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丑之花读后感精选

小丑之花读后感精选

《小丑之花》是一本由[日] 太宰治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丑之花》读后感(一):找不到人生意义的内卷人生,都像极了《小丑之花》

现代人有一个很流行的病,叫做“空心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运转越来越快速,人们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看似忙碌的人类,却也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里。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13岁,长得很漂亮,家庭也算是还可以,基本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她总是不快乐,甚至与她会觉得周围的人没一个能跟她产生心灵的沟通,有一回她就在学校的顶楼站了很久,从此以后她身边的人对待她,就像是一个随时会碰到碎的玻璃娃娃。

朋友跟我说,她女儿总是会觉得没有能跟她沟通的人,而且无论大人怎么劝说她,让她去做一点积极的事情,她都不敢兴趣,有时候多说几句都害怕她受伤,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听到这么讲的时候,我觉得她女儿的这种情况非常熟悉,因为当初的我,也有过这样的状态,内心里价值观缺失,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迷茫。就像《小丑之花》里的叶藏一样。

说起太宰治无论是他一生的生活轨迹还是文学作品,都充斥着浓重的颓废气息和苍凉的孤独底色。我过去刚毕业时,一个人租了个房子,过着朝8晚7的单休工时,一个人经常在路上厕所里哭,那个时候的我,特别喜欢太宰治的作品,也许是因为同是内心敏感的人,从中可以寻求到一种慰藉吧。

《小丑之花》记录的是大庭叶藏与一名有夫之妇园子共同跳海自尽,但幸运的是叶藏获救了,随后进入了疗养院,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并没有用很灰暗悲伤的字句去描述事件,反倒是通过叶藏朋友的加入给文章增加了很多青春少年所具有的欢乐。但是作者虽然不写抑郁的心境,却令读者处处有一种压抑的感受。

《小丑之花》里的叶藏,他和朋友在书中关于园子的死亡就像是茶余饭后的娱乐八卦,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好似并没有发生什么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样,就连叶藏唯一一次跟真野提起园子这个女人时,也只是说:“她是因生活太苦而死。临死之际,我们彼此,好像在想截然不同的事。阿园跳海之前,居然还说我长得很像她家的老师。她有同居者。据说两三年前还在小学教书。我为什么会想和那个女人一起死呢?真的是因为喜欢吗?”。无聊和无望,真是一种物质发达后特有的现代病。

起初看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是取名《小丑之花》,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其实书中胡每个人都很可怜,他们缺失自我,只是带着面具去小心翼翼地生活。包括我,也包括那个13岁的女孩,还有叶藏和他的朋友们。叶藏隐藏自己的悔恨和悲痛,表演他自己的轻松。我又何尝不是在掩藏内在空洞,刻意表现自己生活的充实。

《小丑之花》读后感(二):在微笑中饮泣,在宁静中消亡

这是太宰的短篇小说《小丑之花》(亦译作《道化之花》)的开头,也十分适合作为此次重庆出版社《小丑之花》短篇集的开端。这本短篇集收录了《小丑之花》《猴脸青年》(亦译作《猿面冠者》)《背道而驰》(亦译作《逆行》)《美男子与香烟》等四篇太宰早期的小说作品,以平静、欢笑、自负、强势遮掩悲伤,从这个角度而言,它们的情感内核是统一的。

《小丑之花》发表于1935年,取材于太宰五年前与酒吧女田边殉情未遂的经历。当时,田边去世,太宰因协助自杀而遭到起诉。“罪人的自卑感”——太宰借托主角大庭叶藏之口说道。《小丑之花》是一篇“元小说”,作者不时冒出头来,告诫读者这不过是一篇小说,似乎是防止读者沉迷于故事,也避免自身沉浸在过度的悲哀之中。然而,作者状若无事的插科打诨与自嘲,岂不恰好应和了小丑之花动辄即受伤害的惆怅,如文中所说,“为了避免被人挑剔,首先往自个儿身上钉钉子”才成。铅字中的叶藏、纸面上操控叶藏的作者、掌握一切投影的太宰,这三个形象以不同的维度展露现实的压抑和对死亡的渴求。叶藏有两个朋友,飞弹和小菅,二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在得知叶藏自杀后,他们试图讲笑话来、打牌来驱散郁结的氛围,“扮小丑”,可以这样说,然而结果只是三人都小心翼翼地揣测对方所思、压抑自己所想,维持着一触即碎的平衡。那么太宰呢,他在日常交往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又是如何以戏谑掩饰,一名出身地主家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投身左翼运动又身处军国主义泛滥背景下的青年,要怎样做才能自洽、才能不被这大环境的种种矛盾所困扰?

《背道而驰》的发表时间略早于《小丑之花》,是第一届芥川奖的参赛作品,由“蝴蝶”“强盗”“决斗”“黑人”四部分组成。由“行将就木”的二十五岁老翁,写到大学时代、高中时期,最后是少年时看黑人表演,这是与人生成长的背道而驰。老翁感染花柳病而死;大学生答非所问,与一心通过考试的其他人格格不;高中生手头拮据却偏要买醉,和农夫冲突丢尽洋相;少年人对被杂耍团囚禁的黑人女子产生同情和欲望——这是相对于主流价值的背道而驰。这几个角色很可爱,并不是说他们讨人喜欢,而是作者没有给他们增设任何“阳光”的一面,诚实地认可人生消极的一面并加以描写,这本身就是件令人感动的事。

《猴脸青年》也是一篇“元小说”,一位青年有写出杰作的野心,而才华又不足够出色,于是在兴奋和绝望的矛盾中不断挣扎。相信不少未成名的写作者、画手都感到文中青年的心情正是自己的所思所想。《美男子与香烟》则是一篇底色灰暗却又调入温柔色调的小说,“我”同情流浪的人,而在妻子甚至其他人的眼中,“我”亦是流浪者的一员。也许正因为“我”实则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才有可能爱着他们,发现他们个顶个是“美男子”。

总体而言,太宰早期创作的这几篇小说还有些生涩,尤其是采用元叙事的两篇小说,但由此已经可以探知太宰对人的洞见和对心理的精微体察

《小丑之花》读后感(三):在乐观的表层下,迷茫的内心隐藏的人间绝望 --读《小丑之花》

在乐观的表层下,迷茫的内心隐藏的人间绝望

--读《小丑之花》

“假如你肯了解他们经常紧挨着绝望,不让风吹着动辄受伤害的小丑之花的惆怅,该多么好哇。”

这是出太宰治《小丑之花》里的一句话,在读故事的时候,是不是能读到一个有点儿嘲笑自己,内心无力的人,虽然没有过多的乌托邦理想,却有着对人间生活的无力感。全文却偶尔让你读到在一个时代下,一群青年人迷茫、效仿文学大师等等,细腻的内心描写,敏感的生存无奈,情感丰富。

先说说作者太宰治, 这几年在各种社交软件上,常会看到他的《人间失落》里的各种金句,一波接着一波,于是,我也找了他的书在去年就有读过。这是一位日本小说家,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齐名,主要作品就有这本《小丑之花》。

在日本的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太宰治以日本民族特有的细腻敏感,表达了对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因此被称为“日本昭和时代不灭的金字塔。”所以,在这位作者的身上,我们总是能看到在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作家的内心复杂而迷茫的内心活动,它代表着一代人的情绪流淌。

《小丑之花》这本书,开篇便以主人公叶藏和一个有夫之殉情未果,住进医院,而和他一起殉情的女性死亡为开篇。整本书分成四个部分来讲述。

有一半的笔触,在描写开篇这个《小丑之花》,以一个殉情的故事开端,全篇描写叶藏的哥哥如何奔波在警察局为他周转,一边在医院里,他的朋友和护士的陪伴,都是细碎的生活情节,叶藏这个殉过情的人,除了一开始得知殉情的同伴去世哭了一次,再之后,就像常人一样的恢复身体,心情也逐渐在友人的陪伴下像平常人一样。友人甚至在叶藏恢复了以后,重回到他殉情的地方,还回顾了殉情女性的话,她的家在南方的尽头。

读着这些轻描淡写的描述,会有酸涩感。体味一种人间孤独的景象。人是,何等的绝望,才想以结束生命的方式归家,而这个家,在什么样的地方,是每个人无可企及的人生终点。读太宰治的作品,常常会泛出一种绝望感。一个时代环境下的,悲怆感,却要表现的乐观积极,只有这样一层表面的情绪装饰,才能活在众人觉得“正常”的眼光中。

正如书如所言:“正因为待在乐观的气氛中,我才能暂且休息。”

“小丑之花嘛,大概也凋谢了,而且凋谢得寒碜、丑陋、肮脏。”

《小丑之花》外几部分的故事,有关于年轻人一心想着当作家,于是参照名人自出作品,而被社会嘲讽的故事;也有关于当下时代许多在世的文人写的文学作品只为迎合人的口味,赚钱获利,而不真正的去思考人生,但许多真正的作品对未来有深厚影响的,都是在作者去世多年后才被认可。

当然也有关于一个迷茫的年青人,在活在当下的情境里,在混沌的环境中,寻找与之对抗的人,这些对抗大体都是在对生存的环境中,不知如何与世界相融共处,那些描写与人打斗的情节,让人读起来会笑出声音来,这种读起来令人产生画面感的戏虐,反而折射了作者对活着的空洞与无望的深深反抗。

我们无法洞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却可以在文字的背后,感受一个人的生平迷茫与困顿,一个时代造就了一批人,也造就了折射现实的一些顶尖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