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晓得》读后感1000字

《天晓得》读后感1000字

《天晓得》是一本由邱小石 / 王晓天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晓得》读后感(一):诙谐幽默的文字

爱是一个漫长的话题......刚读了第一部分“逗猫惹草”,“逗爸”以日记形式记录儿子“猫”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诙谐幽默的文字背后记录了一个父亲对儿子对家庭的爱。

谁更疼

草跟猫剪脚指甲。猫乱动。

草急:别动啊,剪着肉到底谁疼啊?

猫说:我脚疼,你心疼。

《天晓得》读后感(二):两个G的事

《天晓得》出版过程中,编辑反馈说,《事B》一文里的“事G”,和后面一篇《赖皮是好的人生观》一文中的内容片段有重复,建议修改一下。

于是我重新编选了一段替换“事G”。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许往返邮件太多被疏忽了,书最后出来之后,并没替换上去,这是一个遗憾。

今天把两个“事G”都放在这里,算是个勘误。

事G(印在书里的)

大学春节放假,坐汽车回家。眼看就进入了老家县界,售票员就会开始验票。以下是我们的农民老乡和售票员老乡的对话:

“你的票呢?”

“没买。”

“那现在买嘛?”

“没得钱。”

“没得钱你坐车?”

“喔噢!要回家都嘛!”

“你有钱!买嘛!”

“真的没得呀,我不得豁(骗)你!”

“出去打了一年工,没挣钱?”

“钱都寄回去了的。”

“你郎个把车钱都寄回去了呢?”

“老婆要钱要得凶。”

“那你不买票,你说现在郎个办?”

“你吃不吃糖嘛,我有糖。”

“我不吃糖。”

“吃点嘛,春节了哦!”

“啥子糖嘛?”

“大白兔,上海的。”

“给司机两颗嘛!”“要得,都是老乡!”

事G(还呆在邮件里的)

有人问:什么东西最快啊?小娃儿会说:火车。有点知识的人说:是光啊。哲学家说:思想,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其实拉过稀的人都知道,拉得严重时,想都不想,就流出来了。

小时侯,家里都不富裕,肉都不够吃,何况是拉屎,逮着什么就擦什么。比如报纸,作业本,要搓很久才能软,有时腿都蹲麻了还没搓软。

小朋友蹲坑,要么荒郊野岭,要么竹编土墙围的简便厕所。突然想拉屎了,才在往厕所的路上急匆匆寻找。顺采路边一把草,手撕树上一树皮。那些蹲着还东张西望,琢磨手抠厕墙一竹片,就比较惨。

我还见过什么都不用,等着晾干的。这种人,长大了特别牛逼。

《天晓得》读后感(三):天晓得是怎么来的——出版后记

去年七月中华书局的徐卫东老师联系我,能否出版我发布在豆瓣阅读上的电子书《荷尔蒙》。

《荷尔蒙》在豆瓣阅读已经上线了许久,好评如潮,五颗星“力荐”的始终保持在50%左右,恶评少许,一颗星“很差”始终有1.5%的怪人,当时已经有十几万的下载,几百个评论,还能保持在8.4分水准。

很开心出版社的邀约,很快与中华书局签订了出版合同。不过《荷尔蒙》作为纸本图书出版文字量还是太少,编辑希望我能充实一下内容,正好这个阶段,我妈妈进入一种超常的写作状态,以平均三天一篇、一篇五千字左右的速度,狂写回忆录(是的,这段时间妈妈不是脱产写作,还要做家务和照顾孙子),而这些回忆录,我一篇篇的发在微信上,收获的赞美令人羡慕嫉妒爱。我把一个个评论转给妈妈看,爸爸更激动,以最坚决的实际行动支持了一个全新的iPad4给妈妈写作用。(不过好像我妈妈现在用着最老款的iPad,我爸手把着4)。

必须感谢苹果和乔布斯,没有iPad,我妈妈是不可能开始写作的。妈妈不会电脑,不会打字,如果写于纸上,我们这些子女恐怕也会以工作繁忙为由推脱誊写。妈妈玩着iPad上的游戏,发现居然能够在屏幕上手写字,一发不可收,写一篇就顺手邮件,发一篇给我。

我建议把我妈妈写的回忆录,和荷尔蒙合成一本书出版,徐老师读完我妈妈写的文字,也喜欢得不行,一拍即合。几经探讨,出版社重新拟定完善了图书的框架结构,它真的完成了我最初对这本书的想像:一个家庭的教育史,不可思议的是,它记录的事情居然贯穿了前后整整一百年。

惯常的,我和朋友胡颖商量这本书的设计,胡颖问我书名,我说,叫《天知道》,胡颖说,为什么不叫《天晓得》呢?

我妈妈叫王晓天。有一年,妈妈教学的富顺二中搞灯谜会,把老师的名字做成谜面,我妈妈那个写的是“皇帝预报天气”。“天晓得”,非常巧妙的双关语,背后家庭成长形成的某种观念,正是我后来写的那句话:“天晓得什么是好的教育,父母应该放下!”

出版并未如想像般顺利,在我看重的封面设计上,和出版社产生了很多争论,我们对这本书的定位有一些差异,彼此没有说服。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僵滞,策划编辑徐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责任编辑何龙老师也附件一封,我突然觉很不好意思。我意识到人们之间有不同看法,正说明社会构成的多元性,不只有跟你同样理解事物的人。我思考着这之间的差异,想起我曾对我的客户的某种抱怨:“不尊重专业!”

这本书说的就是放下,教育儿子的问题都能放下,难道放不下一本书。很多人为这本书做了很多工作,不止我一个,我只是负责出生的那一个,后面的事,let it be。

当我拿到书,我觉得我当初的担忧很超负。我跟徐何二位老师短信:“书收到了,漂亮舒适,谢谢你们!”徐老师回:“希望您能喜欢,也特别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何老师回:“您能满意我们很开心,还是那句话,这是一本好书!相信读者会喜欢!”

《天晓得》读后感(四):什么能放下,什么又放不下

周六参加第28期阅读邻居的读书会,书目是《天晓得》,这是一本从奶奶到儿子,再到孙子,贯穿三代的书。作者之一的邱小石用诙谐幽默的文字记录着和儿子的点滴生活,文字简洁但蕴含着“人生普遍的况味,泪水,欢笑,琐细,与永恒”。另一位作者王晓天阿姨,是邱小石的母亲,她用自己平实的语言记录着给自己爱的三位母亲,携手面对生活困难的丈夫,成长中的两个儿子等等,大时代的动荡和艰险也难掩小人物的幸福。

当读到钻头玩具时,我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小时候发生在我们俩身上的故事。从小记忆中,父亲是一位严肃不苟言笑的人,很少陪我们玩耍,总是忙着干活,在我10岁左右时,有一天想要一个手工玩具,父亲亲自指导我,教我怎么从一块木板中扣窟窿,怎么拉紧和固定橡皮条,怎么设计触发机关,这么一个小小的玩具,突然就拉近了父子间的距离,让我记忆犹新。后来听母亲说,这个玩具也是父亲小时候经常玩的。

洞主邱小石的关于社区和儿童教育的部分,我很感兴趣。小时候那种放学后满世界跑、不用担心坑蒙拐骗、随时随地接触大自然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可能出现在下一代身上。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些父母组织参加各种儿童教育实践活动,却很少看到他们在小区组织的儿童活动,舍近求远,是否值得(也许我不太了解实情)?周末和朋友爬山时,两位小朋友就是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发小,虽然上学不在同一所学校,但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亲密,也很信任。所以洞主关于社区教育的文章还要多看几遍,以后也会多思考社区教育的具体措施。

吸引我思考的,还有王晓天阿姨在北京教书时,在怎么利用自习时间上和校方的冲突,虽然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但因为在这所学校呆的时间短,校方和其他老师缺乏信任,最后不得已妥协。这让我想起了第29期闲话杂志里面的一篇讲周兵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有些专业院校给青年学生一些误导,让你要有独立批判的精神,但人是要拿工资吃饭的,独立批判的精神不能让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上正常地生存下去”,“拿着电视台的工资和资源,去做电视台的价值观不允许、不喜欢的事情,这个从职业道德上讲是不好的”,“连佛教上都有一个‘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宗教信仰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俗政权”。正好邱小石在这期推荐的书是《妥协的精神》,对这种类似的情况,发挥妥协精神,就能得到解决,打算买来读一读。

杨早老师和绿茶都提到不曾读过育儿类的书籍,也许这和他们同图书打交道读书多有直接关系,那些育儿类的道理经验,已经包含在大量的书籍中间,比如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等,看来读书多涉猎光,对下一代的教育也会有正面影响。

能放下的是什么,不能放下的,又会是什么,以后会慢慢体会到。

《天晓得》读后感(五):非京籍孩子的求学之路

儿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住在望京。爷爷奶奶在花家地找了一家公立幼儿园。一年1000多块学费,每个月280元伙食费。奶奶说,读幼儿园期间没拉过肚子,很满意。

上小学,更近了。隔条马路就是小学。入学费了点劲,因为户口不在北京,要交赞助费,小学六年一万五。但学校不能明收,我们以帮助学校建乒乓球室的名义捐赠了出去。

读了半年,全家搬家到现住处。小区配套有个小学,每年学费几百块,业主的孩子都能读。特别神奇的是,为之前小学乒乓球室的捐赠款居然退了8000元。

转学到的是呼家楼小学的分校,刚刚组建,每个班上的孩子都很少。儿子在这里读了五年半,从家走到学校5分钟,都不用接送。也不知道学校教了些啥,每年都得了各种三好学生,我们很满意。

小区附近没有合适的中学。到了六年级小升初,我和老婆去海淀打听了一下,听说了“牛孩”的存在。奶奶当年的学生帮了忙,去朝阳区某学校考试入学。也是非京籍户口的原因,要交三万赞助费,但政策规定每人的赞助非不能超过1万5,于是我和老婆以两个人的名义分别赞助。

这个阶段我们一家都过得比较辛苦。本来是住校,住了两三个月,日本发生地震,学校以加固校舍的理由,无限期暂停了住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我们抓狂,家校距离20公里,早上由固定的出租车送,下午放学我接。这一段我在《天晓得》有过记录:

学校也很荒唐,有球场不让学生用,场地里都是狗屎,文体活动几乎没有。儿子小学英语没有上过课外班,到这个学校压力很大。每天晚睡早起,郁郁寡欢。《天晓得》也记录了一段:

非京籍是不能在北京高考的,在北京读中学然后回四川高考更不现实,教材和考试内容都不一样。我们在北京已经有点基础,全家回四川损失也很大。眼看不能寄望于政策的改变,我们就在天津买了房办了户口,计划在天津读高中。

在北京读初中在天津参加中考,这之间还有几件事情,把我们全家都折腾得够呛。我们都不满意国内的教育,决定高中去读国际班,走留学之路。高中三年每年学费10万,自此我们在儿子身上的教育投资才算正式开始。

他高中三年住校,周末坐动车往返京津两地。他的日常学习和学校申报都交给学校,除了高二暑假冲刺SAT和托福上了一阵新东方,我们基本上都很省心,只需要认真工作,为他攒够学费。

今年暑假儿子就上完大三了。我想等他工作自立以后,我和老婆也去留学,这是昨晚散步商量的。哈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