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的读后感大全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的读后感大全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是一本由瀚海箫声著作,25.80元出版的2011-9图书,本书定价:26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读后感(一):谜一样的高昌

非常迷恋高昌的历史,只是无缘找到比较完整的版本。

中原人西出阳关,第一站就是高昌,交河城、车师国,一提起来就让人神往。瀚海的这部《五龙夺珠》正是以高昌为主线,展开这一段的西域历史。夺珠,不就是夺的高昌这颗西域明珠吗?

远离故土的高昌人,拓荒西北的高昌人,小桥流水如在梦中,正是高昌人心境的真实写照。

“麴嘉也终于明白了,从今而后小桥流水只在梦中•••••••

天山的雪是白的,也是冰冷的;吐鲁番的葡萄是甜的,那只有成熟之后;火焰山下的土是炽热的,那是在夜晚来临之前;通往洛阳的路是平坦的,现在也只在梦中的迷雾里••••••

到现在为止,高昌已经立国几十年了,麴嘉的高昌也已经快二十年了,高昌终于被迫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独立的实体。麴嘉不得不独自面对天山冰冷的雪、大漠孤独的风。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读后感(二):原来如此

这部延续了前三部的特点,语言更加流畅,诙谐中不乏理智,尤其是作者对某些事件的考证,使文章的学术性更加浓厚。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与说服力。完全不同于网上流行的历史戏说。

这一段是关于精绝国的,就很有代表性。

第二件就更有意思了,女国金酒器,来自女国的金质酒器。女国在帕米尔高原的南部,后来玄奘取经的时候也曾经记录路过这里,叫东女国。女王姓苏毗。这个苏毗很有意思,使人联想到女儿国东北部的精绝国。

关于精绝国有两件神奇的事情,一件就是精绝国废弃之谜,另一件就是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式织锦的出土。这几个字放在一起看着就提气,在古墓里发现就不仅仅是提气的问题了。那是有一种通灵的感觉,据说合作考察队的日本队员看到后都是小脸煞白煞白的。

整个织锦还有三个字“讨南羌”,合起来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南羌指汉代分布在河西走廊南部的羌族。西汉的时候出西域断匈奴右臂,也有切断匈奴与南羌联系的意图。在西汉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南羌作战,一次在汉武帝时期,一次在汉宣帝时期。

织锦上所说的讨南羌很可能就是指在汉宣帝时期这一次。当时是老将军赵充国在前线全权指挥。到了前线老将军却迟迟不肯开兵见仗,有道是剿不如抚、攻城不如攻心。当然这些高级的东西是不大容易被后方的各级领导所领悟的,不是有一种说法叫做“肉食者鄙”嘛。

一来二去领导就着急了,汉宣帝就下诏督促赵充国赶快干活,别磨洋工。在诏书中就有这么几句,“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所谓五星出东方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聚会在天空。虽然比较少见,也是一个很自然的天文现象。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就是大吉大利。

估计是史官夜观天象,给皇帝报了喜。汉宣帝以此来给赵充国鼓劲,也是催促赵充国赶紧下决心开战。估计这个织锦就是纪念这件事,也算当时后方准备的慰问品。但是这个东西出现在精绝国就显得很不寻常,说明很可能墓主人也参与了对南羌的战斗。细想起来倒很可能是一段传奇。

精绝国还有一个称号叫做“东方的庞贝”。当年文物强盗斯坦因在这里发掘出大量的佉卢文木犊而闻名一时。之所以叫“东方的庞贝”是因为精绝国内房屋建筑、以及屋内的陈设一直保持了主人离开时的基本景象。居民家里一切正常,丝毫没有打斗的痕迹,没开封的佉卢文信件还整齐的码放在屋内,米也还在储藏室内。只是主人由于某种原因离去,走的也是从容不迫,但是就此也就再也没有回来,精绝国也就此被废弃。

迫使主人离开的原因也就此成为千古之谜。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四五龙夺珠》读后感(三):草原之狼柔然

作者的这部西域真是包罗万象,至今为止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柔然的描述。

更多史料的解读,更多史实的披露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各民族的关系。

公元464年柔然可汗吐贺真去世,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予成,“号受罗部真可汗,魏言惠也。”

惠者,仁也,“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惠者,慧也,先言而后当者,惠也。予成正是一个聪明智慧之人,至于是否爱民、慈民则是见仁见智了。

五世纪中叶的时候,在中国版图上的三大势力柔然、北魏、刘宋相继陷入困境。北魏、刘宋是相继陷入了内乱,柔然则是被北魏吓破了胆。连续被北魏追亡逐北,柔然人已经失去了南下漠南的勇气。予成的横空出世正是乘时而出,率先打破了各方的平衡。

在柔然历史上予成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社仑是柔然的开山鼻祖,大檀奠定了柔然的赫赫功业,吴提卧薪尝胆,吐贺真在逆境中艰苦周旋,予成则是柔然历史上最有理想的一位可汗。予成时代有几个第一,引领柔然人的一代风骚。

第一个就是在柔然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年号。公元466年就是柔然人的永康元年,也就是予成登基两年以后柔然人第一次有了纪年。纪年虽小却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说明柔然人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有了记录自己时间的需求,脱离了蛮荒的、粗放的管理,走进了精确管理时代。考虑到柔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估计就成为柔然高层的通用语言了。这一点比当年匈奴的冒顿单于还要略胜一筹。

再一个在柔然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了中原的官爵,丞相。可以相信在予成时代,柔然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了中原的官僚管理体系。虽然还不很成熟,也是有模有样。这件事情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也是有迹可寻。柔然内部也是有许多汉人的,冯太后的叔叔冯邈不就是战败之后逃到了柔然吗?象冯邈这样通过战争相互间的人员交流想必也不会少了。互相同化,是胡化,还是汉化就看人的数量以及文化的力量了。

从予成的基本作为上我们可以看出,予成是一个汉化很深的柔然可汗,有逐鹿中原之志,鼎定天下之愿。在予成有生之年数次与南朝的刘宋、以及以后的南齐约定日期,讨伐北魏,确实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物。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多年以后予成给南齐写的一封信。

“虽吴汉殊域,义同唇齿,方欲克期中原,龚行天罚。治兵缮甲,俟时大举。振霜戈于并、代,鸣和铃于秦、赵,扫殄凶丑,枭剪元恶。然后皇舆迁幸,光复中华,永敦邻好,侔踪齐、鲁。”

看看这文采就不一般。予成要协助南齐光复中华,克期中原,讨伐北魏这个蛮夷。各位看了之后不要笑,没什么可笑的。这就是汉化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以天下为己任。予成可不是说说而已,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予成可是言必信、行必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