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100字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100字

《我这有限的一生》是一本由周作人著作,49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一):依了自己的心的倾向,去耕种自己的园地

书中分那自由宽懈的日子、闲适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及真实是个多余的人四大类。我尤其钟情于第三大类: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其下面有八篇,最爱《自己的园地》。

亢迭特说:“这些都是很好,但我们还不如去耕种自己的园地。”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是范围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在他认定的不论大小的地面上,应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

在这园地里,你种植的皆是你所喜欢的,不管是平常食物还是稀缺食物,皆在于你的趣味所在。若此皆是极平常的食物,然在素朴之中自有真味。若彼皆是稀缺的食物,然在铺张之中自有独味。味感个人不同,往往非人力所能改变。可是在这整个之中别有其微妙的变化与推移,看起来亦是很有趣味的事。 园地的最后呈现免不了过程的经营,你如何耕作,便决定了园地的最后面貌。这和人生、工作、婚姻、恋爱、友情、亲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但凡你依了自己的心的倾向,付出努力去耕种自己的园地,最后终究不会是太差的结果。假设仍旧是太差的结果,想想那过程恐怕内心也还是会莞尔一笑,总好过啥也不做,空等着。

书中还有一言让我惦念,原文如下: 我们太要求不朽,想于社会有益,就太抹杀了自己;其实不朽决不是著作的目的,有益社会也并非著者的义务,只因他是这样想,要这样说,这才是一切文艺存在的根据。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时便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因为文艺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的多了。我是爱好文艺者,我想在文艺里理解别人的心情,在文艺里找出自己的心情,得到被理解的愉快。

如此看来这不管是凡庸的人还是高雅的人,但凡依了你自己的心,去真实表达自己觉得要说的话、要做的事,便是畅快自然。人活在世间,也就短短七八十年,不活的尽兴怕是对不住此生呀!既然已在这世间,且是有限的一生,何不依了自己的心,不管大小,不论丰饶贫瘠,尽力去耕作属于自己的那亩田园,定会看到想看的园景。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二):文艺是我的生命

这段时间,先是读了冯友兰的哲学著作《新人生论》,后又读到周作人的这本散文集《我这有限的一生》,不知不觉中竟然都和“人生”这个严肃的话题挂了钩,真是奇妙的思想碰撞啊。人都是为生活而生活的,可终究是怎么生活,恐怕只有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才能说得清楚。换句话说,那些走过的路就是你的人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提早认识到这一点呢?恐怕这是个未知数罢。

抛开周老的落水事件不谈,单从文学角度欣赏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周作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的人。他渴望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并把这种思想融入了文字,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极富生活美学的文学作品。

《我这有限的一生》一书精选了来自周作人的数十篇优美散文,在这里,有对自由宽懈日子的回忆,有对人生之苦的体察,有对自身思想命运的剖析,也有对其一生的自省和总结。从内容上看,周作人的一生除了年少时的求学时间,大半生的时间都是在品尝人生的苦味,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实里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无疑,文学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乐趣之一。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被选入课本而被人熟知,在周作人的笔下,《三味书屋》同样存在,只不过变成了另一番面貌。在他看来,“三味书屋”够得上说是文明的私塾,且拥有自由的空气,比一般的书房要好很多。

对于故乡,人们总是会特别怀念。在周作人的记忆里,他对老家绍兴始终保存着一些美好。不过,由于早年留学日本,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对于东京的感情也要浓厚些,这点从其文字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当然,居住最久的还是北平,在他眼里,北平的气候条件好,人也大方,适宜居住。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无线电广播的难听。哈哈,可见周老也是一个挑剔的可爱之人。

“我平常没有一种专门的职业,就喜欢涉猎闲书。”这是周作人在《我的杂学》一文中对自己的评价,但是他却通过这种“杂学”在文学中成就了自己,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这不能不说不是杂学的功劳。

纵然人死声迹最是理想,不过庆幸的是周老留下了大量著作和译作,让我们在今天仍能从其作品中感受那份对文学、对生活、对人生的坦然和热爱。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三):周作人的「逃禅」

民国时期大师云集,优秀的作者如鲁迅、巴金等人早就出现在语文课本中为众人所知,而林语堂、梁实秋等离开大陆的一众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以一种几乎是默默无闻的方式低调出现。周作人与这两派都不同,一方面大节有失,另一方面又是“大旗”鲁迅的弟弟,是研究鲁迅避不开的重要人物。只要对鲁迅稍有那么一点点了解,就对周作人也有个大概的印象。只是他的作品也因为“汉奸”的身份而从此绝迹,直到林、梁等人的作品热度一波又一波的席卷中国大陆,周作人的作品在流行度上与其他人相差甚远。大约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他的“汉奸”身份,而波及到其作品。

知堂小品文名闻天下,我却一直没有系统地读过知堂,这本《我这有限的一生》也只是散文选集中的一册。鲁迅研究者董炳月在总序中写道:周作人的神情,可谓超然、冷静……相由心生,文如其人……是可以用其作品来印证的。本书四部分标题「那自由宽懈的日子」、「闲适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寂寞智商没有更上的寂寞」、「真实是个多余的人」,都来源于知堂的散文,可见他看待世界的态度是悲观的。这种态度更像是一个避世或出世的和尚,而他也恰恰认为自己是和尚转世。

舒芜品评知堂的小品文就像「一碗下了微盐的白粥,看不见盐……吃起来每一口都有淡淡的咸味」,可谓妙极。知堂的散文清新隽永,透着一丝丝的禅意,好像不理俗世的世外高僧谈经论道,听雨喝茶。这种“闲适”若是在太平境界,倒不失为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可惜时值日寇入侵,整个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保护国家之时,知堂的这种“逃禅”不过是制造了一种安宁祥和的假象。

「逃禅」在明末清初蔚然成风,时人云:何处无寺,何人非僧。明代遗民看到复国无望,往往出家为僧。知堂所在年代风云变幻,和明清之际多有相似,以他的悲观情绪认为中国无胜算,进而逃禅,也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行为。可惜他忘记了明清之际逃禅的人虽然躲入了狭小空间,却依然有着鲜明的立场。

鲁迅辛辣地讥讽二弟的这种态度,称其“从血泊中寻出闲适来”,锥心刺骨。若周作人不过一无名文人,这种人生态度倒也不值一提。可他却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领袖之一,作为公众人物他的态度往往对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读知堂,或许能感到其中的「岁月静好」,同时也不该忘记这种假象背后残酷的真相。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四):寻路人

“我是寻路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

这是周作人生活美学系列的其中一本《我这有限的一生》。

这本书的不仅充实心灵还能美化你的心境。

文中彩插赏心悦目,画风清丽,配以作者娴静文字,让我们的视觉非一般体验。

护封采用文雅质感的水纹纸,内用进口的轻型泛黄纸张,可以保持眼睛的舒适度。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回忆和感悟,其中有上学的“学校生活”“三味书屋”、留学时候“东京书店”“留学的回忆”、自己的思考“谈天”“关于命运”、读书感悟“夜读的世界”“一年的长进”。这些文字读来让人心静。

其实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但是却总困在自己的城墙里混沌度日,许是自己欲望太多能力太少,得不到而困顿。门口有一株丁香花,今年我第一次闻到浓郁的花香,惊喜之余,才发现这花已开五年,细细想想那五年我在哪里?空有躯壳,心不在焉。恰逢此时,读到这本书,我们都是寻路人,路上风景一样,而赶路人的心境大不同。

“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被深深触动着,人生短短数十载,我岂能白白浪费这世间美景?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读出作者的苦味人生中的小幸福。看似平凡的生活,在回忆里却那么清晰。

上师范的时候,我们教室下面也有一株丁香树,每到四五月,花香飘的到处都是,那种味道那么熟悉,而我再一次在门口闻到,突然对自己生活有点不满意了,这些年走的太快了,忽略太多了。

有限的一生,该如何度过?边走边看,懂得舍弃才能收获。

这本书适合在心静的时候,慢慢读,从文中读作者,在文外读自己。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五):苦中作乐

喜怒笑骂,有限的一生,每个人过得都不一样。他,是大名鼎鼎的鲁迅的亲弟弟,在兄长的盛名之下,他显得相对卑微,还因为政治、历史背景原因,他被人称为“文化汉奸”,直到今日,人们还在议论对他戴的这顶帽到底合不合适?是不是冤枉了他?其实那个年代出来的不少文人,都曾被戴上“文化汉奸”的帽子,有人为人平反,有人说不能以一面而定论终生。

这几年,渐渐地,周作人的文章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文字不被别人苟同,但是如今人们去反观他的生活态度,从他的文章里去读懂他的思想,还是会发现,他是一个披中庸之衣,着平淡之裳,于苦味味人生中自有一套人生消遣法的人。他对生活的追求,他闲适的生活态度,不失为生活美学方式。

这本《我这有限的一生》是他生活美学系列里的一本,很喜欢封面标题下面那行小小的字——“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怎样做到不粗糙、不荒芜,且读周先生的文字来体会一番。

书扉页地些古色古香的彩色水墨画配他那些意味深长的箴言最是妥帖。在周作人有限的一生里,他的经历相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还是比较饱满的。小的时候,在绍兴老家那是一段自由宽懈的日子,这个章节里的内容也是我最喜欢读的。读到三味书屋,读到关于故乡的回顾,对比着鲁迅,也就是周树人写同样的人、事、景的时候,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形和心境。鲁迅是激亢的,他在追忆年少时光读书的情景,始终会让人觉得那是一个极奋进努力的孩子,而换到周作人这里,再现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些地方的时候,仿佛又看了一遍年少时的鲁迅,周作人更像是旁观者,或者有点像解说员。也正是因为他的文章,我们看到了鲁迅笔下没有出现过的故乡的其他的一些事,每个人的人生走的是什么道路,与他小时候的经历和看待事物的眼光有很大的关联,从周作人的描述可以感觉到他相对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人,他说私塾总是坏的居多,对学生太过严刻,就“仿佛把小孩子当作偷儿看待似的。”

或许是这个世界太复杂,尤其在周家三兄弟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国际关系复杂,战乱,人心惶惶,而处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周作人依然能写出这些清雅隽秀的美文,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在有限的生命里,他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那些小事儿和所到的地方以及结识的人,周作人写下来的,满满是故事,细细读来,品到生命里那些被人们忽略了的美好。即使是八卦的事情,以及闲适背后的辛苦,在周作人的文字里,都有它们独特的一面,它们是有张力的,寺庙里的失窃,那些牵扯其中的和尚,还有,方丈让在卖汽水的战士从寺庙旁最佳的位置撤走,让他自己来卖,……寺庙本是佛门清净之地,但是没想到却也是世俗是非之地。

周作人这有限的一生里,见识多,也比常人看得更透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