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民国女子读后感锦集

民国女子读后感锦集

《民国女子》是一本由桑妮/著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女子》读后感(一):可读性和观赏性

这本书的优点 选题有意思 那些一百多年前的女性 本身史料不足 但又不会过多的有名誉权争议 因此基本情况之下 可以发挥很多细节藐视 所以有一定可看性 文笔还算流畅 可读性强 但缺点也很明显 总在引用安妮宝贝之类的话 发挥的情节容易让人质疑虚构 就是升级版的“故事会” 书中民国女性的代表 就是女明星、名媛、性工作者、女画家 也决定了这本书立意不足 观赏性差

《民国女子》读后感(二):读读她们的故事,让你不再在自己的生活里沦陷

读《民国女子》不仅仅是读她们的个人生活,而是通过她们的生活体验她们所在的时代,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

书中从梨园世家孟小冬、风华名媛陆小曼写到时代明星 阮玲、胡蝶、周旋再到一带才女林徽因、张爱玲、苏青等等,展现同一时代不同人生背景女性的真实生活。

民国时期是新思想涌入的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慢慢得以提高。很多名门贵族出身的女子可以去学校读书、去海外留学,进入社会也能找到工作。所以在这个时候,也出现很多让人追捧的才女名媛。她们不仅有文化,并且在各方面都有涉猎,而且长得还美,风姿绰约让人着迷。有何香凝这样的新女性,冲出闺闱,呼吁自由,投身革命,要求天赋人权,主张自由平等;有阮玲玉 胡蝶 周旋这样的民国时期女明星,看似颇有名气实则生活艰辛,如履薄冰的职业,洋场交际,舞池腰肢,银幕芳泽,她们都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却也逃不过“红颜劫”;有林徽因、张爱玲、苏青有才情有抱负的女性,能引起一个支离破碎的时代的轩然大波,敢爱敢恨。有陆小曼自恃美貌,又凭借几分才情和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的本领不甘寂寞,在繁华的世界里迷失自己,也有执意追求爱情,不得善终却魅力不减。

很多人读人物传记类的文字是想从中找到共鸣,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迷茫的时候能够得到生活启示。尤其是女性,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女性也没能完全享受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在生理上,女性承担着生育下一代的责任,在求职招聘时会被视为条件,有的企业倾向聘用男性,对未婚未育女性很抗拒。再就是部分女性性格和男性相比更多愁善感,容易因为生活、工作上的种种闹情绪。读与自己不同年代女性的故事,不仅仅是业余生活的一种调剂,还能让人反思自己所在时代的生活。

有多少人是读张爱玲小说来寻找情感上的慰藉,在她小说的女主角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伤感或欣喜。又有多少人羡慕林徽因有美貌有才华被那么多人爱着在事业上又有所成就,读她的生平真的算是喝了一碗好鸡汤。有时候,读读她们的故事,让你不再在自己的生活里沦陷。

《民国女子》读后感(三):自带光芒的她们

这几天我们这里被高温炙烤,每天出门上班的时候都需要做好各种防晒装备,有熟稔的同事和我开玩笑说开始“臭美”了。

讲心里话哪个女子不爱美,只是苦于不知该如何展现自己的优点。如若有机会,我想大多数的女子都希望自己是个自带光芒的人,优雅从容、美丽无限,让人想想都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这种抑制不住的美会从身体里散发出来,让人有种亲近的冲动。就如《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中的她们。

今天我们就单纯地来看看她们的故事,毕竟在她们所处的那个世界里,会有更多的不易和艰辛,每个人都必须自带闪光点,才会有机会流传至今。

先来看看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曾经的“天下第一老生”。打小就聪慧秀丽的她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亦练就了一副无人可比的金嗓子,才能跻身于当时京城最大的“角”。

对于爱情她依然是拿得起放得下,爱则全身心投入,不爱则决然离开,试问她的这种洒脱天下又有几位可以做到?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到了福芝芳,这个女子具有中国古代女性所有的美好,贤良淑德、蕙质兰心、秀外慧中这些词语用在她身上最合适不过,对于丈夫的旧爱敬重有加,如同姐妹,可是这样的她在看到爱人另有新欢时也无法隐忍,誓死捍卫保全自己的小家庭,她用自己的一生,成就了爱人的光彩人生!爱到没有自己的她让人为之心疼。

然那爱自己胜过任何的女子又被人议论纷纷。说她如肆意飘忽的蝶,让众多男子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可终究没有人能让她安慰定格。她那么的随意,又是那么的风情万种,为了爱情她可以离经叛道;为了奢华,她可以无视一切;为了生计,她可以放下身段,曾经的风花雪月,最后却趋于平静,这一正一反的两个极端着实让世人无法读懂。

讲到这里,不由得联想到陆小曼好友的继女——张爱玲,那个时代的传奇,24岁以《传奇》蜚声寂寞文坛,若不是有一番异同常人的经历又怎能写出如此惊艳绝美的文字?就是如此清新脱俗的女子也逃脱不了爱情的漩涡,爱到卑微的她最后忍痛割爱,独自去过着优雅孤独的生活,直至最后遇到意中人,却又无法逃脱宿命的安排。

文中的奇女子一个接着一个,套用时下最流行的说法,她们才是真正的女神,距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或许会有人说我们只是俗人,和她们是两个世界,无需太多关注,可是我想说如果可以,应该会有不少女子希冀有她们的人生片段。

《民国女子》读后感(四):传奇女子之《民国女子》

小玲子编辑

在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海内外,女性的地位一直都不是很高。对于国内的妇女而言,知道近代清末时期女性的地位才开始逐渐受到大众的正视。到了今天,女性的地位已经足以顶的上半边天的作用。对于现代女性而言所享受到的男女平等待遇貌似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于清末民国初期的女性而言,想要争取这些看似寻常的女权却是相当艰难的,例如其中的裹脚陋习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

我们今天回顾过去,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历史时,由于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特点,我们关注的重点往往放在了当时的那些男性身上,例如袁世凯,孙中山,蔡锷,梅兰芳,蒋介石,毛泽东等人身上。诚然,这些人身上所发生的事基本上对当时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影响。各种历史事件基本上斗图这些男性有关。但是我们换个视角来看当时的女性的话,我们也会发现民国时期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奇女子。虽然这些女子对于历史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但是她们所经历的直到现在也是一个个的传奇!

由贵州出版集团旗下的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女性传记文学领域方面颇有建树的桑妮在其编著的《民国女子》一书中就将研究的视角对准了在民国时期大展光芒的那些奇女子的身上。

在本书中作者一共为我们展现了23个民国奇女子的事迹。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性格各异的民国女子是如何在时代的潮流之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书中讲述的这些女子的名字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有所印象,如林徽因,赵四小姐,陆小曼,张爱玲等。但是从女性的角度来讲述她们的生平事迹,相信大部分人还是难以描述的。

就如书中的小凤仙,她与当时的蔡锷的那一段“高山流水识知音”的交往可以说让当时无数人心生敬佩。当时的蔡锷被袁世凯软禁,为了打消袁世凯的猜忌,蔡锷开始故意沉迷声色之中,而这一沉迷就遇到了小凤仙。在小凤仙的身上演绎出了“总统祝寿探虚实”“救妻救子上公堂”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也是少有人能够做出的壮举。

当然对于小凤仙等这些民国奇女子的事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在2017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张玮编著的《历史的温度》书中就对蔡锷与小凤仙的这段经典桥段提出了不同看法。但是这并不影响小凤仙等人在我们大众心中的高大形象。

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眼前的你对于民国时期那些涌现出的奇女子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民国女子》读后感(五):且为倾城付一生——读桑妮《民国女子》

有句古话说:人生小戏场,天地大舞台。是的,人生浮沉,不过百年过客。浮华散尽,弹指烟尘,也不知历史的大幕,遮蔽了多少,又留下了多少。

翻开桑妮的《民国女子》,不免让人心生惊异。如今的回首民国,似乎多少有些理想美化,仿佛战乱飘泊,南渡北归,都成了后人眼中的诗意与远方。而烟遮云埋的历史大幕里,便纷纷然上演着伟丈夫、奇女子的不朽传奇。

回首五四以来的百年,最值得感念的是人的自立与觉醒。虽不免于传统文化的因袭重担与家国兴亡的潮流裹挟,但人们是真的醒转了。这之间,最让人心生惊异的,就是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胡适在谈到判断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桑妮的《民国女子》,收录了二十余位民国女性,她们性格各异,形象鲜明,谋生亦谋爱,走过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

相较于男性的追求富贵功名,女性的人生,若不看破红尘,总是与感情系在一起的。陆小曼与徐志摩、王映霞与郁达夫、张爱玲与胡兰成、林徽因与梁思成、小凤仙与蔡锷……这些男人,或是多情种,或是负心人,这些女子,或是红颜薄命,或是傲骨铮铮,在乱世中沉醉、浮沉,梦里春痕,花自飘零。

有情到浓时情转薄的张爱玲,我们读着她的小说,回味着她的人生。那些沉香屑般的往事,既美好又残酷,让人倾尽一生,又未经绚烂燃烧而萎谢凋零。亦有蜚声十里洋场的沪上名媛唐瑛,用英文演绎京剧《王宝钏》,主演洪深编导的话剧《少奶奶的扇子》,霓裳羽衣,惊鸿照影,正如穆时英在《上海的弧步舞》中写到的上海夜生活的醉生梦死,既有舞场的逍遥,也有工人的死于非命,骄奢与贫困,仿佛天与地,黑夜与白昼在轮翻上演。像孟小冬、阮玲玉、胡蝶、周璇,则在梨园、电影、歌唱等艺术生涯中,将情感与人生融合在一起,倾尽了泪与笑,让花样年华随风逝去。而赵四小姐与少帅张学良近一个世纪的陪伴坚守,白首鸳盟,则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永恒传奇。

陈寅恪说过,对古人要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的态度。桑妮的文字缠绵凄婉,冲淡清空,对于书中记录的那么多民国女子,下笔疏淡有致,淡定从容,确有着一种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悲悯与同情。桑妮在记述每位民国女子的情感轶事与人生行迹之前都冠以了诗词,让人不免联想到《红楼梦》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人生小戏场,天地大舞台。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想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终是一种人生的痴梦。回首民国以来的那些历史人物,经过岁月沉淀与时间淘洗,曾经的喧嚣亦渐渐归于沉寂,拨开历史的烟尘往事,仿佛让人看到闪耀在历史大幕上的灿灿群星。而那些心比天高,傲骨芳颜的女子,亦是点缀其间的或明或暗的点点星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