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道》读后感精选

《茶道》读后感精选

《茶道》是一本由王建荣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道》读后感(一):冲茶学问大,《茶道》来说话

记得有一年外出旅游时,路过购物点到底还是没有经得住诱惑,与同伴一起各买了几罐茶叶回家。一来是因为导游和推销人员的软磨硬泡,二来是当时品尝着这茶叶的口感确实还是不错的。

回来后不久同伴就开始大呼上当了,说是这茶叶冲泡出来喝着的感觉与在现场喝的完全不一样,并且还给我也泡了一杯一同辨别。当时一看他冲茶用的器具我就不由的想乐。你说你拿一纸杯子能把茶叶冲泡出啥好味道。难怪喝着和当时和的味道不一样。我建议他换个紫砂壶试试看,果然以后再没有听到他抱怨茶叶的味道不对,改从价格上吐槽了。

品茶其实是很有讲究的,从茶叶的选择到器具选用,以及冲泡的手法都是有讲究的。细节做好了,所冲泡出来的茶水的味道与感觉是绝对不会是一样的。哪怕你没有好的茶器,冲泡的茶叶也并非是上品,只要掌握好技巧,掐算好冲泡的温度与时间,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茶叶的自身魅力散发出来,冲泡出一杯香气四溢的好茶。说起来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不过对于我等这种喝茶只当解渴的蠢物来说,也只是偶尔从一些书籍或是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一星半点,实在是连略知皮毛都实在是算不上的。

《茶道》算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茶文化的书籍了。它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类,购买各类茶叶的经验以及不同种类茶叶的不同冲泡方式。零零碎碎事无巨细的讲述的还真的是挺细致。即便是你之前对茶道一无所知,看过此书之后虽不能说的绝对精通,但也绝对可以拿出去好好的将那些不懂茶道的人糊弄一番了。

不过我们学习茶道知识可不是为了在人前卖弄的。我国生产、饮用茶叶的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由此可见,茶的文化在我过的历史久远性。

品茶,即使品味人生,从茶水的味道和香气中,我们亦能够感悟到人生的欢欢喜喜、和五味杂陈。泡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心境的时刻。静下心来,为自己泡一杯好茶,细细的品,慢慢的悟,或许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会渐渐的涌上你的心头。

《茶道》读后感(二):喝茶容易,品出境界却甚为难得

在我的周围,很多人都爱喝茶,可事实上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懂茶,包括我自己。平时喝茶,基本都是随机买一些红茶、花茶泡来喝喝,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比较苦涩的,感觉难以入口。相比之下,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奶茶了,入口就是一股儿奶香。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奶茶却并不适合用来招待客人,尤其是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因此,潜意识里还是想要多了解一些关于茶的知识。

喝茶容易,懂茶难。对于喝茶的人来说,茶水只是用来解渴的,且比白水多了一些滋味;而对于懂茶的人来说,喝茶是一种享受,从中还能品出关于人生的智慧,这就是常人感受不到的境界了。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先生就深谙此道,《茶道:从喝茶到懂茶》就是由他主编的关于茶文化的健康科普。

从喝茶到懂茶,究竟有多远?或许只要这一本书就够了,这是一本简单而有趣的书籍,可以帮助喜欢茶、想要了解茶文化的新手们了解茶的基础知识、历史文化、分辨各种茶叶种类以及品鉴收藏、用茶养生等相关内容。

在中国,市面上常见的茶叶大概有七大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经过再加工的花茶。而在这些种类下,又可以细分为多种茶,比如以龙井、碧螺春为代表的炒青绿茶,以祁红、川红为代表的功夫红茶,以铁观音、毛蟹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以君山银针、蒙顶黄芽为代表的黄芽茶等。

相信大家在平时都听过“明前茶”、“雨前茶”这样的称谓,那么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点在书中就有了详细的说明。顾名思义,“明前茶”是对江南茶区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春茶的称呼。“雨前茶”是指江南茶区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这两个时期采制的茶叶茶芽是最嫩的,泡出的茶水口感最佳。当然“明前茶”主要是针对绿茶及少量红茶而言,而对于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茶叶就不存在“明前茶”、“雨前茶”这样的说法了。

《茶道:从喝茶到懂茶》,清晰的茶知识介绍,配上大量精美清晰的配图,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人看得叹为观止,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悠久深厚,而喝茶也不仅仅是解渴那么简单,我们完全在在喝的过程中把它变成一种高雅的情趣,内在的境界,成为一名茶道高手!

《茶道》读后感(三):茶之道,在心境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无茶不欢,但是却对茶的知识知之甚少。

家属购置茶台,我却嫌一杯杯置茶太过麻烦。虽然明知,大口吃肉是豪迈,大口喝茶却是“饮”而非“品”。

吃茶,也是文人墨客的一种骚情,重点在于心境。

太燥了,是着不了道的。

那么回归正题。《茶道》是一本编者书,在这本书里,没有以往我读关于茶的书的气质,这是一本实打实的科普书。先是介绍了茶的分类——其实很必要,比如我就一直认为“大红袍”是红茶,没想到属于乌龙茶系列。的确有容易搞混的,比如红茶、乌龙和黑茶,中间的界限不是很分明,普通人是很容易混淆的,而绿茶、白茶和黄茶又容易混淆。如果真是饮茶人,倒是应该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

绿茶最健康,不但净化身体血管,还能抗辐射,但是体寒之人不易多引用。绿茶适宜夏天引用,而冬天适宜引用红茶和乌龙茶。乌龙茶虽然是体寒者的福音,但是乌龙茶凉掉之后寒气甚于绿茶。在茶道中在村寻常不过的常识,却是我们不着茶道者经常误入的歧途。

如果爱茶并且经常引用,的确需要一本全面科普知识的书籍。

茶分类毕,书里介绍了各种茶的产地,哪些茶是春茶,哪些又是秋后收的,哪些是自然晾晒,哪些人工操作。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然茶树生长,自然落成好茶太过于稀缺,人工的,不意味品质低。关键还是要掌握识茶的窍门,书里给出一些tips,看官要留意,不要花了大价钱买了劣质茶叶。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会购买批量销售的袋装茶叶。比如,超市里买到的都不是假冒伪劣,能喝,品质不会太高。如果只是日常饮用,又不具备看茶的本事,超市购倒是个简单的选择。

怎么泡茶也有讲究,茶艺的门道和礼仪就是再另出一本书内容也足够。从科普茶的知识角度上来讲,《茶道》算是很丰富了,而且,本人也确实学到不少关于茶的新知识。

《茶道》读后感(四):懂茶

喝茶容易,懂茶难。作为一个茶方面知识几乎为零的喝茶人,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喝这个层面,这只是止渴或者使口腔更为清洁或闻闻它的香气。从喝茶到懂茶,这本茶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台阶,如此我们便可登上这个台阶去看看那些茶的独特风景。

本书共17章,从买茶前的必知概念到专家买茶经验,在这二章的基本知识普及下,有了一个深一度的讲解,开始针对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的购买与冲泡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各种茶叶的产地、包含哪些品种以及如何进行制作等,在这些基本知识的积累下,你就可以稍微比之前懂一点点茶了。而紧接着几大名茶的分类讲解之后,便是女生最爱泡的花茶和非花茶的专场了。

懂得茶之后便会开始对选购茶具与保养有兴趣,在介绍完这些。某日当你有了好茶,你便会不满足以前的胡乱泡,而会对接下来的泡茶和茶艺有所追求。此即是茶之礼所在。详细介绍储茶的一些技巧后,作者便开始花精力讲解茶史。当你真心想了解一样东西时,你必定会追根溯源究其根本之史,如此便可更上一楼。

看完全书,我才能说出我国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在这中,我最爱祁门红茶。因为它色泽乌黑中略带一点灰色,被誉为“宝光”。冲泡以后,汤色明亮红润,香气馥郁,回味绵长,并可与牛奶、方糖按一定比例搭配成为热乎乎的奶茶。

关于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与阿莎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一起,被列为世界四大知名红茶。因此祁门红茶一到手先要闻香。

书中提及鉴别祁门红茶真假应从三方面鉴别:

产地:只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其他都不是。

外观:外形整齐,茶叶厂0.6cm~0.8cm,干茶呈棕红色泽有点暗。假的祁门红茶则外形大多参差不齐,颜色鲜红。

茶汤:祁门红茶茶汤颜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有独特的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香气持久。假的祁门红茶一般经过人工染色,茶汤颜色虽然很红,但是不透明,且滋味苦涩淡薄,香气低闷。

冲泡祁门红茶时,一定不要心急,不要冲入热水后立刻出汤,静待2~3分钟,便能等到那一份红艳的热情。

喜欢红茶的那一抹玛瑙石的红,也喜欢自己更多懂了一点点茶!

《茶道》读后感(五):品茗,品人生

喝着一杯清茶,看着一本书,也许这就是一种小资生活吧。作为一个凡夫俗子,只知道喝茶是为了解渴,摆脱疲劳,却从未探寻过茶里面说体现出来的文化。 其实我觉得吧,会品茶的怎么都能悟出一堆道理人生来,不会品的人吧比如说我,就跟喝水差不多咯,喜欢喝茶对于我来说,茶只分好喝和不好喝,好喝的,茶叶包也可以,不好喝的,再怎么讲究也不喜欢,至于书里那些吧,看看就行,不用逼着自己胡思乱想硬是要悟出什么道理来。 人们寻找很多方式来让身心平静,殊不知只要内心柔顺、洁净、坦白和诚恳,身心自然就安宁、愉悦。现行的很多关于茶的书,不是从化学成分开始分析,就是大多讲泡茶技巧的,说的好像,喝茶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与我们普通人关系不大。从泡茶技巧出来之前,茶就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从了解茶的物质成分之前,我们已经喝茶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一个茶的过程过蕴含着如何替别人着想,让别人方便舒服;细节之美,如何连贯优美;注意收拾残局、有始有终;对人对事接纳、包容、欣赏的态度。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智慧,却一直被我忽略着。喝茶应是平常事。茶可以静心,可以提升感知力,也可以以此入道完善自己,但,过分强调,学了点茶道知识,以此自贵,甚至看不起别人,增加了分别心,是南辕北辙了。茶道本质是驭心,不必过于追求极品好茶。普洱茶热,茶树种植砍伐了大量热带雨林,失去了物种多元化的雨林气候,茶叶的品质也大受影响,一切都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不贪喝也是一种修行。 相比舶来品咖啡,茶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修身养性的意境也大相径庭。一杯茶,学问也大。看似简单的一冲一泡就能品味,同时加些仪式感也不妨,约上三五好友至亲家人,亲手泡制一壶好茶,请人品鉴,也算是修德,养性,欢聚一堂。书中所讲述茶之制作,茶之礼仪,茶之冲泡,茶之意境茶之分享,无不是要人在浮之社会还能存有敬畏宁静之心,学茶,学做茶。 也许你的生活也可以有一些小资情调,泡一杯清茶,捧着你可以喜爱的书,再配上和煦的太阳光,这样一个下午你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度过了。生活的简单滋味就来自于这些细小的细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