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读后感精选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读后感精选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是一本由[瑞士]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读后感(一):直到最后一课

我很喜欢叶芝的那首诗——“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真情,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让我们在想到自己的老年时代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有些人会认为那会是非常愉快轻松的退休生活,也有些人会想到随着年龄衰老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刻——死亡——呢? 最近我读了《直到最后一课》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首次提出病人面对死亡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这一观点改变了人们对待死亡和临终的态度,促进了人们对弥留之际的病人的关怀。也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勉强去维持生命的持续,而是获得一个人应得的尊重与关怀。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不管怎样,死亡依然是令人生畏的,即使我们自认为掌握了一些招数,能或多或少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但只要是个人,就很难不怕死。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死亡甚至更具有吸引力:它更清楚,更明确;不是生,就是死。对许多人而言,生活质量因年迈而大打折扣,生命缓慢艰难地挪向终点,不像一跃即至那么痛快,这是最令人生畏的。 不管是在医院里,还是在我的生活区附近,我都可以看到老人们的生活,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状态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但他们大多数人都在承受着一定程度上的疾病困扰,以及由于衰老而带来的身体虚弱。永远的离开时刻似乎也在不远的将来...... 在医院里,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我们能够看见人们离开的最后时刻,这对于旁观者来讲也是让人生畏的,也很有可能会充满疑惑。 相比病人饱受折磨的脸庞,我们宁可把目光投向冰冷的机器面板。后者会提醒我们自己并非全知全能,失败与挫折难以避免,而且更重要的是,谁都难逃死亡的宿命。 在我行将就木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这必然的结果,最好能够得到那最后时刻的一些理解与尊重。 在我们年老的时候,也许我们必须要接受现实,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始终记得自己仍然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个体,值得被认真友善地对待。而对于看着我们逝去的旁观者来讲,同样需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读后感(二):向死而生是勇气,畏惧才是对于死亡的常态表现

你经历过濒临死亡的感受吗?

你有经历过,得了重病,医生告诉你,你的生命余额所剩无几吗?

你有思考过关于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吗

关于死亡,中国人对于这个话题向来是避而远之,几乎不会去谈论。

甚至于,我小时候无意中说了死这个字,还被大人骂了一顿,并被教训说以后决不能再说这个字了。以至于,这个字在年幼的我心里成了禁字。

后来,看了很多仙侠小说,它们说,死亡之后,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们会经历六道轮回,有前世今生,不过是过奈何桥时,饮下了孟婆汤,就会忘记前世的一切,重新投胎。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这个思维的影响,好像对于沉重的死亡,并没有那么畏惧了。

即便理性告诉我,死亡实际上就如灯灭的过程,死了就什么也留不下,死亡是最恐怖的事情,可是那时的我并不能理解这一切。

可是,在《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中,精神科医生及国际知名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却详细阐释了病人面对死亡时,会经历的五个阶段,即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它启发了我们对于死亡与临终的思考。

假如有一天,小明身上很不舒服,吃药好像并不能缓解身体的痛苦,于是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表明,他得了不治之症。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心理会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他会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会去质疑,是不是医生拿错诊断报告了,开始自我封闭。

之后,他慢慢接受了他得了重病这个事实。

他会愤怒,会想不明白,为何我会得重病,凭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别人。

再然后,他明白愤怒无法改变,他开使思考,剩余的日子里,我还有哪些未完成的愿望,我能否跟苍天祈求,让我满足心愿再跨入黄泉。

而且在这个阶段,身体上的不适会加重心理的恶性变化,比如,因为化疗,身体瘦弱不堪,头发大把掉落,脸色异常难看等等,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就极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导致抑郁或是情绪狂躁。

直到病人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他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抗争,只是想一个人待着,平静地等待命运的闸门最终落下。

我从不曾知道,在重病之人从得病到生命终止时,会有着如此复杂的变化。

我所有关于死亡和临终的认知,都是从电视剧中人物角色的演绎而知晓的。

当年纪轻轻就得知自己得了重病,从不相信到愤怒,再或许是奔溃大哭。

当老人得知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回顾这一生,好像只是担心后辈成家立业,硬是要看着他们幸福美满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还有很多。

死亡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大部分人忌讳谈论的。可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在不断地面临分离和送别,这种分离可能是相隔天涯海角,也有可能是阴阳两隔。

相隔距离很远,我们还可能安慰自己,还可以电话或写信联系,然而人间和黄泉的距离,也只剩下单线的思念了吧。

死亡或许很沉重,可是我们却必须去思考它。临终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都是如此。然而,既然事实无可更改,那么,就好好地做一场告别吧!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读后感(三):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到底是直言不讳,还是避而不谈?

听过一句话:“99%的人明白他们要死了,但是100%的人都希望不要死。”

不得不说,由于衰老而导致的死亡,似乎更容易被人接受。对于生病导致的死亡,人们总觉得是被迫停止了生命。

而且部分人在临死的过程中,“自己”其实很被动,或者被家人蒙蔽,或者被医生忽悠。于是,病人很可能就会茫然地努力着、没有尊严地挣扎着。

其实有时候看着病人近乎没有尊严的活着,是因为病人他非常的想存活下去,不想那么早就离开人世,因为有他特别眷恋的东西,有他特别热爱的东西,就比如他的家人,所以他才会不想和这个世界特别快的割舍。

对病人讲了实情,病人有可能恐慌、情绪低落,以至于蕞终病情迅速恶化。病人的家属也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跟病人一样悲伤、沮丧、绝望。

所以,到底是直言不讳,还是避而不谈?患者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

医务工作人员应在任一特定时间里清楚患者想要知道什么,或需要了解什么,而不是限定于与患者的整个讨论之后。

这本《直到最后一课》中,提到了病人面对死亡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罗斯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导人们更加感性地体味步步紧逼的死亡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帮助人们学习如何给临终的病人以希望、安慰与内心的安宁,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终结,如何应对亲人的去世,从而改善生命的质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