大约处于莎士比亚时代的地球。

所以说,可以通过观测远在60亿光年外的星系,来研究60亿年前我们的星系所栖息的那个宇宙。其实,当下我们可以观测的宇宙以及生活中的问题与烦恼,也都是过去世界的投射。只有把握住现在,才能让未来的自己更加顺畅。

其次,观测的能力决定视界的大小。

根据最新的估算统计,宇宙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大约只占宇宙中能量的4%。另外有23%是暗物质,剩下的73%则是被暗能量所充斥。暗能量的存在是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几十万个星系的形状发现的。这种方法叫作宇宙切变,当光线经过物质时会发生弯曲,于是可以通过每一个星系发出的光来测量宇宙的膨胀尺度。

解释这个效应最壮观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环。当来自遥远星系的光从附近一个系统的旁边经过时,会被严重扭曲,以至于以该系统为中心形成一个环。星系的图像也经常会被扭曲或拉伸成弧形。我们看到的每个星系的图像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畸变,而畸变的程度反映了光在到达观察者这里之前经过物质数量的多少。天文学家通过现代技术获得了大量星系的可用数据,这就有可能对很多星系取一个统计上的平均值,并用这种方法从中提取信息。

对于普通人来说,缺少了先进装备的加持,是不可能看到这些暗能量、暗物质的存在的,甚至至今依靠先进装备也无法看到宇宙的全貌和真相。毕竟对普通人来说,将所思所想所为聚焦于自己的领域,就足以形成突破。自己“视界”之外的情况,即便可以“观测”,却也无法左右,只能称之为“运气”。

再者,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生命出现的确切过程虽然仍不清楚,但从目前观测的情况来看,宇宙中的人类依然是孤独的。在银河系的1000亿颗左右的恒星中,大约有400亿个“太阳系”,但对于生命,我们一无所获。

在我们的分析中,人类文明存在的概率大约只有万亿分之一,的确是令人吃惊的偶然事件。非但如此,地球生命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耐受能力,甚至能够在最严酷的环境中存活。

例如,最早的生命可能出现的地方之一是在深海热液喷口周围。炽热的酸液从大洋洋底的裂缝中涌出,而这种热液经常是黑色的,从这些距离海面至少1600米的裂缝中涌出的水的温度可能高达400℃。水能够达到这个温度,是因为这里的压力是地表大气压力的25倍。这样的环境会使其他绝大多数的海洋生物当场毙命,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些裂缝处充满了管状蠕虫、虾甚至蛤类等特殊的生命形式。

即便是在高温、完全没有阳光以及酸度很高的条件下,这里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生物构成了一个完全不依赖于太阳能的生物链,取而代之的是依靠由热液喷口产生的化学物质。对于我们来说,活着就是一种宇宙的奇迹,无论在何种状态下,我们都没有理由“躺平”“摆烂”,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在活着,越能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也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宇宙的厚爱,称得上宇宙的“奇迹”。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宇宙的历史,虽然十分浩大,但渺小的人类依然能够掀起幕布的一角,一窥堂奥,而《大爆炸:宇宙通史》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工具,帮助我们管窥宇宙、洞见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