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1000字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1000字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是一本由[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著作,雅众文化 |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一):一代哲学大师的戏剧人生

他的小说融合了音乐、戏剧、电影等多重体裁的结构。他自己又爱鼓捣哲学——1983年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他的书架上满是哲学和音乐学的书。但之前之后,他多次说,他并无意像老派哲学家似的,用小说来讲哲学。他推崇穆齐尔和布洛赫,认为后两位为小说安上了极大的使命感:他们视小说为最高的理性综合,是人类可以对世界整体表示怀疑的最后一块宝地。大概这就是他了:一个将小说本身视为艺术的作者。小说于他,不只是说故事、奏音乐、聊哲学的工具。小说是小说本身。这是他的写作文体,也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姿态:昆德拉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故事叙述者。他的姿态是:不讨好大众。在《小说的艺术》里,他说过这么句话:“最后一部受大众欢迎的伟大小说,是《好兵帅克》。”言下之意,不问可知。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二):反现代的现代人

质量极高的昆德拉导读,由于昆德拉极其注重个人隐私,于是书中极少关注其私生活,将笔墨全用在解读昆德拉经历变迁和思想观念上,这样的传记让读者更关注昆德拉的文本。这本书将捷克的历史和昆德拉的创作联系起来,回溯了昆德拉从共产主义诗人到永不回归的小说家的嬗变——对极权制度的失望让他永远排斥抒情,不再想提及创作诗歌的那段时光,在小说创作中他找到了新的意义,即勘探人的存在状况。具体到昆德拉的小说,书中对他的特色——反讽、复调、哲学性思考、性、流亡、反媚俗……一一作了探讨却没有急于评论,留给读者把玩的空间。 之前读过昆德拉的四本书,一方面被他兼有哲学思考和诗意描述的叙事风格吸引,一方面又对他的主题感到茫然,读完这本传记确实解决了我很多困惑。很难说昆德拉是不是值得喜欢、给人诸多教益的作家,但一定是非常独特的,他的背景有不可言说的复杂性——先后生活于两种制度,抒情之后的清醒与绝望,让他是幽默的、讽刺的,也是虚无的。他受现代主义艺术的启发,也坚定地以现代性姿态探索描绘现代生存的种种,但同时他将自己定义为“反现代的现代人”,绝望的现代世界图景和反抒情、反浪漫主义、怀疑主义的现代主义是“现代世界和现代性的二律背反”。 最后他说,“我们早已明白不再可能推翻这个世界,重塑它,阻挡它不幸地向前奔跑。唯有一种可能的抵抗:不要对它太认真”,或许能帮我们理解他的虚无。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三):一部不可能完美的传记

撰写米兰·昆德拉的传记,是一项苦差事。毕竟作家本人极度重视隐私,晚年更是谢绝一切采访。这种竭力控制外界窥视的行动,更与其小说家身份息息相关——相较于文本、作品,他不希望自己的八卦为大众所津津乐道。

从采访者的角度看,采访到作家本人难如登天。因此,作者便采取常规操作,采访了作家的周边人士。但这些侧访,在文本的最终呈现上,似乎占比不大。而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传记的价值。

因此,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更多是作者对于昆德拉作品的直接引用,并结合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而对于历史背景的叙述,往往又过于延展。同时,历史叙述中出现的人名,常常也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倘若能够有一定量的译注,那便最好)。因此,在阅读上不是那么友好。

翻译上整体比较流畅,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长句子太多。部分长句子似乎不够通畅。

此外,编辑偶有小误。举两个例子,1)不记得多少页了,“他”排成了“也”;2)p285页,“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对应的“前者”和“后者”被错置了。其结果,“前者”(“现代性”)对应了“艺术史的某个时期”,而“后者”则对应了“一种进步主义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低级错误,也是一处硬伤。

读下来,深感对于中(东)欧历史、文学所知甚少。也因此,燃起了对此(比如,布拉格之春)的兴趣。

总体上来说,这本书不适合未读过昆德拉作品的同学直接上手(我是读过好几本昆德拉的作品,以台译为主)。同时,从传记的角度来说,这本传记算不得成功。这是像我这样八卦者的损失,却是作家心中的幸事吧。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四):哲学家与小说家

1⃣️昆德拉的小说具有显著的哲学意义,但他不自认为是哲学家,甚至也不愿意自认为是哲理小说的作者。他不要用哲学家的方式思考哲学,而要用小说家的方式思考哲学。

2⃣️当有人向昆德拉指出他的小说具有「现象学」特征时,他表示反对:「这个形容词并不差,但我禁止自己使用它。我太害怕那些教授了,对他们而言,艺术只是哲学与理论思潮的衍生物。」但实际上小说家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总是先于哲学家的——「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无意识,在马克思之前就知道阶级斗争,它在现象学家之前就开始实践现象学(对人类处境的本质的研究)。普鲁斯特并不认识任何一位现象学家,可他的『现象学描写』多么精妙!」

3⃣️哲学家发明概念(如海德格尔的此在,尼采的上帝已死),音乐家运用情感,而小说家创造感知物。

4⃣️哲学家做出断言,而小说家提出假设。

5⃣️昆德拉是海德格尔的仰慕者,昆德拉受到其存在论影响,但他很遗憾海德格尔没有发现小说艺术中存在的智慧宝藏。

6⃣️小说艺术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智慧,它将世界作为一个复杂而含混的实体来思考,永远不提供决定性的回答,这种精神秉性与要将世界用抽象化体系化的概念解释是不同的。

7⃣️存在先于本质,世上本无真理,生命本无意义,真理和意义都是次生的,是我们自主选择和创造的。

8⃣️不要尝试从昆德拉、加缪、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书中找到唯一的真理,那将是徒劳的。存在主义小说表现的是一种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唯一真理无法相容。

9⃣️昆德拉认为,所有哲学家中,只有尼采理解了处于多样性与矛盾之中的存在。尼采拒绝系统性思想,消除了不同哲学分支的隔阂。第一次,哲学思考的不是认识论(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精神现象学(弗洛伊德)和理性批评等等,而是关于人的一切。尼采使哲学与小说接近了……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读后感(五):钥匙的主人

意料之外,读完最后一句,被渐渐包裹的,是一种满足的失落感。

“我们早已明白不再可能推翻这个世界,重塑它,阻挡它不幸地向前奔跑。唯有一种可能的抵抗:不要对它太认真”。

我爱的作家有很多,但是对于米兰昆德拉,惟有偏爱。偏爱是不需要理由的,我也无需解释。

昆德拉出生于1929年4月1日,被定义为愚人节的一天。“彷佛命中注定,昆德拉的写作人生,像是上帝与他开的一个玩笑,充满了误解”;这个小玩笑,也得到昆德拉本人的认可,称其“在形而上层面并非毫无影响”。大概,我也是这误解的参与者之一,以某种错误的方式感知或理解他的书。其实或许误解也是某种方式的理解,它不一定全面,倒也不一定错误。

书名叫做《一种作家人生》,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开始讲述,抽丝剥茧,到昆德拉的作品,到作品下的人物,但是礼貌地停止在了揭示昆德拉本人的层面上。这是一本关于作品,而非作者的书。昆德拉一心要维护的,是不允许有任何东西夹在读者和他的作品之间,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这本书成功的做到了这个方面。于我来说,这本书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曾经到过围观过,但却未曾对我开放的过的房间。而当真正走入房间里,能看到的东西自然更加真切、直白。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昆德拉要不厌其烦的重申“我是一名小说家”。

他的小说不关乎历史,拒绝受害者姿态。他的小说不关乎政治,不属于带有任何“介入型”的题材。他的小说只关心一个问题:人的存在,如何在一个毫无意义、含糊不清、矛盾重重的世界中存在。在这种追寻中,昆德拉,或者他笔下的人物,与其说是在努力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其实更像是构建一种反抗的意义。而反抗的代价,是必须要经过的怀疑和幻灭,来换取清醒和觉悟。正是昆德拉的这种立场、洞察,或者说是和智慧,也决定了他必须用反讽的笔调,为我们得以在现实的复杂性与种种矛盾中理解人生,好勉强可以承受人类处境的荒诞与悲剧性(如果可以的话)。所以也正因此,“好笑”的“爱”,“庆祝”“无意义”,不仅充满力量,而且合情合理。

也正因如此,小说家昆德拉,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反抗、一种智慧;也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吧。

“我们早已明白不再可能推翻这个世界,重塑它,阻挡它不幸地向前奔跑。唯有一种可能的抵抗:不要对它太认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