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锦集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锦集

《生活在别处》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4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一):成长的信条?|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在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眼里,真正的生活不在身边,而永远在别处。这很好的概括了每一个90后“白眼狼”,甚至也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是看书名就一击即中的类型,对故事的期待也源于我以为会是一个不堪母亲偏爱的年轻人从自主到重复不幸的故事。实则开了个头,描绘了小男孩儿对母亲深沉爱的反叛,但却没看到成年人独立后的出路。然而转念一想,好像这结尾也是蓄谋已久的。 [发不出来哦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二):对生活的不满,我们要在别处实现

文/舒念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刚刚告一段落,米兰昆德拉作为诺奖多年陪跑,今年依旧未能如愿,甚至连看好他的人群都变少了。但这一切都是我们作为读者的猜测,若是问昆德拉本人,他还在意诺贝尔文学奖吗?我们不知道,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可能很早就被他写在了书中。

今年第一次读《生活在别处》,可能也是和这个时间有关,故事读起来也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米兰·昆德拉在这本小说中讲述了一个诗人从生到死的故事。诗歌是文学的极致,更多时候是凭借感觉,而非技巧,诗人的生活或许也代表了追求文艺生活的人们。但在这个故事中,诗人从未获得真正的自由,他被自己、家庭和社会共同束缚着,只有思想才能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故事的主人公雅罗米尔从一个追求文艺的诗人,到追求超现实主义迷茫青年,他不断地梦想着这个世界的可能,又不断被现实击倒,尤其是来自他的妈妈强烈的爱,这种爱意可以控制一切,不仅是身体,还有精神。所以,雅罗米尔的生活就是一段抗争,他不断地幻想,希望寻找到自由的机会,体验真实的生活,但他始终没能逃离。究竟是身体的痛苦,还是肉体精神的痛苦,我们无法分辨,只是在故事的最后随着雅罗米尔一起发现了生命“极大的恐惧”。

雅罗米尔的一生就像是一部讽刺剧,他的人物形象就像是讽刺漫画里那样,别扭、造作、又普通。我们阅读这个故事从满怀希望到迷茫,到开始看到绝望,这就像是生活的历程。在这本书中,我们陪着诗人走过了他的一生,他人生最大的亮点就是活在想象里的时光。

于是,生活在别处的概念应运而生。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满怀期待,却被辜负时;当我们对自己心怀希望,却认清事实时;当我们无惧一切,却被现实打击时,生活在别处是每个人逃离的愿望。或许生活一次次给我们打击,如果像雅罗米尔一样脆弱,那么生活随时都会陷入恐惧的深潭。如果我们有时候能够战胜恐惧,凭藉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念。诗人也许只会对这个世界抒情,但这也是我们的逃生之路,这原本应当是精神掌控的领域,在别处,有我们的梦想与追求,也有我们赖以成长的信条。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三):追寻吧,下一个故事

姗姗来迟的,我的第一本昆德拉。 七月底的时候,读了《寻找米兰·昆德拉》,是一本昆德拉的传记,很薄很好读,有他传奇的大半生,以及各个状态背景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 如果说朱利安·巴恩斯,乔治·奥威尔是我读过他们的作品之后进而想要了解作品背后的人。那么昆德拉对于我就刚好相反。(虽然很早就买了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在今年突然吸引到我并总算开始了第一本书的理由是来自他传记中的动荡,不安,和不间断的试图寻找(在读他的传记时,有一种深切的感觉是他似乎是一直在找一个答案,与外界呈现出来是一个阶段会有一部作品,但一直没有找到那个最终让他满意的,能够回答一切的答案)。就是这样一份特殊年代的个体经历让我想要立刻,马上开始去读他的作品,希冀会如同当年我第一次读到朱利安·巴恩斯的《时间的噪音》,再无从自拔。 《生活在别处》诗意又带点哲学思考的标题下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雅罗米尔(诗人)短暂的一生。昆德拉的文字并不会过于个性化而难以进入,读者被妥帖地安排在观众席,可以安全的,理智的去选择属于自己的观看之道。于我个人而言,最先引起注意的是男主角的妈妈。雅罗米尔,或者说文中的所有男性角色都在不断的寻找,他们寻找,或者说追求的是自我,真我,乃至“我”的限值可能性。而男主妈妈,以及文中的大多数女性角色同样也在寻找,只不过她们的寻找之物相较于男性角色更为不稳定,更不可控…… 从最开篇雅罗米尔的“出处”争议,父母双方的不同就开始了即将充斥整本书的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本成书于半个世纪前的书中展示出来的一些具象的行为,各人头脑中的小九九,叫人不时感叹时世变迁然而却总有一些东西是牢不可破的。可转念一想,这种难以跨越的思维的牢笼,究竟是我们性别属性中自带的隐形基因还是社会环境千百年来沉浸式养育我们双方的规训呢?不论是哪个答案,在看过昆德拉给出的一种结局的可能性后我都有些心惊——可能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无法得到,无法挣脱。一辈子可能很长,漫漫而无所立,一辈子也可能很短,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小的时候都会要写的一篇作文叫做《我的梦想》,这个“梦想”一般都会被直接解读替换成某种职业,老师,警察,医生,科学家。雅罗米尔是诗人,有一度曾是。现在回想,会觉得当时对题目的理解和回答多少有些局限,不论是哪个职业都是外界给我们的一种“为你好”的规划,只是在这份单薄的“为你好”中有时不包括“了解你”。就更不要说梦想这个词本身可以囊括的职业外的N种可能性了。这种单线,缺乏深层基础的互动关系,在文中雅罗米尔母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压抑的愤怒,不被理解的委屈以及无法彻底逃离的扭曲羁绊。因此故事中的其他角色都只是雅罗米尔母子人生道路上的过客(个人感觉),而雅罗米尔再怎么折腾也终究要回到母亲身边。在这个部分中,雅罗米尔的很多心理活动都是充满着挣扎,困惑,孤注一掷的,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他到死都是一个迷迷糊糊却又愤怒着,自以为是地想要变得光芒万丈的小男孩。更有层次和戏剧冲突感的故事的第二主角,雅罗米尔的母亲。出身中产家庭,对爱情始终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却似乎从未认真了解过,不自信,无法对自己,对身边的人事有准确、清醒、及时的认知。她对于自己的肯定永远是通过他者的反馈(根据别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于是她做出的决定是感性的,会带有明显的冲动,也就会有随之而来的后悔。如果抛开她和儿子之间的那些抓马大戏,来看看她生命中被提及的两段根基不牢的感情,一段是主动的(与雅罗米尔的那早逝的父亲),一段是被动的(与有sm倾向的画家),有趣的是两段截然不同的感情她于其中获得的能量完全不同,却以几乎相同的,突如其来的,荒诞的仪式感来为两段感情做结。 《生活在别处》中还有一个戏中戏,也是我向来会很喜欢的设计。在通读全书后会一一找到答案,这个“对口令”的过程是有趣味性的,也能感受到昆德拉的巧思和调皮。(此处不多剧透)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本昆德拉读什么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