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安娜与我读后感100字

安娜与我读后感100字

《安娜与我》是一本由[以色列]丹·夏维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3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与我》读后感(一):于痛苦之中书写爱

我极少会去看有关战争的文学,它们大多充斥着血与肉的支离破碎。但《安娜与我》和肉体所带来的痛苦不同的是,它始于一场梦,也终于一场梦。

这场梦注定是痛苦的。它由安娜开篇,由丹尼尔终结。

小说的主人公,丹尼尔·阿尔特,一个拥有着细腻感知能力的人,也是一个深陷自卑的漩涡的人。“笼罩在这里的昏暗是属于墓地的昏暗,这间又黑又窄的房间是一块坟墓。我看不见,听不见,没有感觉,也没有思考,我是空的,我不是我。”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像是丹尼尔的独舞,让人代入感极强,丹尼尔是矛盾的。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与他的内心世界相差甚远。我融入丹尼尔的思维风暴,感受他的悲欢哀乐。我成为了丹尼尔。

小说对于丹尼尔向往耶路撒冷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意为“和平之城”,丹尼尔梦想着去那里定居,安娜离开后,他独自一人前往,但他只是到达了那里,坐在路边长椅上。也只能坐在路边长椅上。“他们把它怎么了?”在这里,丹尼尔真正失去了他的全部。昔日的和平之城早已因为战争的侵蚀,被压抑的浓雾笼罩,耶路撒冷再也成为不了丹尼尔对于和平的内心寄托了。“随着延绵地平线上夕阳的余晖铺展开来的悲伤,是整个国度的悲伤,也是我隐秘的灵魂背负的恐惧与悲伤。”这里不得不提及丹尼尔生活的时期,以色列1967年夏天的“六日战争”,1973年秋天的“赎罪日战争”,主人公恰好生活在这两次战争之间,这也是本书贯彻的哀伤的最终源头。“丹尼尔想要躲开它,可是连一丝云朵都没有出来帮他。”冷漠或压抑在这句话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文章没有过多的描述战争,却无时无刻没有让我忘记战争。

“我们书写恨,然后知晓爱;我们书写背德,从而知人性何处微光闪烁。”丹尼尔,安娜,阿耶莱特,艾立尔。这是一个痛苦的环,每个人的存在都或多或少折磨着彼此。他们相爱,继而伤害,他们是战争中央的小人物,生活的偶然让他们相遇,让他们在阴暗的世间互相慰藉,又最终难以抗拒的走向毁灭。在四个人的痛苦中找到“我”渴望已久的、永远的安息。

《安娜与我》读后感(二):一个以色列人的精神自白

原本,我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情来阅读来自以色列这个常年战乱的文学作品《安娜与我》,我已经准备好看到一个惨烈的、悲伤而动人的故事,我的眼泪似乎在看到中 东两个字的时候已经不由我控制。 这本书开始的序言中。译者云之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理智的分析了生活在这片富有而又贫穷的土地上,普通人真正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他们并非整日惊恐不安,充满悲剧感,时刻在为刚过去的战争悲伤或者将要到来的战争害怕。相反,他们非常温柔,表现的相当镇静、从容,甚至幸福。他们不在乎每个以色列和巴基斯坦或阿拉伯人谁对谁错,因为,悲剧无法避免且不断在三者之间重复,任何关于解决三者之间问题的专业议论都不能解决问题,他们已经把所有的惊惶不安接受为生活的一部分。 译者云之退建议,每位读者要带着“No injuries,不要伤害”的想法来阅读这个故事。 但书中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1】 我们应该相信犹太人的聪慧,作者把这本书似乎来自一个以色列人内心世界的自白,写的相当细致而真实,用一个真实精神世界来打动读者的心。 第一部分,你会看到了大篇幅的文字来描写这位自卑的“丹尼尔”,很多宅女宅男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约会时等对方挑起话题,自己只是一个优秀的听众,自认为长的很奇怪,没有人会喜欢,随时准备听到他人的嘲笑和拒绝,害怕人多的场合,烦躁热闹的气氛。在短短14页的文字中,作者树立的“我”这个形象已经活灵活现,真实的浮现在眼前。 通过这个“差劲”的“我”诗一样的语言,看到了这个经历了战争的城市,人们真正的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相亲,结婚,生子,是普通人的人生。 但突然,世界在悄然崩塌。学校突然开除了“我”,我失去了安稳的工作。妻子安娜跟着拉比去追求自己的信仰,毅然离开了“家”。“我”又开始重新回到一个人的世界,救赎失败了,这个世界没有了阳光。 【2】 何以为家 第二章第三章,“我”,一个敏感的诗人,一个自我封闭的男人,逃避了工作,离开了俗世,开始生活在幻想中。生活中被一个动机不明的女孩接管,反向支付报酬,只需要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思考、写诗,大把时间幻想着不存在的故事,精神上与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和男孩亲近而又远离,最终从幻想、到实施,通过谋杀的方式,自以为与他们两共生、融合。 疯了。这个敏感的男人在安娜这个救赎离开他后,疯了!这本书大概率不会出现在其他电子书平台,除了“我”和安娜那段短暂的正常生活外,全书中的主人公内心的自白是深度孤独而疯狂,温柔的、诗意的言语也不能遮掩住这背后的可悲。 这可悲而痛苦的精神世界故事,与其说属于一个人,不如说是源于这个国家的历史。遭受了各种迫害的人们,真的可以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活的安宁、平静、自信吗?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的人们,用灵魂在哭泣、悲伤,这本书是作者无声的呐喊。

这是我们生活目前成长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的人们无法体会的状态!我们国家离开战争已经70余年,但提起那段欺辱、悲壮的历史,也依然无法释怀,我们在不断的汲取教训、力量和勇气,壮大我们自己的同时,期待远离战争,我们通过十几亿人的努力,也做到了这点,无疑,我们生活在中国是幸运的。

但以色列人们是无法真正走出战争,特殊的国情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处于紧绷状态,文中的“我”疯了的案例绝对不是个例,谁来拯救这个民族?难道只有随时的死亡才是他们的归宿?阅读完这本书的你,听到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了吗?

《安娜与我》读后感(三):爱与伤痛,一个小人物灵魂式的剖析表白

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便一直深受世界瞩目,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成就都蜚声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强敌环伺下屡屡遭受迫害的民族却可以在亡国一千八百多年后再次重建家园。

以色列的形成是一个民族的重生,也是一个从无到有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人遭受的身体迫害以及精神迫害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伤痛。这种战后精神损伤在以色列作家丹·夏维特所著《安娜与我》中得以完美的呈现。

《安娜与我》是一部讲述战争阴霾下关于爱与伤害的故事。作者丹·夏维特,以色列小说家,1944年生于以色列北部的集体农庄克法措尔德。他发表过长、中、短篇小说以及非虚构作品若干,长篇小说《安娜与我》被授予以色列总理奖。

小说以阿拉伯同以色列展开的“六日战争”以及“赎罪日战争”时期为叙述背景,以一个敏感、脆弱、自卑、社恐、沉迷于幻想的小学教师尼尔·阿尔特的视角,勾勒出以色列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画卷与妻子安娜相爱相杀的岁月影像,并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冲突,以及身处战争阴霾下以色列人的身份焦虑刻画得入木三分。

丹尼尔与安娜相识于一场婚礼之上,两人感情的火速升温给未来的婚姻埋下了不确定因素。尽管结婚后的二人已育有一子,却难在心灵上达到契合,感情上的鸿沟让二人距离越来越远。

对一切感到绝望的安娜在遇到了拉比后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极为难得的,精神上的狂喜”,正如书中所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这样的恩赐——或许一生一次。而安娜的背叛则让这个相貌丑陋、敏感卑微的男人濒临崩溃,他时常陷入幻想中无法自拔,直到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神秘的年轻人艾立尔和阿耶莱特。

从艾立尔和阿耶莱特身上丹尼尔看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年轻与朝气,对一切都充满着激情,这些恰恰都是丹尼尔一直以来所欠缺的东西。然而在相处中又不难看出丹尼尔矛盾的心理,现实中的渴望与幻想中的摧毁让丹尼尔处于极度压抑之中,他或许从未想过要伤害谁,但是在他矛盾的内心深处的确是藏着一颗不安分的灵魂。

在丹尼尔充满压抑的生活中我们一次次地看到了他的内心独白,分享他的情感世界,他的幻想,在现实与梦境中徘徊,在情爱与死亡中试炼,种种的迷惑与渴望,让他试图在家人、朋友和师生的关系中寻找出路,继而自我救赎。

近似于妄想症患者的丹尼尔所表现出的极度分裂情感常常会让人感到窒息,他所幻想的场景残酷而痛苦,充满着战后阴霾下的压抑,他所渴望的自由、宁静以及对爱的向往却又透着一丝丝的无奈。

作者将这种情感的迸发全然贯穿于整部故事中,让我们在压抑且痛苦的情节中探究战争的阴霾对以色列人身心的影响。灵魂式的剖析表白更是让我们沉浸在一个想象不到的战时场景,这将是我们和平年代永远都无法体会的伤痛。

《安娜与我》读后感(四):爱的极致是毁灭?

《安娜与我》是一部“战争阴霾下关于爱与伤害的故事”。初读这本书,几乎受不了男主人公那种卑微、懦弱、敏感而又内心极度残忍的近乎精神分裂的性格,这样的人能活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但随着故事的深入展开,人物性格心理的全方位展现,我们可能会从文字背后感受出与字面意思相左的想法。

这本书中的人物不多,主要有安娜、阿耶莱特、艾立尔和“我”。“我”叫丹尼尔,是一个小学教师。在一次无心参加的婚礼上,丹尼尔与安娜不期而遇,进而感情升温、结了婚。但好像这次婚姻只是两个深陷旋涡的落水之人无意中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一旦有了新的选择,就会毫不犹豫丢掉这根稻草,寻找新的救命工具,比如一根永不沉没的原木,甚至一条小船。

两个人对彼此存在的这种想法心知肚明,他们两人都知道彼此之间横亘着一道鸿沟,为此做出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即使是在这道鸿沟之上搭一座最窄最薄的桥也不行。尤其是安娜,她遇见拉比之后,体验到了“极为难得的、精神上的狂喜”。她很疑惑自己等了这么长时间,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尽管这时他们两人已经有了一个孩子。

这是安娜的错吗?似乎也不尽然。只要看看我们的男主人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内心分裂的自卑之人,他似乎整天都在出离灵魂,阅读本文经常会有这种感觉。这一秒钟还在现实生活中,下一秒可能已经游离到了自己的胡思乱想、甚至是幻想之中。现实生活与虚幻生活交织并行,现实的无奈更加剧了对虚幻生活的刻意勾勒与向往,而不管那种生活是否符合现实。仿佛在这种臆想式的精神世界中,他才找到了自我。

当安娜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也遇到了两个让自己意乱情迷的人,他们分别是女孩阿耶莱特和男孩艾立尔。年轻、有活力、充满激情,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也是不再年轻而且相貌丑陋的丹尼尔所缺少的。奇怪的是,这两个年轻人似乎也喜欢上了丹尼尔,尤其是姑娘阿耶莱特,从跟着他䃼习功课的小姑娘变成了小情人。这种发展,在情理之中但也出乎意料之外。毕竟丹尼尔是这样一个无趣又无聊的人。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丹尼尔对阿耶莱特和艾立尔的复杂情感。这个表现自卑、内心狂热,异常脆弱又抑制不住内心暴力,爱一个人又幻想内心杀了对方的人,实在是太让人无法捉摸。丹尼尔的性格是分裂的,内心是冷漠的,一股透着冷气的爱情足以让人窒息。他对爱的人是如此,对待自己也是如此。本来没有生病的他害了妄想病,“你生病只是因为这样你才能把自己抽离出来,不用去管隔壁房间发生的一切。事实上,你根本就没有病,你只是在逃避。”

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又能逃到哪里去?无路可逃。就像丹尼尔的灵魂,“如同悲伤的风在空旷荒凉的走廊里哀鸣,苦苦寻找那不存在的光明,寻找安宁和一点点温暖,而这些也都不存在。”

丹尼尔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固执,苦苦追寻所有加在他身上的各种问题。但是他找到的答案,他破解答案的方法过于惨烈。为什么一个小学教师会产生如此扭曲的心理,为什么一个本来可以过着平静生活的中年人会在下半生发生如此之大的巨变?难道仅仅是年少时代遭受了父母的心理冷暴力所致?

而在父亲去世、母亲老去的时候,本应怜悯母亲、也怜悯哥哥,因为“他们都处在一种困难而痛苦的处境当中”。但事实上,他“不愿可怜他们”。这又是怎样一种决绝的无情?

如果说对待亲情,丹尼尔做出了这种选择;那么对待爱情,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丝毫不出意外。一个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人,一个失去了异化亲情与爱情的人,一个丧失了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只能从毫无边际的幻想中寻找自我。这种幻想最理想的栖息地,就是死亡。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以色列的丹·夏维特,小说创作背景大概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来自的国度,故事发生的时代以及背景,已经预示了这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而作者这种忽而现实、忽而虚幻的创作风格,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主人公人生走向、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丹尼尔是孤独的,是悲观的,即便在他与阿耶莱特、艾立尔相处很愉快的时候,他也在不停地问自己:“如此美好的日子,一个男人能够享受多久呢?

这句话,送给阅读本书的你。至于问题背后的答案,需要自己寻找。比丹尼尔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创造美与幸福的时代,想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也是一件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事。

《安娜与我》读后感(五):《安娜与我》一切都会好的,一切!

日常说到中东这个词语,我们就会联想到战争。从20世纪中期至今,中东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和平。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那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战争下,发生了令人压抑、窒息的故事。而《安娜与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应该说是当下普通民众关于生存与命运的故事。书中的主要人物是那么的普通,普通到他的故事可能是以色列平民百姓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他们的传世经典《圣经》,耶稣被出卖后钉在十字架上开始,这种苦难和挣扎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文化基因。

文章以一篇序开始,用第三视角来介绍了作者丹·夏维特及其文笔细腻柔软的原因,如同他的人一样。序后面的正文故事作者用第一人称像读者讲述那段岁月,那个发生在在两次战争(1967年夏天,以色列同阿拉伯打了“六日战争”,1973年秋天又打了“赎罪日战争”)期间,紧张而亢奋的年月里的一些故事。主人翁丹尼尔,一个自卑、未老先秃、被原生家庭伤害—父母的抨击、不认同,导致他对自己的否定,不自信、卑微且软懦的性格。

他向往定居到耶路撒冷生活,却又因妻子安娜执着于生活在拉特维夫而妥协让步。他们生活中彼此态度冷漠,在同一个屋檐下虽为夫妻却又极度陌生,这两性关系极度敏感、紧张,哪怕他们共同孕育出孩子,这个家庭里微妙的人物关系依旧没有改变。而性是他们唯一身心交流的方式,仅此而已。在战争的阴霾下,有人失去方向,也有人找寻到方向。

全书分三大章,安娜、阿耶莱特、艾立尔这三个与丹尼尔生活密不可分的人共同构建了丹尼尔这个人的完整性、立体性。“她的脸上、身上散发出一种疲惫的宁静,优美高耸的颧骨上一双深邃的眼眸带着悲伤而疏离的神情,她的一举一动、言语神情无不透露出一种刻意的自制。她轻巧而仔细地拨弄着眼前的食物,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简短、精练,我的心充满了好奇。”作者刻画丹尼尔描述初遇安娜时的样子,悲伤、疏离却又自制,安娜这种悲伤是由内而外、发自骨子里的,是那个岁月里犹太人经历过战争后特有的,即使他们取得了那次战争的胜利。

第二章阿耶莱特的突然出现,暂时弥补了丹尼尔在失业、妻子安娜离家出走后的生活空白。一个纯真、率直、聪颖的少女阿耶莱特走进了丹尼尔的生活。丹尼尔被她吸引、为她沦陷,欲望与道德的枷锁相互折磨着,矛盾和怯懦伴随。作者把丹尼尔向往亲密关系又克制的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仿佛丹尼尔就站在前面,他内心的犹豫,他的矛盾、他的纠结,让人看到心痛、怜惜且无能为力。

最后一章讲述安娜、阿耶莱特、艾立尔与丹尼尔最后的人生交叠。安娜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向往,阿耶莱特和艾立尔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一直有着自杀倾向的丹尼尔能否突破自己,舍弃世间所有?这些疑惑,在第三章里都能给到答案,虽然最后的答案可能不是你想看到的。

丹尼尔是多情的,他可以喜欢安娜的同时被同性艾立尔吸引,再到迷恋阿耶莱特并与之发生了关系;但他也是无情的,可以前一秒在劝说安娜带着罗恩回归拉特维夫,回归他们的家庭,下一秒转身就醉倒在阿耶莱特的身边,且一直脑海里想要谋杀自己、谋杀阿耶莱特、艾立尔。这么一个在自卑、矛盾、愧疚与爱中挣扎的男人,让你真的恨不起来他。你能感知到他的脆弱,感知到他对待家人(父母、兄弟)、妻子以及朋友内心的挣扎、冲突、彷徨。哪怕他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性命的行为,你都不会去恨他。因为你知道他是善良的、心中是有爱的,他从未真正想伤害过谁,除了他自己。

《安娜与我》讲述了在战争阴霾下笼罩的沉闷的故事,是让人窒息那种沉闷,但是他又在传达给我们希望,“一切都会好的,我们一定能安全到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