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四大圣哲读后感锦集

四大圣哲读后感锦集

《四大圣哲》是一本由[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大圣哲》读后感(一):"你对智慧与真理如此冷淡,难道不觉得可耻吗?"

挺薄的一本小书,但内容很饱满,翻译很好,排版舒适,花了一天半的时间读完,阅读体验很好。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剥去后世不断叠加在他们身上的神话与传说,从”人“性而不是”神”的角度对这四位圣哲(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进行重新理解,尽量带着历史批判的角度去还原每一个真实的人以及他们的生平、思想、影响以及对我们的意义。

《四大圣哲》的译序中傅佩荣谈到当别人问他:“影响你最深的是哪一本书”时,他的回答始终是:《四大圣哲》。译者傅佩荣说:《四大圣哲》所教给我的,比整部哲学史所教给我的还要深刻。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思考的过程、人生态度等,或许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

下面简单分享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 苏格拉底 ---

”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没有经过仔细审视的观念是不值得拥有的,正如没有经过仔细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名言我们耳熟能详,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到苏格拉底的几个核心观点,或者他的几句名言警句,但是对于其人本身我们能有多少了解呢?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或许可以窥其门径。

苏格拉底的训斥有时候也是很严厉的,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我要询问一切偶然碰见的人,以一贯的态度对他说:’朋友,你对智慧与真理如此冷淡,对灵魂的最大利益漠不关心,难道不觉得可耻吗?’ “ 在《会饮篇》中,阿尔基比亚德说道:”他是唯一让我觉得自己可耻的人。“ 我想,如果我们的身边能有一位这么训斥自己的人,乃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阅读哲学能让我们得到答案和真理吗?不能。克利托丰就曾质疑和责备苏格拉底,指责其总是质疑别人,要求别人反省,而从不告诉别人该怎么做,他表示从苏格拉底那里,不曾听过确定的答案。直至今日,我们依然想要寻求别人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在本质上,真理只能孕生于自己思想的内在觉悟。

探讨苏格拉底的意义在于:人必须认清自己的无知,并开始思想之旅。

--- 佛陀 ---

之于我个人而言,苏格拉底让我了解到自己是无知的,追求智慧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满足,是对思想上的指导,而佛学思想对我来说则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佛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我充满了具大的吸引力,也包括其他宗教,总是想要知道他们说的这些到底是真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

以我粗浅的理解,佛学的理论分为两大部分,即哲学部分和神学部分。《正见 : 佛陀的证悟》一书对佛学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说明,比如八正道和四真谛,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比如说理解”无常“的概念可以让我们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数和不尽人意,让我们更加的平和,了解”苦“的概念可以让我们少一些欲望多一些平静。而对于神学部分,即六道轮回、转世灵童等等《季羡林谈佛》一书让我彻底对此不再相信,季羡林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分析了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教义又是如何不断的修改变化的,其中比较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说:“天堂的入场券越卖越便宜”,让我不禁想起来中世纪天主教会发行的赎罪券。

另外对于佛学思想感兴趣的还有两本书推荐:《佛祖都说了些什么》其于佛学里面的各种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比较通俗易懂的讲解读来还挺有趣的。另一本是《僧侣与哲学家》(已绝版)讲的是法国一个哲学家和他出家做了僧侣的儿子之间的对话录,可以了解到西方哲学思想与东方佛学思想之间的交锋和对撞。

书中也提到”人类有限心智的理性思考仍不足以抵达正觉,只有借着禅定才能领悟教义的神髓,理性推证只能扣其形,得其表象“,也就是说对于佛学来讲,只学习理论是没有用的,想要得到”证悟“必须去实操,修行。

最后有兴趣的强烈推荐先读下《正见 : 佛陀的证悟》。

--- 孔子 ---

孔子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就更不陌生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耶稣要人信仰,苏格拉底要人思考,佛陀要人摒弃世俗进入涅槃,而孔子则教我们实现最美好伟大的人性。

--- 耶稣 ---

耶稣宣讲的不是知识,而是信仰。

在思考宗教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有一个担心:佛教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基督教亦是如此,而且看起来还是差异挺大的,那么问题来了,选错了怎么办?哪家说的是真的呢?而且一旦陷入去求证,用理性去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信仰与理性是无法调和的,从理性是无法走向信仰的,那像谁说的那句名言:信仰需要勇敢的一跃,而我自己是没有这种勇敢的,所以始终对基督教提不起太大兴趣,但了解一些历史和故事也没什么坏处。比起介绍基督教信仰的书我可能更喜欢批判否定上帝的书,比如理查德道金斯的《上帝幻觉》读起来简直淋漓尽致。

--- 结语 ---

最后引用一下书中的结语:他们每一个人向我们提出的问题,都让我们不得安宁。他们是高悬的灯,帮助我们找到方向,但却不是我们亦步亦趋的模仿对象。他们的思想内涵不可能变成我们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方式却能为我们指点方向。如果要从他们的影子中抬头仰望的话,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是谁,要做什么。真正的追随必须保有敬畏与真诚。不过,进行哲学思考的人应该清楚明白这种追随的各种条件以及无可避免的后果。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具体的人生处境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

《四大圣哲》读后感(二):开悟的真相——《四大圣哲》之佛陀

如果没有了黑暗,光明是什么?

没有了邪恶与憎恨,善与爱又是什么?

没有了倒空,又何来丰盛圆满?

之前有前辈一直忠告我:“你别太卷了,别总是一切都在寻找意义。”当时我用拼命工作、创业、读书,或疯狂购物来填满所有时间,卷到身体出现各种状况,实际上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不懂得身体出现状况是心灵问题的最后一道求救信号,也并不知道其实我最该疗愈和善待的是自己空虚、寂寥的心。

小鹿姐曾在文中提到了人生五苦,引发了我的深思,学佛的很多前辈们都在寻求离苦得乐的法门,昨晚请教老师,何谓离苦得乐?老师答:“何谓苦?何谓乐?有苦与乐之分,就是在着相。”

我这个愚钝的初学者现在才逐渐感受到,既然一切都如梦幻泡影,那么开悟是不是也是一种幻相呢?因此,努力地追求开悟、追求成佛也是一种幻相,越是刻意,越有功利心,就离佛性、神性越远,只有“没有人”时,才能开悟。因为,自身的毫无意义才是获得解脱的关键。因为,“无我”才是真我,“没有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

真正开悟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怎样的?或者说一个人怎样才看清世界的真相?怎样才能获得开悟的智慧呢?

真正开悟的人已经游刃有余学会了纯然地放松。

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就是尽情的享受与领受生命本来的天宁状态,不张扬,也不自得,淡泊宁静,没有一点自以为是以及高超的心理出现,佛家所讲的“无智亦无得”,就是和庄子所讲的这个“无见得”状态一样,放下一切人为和成见,任天性去自由地发挥,放松地回归本性、自性,那个生命的造化才会打开,才能获得真正的开悟。

我之前那种依靠外界忙碌、购物等行为,填满生活的方式,看似“很充实”,实则是不会放松,是内在空虚的外在表相。此生的所作所为都是自作自受的结果,跟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人生,其实是内在思维意识的外在显化。

真正开悟的人,会破自我认知的陷阱,清除那些所谓的认知。

曾经因为被老师批评文章写得装腔作势,就很不服气,后来认真反思,哽咽感慨到:我真是太无知了!尤其在写文的时候,经常装成很有文化地自以为是。

现在回想起来,自觉很惭愧!内在的傲慢,常令我当局者迷,还振振有词,其实旁观者清。我自知并不是开悟之人,要打破自我认知定式,对我来说有多么艰难,这是个拆毁、重建的漫长过程,但这也是修行开悟的第一步,我愿认真向群内各位老师们请教学习,修正自我认知的缺陷。

老师还提醒我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你必须要知道的,毁掉你头脑里的上师吧,装满灵性知识的脑袋,或是摆满灵性书籍的墙,只会成为绑住你的假锁。向前迈进,需要的是放下,而不是获得,只有摧毁知识的智识,才能帮助你前进!不要寻求外在的肯定,去做自己的上师,学生不会真的踏上旅程,而旅者不会坐在教室里。”

感恩老师的提点,我承认在灵性上,自己有着强烈的惰性。总想当然以为,成为在灵性上积累知识、做好事、受人尊敬、专心致志的人,就可以开悟了,然而当一个环境临到,却发觉自己并没有真正地觉醒,仍然会经常有“小我”出现。这就是很多人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因为“我”并没有真正地被破除,知若不行,等于不知。如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止于至善就达到无我,无我则利他,能做到无我、利他,则自然而然就知行合一了。

真正开悟的人会用觉性观世界。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有着非常符合自然法则的精妙结构,而它最微妙的地方在于,凡是你所能直接看到的,大多都是假象,大部分时间我们迷惑在假象里而不自知。高校论文能花钱找枪手;收视率、电商刷单、直播数据、粉丝数量、投票数据都可花钱做到客户满意;上市公司能做多套账......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不是一个人,它是一种能够看到真相的能力。

不仅有人为造假,还有我们自身也常常为了迎合大众,并没有活出真我,戴着不属于自己本真的“头衔”,蒙蔽了双眼,覆盖了觉性,阻止了我们看清真相。

因为觉性能关照一切,能不启用后天认知体系的分析,所以也不会劳心费神,他能不断的在众生、在各种功课里面历练自己的觉性,不被物牵,不为欲累,最终回归自性,这便是真正开悟的人了。

真相

为了准确表达,我这个并没有开悟的人,想把“灵性开悟”,这个尴尬的词,换成更尴尬的“了悟真相”,归根结底,唯一的真相就是“我存在”。每个人的最终目标,就是发现关于自身的事实,找出自己的真实面貌。

纵观所有信仰,其实都包含了一个核心真相:支撑宗教体验的现实,与支撑一切的现实,一定是同一个照亮一切的智慧和能量。我们在其中愿意觉性臣服,并将“自我”削弱到什么程度,就能被这个照亮一切的智慧、能量引领教导与滋养到什么程度。

默默告诫自己:舍下一切私心和欲望,真正在生活、工作、修行中全然付出,无所求、无期待,烦恼必将越来越少,心量也将越来越大,逐渐进入清净,回归自性本我。当回归自性,你就是一个点燃自己生命之光的人,可自照亦可照人。

《四大圣哲》读后感(三):“这本书教给我的,比整部哲学史教给我的还要深刻”丨译者序

我们有幸生在同一个时代,但因为爱好学习而不受时代所困,能够向古今中外的圣哲诚心请益、虚心受教,然后依此互相期许、日起有功。 学习之乐无与伦比,能向四大圣哲学习,更是幸福之至。

(本文为《四大圣哲》译者序 文 / 傅佩荣)

常常有人问我:“影响你最深的是哪一本书?”我的答案始终是《四大圣哲》。

只要说出这四大圣哲的名号,天下人都会了解我为何如此回答,至于是否认同则是另一回事了。

四大圣哲是指“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这四哲的排列顺序不依年代,而是其原作者雅斯贝尔斯(1883—1969)所定的。

《四大圣哲》作者 卡尔·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哲学家,一般视之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之一,与海德格尔、马塞尔、萨特等人齐名。他深入研究历史上各国各派的哲学家,最后选出上述四哲,并专门写了一本小书介绍。

由于面对的是西方读者,所以他首先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关于苏格拉底,我想到一件轻松的逸事,可用来说明他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苹果公司的创办人乔布斯说:“我愿意以一生的成就与财富,换取同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西方人只要受过教育,无不对苏格拉底心向往之。这样的人自然值得我们多加了解。

雅克-路易·大卫作品《苏格拉底之死》

其次是佛陀(约前560—前480),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的宗教对西方人而言,总带着几分神秘与敬畏。神秘在于其平和安详,有如智珠在握,洞见深层真理;敬畏在于其修行法门,有时卷帙浩繁、无从下手,有时随机指点、一语道破。

然后是孔子(前551—前479)。这位中国的哲人,我们从小尊称他为至圣先师,以恭敬之心仰望其雕像并诵读其训示,但从未了解他超凡入圣的过程,也不易明白他的完整思想。

孔子(纪录片《中国》剧照)

现在,雅斯贝尔斯综合西方汉学家的研究,以旁观者的角度,写出了孔子的生命精神。我在翻译这一段资料时,心里特别感动也特别激动,因为孔子列名于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圣哲,是实至名归,是以其思想与人格而出类拔萃,我们以他为荣。

最后上场的是耶稣(约前4—29)。耶稣是犹太人,活了三十三岁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今天全世界相信耶稣的基督徒多达二十五亿。

西方文化从希腊时代算起,有一半的时间(约一千三百年)完全在天主教的主导之下缓慢进展。天主教后来分裂出东正教与新教,但都诵念同一本《圣经》,相信同一位耶稣基督,也信仰同一位上帝。谁能不对耶稣觉得好奇呢?

雅斯贝尔斯本人是西方第一流的哲学家,他提出“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之说,已经成为知识界的共识。在他笔下,四大圣哲的修行过程、独到见解、人格魅力、处世态度,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散发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门牌

记得我在年轻时尝试翻译此书,每译完一人,就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才可消化内心所受的启示与震撼。前后历时七年,我才译成此书。且译且学且思且行,四大圣哲惠我良多。

我在本书译文初版时,曾说:“《四大圣哲》所教给我的,比整部哲学史所教给我的还要深刻。我现在将这本小书呈现于读者大众之前,内心充满无限的祝福与期许。”时隔多年,我的心意依然如此。

眼前这本译文最大的特色是增加了两万多字的“译者注”,对许多专有名词与特定术语都详加介绍,使读者减少翻查资料的麻烦。其中有关“孔子”的部分,原作者所参考的是西方汉学家的研究,难免有少数误解之处,我也都在“译者注”中加以辨明。另外,本书原为德文著作,因此译文所附外文悉依德文,而注解部分的相关外文则依译者所习用的英文。

我从大学时代就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当时不过二十岁出头,勇气胜过能力与学识。时隔四十多年,我终于有机会全面修订这些早期的译作,如《上帝·密契·人本:西方宗教哲学讨论集》与《四大圣哲》等。现在都以修订本并加上译者注的形式重新出版,可谓对长期鼓励及信任我的读者有所交代。我内心为此深为感激与愉悦。

《四大圣哲》译者 傅佩荣

我们有幸生在同一个时代,但因为爱好学习而不受时代所困,能够向古今中外的圣哲诚心请益、虚心受教,然后依此互相期许、日起有功。学习之乐无与伦比,能向四大圣哲学习,更是幸福之至。

我自己念这本书,是遵照《中庸》第二十章所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最后,关于眼前这个版本,我要特别感谢编辑黄昕女士的协助。她为了求其完美,花了大量时间与心力,查阅众多资料,提出修改建议,并且润饰文稿,使可读性大为提升。越是深刻的思想,越需要轻顺畅达的笔调,至于译文尚未尽善之处,则是译者的责任。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