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1000字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1000字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是一本由[美]格雷戈里·奥尔德雷特 / [美]艾莉西亚·奥尔德雷特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一):面面俱到的面面不到

这本书的内容从方方面面叙述了希腊、罗马的遗产。这部分内容范围足够广,但受限于篇幅,每一部分的深度又有限。例如语言学的部分,单拎出来就足够论述许多专门的主题来说明印欧语系中各语言的进化与影响。但作者在本书中的目的显然只是通过列举一些例子,来让读者加深今天所说的语言和使用的文字中有大量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元素的印象——不管这个读者来自欧美的哪个国家。这就回到了本书的主题:作者讲述了这么多the long shadow of antiquity(特指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并不是为了卖弄对于古代世界的了解,而是为了回应非古论,说明古代世界对今天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只有对这种影响有科学的认识(了解自己从何而来),才有可能对今天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智的答案。而新加的最后一章则进一步阐述当今社会中除了有古代的因造成的今天的果,还一类问题持续困扰了人类两千年却没有理想出路。这对人类社会的明天提出了一个更有挑战的难题。

最后的这两方面的思辨总算升华了这本书的思想,使得回味时觉得还有些东西可以咀嚼。本来就冲着作者辛苦准备了这么多材料,许多例子举得也很有趣的份上可以打四星。但是这次的校对实在有些失误,书中出现许多明显的纰漏,影响了阅读感,只能再减一星了。希望再版时能够修正。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二):蜗居、喝假酒、裸体健身......古希腊罗马人的真实生活什么样?

提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你脑海里出现的可能是这几个关键词:名字众多的神话、让人搞不懂的哲学家、宏伟的建筑,以及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塑。

但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过了自己一生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吗?你可能就会有些迟疑了。

实际上,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时代,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更奠定了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那时的衣、食、住、行、城市规划、教育、家庭、健康、娱乐等多个领域,至今都还对当今世界和西方文化产生着影响。

想知道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人生吗?今天不妨就假设自己拥有了穿越的机会,去到曾经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看一看吧!

现在,想象你不小心摔了个大马趴(原谅这个设定,穿越的开端通常都会惨一点儿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三):每一个现代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古典身份

人们常说古希腊文明(包括由此演化的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前者奠定了西方实证体系和自然科学之根基,后者奠定了西方人信仰体系之根基,二者的长期渗透才构成了当下西方人的文化底色。随着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不断挤压,人们开始在虚无中迫切地寻求生活意义与文化支柱,而我们日前选择回望古希腊罗马,虽在宏观上不能形成如15世纪文艺复兴和18世纪新古典主义运动那般的恢弘阵势,但却足矣安抚我们的精神焦虑。

奥尔德雷特夫妇合著的这本《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便以一种轻松易懂的笔触,向我们刻画了一部惟妙惟肖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地图,包含了食、住、家庭生活、娱乐休闲、政治体制、建筑、宗教信仰及巫术、文学艺术、流行文化等方面。在此我将记录一些我印象深刻/有意思/此前不知道的内容。

1.荷马将吃面包描绘成一种人性的标志,运动员(角斗士)吃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增肌增脂,哲学家认为过度食用面包以外的食物会导致道德败坏。

(1)“地中海(饮食)三件套”:小麦、橄榄、葡萄酒(饮用前常掺水)。

(2)“北方野蛮部落(饮食)三件套”:红肉、奶酪、啤酒。

2.“会饮”:饮酒且常涉及知识话题的晚宴,古希腊只让男性参加,开始和结束时要向神祭酒,“会饮司仪”,客人的数量最好是三的倍数,双数不吉利。古罗马时男女都能参加晚宴。

3.古罗马人大多住于多层公寓楼(insulae)中,越往上的住户越穷(与古希腊罗马剧场的纵向财富结构一样)。

4.拉丁语与罗曼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的关联:

(1)罗马表示单个房屋或家的词为domus,当前英语中的词缀"-dom"就源于此。

(2)古代的钱币用作牛的替代物,capital、capitalism都源于拉丁语词“caput”(头),这个词既指动物头也指人头。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名人的头像也出现在钱币上(当时他是众人崇敬的对象)。

(3)拉丁词sinister的意思是“左边的、在左边”,现在在英语中则意为“不详的、邪恶的”。

(4)August(八月)的命名由于罗马第一人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

(5)希腊占星家用不同天体的名字命名一周中的每一天,如Sunday=Sun's Day、Saturday=Saturn's Day等。

5.古罗马的父亲(pater)对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享有几乎全部的法律权利。新生儿若为男孩,父亲会将其抱起,但若为女孩,他不会抱起而让下人喂养或直接丢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斯巴达人都认为不可对孩子过于呵护,而强调坚强的意志、严明的纪律。

6.古罗马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大于14,女大于12,6月下半月是举行婚礼的最好时间。即将出嫁的女孩和到了青春期的男孩需将玩具献给神明以示成熟。

......

在此只列举部分,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属于可以随时拿起来看的、趣味性较强书籍。但在另一方面,或许正因为本书在定位上的通俗性质,作者在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总结时忽略了标注出处,因此我对全书的客观性存疑,若能补足这一点,全书的结构体系(至少是学术结构上的)会更为完整。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四):以古希腊罗马人的饮食方式过一生,会是什么样子?

成书于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之间的《荷马史诗》除了歌颂民族英雄的功绩以外,对古希腊人的饮食结构,饮食群体、宴会场景均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它们共同构成了古希腊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描绘的关于饮食的种种内容,反映出的不仅是那时的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更是古希腊社会包括经济、政治、人文、制度等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在轻松明快的历史科普读物《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一书中,美国历史系教授格雷戈里·奥尔德里特与艾丽西亚·奥尔德雷特,将古希腊、古罗马遗留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书中讲道,阳光充沛、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古希腊饮食文化,并与当地出产的农作物相契合。古希腊人将饮食分为三类:主食、副食和饮料。贵族的主食通常以产量较低的小麦面包为主,大麦磨成的面包则是给平民和奴隶吃的东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完全摒弃了副食,呼吁人们多吃主食,否则就会被冠上七宗罪中的“暴食”之名。但为了回应时人对其中没有副食的惊讶,理想国中的人被允许食用当时广泛种植的橄榄、蔬菜和豆类。但事实上,除了家养的猪、羊,以及偶尔能猎获备受青睐的野味以外,平民阶层很少有途径能享用其他肉类。

西汉建元二年,张骞通西域带回了珍贵的葡萄种子。从此,中原腹地的古代人也能够如同西域人和古希腊人一样享用美味的葡萄酒。但在当时的古希腊,人们作为饮料日常饮用的葡萄酒并不是发酵后的葡萄酿制的,而是兑水后稀释过的,淡而无味。

《荷马史诗》记录了最早出现葡萄酒的神话传说,讲的是古希腊传奇英雄奥德赛遭遇海难,误闯入独眼巨人的山洞中。后来奥德赛将葡萄酿成美味的葡萄酒灌醉了巨人,并乘机刺瞎了他唯一的眼睛,才得以逃脱。所以,古希腊人将葡萄酒视为人类智慧的源泉,至高无上的美好象征。关于这一象征意义,在后世出土的陶器残件与断垣残壁的建筑物上随处可见。

或许很难想象,当我们在意式餐厅撕下一大块面包,蘸着橄榄油,喝着葡萄酒,尽情享用地道的地中海美食时,实则这个套餐却是当时古罗马穷人和奴隶的主食。反而今天备受青睐的北方蛮族日常实用的红肉、奶酪和啤酒却被古罗马人视为野蛮的象征。

与多元化的现代饮食相比,古罗马人的饮食结构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均衡而健康的,穷人多以洋葱、萝卜为副食,富有的古罗马人则多食用韭葱、黄瓜、蘑菇、西兰花、无花果、卷心菜等绿色食品,对海鲜更是爱之深切。贵族阶层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及虚荣的炫富心理,天上飞的火烈鸟、地上跑的睡鼠、水里游的濑鱼都成为了他们趋之若鹜的盘中餐。

衣食住行是自有人类生存以来最为重要的四件事。除了饮食,书中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家庭结构、建筑科学、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以及流行文化、文化同化等方面皆一一做了阐述。让你足不出户,便可尽情穿梭于古希腊罗马的时空机,一览千百年前的地中海地区人类生存实况。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读后感(五):历史留下了什么?

全书354页,相较于市面上其他同主题社科读物,字体小了半个号码,有近三十万字,营养满满。论述内容方方面面,且不断和现实对比,同时也不断提醒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理解人的行为。总体上是一本以现代人的观念来关照古希腊罗马历史的普及读物。读来十分有趣,且作者涉猎颇丰,书中罗列的许多专著国内已有译本,可按图索骥。

试举一例,第324页提到哈珀的近著《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此书后浪汗青堂于2019年引进,讲述了从5世纪延续到8世纪的“小冰河期”促进了西罗马帝国的彻底崩溃。

环球共此凉热。无独有偶,对于气候变化对历史的影响,关于中国的古代史亦有不少研究。同个时期,即气候学上所称的人类文明史上第二次小冰河期,中国正处于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而正是因为小冰河期导致的气候变动,畜牧农耕线南移,水灾、旱灾、雹灾、蝗灾、地震、风灾、霜雪、瘟疫频仍,北方游牧民族大肆南迁,同时加上中原区域汉族政权的内外交困,军事力量式微,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和政权达数十个。

在历史课本中,这段时期常常被称为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可是也应该看到,民族融合的同时,所有人所遭遇的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尽管没有精确的人口统计,但有专家推测这个时期中国人口减少程度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此间的严酷可想而知。

可惜这些天灾人祸的故事,我们知晓甚少。书中说:

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这样的情况恐怕会更加严重。五四以来,知识人开始思考,何以我们的历史皆是王侯将相。梁启超说,廿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的家史罢了。鲁迅在中国的古书里只看到“吃人”两个字。可是今天,“人民”本身也变成了标签和钦定的名词。

契诃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留给我们的教诲是,“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至少要“同情具体的人。”豆瓣上的秃头会长改了一下,要恨,也得恨具体的人。这理应是现代的题中之义。但现代性的愚昧和贪婪又一次次将每个人放置在虚幻而宏大的信息茧房中,让每个人为自己的谩骂和偏见而自我感动。

唐诺在给推理小说写导读的时候引用康德的话:

现代生活当然是缤纷又贫乏的,可是也许我们应当保有对具体的人的希望,即便只读类型文学和推理小说,只看好莱坞大片和主旋律,某个沉静时刻,也“让我们学着把信念和价值看成工作的开始,而不是胜利地完成。”国人如果能理解康德这话,就可以少一些道德高点的批判,也少一些戾气。

读读这样规模不小但同时也很易读的书,《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设想一下应该往哪里去。历史本质上无法预测未来(所有的国师和先知都是虚妄),历史的功用(假如真的有的话)更多是反照自身。

如果以现在的观点来评判古希腊和古罗马,常常会说,无论是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东征,还是罗马帝国的扩张,都是将先进的文明带到了全世界。可是当把历史研究这把放大镜仔细找到残留的当时人的记录之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

一位“外省的”或者“蛮族的”首领卡尔加加斯发表过如此演说:

作者在书的最后强调,“过去犹如异邦,那里的人行事与我们迥然不同。”可是,

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而不是用谎言来麻痹。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天然地等待着每一个人,一切都需要付诸努力和足够的诚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