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餐桌上的中国史》的读后感大全

《餐桌上的中国史》的读后感大全

《餐桌上的中国史》是一本由张竞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一):有趣的餐桌文化!好吃好玩还涨知识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一样是美食,另一样是文字。

美食是世间Z温暖的治愈良药,热爱生活的人,大抵不会抗拒美食。

文字的魅力是能治 愈人心,喜欢阅读的人,会慢慢地变得优 秀。

在《餐桌上的中国史》这本书里,作者以中国的历史演进为主轴,以中国菜肴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二):《餐桌上的中国史》:古代饮食文化

不管是哪里的人,招待朋友总是少不了一顿美食。或是自己下厨烹饪,或是到餐厅点上一桌的佳肴。与我们离不开的美食,你对于它们有多少了解呢?在国家博物馆,有古代饮食文化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除了去博物馆,有作者还把古代的饮食出了书,《餐桌上的中国史》作者张竞以中国的历史演进为主轴,以中国菜肴为主角,探索中华饮食背后的渊源,透过一道道菜肴品读一个朝代的经济、科技、农业发展程度与文化成就,用通俗的笔调展现了在时代变换、王朝更替、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中,中华文化的重组与演变。从春秋战国时代,到明清时代。从食材、菜肴到烹调方式、餐具的使用,为我们展现了餐桌上的中国史。

我们以为现代的菜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中国的典籍中,并未出现我们常见的菜肴,比如糖醋咕咾肉、青椒肉丝。在川菜中,常见的辣椒,是明朝末年,从海外传来的。在现代的烹饪方法中,最常见的是“炒”,关于炒菜的最古老的记录是在北宋的书籍,在当时也不是最重要的烹饪方法。“如在《东京梦华录》中,炒菜也只记载了炒肺、炒蛤蜊、炒蟹三种,还未出现现代常见的猪肉、鸡肉的炒菜或鱼、虾的炒菜”。

除了菜肴,我们在饮食中,最常见的餐具筷子,用筷子吃饭的历史也不是很久。一直到宋代,还保持着用匙吃饭的习惯,到了明代,吃饭用筷子。在书中也提到了摆放方式,至少唐代以前是横着摆放的,作者在唐代的壁画中找到了证据。而我们现代已经是竖着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饮食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如果来北京,大家一定会吃北京烤鸭,除了老字号,新兴的“大董烤鸭店”,也是人气旺盛,以去除烤鸭的脂肪,做成不油腻的烤鸭为卖点。这也源于现代的人更注意健康。除了特意去轻食店,吃沙拉,或是少油少盐的菜,对饮食的选择上也是多种多样。

我们大多读到的历史书,很少专门写饮食文化。《餐桌上的中国史》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也引发思考。饮食文化的变迁,是难以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的。作者在书的最后列出了引用文献,有一些古代饮食文化可以从史料中查到,有一些还有待考证,作者都做了说明。我们现代的食材、烹饪方式、饮食礼仪,都是经历了不断地迭代。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三):从食生肉开始讲起

若非作者张竞在序言中提到,中华饮食的说法在国内听着奇怪,但在日本却很常见,置身于其中的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听惯了鲁菜、川菜、粤菜等的区分,这一提,确实觉得中华饮食确实有一种异域的感觉。

《餐桌上的中国史》一书以时间为经,以食材与烹饪手法为纬,根据现有典籍和出土文物,给读者细细讲述中国饮食上千年的变化,其中还穿插着中日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对比。

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生吃,在中国饮食中已然少见,但这种做法在日本却长久保留下来,成为什么“刺身文化”,就是吃生肉片。

中国先秦时期铁器不发达时,其实也十分流行吃生肉。孔子所讲的“脍不厌细”,实际上就是生肉切细且薄的意思。

张竞解释生肉流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青铜鼎非常人能得,而陶制用具加热又慢,无法满足百姓日常生产要求,农忙或战时尤为如此。

后来大约是铁器普遍起来,吃生肉的习惯才慢慢地消失了。而日本能一直留存下来这一个习惯,或许有铁矿资源或者冶铁技术的原因吧。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生肉里面没有寄生菌,确是最偷懒和环保的。

同时,张竞还提到烤肉这一方法,但百姓一般也都不这么吃。原因也简单,一来烤肉也需要费时费力,香料也难得;二来必须要用新鲜肉食,而普通人家储存的基本都是腌制肉,多是用来做羹汤的。烤肉是农耕民族的一种奢侈。

提到孔子,书中还引用了“脍不厌细”的后面几句,“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从前读,只在心中暗道孔子是个好难伺候的麻烦人,落魄贵族子弟还非要讲究各种排场,今被作者重又提起,才发现自己真的委屈了孔子。

臭的坏的变质的当然是不能吃的,做糊了人家不愿吃也是正常,要点相佐的酱料也不过分,现在我一北方人还不能接受甜豆腐脑呢。

不过,那时的贵族还是想到了怎样更好地满足自己口腹之欲。比如说汉代便有的“温室大棚”,昼夜用炭火来提高温度,促进蔬菜生长,从而能在大冬天吃上新鲜绿蔬。

……

整本书读来,中华美食文化要比我想象中复杂得多,中外商贸带来的新物种对食谱的影响变化,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对烹饪手法的不断改变,甚至在短短百年间就会有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着实长见识。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四):《餐桌上的中国史》:一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书

看这本书,一是奔着新奇去看,二是想要了解了解中国餐桌上的演变。“餐桌上的中国史”自然不仅涉及饮食,一些餐具、餐桌也在变化。据作者的意思,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探讨饮食文化的细节”,二是“对文化史的再探讨”。本身这一选题角度的角度就有着“再探讨”的意味,其效果之一是“本书从其内容看,涉及多处饮食文化的细节,颠覆了许多常识”。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探讨,即中国饮食文化存在着“传统的发明”,意思便是,饮食文化中一些看起来古老的传统或许并不那么古老,也许可能是近代的,只是普及广又深入人心,过了几代人,倒看起来像是“传统”了。因此,作者所谓“对文化史的再探讨”,其意味是“厘清饮食‘传统’的一种尝试。”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这本书。

本书共有七章外加一篇序言和序章。“序言”的内容大抵是前文所讲的,而“序章”作为引子,谈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序章”以“变化中的中国味觉”为题目,大抵是说“中国饮食文化”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背后是变化的,具体到中国人的口味、菜肴、饮食习惯、饮食用具都是在变化的。接着第一小节谈“究竟有没有‘中华料理’?”这自然不是在找茬,而是进行辨析,“中华料理”这个概念、定义的能指是否确有所指。接着谈“现代菜肴并未传承多少传统”,作者举了皮蛋的例子,说它是300年前最初出现,历史也并不十分悠久。当然,这里也无需较真“传统”和“历史悠久”是否等同。作者只是要说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不断改变的,那些我们视为传统的或许历史并不悠久。说完现代菜肴的“传统”,作者继续说“主食也在不断变化”“中国菜系的嬗变”“香港饮食文化的‘北上’”“海纳百川的中国人的肠胃”这些话题。

接下来作为正文的七章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秋战国讲起,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时代的划分上,符合现在的历史划分:春秋战国、汉代、魏晋·六朝、隋唐、宋、宋元、明清。每一章又分数个小节,而在每个小节之下又分数个小节出来,但不凌乱。每一章在此不做具体介绍,笔者挑出一些自认为有意思的章节。比如第四章《丝绸之路带来的食文化交流》,一共三章,分别是“食狗肉风俗的变迁”、“丝绸之路传来的调味品”和“西域传来的食物”。这里的第二章颇有意思,分出的的小节分别是“印度来的辣味”、“波斯来的香料”、“反客为主的陈皮”和“喧宾夺主的大蒜”,诧异的是“陈皮”和“大蒜”也登场,也是外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筷子”的探究,即第六章的第一节“筷子为何是纵向摆放的?”而古代,筷子原来是横向摆放的,那为什么后面又变了呢?

在阅读体验上,此书并不难读,所涉及的文言文,也是有翻译的。而且行文逻辑也有条理,确确实实在谈饮食文化,在探讨传统,在引经据典地论证。并不需要读者是有文化史相关底子的,只要对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感兴趣,都可以一览。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五):走进餐桌上的中国历史

走进餐桌上的中国历史

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的动漫《中华小当家》这部陪伴我们成长的童年时期的动画,原来出自日本漫画家之手,作者很喜欢中华文化,并且喜欢吃中华料理,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华料理的书籍才开始创作《中华一番》的漫画,作者因为喜欢而创作,这部漫画还是料理竞技的开山作。

饮食文化自古有之,只是我们很少关注,我们每天吃着中国菜,川菜、粤菜、鲁菜等等,却很少关注它的来源。从《餐桌上的中国史》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稻、黍、粟、麦、豆。比如黍(黄米)被尊为待客上品。

猪肉为肉食之首,六牲指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家畜。我们从古书中能看到一二。

《礼记》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吃饭时不用筷子,而筷子是取菜用的,喝汤时,在吃汤中的蔬菜时时用筷子的,没有加入蔬菜的汤时不用筷子的,而在如今,汤勺时用来喝汤的。从这点来看韩国,他们吃饭不用筷子而用勺子,取菜时用筷子,仿佛与这种饮食习惯相契合。

本书作者张竞是一位热爱美食的上海爷叔,从上海到日本,旅居日本、美国二十余年,从事比较文化研究,其切入点更为独到,也更能敏锐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发现中华料理的流变。

我看到很有意思的点,是对一些文化古籍的保留可能我们做的不是很好,有些在我国佚失的的古书,在日本却能找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很多悠久历史的食材并不是我国产的,芝麻油,据传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还有西瓜、大蒜、香菜、豌豆等都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与佐料。而菠菜可以追溯到7世纪中期从尼泊尔传入到我国的。

书中以历史演进为主线,介绍中国菜肴,探索中华饮食背后的秘密。从中知晓经济科技农业的发展进程,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演变。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我们能看出除了探讨饮食文化的细节,更多的是普及饮食文化误区。从史书文献中查找到蛛丝马迹看清事实真相。很多食品和菜肴并不是自古就有,慢慢演变,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细节。我国销声匿迹的文化习俗在外国却保留着,比如曲水之宴,乞巧,盂兰盆会,喝屠苏酒等等,也看到了多元的饮食文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