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锦集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锦集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是一本由爱德华·霍克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一):山姆霍桑,三

山姆霍桑系列的第三本,吉林这个版本前后都是连着的,每本有12个故事,一共要出6本,推测大约一共72个故事。(详细资料暂时没找到,推测实际发表的比这个数目要多)。

霍桑继续在侦破各种疑似“不可能”的犯罪。不过终于有案件里面他也觉得有些不务正业了,更多的时间用来行医。

本册还有更换护士的情节,也要看看XD

(封底那个是最后一个故事的结语)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二):力荐!!!!!!!!!!!

我最近在读。不多说!对于喜爱短篇推理和不可能犯罪的朋友,这一套6本书是您的首选。此外我们还能领略到那个时代美国东北部乡村特有的气息。。。

最后,这本书的注释,对我们也受益匪浅。。。

总之,力荐!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三):《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微泄底

1.雪地足迹诡计,谜面很有趣,我以为能猜对是凶手穿着死者的鞋子离开案发现场,没想到结果是骑自行车,伪装成水管的痕迹,6。 2.诡计很简单,但是解谜的居然是蓝思警长哈哈。死者也真是惨,所有人都要杀他。 3.老演员钓鱼线登场,诡计一般,胜在有两个解答。 4.诡计又重复了,凶手伪装被害者的手法少说也有四五次了。 5.诡计还行,凶手巧妙的调换了自己与死者的嫌疑关系,伪造的一系列‘诡计’还是充满了漏洞。 6.凶手的动机一言难尽,有必要走到杀人这个地步?谜底一般… 7.不在场证明诡计放在现在已经是用烂的梗,不过在当年布置的还是很不错的。 8.毒杀诡计还以为会有特别的新意,但并没有。 9.谜面真的很漂亮,表演中突然消失的被害人。但是谜底实在是太烂了,包括凶手的动机。 10.这次的杀人诡计还算是那么一回事。凶器消失的方式还行。 11.伪解答垃圾,真解答有点意思,凶手伪装电工踩着钢缆进入杀人现场,所以才没有在雪地上留下痕迹。 另外,爱玻护士结婚了,可怜的山姆医生要跟新人搭档了。 12.双胞胎诡计,有点烂,不是A就B,居然没人察觉到B…… 最后,山姆医生找到了新的护士……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四):【七冠名-吉版书评】好故事

整套不可能犯罪诊断书除了第一本的装祯不同外,第二第三本的封面我都很喜欢。真希望改版时,能将封面统一风格。因为断货,没收到第一本,所以我是从第二部开始读起。不过,因为短篇各自成章,各案件之间联系也不算特别紧密,所以也并不影响阅读。剧透之类的话不说了,你懂得的。我若全说了,你阅读还有什么趣味?

好故事离不开好手法,霍克1000多部短篇小说也不是胡编乱造,如此高产难得是每篇都有上陈的表现。从情节的安排,线索的展开,人物的出场,或者一场景色道具的描写,都暗藏意味,线索常常就在一句话,一个词,一个眼神里,就只怕你捕捉不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微妙,原来就是破案的关键。

短篇小说限于篇幅,许多不能展开,不过霍克的短篇同样很精彩。霍克安排的犯罪手法不算太复杂,也不算需要人演算或者搅尽脑汁还想不到的那种,许多案件还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巧妙做下的,当然一开始你我都不知道。但是回头明白真相,方是一场恍然大悟。他看穿,我却看不穿,于是猜谜解谜之中乐趣自在。

2008年1月17日,爱德华-霍克在家乡寓所病逝,享年78岁。推理世界又暗淡了一颗巨星。作为古典推理的创作者和力行者,他的去世也意味着古典推理时代基本终结。有机会定要拜读霍克其他大作。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读后感(五):第三季的诡计质量一落千丈。

这是我看完的第三本诊断书(前两本是6和1),感觉第三季的诡计质量不仅和第一本没法比,甚至还不如后期的第六本(扶额~)

但是感觉系列故事的情节倒是越来越吸引人了:霍桑医生步入而立之年、爱玻护士恋爱闪婚、豪华跑车一辆辆地换、新护士的到来和离去……唤回了当年一季季追美剧的青葱岁月。

这一季的案子(诡计质量)具体说来没什么好排序的。但是,我不想放弃每一季写评论的习惯啊(喂,这算什么破理由啊)。

《 35雪地小屋密室杀人 》>《 34烟草熏制室之谜 》>《 25雪原中的猎手小屋 》>《31 未完成的画布之谜 》(没办法,诡计之烂实在凑不齐六篇,就这4篇都勉强。)

《 35雪地小屋密室杀人 》:经典的雪地无足迹杀人谜案。细节的处理很到位,读到最后每一块细节都能较完美地拼凑在一起。无足迹手法、凶手身份(包括隐藏身份)、作案动机等也基本没什么破绽。短短的篇幅里误导做得也无可厚非了,还有一个伪解答呢。这个案子个人感觉放在第一季里也不差。另外,勘称系列故事转折点的剧情(爱玻恋爱了)也为本文加分不少。

《 34烟草熏制室之谜 》:凶器不可能消失。诡计及其简单,很好地隐藏在细节里,误导做得也不错。属于误打误撞引发的血案。

《 25雪原中的猎手小屋 》:雪地无足迹。核心诡计其实不难猜到,但属于熟视无睹的那种,可行性个人觉得并不高,也易露出破绽。同样的误导做得也不错。霍桑医生的父母出场。

《31 未完成的画布之谜 》:不在场证明。诡计本身并不高明,甚至太一般了。只是破案时抓住的一个小细节比较有亮点,提示了我们关注生活常识的重要性。

其它的八篇实在不值一提,除了剧情一贯的吸引力之外没啥看点。总而言之,本季就《雪地小屋密室杀人》称得上一流作品吧。

趁着假期,接着看完第二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