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00字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100字

《各自的朝圣路》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5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一):语言能传送感受

庄子和惠施站在一座桥上观鱼,叹道:“看这些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

惠施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

他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

反过来想,我们都不知道的别人的感觉,怎么要求别人理解我们的心情。

“我好痛。”“他不好。”诸如此类的言语是想传达思想和感受,说话者一般有两个目的:缓解心中的苦闷以及影响别人的砍伐。这样, 语言这一种奇妙的东西就能发挥作用,通过语言我们表达意见,发表评论,抒发感想。这里有一个思考点:语言传送思想和感受的过程中,能否起到传达的作用,也就是倾听者能否心领神会,感同身受呢?我的观点是基本不能。举个例子,A君在滔滔不绝他的遭遇如何背离他的价值观,他的同事如何陷他人于不利的时候,倾听者一直唯唯是诺,说是传达了吗?不然,因为过后B君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始终不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啊!这场倾吐会因此戛然而止,A君失去了诉苦的兴趣,他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责任在谁的身上?难道是B君理解能力差,还是唯唯是诺其实是在掩饰他没有用心听?这里面就存在上面庄子与惠施谈话中的矛盾,你不知道我的感受,正如我不知道你的感受。责怪是徒劳无功的,要是闲来无事,就给自己一个耳光吧。

后来我两颊通红。

之前有一个很好的朋友C,是相识了一年以后才知道她是同性恋,更准确来说是双性恋。后来她和她的女朋友D掰了。我没想到,她跟我的友谊很快也没了。女人的世界是残酷而深不可测的,所以上天才安排异性结合去缓和这种黑暗,要是上述这种同性结合,黑暗则会变得没有尽头。D被C甩了以后,她试着去接触C身边的好友,以为这样就能够跟C保持联系,很不幸,那好友是我。在与D聊天的过程中,我被不断灌输一种观念是C也有错,C不对,于是我像傀儡一样主动疏远了C,后来,C跟D再次成为好朋友,C有一段正常而长久的异性恋,而我跟C,一年就春节来一句问候。

只能说,惠施有很多,庄子却只有一个。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二):有此羽毛,还当爱惜

在universal排了一天队看完了这本书,中间几辑不断在重复,甚至完全copy前文表达过的观点,可能跟这本书的性质有关,把良莠不齐的各路文章编成一本杂集出版,这似乎是大陆作家的一种通行的做法,私以为不太实在,就像买了一捆甘蔗。没有一本不够爱惜羽毛的书能够传诵下来。

推荐第一辑和最后一辑,第一辑主要是作者的读后感,从哲学研究者的角度做了一些summary,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释,非常有启发性。

最后一辑是哲学思辨的探讨,探讨的问题是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作者也只是给出一条引子,激发读者对哲学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总结几个作者不断重申的观点,这些观点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贯而下的论述。

1. 精神生活逐渐被遗弃,现代人在物质与娱乐中丧失信仰,重新占有精神生活的过程也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过程,而这种占有不是禀赋,而需要用努力去赢得。

2. 苦难是有价值的,它通过孤独来实现,人必须有独处的空间,能够在独处中获得心灵安宁的人才拥有真实的自我。

3. 关于宇宙精神本质的假设永远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因而信仰是一种冒险,但人需要有冒险的勇气,这种勇气也表明人有自由意志。

4. 精神生活有三种形式:宗教、哲学、艺术。它们殊途同归,体现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之外,还存在永恒追求。

5. 世界是否有一个本来面目,也就是说现象背后是否有一个本体,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不断碰壁,说明哲学的效用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科学来解决。

6. 文学所展示的是命运非理性的部分,因而应当放弃逻辑和评判,而虚构正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7. 性、爱情和婚姻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婚姻的难处在于要将三者统一起来。作者信奉古典的爱情范式,与今生今世最珍贵的命运与共之感相比,一切风流韵事都显得浅薄而飘渺。特别指出的是,他提出的“嫉妒”对于爱情的意义相当于疾病之于身体,它是一种警示和激发防卫(免疫),这种角度有可取的部分。

8. 现代科技改变了最初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改变应当引起警惕。

此外,对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的哀恸与遗憾也是溢于纸上,很难不动容,同时也提及与郭老的交往,令人唏嘘。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三):不算书评之感想

评论一本书的好坏多少凭据经验,无论什么认知判断也好也要凭据经验。

事实上我阅历不深,接触不多,认知不够,经验有限,所以我没有很好地理解这本书的部分章节。不理解的部分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场文字游戏绕得我头晕脑转。但是总体上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他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新世界还是那人,那物,不同的是我们新的感觉和认识

下面是我的收获点:

1、世界或许不是真实存在,而是我们感觉出来的虚幻。(庄周梦蝶的故事)

2、书中谈到宇宙有没有边界,并进行了一场逻辑思考,但是结果发现没有答案,如此我觉得边界是地球用语是有局限性的,宇宙的文明或许不是地球文明所能形容的,我觉得文字和语法结构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增多和完善,哲学家就是专门研究哲学的那种其实也可以参与到词汇的编辑,在这本书里就提到有时研究哲学时会遇到语言的逻辑的问题,有谓语其实不一定有主语,而人的惯性思维是有谓语必定有主语,而语言就会造成许多伪命题例如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世界难以归类,它的本质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能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吗+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两章)

3、如果没有感觉器官,这个世界不会有颜色,温度,声音等这种东西,那这样算不算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他们的存在已经被科学证实(感觉可靠吗一章)

4、原本我以为时间是一种物理存在即物质存在的,从来没有想过时间是什么,而在《各自的朝圣路》中说到时间有五种定义。其中一种定义让我感觉到内心世界的神奇之处:时间是一种内心体验,康德认为时间是人感觉的先天形式,人把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我们的内在心理世界只有时间没有空间,时间就是我们的意识状态的前后渗透和延续(时间之谜一章)

5、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我没有记错最近好像研究出先有蛋。但是从中我获得了一种逻辑关系:凡事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能解释的,因和果不是对应的,但是对于影响行为的因果论我不想对此否认,因为我觉得因果论对人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

6、关于泰勒斯仰望星空没有看路结果掉进井的故事,作者的代替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一般的教育老师们总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脚踏实地

7、我终于大概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什么角度获得的名词了,学政治的时候只是记得这个概念,理解理解他的表面意思,书本没有具体说明,而作者提到了马克思的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从劳动的性质分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可能这也是教育的无奈,要灌输的知识太多了,反而有些基础的知识我们只是知道、会做题,但是却没有深刻理解,我们获得了好多只言片语有些甚至断章取义的只是(多指文科类的学科)。有些课本知识没有我们想象中理解得那么好(度一个创造的人生一章)

8、社会也需要理想,不仅个人。我只知道社会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读过梁文道的《我执》,里面提到过: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不一样的,包括你身边的人。我们不能总是用旧的认知去和已经和过去不同的恋人相处,每个人都会变的,每过一段时间总要重新认识一个人。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是用记忆联系的(大意),这就解释了是什么使我在变化中保持连续性的这个“自我意识”是什么了(你的自我在哪里?一章)

10、童真和成熟不矛盾。喜欢讲述童真里面的引述:《圣经》:“如果你们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是:“一个人越老越小。”我妈越来越老了,可是却越来越像个小孩子.......

11、阿基米德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对即将杀死他的罗马军人说:“不要踩坏我的圆!”躺在地上的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大帝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看似可笑的固执,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珍爱,灵魂的自由不受拘束

12、梭伦说:“无人生前能称幸福。算总账好像是追悼会上的事情,不过那和我完全无关了。”

13、幸福没有定义,只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否幸福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一个真实的自我

14、《遗弃》书中主人公做的那个梦及对梦的诠释

15、杞人是一位哲学家一章的角度很特别,与教科书教诲的道理不同

16、人是地球的客人,而不是主人。教科书告诉我是主人

17、性格不在于好坏,好坏在于人对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选自性格与命运一章

18、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信不信神是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的区别。它的重要作用是让人有所敬畏

19、现代西方人中间有一种相当显著的泛神论倾向,从大自然那里寻求寄托。对于许多人来说,素食主义,动物保护,绿色运动都带有精神信仰的意义,而不单单是个人喜好和社会活动。——选自关于绿色文明的访谈录

20、喜欢《李白与杜甫》一章

21、喜欢小说的智慧的第四篇因果性之外一章,讲述小说的日常性,现实中的对话总是被日常性所包围、延迟、中断、转移、因而不系统、不逻辑。

22、整本书的经典话儿: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而我觉得自我不是自私,为什么这么说啊,因为有些父母批评孩子说他太自我了

23、哲学是爱智慧,而并不是智慧

24、帕斯卡尔:“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

25、“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相互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释别人的脸和窥探别人的心灵。”——选自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一章,很喜欢这段话。理解并不是知道对方的所有信息,这种只能说是了解

26、“信仰未必是皈依某种宗教或信奉某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恒久有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选自与世界建立精神联系一章,对这段话深有感触,因为不记得在哪里看过报道说社会的沦落不是缺乏信仰,信仰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并指出西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信仰宗教,成为无神论者,即使是信仰纵横的西方社会,犯罪率并没有明显的低下,反而挺高的。从而推断人们不是缺乏信仰。当时看了以后我深以为然,现在读过《各自的朝圣路》,便知道这篇报道突出参与宗教便是有信仰是错误的。它对信仰的错误理解得出的错误结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