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摘抄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摘抄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是一本由[法] 张有敏著作,后浪 |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一):中国人的家与餐桌

在家里吃饭和在外面吃饭相比,好在哪里?

当然是,不用让你注意在餐桌上规规矩矩、繁文缛节,而是怀着一颗“肆意妄为”的放松心情去享受美食,和自己爱的人一起风起云卷,就那样,吃饱后,放下筷子,说一句真好吃,好幸福,如是!

作者说:我啊,并非生来就是“吃货”,是被出生于厨师世家的宿命磨练出了。我想说的是这种从小被餐馆、厨房、炉灶声、聚餐和家人朋友的宴会围绕着的生活,真是太让人向往了!

中国一句老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连圣人孔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用咱们现代大白话讲就是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为咱们提供了这么好又多的食材,不好好做菜上天都不放过你!但是,返璞归真,书中的食谱,作者将篇幅留给了中国老百姓餐桌上“普通”的家常菜,书外的我们一边看着做菜的过程一边走入了作者的家庭。不得不提,书中美食的香味都要透过书页飘出来了,阅读过程让读者我甜蜜又痛苦!韭菜炒蛋、番茄炒蛋、米饭、面条、包子、饺子、冰糖炖雪梨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从小到大的老伙伴,没有什么独门技艺,只要食材新鲜,就可以做出一桌好菜,吃菜喝汤,一家团圆,好不乐乎。相信哪怕是吃过不少山珍海味的朋友,一样折服于中国家常菜的味美之下,这就是所谓的上不得台面的家常的魅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精致,却实在对胃,吃的就是那种家的感觉,家人的心意!

读书有感,说点私房话,像在我家的餐桌上,除了吃,还有饮茶,饮茶就代表了独属于我的“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爸就好喝茶,一闲下来就喝,吃完饭也不例外,用他的话就是说洗洗胃,还会给我和我妈我姐都斟上一杯。话说,中国人喝茶,那可是从古喝到今,品茗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生活美学,饮茶的心境很重要,平常心,观自在,这也是咱们所独有的享受罢!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我很赞同:烹饪是艺术,食谱不可妄称科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菜品的味道实质上和做菜人的心情还和一起吃饭都有那些人有关系,为自己的爱人亲人做饭以及和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一起吃饭,那绝对是不一样的滋味。但总而言之,我想说,这辈子,生为中国吃货,真的是太幸福了!作者也是这么想的吧~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二):历经时间和地域变迁,法式中国家庭餐桌的原貌

历经时间和地域变迁,法式中国家庭餐桌的原貌

我们对一个家庭的餐桌文化的窥探兴趣,远不会低于对某个家庭生活状态的关心程度。某个家庭几口人,大人几个小孩几个,平时吃什么,生日弄些什么好吃的,宴会拿什么招待客人?但凡这家人和我们扯上一点点关系,我们大概不禁会升起这些疑问来。古语云:饮食男女。我们对人的最本质的关心,也许就是这样原始而纯粹。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是比生存更根本的关心呢?!

对于家庭餐桌文化,我们更可能关注的是,经过另一种地域文化的洗礼,还有多少传统和习俗会留存下来,那些保留下来的菜目与本土菜目有什么样的异同,或者说本土餐饮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为此,我们参考《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这本书所举的菜目和烹饪方法,跨越国界追踪中国文化是如何顽强地在异域他乡大放异彩的。

之所以引用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作者是法国籍华人,父母都是江苏人,父亲少年时为全家人生计到香港做餐馆学徒,学成到法国闯荡,终于拥有自己的中餐馆。外祖父也是从香港去法国开中餐馆的厨师长,母亲与父亲在法国恋爱、结婚、生子。开中餐馆,首先遇到的是食材取材的地域限制,然后是调、配料的使用限制。其他的,饮具、工具和餐具及烹饪方法的限制性影响相比就要小得多。

父母家的一桌菜包括,作者写道,一道汤菜、一道肉菜、一道家禽类的菜、一条整鱼、一道海鲜、一些绿叶蔬菜或其他蔬菜一份,或者外加一道炖菜、一份炒鸡蛋。这些来自南方的中国菜常用的调配料主要有,酱油、生姜、葱、绍兴黄酒和植物油。猜猜肉菜有些什么?红烧肉、麻婆豆腐、烧排骨、肉末茄子、韭菜豆腐干炒肉,和洋葱牛肉。还有狮子头、南瓜豆豉蒸排骨、咸蛋蒸猪肉。诸如,家禽菜里的姜葱白斩鸡、老鸡汤;鱼类里的清蒸鱼、鱼头豆腐汤;鸡蛋和蔬菜类的韭菜炒蛋、番茄炒蛋、炒苋菜;米饭、面条、包子、饺子;甜食里的豆沙包、银耳羹、冰糖炖雪梨和年糕。都是中餐馆所保留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菜品。

如果你想更细致地去比较那些中餐馆,或在法的华人家庭的中国菜有什么不同,或者想去了解这些菜品的详细做法,或者作为插画爱好者去了解菜品插画的样貌,你都可以打开这本《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作为对比它展示了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迁,我们饮食文化中纯粹的部分,和那些深受中国家庭和法国人喜爱的中国食物的模样。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三):挺好的题材但其实我们想读的包括并不限于菜谱

作者叫张有敏,她的姐姐叫有慧,弟弟叫有智,三姐弟都出生在巴黎,名字特别中国。作者说写作这本“食谱”,而并非天生的“吃货”,她从小对食物并没特别的兴趣,每每被带上餐桌,“我绝望地哭喊:‘又吃饭?!可是我刚吃完啊……”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这本彩铅菜谱,是作者向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表达敬意,留住这段珍贵的家庭回忆。

作者的祖父张学鸿大概是1950年代末从江苏扬州农村偷渡去的香港,穷人寻找活路,60年代初,因为实在吃不上饭,祖母王月娥带着作者的父亲张大荣去香港找丈夫讨生活,张大荣是家里四个孩子中的老三,他的命运因此被改写,一生都对兄弟怀着歉疚。扬州三把刀厨师理发师修脚师,在香港张大荣选择了当厨师,“当厨师至少不会饿死”,在香港经过艰苦的学厨,1966年出师后,张大荣只身去巴黎闯荡,在赵仪的餐馆打工,和老板的女儿赵晓云恋爱结婚,婚后自己开餐馆,先叫熊猫饭店,后叫“张园”,生了三个孩子有慧有敏有智,把父母从香港接到巴黎一起生活,一大家子人开餐馆过日子,越来越旺。

猜测张有敏大概出生于80年代,生活优渥,开篇那句“又吃饭?!可是我刚吃完啊……”让我印象深刻,往前数20年,正是张大荣四兄弟饿得受不了只能有一个跟着妈妈去香港的时候。中国家庭的菜谱总是好的,狮子头、红烧肉、芙蓉鸡片、鱼头豆腐汤,银耳羹、萝卜糕,讲吃哪个民族也不如我们,也吃不过我们,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触在这里,原来背井离乡去海外开餐馆是没办法的事,是”赌“,是搏命,现在呢?

有机会去国外玩的时候,常去中餐馆,吃饭合口味,又相对便宜,对上眼也和餐馆老板聊几句。去年和朋友在意大利热那亚海边一家中餐馆吃饭,鸡蛋炒西红柿,酸辣土豆丝,蚝油西蓝花,酸辣汤,因为过了饭点,客人不多,老板娘就和我们聊天,老板娘人特热络,风度翩翩,给的菜量也够大,自报家门是浙江人,好像是某州的吧,她说,一家人来意大利十几年了,还是出来好,这边好挣钱,空气也干净,压力不大……“全家都过来了?那您就不回老家了吧?”

”回呀,我和我老公每年都回去一、二次,他在水利局,我在教育部门,都没办离职,关系都在呢,哎呀领导也不太管,我们回去看看朋友,报报药费,好在关系都在呢,辞职是不能辞的嘞……” 书里,作者也画有酸辣汤,这是中餐馆里最常见的一道汤,可是热那亚这碗汤,是真酸呀。

其实老板娘还说,回去还领工资呢,我都酸得不想写出来了。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四):家常菜之《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

Blue编辑

对于传统的中国家庭而言,一家人不管再怎么忙都会抽出时间在特定的时间一起聚一聚。随着大迁徙时代的来临,随着交通条件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乡背井到大城市上学工作乃至定居,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老一代还固守农村乡下,年轻一代在大城市拼搏。能够将两代人乃至数代人聚在一起的契机也就只有逢年过节,这个最能集满人气的场所无外乎就是餐桌了。

对于中国家庭而言,能够自己下厨亲自操刀做出一桌子让众人认可的可口佳肴,无疑是一件相当令人愉悦的事情。但是做是一回事,能够用文字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由后浪出版公司策划,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法国华裔张有敏编著的《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一书一开始就介绍了自己的大家庭——从外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亲到自己的表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然是法国花艺,但是从其父母一辈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且与传统的厨师行业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行当中已经算得上很有发言权了。

作者父母已被作为厨师,能够在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到法国巴黎开展自己的厨师生涯,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大陆,很多人即使有这个厨师的手艺也是很难有机会发挥的)。这份顺利使得作者的这一个家庭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传统中国家庭最为普通且人性化的一面。

当然这还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作者在书中介绍的重点是自己父母的私房菜,当然在介绍的这些菜肴中父亲张大荣无疑贡献了很大比例,这也是厨师职业的优势所在。在介绍这些才要之前,我们还能看到作者对于中国菜一些特点和习俗的简短介绍,例如国人老一辈人非常在意的就餐时筷子是绝对不能插在米饭中,还有就是不能双手捧着饭碗等。接下来还特意介绍了一下中国菜烹饪时需要的各种配料,这些内容的加入对于法国读者来说更加容易理解中国菜的做法。

谈了这些之后,作者接下来将自己要介绍的菜肴分为肉类,家禽类,鱼类和甲壳类,鸡蛋和蔬菜,米饭、面条、包子、饺子和甜食这几类进行介绍。这样的分类是按照食材来进行分类的,与我们看到的国内按照川菜粤菜之类的分类方法有所区别。但作者的这一分类对于时下基本没怎么下过厨房的年轻人而言是很接地气的。

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些菜肴都是可以学习模仿的家常菜,难度系数不高,传统的中国家庭在平时的聚餐以及逢年过节的重大时刻做的也无非就是这些菜。例如我们最常看到的狮子头,红烧肉,麻婆豆腐等就是最普及的家常大众菜,虽然普通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会做!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菜的详细做法以及作者在里面穿插介绍的这些菜与自己家庭的渊源。相信读者们看过本书之后不仅能看到作者的和睦家庭氛围,更能从这些接地气的菜肴中学到一些做法!希望每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上不仅有各种菜肴,家庭才好呢公园之间更能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五):走到哪,吃的都是中国菜

这是一个地道中国移民家庭及其饮食生活的故事。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张有敏的家族回忆录,主要讲述父母在法国开中餐馆的由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精选的四十种私房菜谱加四十幅手绘插图,品类涵盖肉类、家禽、海鲜、蔬菜、面食、甜点等。

全书文字简洁,无赘述,风格清新。张有敏的文笔朴素无华,因为她不是职业作家,也不是美食家,她想“通过这本书向我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表达敬意,留住这段珍贵的家庭回忆”。

张有敏自陈是两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她父母的祖籍分别是江苏省扬州市和南京市的近郊。

因为家乡太穷,且逢上灾年,祖父只得偷渡香港,谋得一席之地,然后妻儿随之赴港。与大部分背井离乡的人差不多,只不过这里还有段往事,祖母只能带上一个孩子,手心手背,挑选割舍,三儿即有敏的父亲幸运地跟了去,其他孩子却被留在了家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在香港帮厨,练就了基本功。1966年,父亲抵达法国巴黎,在那里工作,几年后,把家人接去定居,然后与有敏的母亲,一位年轻美丽的华裔女子成婚,在巴黎生儿育女,餐馆生意渐渐上了轨道。母亲的出身要好一些,她是香港一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小时家境宽裕,后来随家庭移居巴黎,所以这是两个厨师家庭的联姻。

男有才,女有貌,门当户对,婚后男主外,女主内,美满和谐。书中附有的全家福还显示,第三代里,侄儿娶了法国女子并生育中法混血后代。张家算是在异域他乡打拼并获得成功的典型。尽管作者只做简述,寥寥数语,我们大约也能从中感知到华人移民的一些轨迹。

比如,作者提到“扬州三把刀”,也就是扬州三大职业——厨师、理发师、修脚师,就很符合华人早期移民的特点,靠着手艺走天下。另一个特点,就是依靠亲戚朋友乡人同门结成的人际网络。此外,社会融合在早期主要是在华人群体之间,随着代际更替,才逐渐与当地人产生密切关系和婚姻等的联结,本书写作使用法语,显然作者在语言上更亲近更习惯法语,这些都是华人社会和移民文化的一些共性。

张有敏不是社会学家,不是学者,当然不会去分析自己家庭的身份变迁,这些是我们能够在张家的故事里自然感知的。同时,正如之前述及的写作目的,这本书是回忆录性质的,素人写作最可贵的,就在于真诚,以情动人。饥荒时的食不果腹,流落时的不安,学徒时的艰辛,闯荡时的居无定所,以及家业有成的阖家幸福,在作者笔下都表现得很动人。落叶归根,他们在1977年之后几次回国探亲,祖父最后的时光选择在家乡度过。

扬州人很懂美食,就像汪曾祺先生所认为的,最好吃不过的是家常菜而不是山珍海味。狮子头、烧排骨、肉末茄子、鱼头豆腐汤……菜单里偶尔也会有麻婆豆腐之类外地菜,至于菜肉包、花卷也写了进来,更可见得百姓日常,平凡不过皆是生活。虽然家里是开餐馆的,作者会以骄傲的语气说“主厨油淋鸡”一直是最成功的菜品之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家庭成员的互动,作者和姐姐平常爱吃哪些,生日等特别日子能吃到哪些,而出场最多的也不是身为厨师的父亲,反而是母亲,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并有创意新品,而母亲只为家人烹饪,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就像无数个和她一样在柴米油盐里找寻生活意义的家庭主妇。

扬州人带上了他的那把刀,走啊走,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这把刀,是他们赖以存生的技艺,也是他们永难忘怀的记忆。一桌一饭一菜一汤,最初尝过的味道,就这样世世代代延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