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100字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100字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是一本由[美] 汤姆·尼伦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一):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为食物奔忙的历史

民以食为天。

因为20世纪后半叶,工农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普通人,快要忘记这句话的意味了。

毕竟,20世纪后半叶的物质极大丰富后,人类忙着消费电影、服装、游戏、书籍、房屋、汽车等各色精神食粮,很少考虑到:在人类历史绝大部分的漫长岁月里,食物才是驱动一切的动力。

许多民族为了口吃的,不惜长途迁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取食方式的不同,催生了不同文明的种类。

达伽马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去到印度,最初是为了香料。

哥伦布去到新大陆,现在看当然是改变了南北美洲乃至欧洲自身的文明,但那时航海家带回欧洲的,却是烟草、番茄和香辣料。

汉文帝很朴素地说,农为天下之本。务农为了什么呢?为了口吃的呀。

大搞在人类漫长历史上,食物是真正的欲求核心。人类历史,也就为着食物旋转摇摆不定。

民众为了填饱肚子,贵人为了调整口味。

食物是生命的源泉,是摆谱来获取优越感的工具,是能改善身心的药剂。对某些人而言,甚至是生活本身的目的。

一定有崇尚精神的人,会嘲笑为吃而生活的人们——那是因为他们都吃得饱,还不知道食物如何左右着人类的历史与命运。

本书的有趣之处大概在于:

针对许多我们觉得久已熟悉、觉得理所当然的食物,给出了一些历史背景。

我们看到它们是如何从自然产物镶嵌进了人类文明,如何演变衍生,甚至如何改变我们习惯的。一口柠檬水,一份巧克力,原来都没那么简单。

每一份食物的历史,都是人类的历史。

反过来,工业时代提供大量充足食品之前的大部分人类历史,也无非是食物的历史。

民以食为天,但天其实只是虚造的神祇。

说到底,食物才是人类真正的神。人类历史虔诚地、温柔地、细致地为食物而奔忙,就是对生命本身的颂歌。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二):在餐桌上认识世界,一本洞悉人类文明的中世纪食谱

周星驰在电影《食神》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根本就没有什么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

我认为说的很对,是的,人人都是食神,我们生而食之,对于任何食物,我们都能用我们的味觉去品尝它的与众不同。每一道美食的诞生,都有它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然而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吃”背后的意义。

鲫鱼、可可、柠檬水、酱汁、烧烤、晚宴、糕点……这些似乎组成了一幅完美的西餐图,可是你知道这些普通的食材和常见的食物调料背后与中世纪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吗?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作者汤姆·尼伦,一个对吃有着强烈追求的文字探险家,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食物,他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展开了一场美食家的史学探索。

作者依托中世纪传流至今的食谱,从鲤鱼身上的蛋白质写起,到暗藏杀戮的晚宴美食,再到宇航餐中的增稠剂,探究社会与食物的交会之谜,揭示人类文化的千年变革。

高人气作家、美食爱好者张佳玮在推荐作序中写道:“通过本书,我们看到食物是如何从自然产物镶嵌进了人类文明,如何演变衍生,甚至如何改变我们的习惯”。

说到中世纪食物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或许是:面包、葡萄酒、橄榄等,而这本书中提到的食物则更具有历史代表性。

比如鲤鱼拯救了饥饿的军团,促成美国南北的团结;柠檬汁令巴黎躲过黑死病的攻击,小商贩的无心之举又拯救利欲熏心的大人物;鱼露、酱油、咖喱酱延续整个欧洲自中世纪以来的味觉追求;巧克力引发的世界性掠夺造就超级大国的崛起。

本书用独特视角写就欧洲中世纪文明史,作者结合常用饮食与中世纪历史的发展,带你从餐桌上重新认识中世纪。食物不仅是生存所需和生活享受,更是历史的注脚、文化的样本。日常饮食背后,藏着人类数十万年的文明进程。

从史前写到工业化时代,将肉架到火上的祖先和将快餐放进微波炉的你,存在隐而未见的关联。生火、放牧、农耕、生态交流、食品工业化……正是这些“吃”的进阶变革塑造了我们今日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也折射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本书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全书配有130幅大英图书馆等收藏机构的典藏文献彩图,丰富当下人关于“吃”的一切回想,从今往后,做个理直气壮的“吃货”!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三):关于吃饭的历史故事

这是一本伪食谱。作者几乎没有讲解任何专业烹饪相关的词汇,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读者为什么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全书有十章,穿插大量有趣的插图。作者把某种食物或饮食习惯最开始的来历告诉大家,有些着实让人意想不到。读后让我不禁对这些食物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怎样出现的产生了好奇,于是做了一番简单的调研。 鲤鱼起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在《诗经•大雅•灵台》“王在灵沼,于牣鱼跃”。大概意思是周文王养鱼,观察到鱼卵粘在水草上,因此可在净水繁殖。据此中国的鲤鱼养殖史可以从公园前十二世纪殷商时期算起。在物质不丰富的古代,鲤鱼是珍馐。孔子生子那天,因受赠一条大鲤鱼,所以给儿子取名孔鲤。 大街小巷遍地的柠檬水是哪儿来的?从泰式料理的柠檬鱼柠檬虾就能感觉到柠檬原产于东南亚。随后可能因为战争或者移民进入法国。柠檬才有了他现在的名字。柠檬到中国的时间应该不长,这是我小时候没见过的食物。 第三章味精和第六章酱料的主角都是谷氨酸。工业味精是近现代产物。在中国古代提鲜有自己的方法,各种豆类发酵物也可以产生类似谷氨酸钠的物质。豆酱,豆豉在史书中记载很多。东汉刘熙《释名》:“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豆豉的配方很多,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很多记载。处了豆类酱料,古时还有麻酱,辣酱等现在也很常用的酱料。 第四章,是让人惊掉下巴的人类食谱。美洲群岛的食人族们有吃人肉的仪式,起源无处可考。但竟然留下了烹饪人类的食谱。“要用火烤敌人,用水煮珍惜的人”,还有各种调料配方。我印象中古代吃人肉的故事就是唐僧肉了。 第五章晚宴和其它聚焦食材的章节有些不同。几个小时上几道几分钟就能吃完的法餐可以说是法式宴会的缩影了。上流社会为了社交聚在一起,重点不在吃而是交谈。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古代宴会规则和法国比有过之无不及,从座次,进食方法,称谓等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详细的介绍。旧时宴会越是上层,礼节约繁琐,随着历史的检验,有些习俗被淘汰的,有些被更新了,总的来说还是礼节过繁,菜肴过多。放到今天是要上热搜被批评的。 巧克力是康熙年间传教士传入中国的。那时的固体巧克力更像是浓汤宝一样,需要在水里划开,加糖后引用。第一次尝试的康熙帝因其苦中带涩,涩中带甜,以为是一种药材。 接下来是人人都爱的烧烤。中式烧烤和欧美烧烤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式烧烤追求烤后焦脆内里多汁的口感,欧美烧烤希望得到一块鲜嫩不失本味的肉。中国烧烤历史久远,在东汉晚期就有相关壁画被发现。先是明火为主,后来有了更容易控制的暗火。到今天满大街小巷的烧烤店,烤肉已经不再是贵族食物。 最后是我最爱的甜点。中式糕点和法式糕点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发酵。中式糕点多为酥皮,追求酥脆的口感,比如蛋黄酥,桃酥等等。吗,一口咬下去层次分明。法式甜品比如可颂,戚风追求松软。馅儿料方面,传统中式口味有红豆,坚果等自身风味醇厚的食材。法式甜品当然离不开各种乳制品,淡奶油,各种芝士等等。 如果要写一个如何看懂中国古代食谱。第一个要写的当属火锅了。最开始古人用鼎吃火锅,一锅煮出来够几百人吃。后来贵族们为了彰显身份,有了不同的锅。后来到了汉代,出现了正儿八经的小火锅。“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描绘了一幅雪前煮着小火锅温着酒的画面,真是惬意。 接下来还要写烧肉类食物!把不通香料混合在一起和肉一起烧,不知道是哪个天才第一个发现通过长时间慢炖让香料的味道渗入肉中的吃法。现在常吃的很多种肉都是用这个原理做出来的,比如红烧肉,酱肘子,可乐鸡翅等等。 还有各种早餐面食炸物的来历一定也很有趣,油条为什么是两小条拼在一起,油饼为什么中间有个洞,糖糕为什么是圆的,这些食物发展到了今天,经历了千百年吃货们的筛选,一定有他们无法替代的道理。 民以食为天,食物中值得发掘的乐趣太多了。油盐酱醋各种调料的使用难度不亚于中药配伍。像本书作者一样对食物有兴趣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每天至少可以快乐三次。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四):每一口食物都来之不易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这本书英文名《Food Fights and Culture Wars:A Secret History of Taste》,直译为“食物战争和文化战争:味道的秘密史”,了解这一点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全书的主题,这是一部关于食物与文化的发展史,人类对于胃和味的满足的追求一直在路上,从来不曾停止。作者介绍了中世纪以来10种食物曲折的发展历史,伴随着这段漫长的历史时光,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为了获得一口吃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战争、饥饿、疾病、杀戮和疯狂行为轮番登场,演绎了一幕幕人类抗争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自然环境对抗,与自然界中的竞争者对抗,与自身的极限对抗,形成了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胃,以至于我们进化成了一旦进食过量就极易肥胖的体质。

食物的获得从来都不是必然,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怎样获得食物、怎样获得足够多的食物,一直都是困扰人的大问题。哪怕是在近现代,吃不饱依然是困扰很多人,甚至是让很多人失去生命的原因。在时隔不久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还曾出现过引发的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我们的父辈也曾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岁月。毕竟食物的充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健康状况,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想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恐怕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望。从缺衣少食到吃饱穿暖,这段路我们人类走得太久太久了。

了解食物发展演变历史,或者说了解人类饥饿史,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用更加敬畏的眼光看待食物。食物为人类提供各种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基本保障,曾几何时,食物曾经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正如柠檬水在17世纪为巴黎人民抵御了鼠疫的攻击那样。可以说,没有食物,也就没有人类今天的繁荣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已经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永远远离食物匮乏与饥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那种艰辛依然应当深刻铭记刻入骨髓,“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也从来不应该只是一句干巴巴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旦胃获得了满足,人类便转而开始追求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对于味蕾满足的追求使得饮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开始迷恋于吃香喝辣,开始沉浸在谷氨酸钠等各种添加剂带给我们味蕾的虚假快感中无法自拔,就连聪慧的大脑也被骗过,直到各种副作用开始出现,侵害人体健康,我们才终于醒悟。

食物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和经济史,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与鸵鸟蛋;达伽马远航印度交换当地的土产和香料;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回了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在交通并不发达的近代社会之前,食物的旅行是殊为不易的,加之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食物的地域性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稳定不变的。但是,人类骨子里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寻找新的食材,尝试不同的烹饪方式,创造风格各异的食谱,是人类乐于探索的大事之一。得益于此,我们今天才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美食。

“这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作为人类最原始的驱动力之一,“吃”一直让我们受益匪浅,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后感(五):如果你是吃货,此书不容错过

如果说吃喝是人类的本能,但是吃什么、如何吃却令人类大伤脑筋。当前,摆在餐桌前的食物,对于现代人而言似乎司空见惯,但它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决非轻而易举。你须知道,吃作为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吃错食物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非病即死。阅读《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读者至少会发现作者很严谨地指出了中世纪的食谱并不讲求食物的色香味,而是突出其安全卫生的本质。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是一本以插图取胜的图书,兼顾时尚与科普。尽管关于中世纪食谱的史料并不易得,但是作者肯于花时间与精力去收集散落在各处的图片,还原当时的场景,这一点颇显匠心。

吃有吃相,不仅指的是个人的形象,而且也包括贵族的排场。在中世纪的宫宴中, 上流社会的就餐传统体现为“无序上菜”,一次性地将所有的菜肴摆在宾客的餐桌前,宾客在用餐之前要向主人极尽恭敬,与其说是在吃,不如说是在社交。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厨房是名副其实的火场,从厨房到餐厅需要经历漫长的路途,如果不是小心谨慎,极有可能菜肴在传递过程中凉了,或者倾覆。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物餐点更加精致,用餐方式更加文明,宾主之间不再被繁文缛节所束缚,大家不仅能吃饱吃好,而且还可以打包,让家人去分享幸福与欢乐。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去繁取简,但中世纪的宫宴仍然无处不在闪烁着权力的傲慢。

在东方世界广为流传的鲤鱼,在西方却是可怕的存在。尽管从营养学上分析,鲤鱼富有蛋白质,但在实用方面却需要在饮食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于它的多刺。第一波十字军东征,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鲜有提及,毕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不愿回顾那充满暴LI的社会活动。不过,他的领头人却是一位以鱼与酒赖以为生的隐修士,在行进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国土,掠夺了资源,同时也推广了鲤鱼的养殖,应当说是这场战争始料未及的积极效应。

味精的发明,同样与行军作战有关。为了在枯燥的军旅生活增添一丝鲜色,那时人们已经学会将汤品脱水,制作成块状物,以便于运输与加水还原。不过,这种制作方法仍然耗时费力,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推广。随着生物技术与化学理论的成熟,人们发现鲜味与酸、甜、苦、辣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实验去获取。也许,今天我们在食品厂流水线前驻足,并不会思考手工业初萌时的情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